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子性喜酸性或中性土壤,忌粘重和碱性土,可使用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也可用农田土拌腐殖土和细砂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2、花盆:竹子是根浅的植物,可选用口浅一点的花盆,种好后再配上一些奇石或苔藓,可以提高竹子的观赏价值,显得更为清新雅致。

3、浇水:竹子喜湿怕涝,刚移栽的竹子要先浇透水,日常管理中不可浇过多的水,夏季应每天浇水并向叶片喷水,冬季要减少浇水以防止冻害。

4、施肥:竹子在栽植时应在盆土中拌入有机肥,正常生长后适当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可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5、病虫:竹子的虫害主要有竹蚜虫、竹介壳虫等,可用杀虫剂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病等,应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6、修剪:竹子的生长较为迅速,因此要适时修剪,去老留嫩、去密留疏、去弱留强,每年换盆时应适当去除枯枝,这样可以保持株型优美。

观赏竹怎么养观赏竹的繁殖方法

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具有可供人们观赏和较高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那么你对观赏竹的养殖 方法 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观赏竹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观赏竹怎么养

竹子的地下茎在土壤中生长,既要有充分的水分,又要有足够的空气,所以既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缺水,又要注意排除竹林中的积水。竹性喜土壤肥沃,一般冬季宜施人粪尿、厩肥等,生长季节宜施速效化肥。成片竹林可以劈山扶育,即在夏季砍除林内杂草,使其腐烂成肥料,同时疏松林地表层,改善物理性能,促进竹子生长,老竹园每隔数年要进行一次挖除老蔸的清园工作,尤其是丛生竹竹林。合理砍伐对竹林养护也很重要,采伐年龄一般毛竹6~8年,中小型竹4年左右。采伐季节以冬季最好。

观赏竹在园林设计中的配植方式 观赏竹类植物被广泛地应用并得到人们欣赏和赞同,如何 种植 和配植是园林设计的关键,配植手法有如下几点:

丛植

三株以上同种或几种观赏竹组合在 一起的种植方法称为丛植,这是在自然式园林中一种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在观赏竹类植物配置上常常运用这种方法。观赏竹类植物千姿百态和绚丽丰富的竹秆色彩,令人叹为观止。丛植是将其个体美与群体美展现出来的最佳方式。同种观赏竹类植物成组植、疏密有致,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草坪,高低错落,顾盼生情。这种植物群落并不能在自然界直接生成,园林设计手法已经跳出 了模仿自然的框框,但从其植物材料的应用,色彩的搭配、园景的构图上看,无不获益于大自然。这种人工美是经过精练提取的纯净的自然美,得益于大自然的法则,自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钟爱。不少植物配植较成功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房地产楼盘、公园、小游园、庭园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群植

将观赏竹类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更加突出了群体美,增加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增强了观赏竹类清幽挺秀,超俗脱群的崇高韵味,使人们在成片的观赏竹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竹海涛涛,返璞归真,浮想联翩。

孤植

观赏竹类植物以丛植为主,营造古典苏杭式园林,也不防让其独领风骚。弧植宜选用形体较大,绿叶参天,展翅欲飞,竹韵飘逸的品种。

列植

观赏竹类植物成行种植,是快速营造生态环境的最佳方法,以品字型种植,行与列交错有序,同种或多种彩立体交叉,绿色大世界随风飘动,满目诗情画意,清幽而通透,万物生机。

植物园林设计的取材技法,随着意境不同选用观赏 植物类 的手法就千变万化。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石头 诗、情、画、哲学思想及至生活习俗的影响。植物造景的手法在材料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秀、美、胜、意,不仅为了 绿化,而且还力求溶于画中,要具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可设计出恢宏壮观,气吞山河的园林景观,也有“曲径通幽”的 文化 意境。设计师在设计当中,也自然在流露出这样心情,开朗舒畅,娴静优美,无不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求新求异也成为一 种审美的潮流,中国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吃住行,处处竹相连。全世界观赏竹类植物有1200多种,广东园林观赏竹子网可设计观赏竹种有300多种,大千世界,富有传奇事故的观赏竹比比皆是,如贵妃千滴泪的斑竹、竹秆呈四方型的方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等。千姿百态,色彩光芒四射,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在配植手法上既沿用了传 统的手法,又不仅仅满足于完全师法自然,创造出清幽、悦志悦神,蓬勃洒脱,风景宜人、古今相通,郁郁葱葱的园林景观,达到和谐,通俗,创造出高文化品味的的园林意境。

观赏竹类植物的丰富多彩给园林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同时,园林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使观赏竹类植物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其前所未有的形、意、胜、趣,给人们带来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和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意境。

观赏竹的生态习性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 12 C~22 C,年降水量 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适合北方栽种的品种:驯化后的刚竹属和箬竹属,早园竹、金镶玉竹、巴山木竹、矢竹、长叶苦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金竹、黄秆绿槽花竹、黄槽竹、黄杆京竹、紫竹等。

观赏竹的繁殖方法

不同类型的竹种,繁殖方法不同。一般丛生竹的竹兜、竹枝、竹杆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采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而散生竹类的竹杆和枝条没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发育成竹鞭和竹子,故常采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丛生及混生竹类的繁殖:

1.移竹法(分蔸栽植)选择生长旺盛的1~2年生竹杆,在离其杆25厘米~30厘米外围,扒开土壤,找出其杆柄,然后用利凿切断其杆柄,连蔸带土掘起,小型竹类可3~5秆成丛挖起,留2~3盘枝,从节间斜形切断,然后种植于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杆、埋节法 选择强壮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杆长30厘米~40厘米,斜埋于种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在埋蔸时截下的竹杆,剪去各节的侧枝,仅留主枝l~2节,作为埋杆或埋节的材料。埋时沟深20厘米~30厘米,将节上的芽向两侧,杆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沟中,覆土 10厘米~15厘米。略高于地面,再盖草保湿。为了促使各节隐芽发笋生根,可在各节上方8厘米~10厘米处,锯两个环,深达竹青部分,经处理的竹杆节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散生竹类的繁殖:

1.带母竹繁殖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竹杆较低矮、胸径不太粗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一般大型竹留来鞭30厘米~40厘米,去鞭70厘米~80厘米中型竹留来鞭20厘米~30厘米,去鞭50厘米~60厘米。挖时不能动摇竹杆,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5~7档竹枝、然后栽人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并设支架,以防风吹摇动根部,影响扎根。

2.移鞭繁殖 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60厘米~10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6~7盘枝叶。

如何养殖观赏竹

竹类适生或较适生气候的年平均气温12至22℃,一月平均气温5至10℃,极端最低温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至82%。因此,应选择抗寒性比较强的散生竹品种,如黄槽竹、金镶玉竹、彩色树种黄杆京竹、紫竹、早园竹等。

名贵苗木栽种点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为最好,若土壤过于黏重或是纯沙地,要进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以有机肥料为主,每亩地大约施用4立方米左右),进行耕翻,深度不低于40厘米。

栽种季节以春末夏初为最好。若太早会因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多风而影响成活;若栽种太晚竹子已进入速生期,伤根太多对成活也不利。若采用当地苗源,也可在多雨夏季移种,但必须带坨。

栽种的深度应根据土壤的黏重程度而定,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

竹子喜湿润,栽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特别是出笋期或幼竹生长期必须及时灌水。移植栽种时,对地上植株要及时喷水,在有条件的每天 9时前,下午 3时后对竹叶进行喷水,也可用30%至50%的遮阳网进行遮阳。若是平坦地栽植,需在西北北、东北三面搭防风障。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竹蚜虫是危害竹子主要害虫之一,全年发生高峰期在北方多在8至10月份。可用50%锌硫磷、50%杀蜈松各1000倍液喷杀。另外还有白粉虱等虫害的危害,均要及时防治。彩色树种竹叶煤污病是竹叶病害之一,多由竹虫所引起。

扩展资料:

观赏竹的生长环境: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 12 C~22 C,年降水量 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

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赏竹

观赏竹这种植物,你觉得怎样养才能更旺?

种植时间:

观赏竹通常在三五月份的时候观赏竹开始发笋,到六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散生竹就已经开始生长了,八九月份则是长鞭的时节,之后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生长也会变得缓慢,直到来年的二月,随着气温的回暖,开始恢复生长。

观赏竹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十月到来年的二月,其中尤以十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十一二月的时候因为气温低,很容易导致观赏竹生理活动弱,因此发笋生长的很少。

观赏竹三五月发芽,六八月发笋,不耐寒,因此最好在二月份种植,也可以用竹苗,效果要比前者好很多。多杀虫,观赏竹小的时候容易有虫害,但是要少量的杀虫剂,要不然叶子会被药水烧死了。稍微大一点的观赏竹就一个月杀一次虫就可以了。

观赏竹的发育在前两者之间,五月到七月的时间才会发笋长竹子,因此最佳种植时间是十月到十二月或者是来年的二月到三月。

种植技巧:

1、土壤:要用子性喜酸性或中性土壤,忌粘重和碱性土,可使用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也可用农田土拌腐殖土和细砂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这样养出来的观赏竹才会茂盛。

2、花盆:观赏竹是根浅的植物,可选用口浅一点的花盆,种好后再配上一些奇石或苔藓,可以提高观赏竹的观赏价值,显得更为清新雅致。一般观赏竹叶子会黄,这个时候就把黄叶子都拿下来避免其他叶子会感染。

3、浇水:观赏竹喜湿怕涝,刚移栽的观赏竹要先浇透水,日常管理中不可浇过多的水,夏季应每天浇水并向叶片喷水,冬季要减少浇水以防止冻害。

4、施肥:观赏竹在栽植时应在盆土中拌入有机肥,正常生长后适当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可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5、病虫:观赏竹的虫害主要有竹蚜虫、竹介壳虫等,可用杀虫剂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病等,应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6、修剪:观赏竹的生长较为迅速,因此要适时修剪,去老留嫩、去密留疏、去弱留强,每年换盆时应适当去除枯枝,这样可以保持株型优美。经常这样修剪观赏竹长出来的枝条会更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