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原因:

1、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

2、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

3、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

“闭关锁国”的清朝时期,有哪些城市仍对外开放?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而且清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清朝之前的朝代是明朝,明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是被李自成逼死的,然后国家又陷入了一个很混乱的局面。在1616年的时候,女真族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最后明朝在1644年走向灭亡,明朝将领吴三桂向清兵投降,清朝由此建立。

大家都知道明清这两个朝代的统治者并不是全部都昏庸无道的,特别是明朝的朱元璋,朱棣还有清朝的皇太极等人,他们的功绩都是数一数二的,都是文武双全的帝王。还有明朝的由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和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开创的康乾盛世。虽然康乾盛世是清朝比较繁华的时代,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清代其实有一个非常“不人性化”的一个制度——文字狱。这使得清朝的文化发展大大被限制,但其实这样的一种制度也是来源于清朝统治者对当时汉族文化的一种“自卑感”,他们想通过“文字狱”的方法更好的领导汉人。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时侯是清朝统一全国四十年的时候,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但是清政府并不是全封闭的管理,在清朝收复台湾以后就开放了四处作为通商口岸,在乾隆帝时期,决定只开放广州这一处作为通商口岸。那么为什么清朝如此在意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这个政策呢?一是因为想要维护自己本身的利益。二是因为清政府过于自大,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不需要和外国进行贸易,可以自给自足。

其实当时的整个国际社会,英国等国家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清朝却固步自封。也在警示我们不要过度沉迷在当下的荣誉中,要学会眼光放长远,有更大的格局。

清朝闭关锁国时期唯一开放的城市

广州

中国清朝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原因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 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 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 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 以免有间谍盗取本国资料。 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推行了二百多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技术(不是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东方的一大强国。然而,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1/10,英国1/40。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历来比较发达,从此也迅速没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被其它国家的船队取代。中国的各项发明和技术,在明朝中后期较西方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今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今只允许开放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在广州设立十三行,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