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水方面。养鸭子要注意育雏期前一周需要饮用凉开水,为了增强鸭子的抵抗力,调节肠胃平衡,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益富源动物食用液。

2、饲料管理方面。鸭子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必须在饮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给予供料,特别是育雏前三天。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喂料器,保障每只鸭子的采食面积。饲料的添加应少量多次,防止发霉变质。

3、饲料配方方面。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鸭子的采食量,为了保证鸭群的营养,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饲料。夏季需要配置专用的饲料,在保障氨基酸需求的前提下,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最低。

4、饲养方式。可以选择网养、笼养以及地面饲养。网养的优势是可以减少鸭子与分辨的接触,从而降低发病率,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夏季,当然夏季进行笼养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可以有效减少鸭子与粪便的接触。地面饲养要注意不能用较厚的垫料,特别是不能用吸水性差的稻草,我们可以选择锯木屑或者水泥等地面。

5、疫病预防。卫生环境对于养殖是很重要的,需要定期消毒杀菌,以预防为主,一定要定期打疫苗。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鸭子粪便的颜色及形状,如果发现有异常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影响其他鸭群。

怎样养鸭子不生病?

购买鸭苗前,首先做好通风及消毒杀菌,前期需要打些疫苗,平时多观察鸭子的活泼程度,如果发现异常,就要进行隔离治疗。别挤在一起,尽量把它们分开,不然会得浆膜炎,就像流感一样,一个传一个哟。

要保证鸭子不生病,首先呢,消毒一定要做得非常的到位,大家都知道为什么鸭子会生病吗?就是因为我们平时在卫生方面做得不到位,所以说这个时候呢,就会滋生很多的细菌,而这些细菌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变成病毒。

要保证鸭子不生病,首先呢,消毒一定要做得非常的到位,大家都知道为什么鸭子会生病吗?就是因为我们平时在卫生方面做得不到位,所以说这个时候呢,就会滋生很多的细菌,而这些细菌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变成病毒。

因为在这些东西的身上得很有可能有着一些病菌。而且呢,在选择鸭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远离那些噪音区。同时那我们还需要选择在地势非常平坦的地方搭建。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将一些家禽混养在一起,因为这个时候是非常不卫生的。第二点呢,就是环境卫生一定要搞好,不得不说,环境卫生真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说我们能够把卫生搞好的话,就能够消灭很多的细菌。而且呢,为了减少污染,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搞好卫生,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在生活上最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情,但是呢,就是有很多的人往往在这方面注意不到。所以说呢,就会对动物或者是我们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那就一定要每周在鸭舌周围和旁边进行清扫和消毒,而且呢,消毒是最重要的一步。

同时呢,千万不要让一些野鸟飞进鸭舌内。因为这会对鸭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不管怎么样呢,还是希望大家在平时照顾鸭子的过程当中呢,能够细细的留心观察,鸭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如果说发现一些异样的话,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而且呢,养殖场里面一定要有专人饲养,如果不是专业人员的话,一定要防止不能够让其进入养殖场里边,因为这些人的身上可能会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病毒。

养鸭子要注意哪些事项

养鸭子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鸭窝的搭建。如果是鸭苗,搭建鸭窝的的地方最好选择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直接选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会更好。这样鸭子可以获得舒适的休息环境,不容易生病。鸭子长大后,选择通风、能遮阳、有水源的地方即可。
2、鸭窝的温度。在小鸭子的养殖过程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刚出壳的鸭子需要有30℃的温度才行。一般来说,夏天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但是像冬天的时候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这时候,你就需要买个白炽灯挂在鸭窝的上方,以保证鸭窝的温度。由于鸭子不喜欢太亮的环境,可以在灯罩上蒙一层布。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

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

一、预防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饲养鸭子的方法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

一、预防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实现鸭健康养殖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养鸭的实际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肉鸭和蛋鸭养殖过程规范化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1)规范养殖设施,为鸭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鸭舍和室外运动场应位于地基较高的地方,以利于排水。鸭舍内、外不应存留污水、雨水。鸭舍应具有一定的保温防寒功能,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鸭舍内地面、墙壁和舍外运动场地面应坚硬光滑,便于消毒。
(2)改进饲养技术 健康养殖肉鸭和蛋鸭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即饲养同一品种的家禽,同批购进雏鸭,同批饲养,同时出栏;给鸭群饲喂配合饲料;放牧和补饲配合饲料密切结合,应依据放牧情况进行科学的针对性补饲精料;为鸭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家禽的生产水平。
(3)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应每天清扫鸭子的活动场所,定期消毒。将鸭子的排泄物集中堆放,使其自然发酵熟化,成为有机肥。这样能有效提高鸭子的健康水平、成活率和鸭类产品的安全性。
(4)认真做好防疫工作 在保持鸭群养殖环境卫生良好、定期消毒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对重大疾病(如禽流感)的防疫,应保证每只家禽按时、保质、保量获得疫苗免疫保护,努力做到一只不漏。

鸭子怎么预防病

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要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
1、做好环境消毒:消毒前,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禽舍及周围环境每周要消毒1-2次,水桶、料槽要天天消毒,鸭舍前要设消毒池,禁止外人进入饲养区。保持鸭舍的干燥、卫生,勤清扫粪便,勤消毒,把粪便堆积发酵。到夏天高温季节,一定要选择两种球虫药轮换或交替使用,每种药使用3-5天后停1周左右再用另一种球虫药。秋季草籽成熟是关键的育肥期,要相隔一周连续两次施喂驱虫药物。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后污道,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场区、后商品鸭场区的原则。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消毒频数,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应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雏鸭出壳后三日龄左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鸭瘟、鸭痘、禽霍乱、病毒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了解疫苗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加鸭自身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必须正确。

养鸭子一般要做些什么工作可以预防疾病?要求具体

鸭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鸭户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同时,抓好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防止鸭病的发生。
1.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
2.
阻断疾病通过人传播的渠道,严格控制鸭场外的人员入场,尤其是养鸭户之间应严禁互串鸭舍。
3.
实行专一生产,保证全进全出制
4.
重视并搞好带鸭消毒工作,带鸭消毒不仅能直接杀灭鸭舍内及家禽体表和呼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有利于沉降粉尘、净化空气,一般每周2~3次,必要时每天1~2次带鸭消毒药一般用低毒、高效、对鸭群无害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5.
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危害养鸭最严重的有三大疾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浆膜炎。前两种为病毒性病,一旦发病,损失很大,必须搞好预防接种来进行防治。

养鸭子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养小鸭子需要保持温度的均衡,做好保温工作,不要温度忽高忽低,防止感冒。还要保持清洁,保证饲养环境的通风,经常对小鸭子的生活空间进行清理。经常让小鸭子游泳,但是要注意小鸭子在游泳或者雨水打湿后要马上进行擦干,防止小鸭子拉肚子感冒。

如何养小鸭才能养好 小鸭如何养才能养好

1、想要饲养小鸭子的话,首先,我们最好选用饲料在早期喂养小鸭子,那样容易让小鸭子长得快一些,而且还不容易让小鸭子生病,这个是非常好的,小鸭子最好不要喂杂粮,那样容易让小鸭子生病。

2、其次,我们在饲养小鸭子的时候,是需要给小鸭子一个比较暖和的居住地方的,千万不要过度潮湿,那样是会让小鸭子生病的,因为小鸭子的体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

3、然后,我们在饲养小鸭子的时候,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是需要给小鸭子打疫苗的,尤其是我们饲养很多很多只小鸭子的时候,打疫苗是可以让小鸭子不容易感染病菌的,这个我们是需要做的。

4、之后,在饲养小鸭子的时候,我们尽可能不要单独饲养一只,鸭子是成群生活的,那样容易让小鸭子感到孤单,那样是容易导致小鸭子不吃食的,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饲养小鸭子和其他的小动物是不一样的。

5、然后,在饲养小鸭子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让小鸭子尝试去游水,这个很简单,当小鸭子长大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赶小鸭子去一些池塘的地方,让它们下水了,它们一般会主动下水的,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小鸭子是需要在水中游水的。

6、最后,在饲养小鸭子的时候,如果出现个别小鸭子感冒的话,我们要赶紧将这只小鸭子隔离出来,千万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否则是很容易导致小鸭子完全都感冒的,这个我们在饲养的时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养鸭子小的时候该注意什么,怎样做才不会生病

鸭子比其它宠物好养,鸭子爱吃小鱼(新鲜的)、虫子,五谷杂粮。鸭子一般什么都吃,大了也吃土,沙子,那是因为有助于消化。养小鸭子要准备安静的角落,不要经常去打扰,很容易受惊吓的。放点软饭泡在清水里。养两周后挖蚯蚓给它们吃,再以后就可以带出去散步,挖蚯蚓的时候它们自己会抢着把蚯蚓从泥里往外拖。
楼主找一盘子水给小鸭子就得了,它想洗澡的话会自己洗,如果你逼迫它洗,小鸭子抵抗力超低,染病后,非常容易死。小鸭子体力不好,最好不要拿来溜,尽管小鸭子也会跟着你跑,但是当你仔细体会听它们的叫声,你就会知道它们是处在很慌张精神紧绷的状态,如果常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再加上跑动又相当地消耗体力,小鸭子很容易生病致死,楼主,听我一句劝,为了小鸭子健康不要溜小鸭子,因为它们是把你当作妈妈来看待的,舍得让它们那么慌张吗。呵呵,多陪陪它们,当它们长大了,说不定还能去河里溜呢,为了小鸭子能健康长大,小鸭子最好每餐都吃小鸭饲料,过了两个星期再拿米饭跟饲料搅拌喂养,每天少量切碎的青菜。不要怕小鸭子吃得多会撑死,即便是食物满到脖子,也没事。小鸭子单纯喂养米饭的话,营养不良,长不大,毛长不齐,不好看,容易得病致死。当然了,大鸭子的喂养就可以随意一点,剩饭剩菜都可以啦。鸭子饲料在菜市场一般都有卖的,如果实在没有,猪饲料也可以,不过要注意饲料颗粒大小。
不一定要给吃青菜玉米的,小鸭子不能以青菜作为主食,按照我上述的方法养鸭子,可以把鸭子养到老死去。 鸭子会自己洗澡,不用拿什么东西给它洗,乱添加什么沐浴露进去的话,小鸭子就养不活了,因为在洗澡的同时,鸭子会喝水。如果要添加什么的话,就在它们的饮用水放一些切碎的蒜头吧,防止肠道疾病,增加免疫力。

如何预防鸭子生病

雏鸭疾病的防治方法
雏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较弱,常感染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和曲霉菌病、下痢等疾病,影响雏鸭的成活率,因此要加强对雏鸭疾病的防治,以保证雏鸭健康成长。
1.感冒。多因天气忽冷忽热受风寒或垫草过分潮湿引起,病鸭鼻流清液,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泪等现象。预防雏鸭患感冒必须注意保温,防止突然受寒,保持鸭舍干燥,并及时治疗。其方法有:
①每鸭用复方阿斯匹林0.2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连续服3天。
②每鸭用安基比林0.2-0.5毫升进行肌肉注射。
③每鸭用青霉素或链霉素1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天。
2.小鸭病毒性肝炎。本病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颇高。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抽筋、头向后背,故称为“背脖病”,双脚痉挛性反复蹬踢,有时在地上旋。急性的常看不到明显病状,一出现背脖、噔脚就死亡。防治方法:病害常发地区,对初生雏鸭最好用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后进皮下注射,每鸭用0.25-1毫升,亦可降低死亡率和控制流行。
3.球虫病。主要病症是先拉稀便而血便。球虫病死亡率高,对小鸭的危害更大。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小鸭食用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病,应及时下药治疗。防治方法:
①可用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1%混入饲料中喂,连喂3-5天。
②拌入0.02%的复方新诺明,连喂3-5天
③拌入0.04的广虫灵,连喂5天。
④混入0.01%的杀虫灵或沙洛菌素,连喂6天。⑤混入0.02%的氯苯胍,连喂6天。
4.鸭曲霉菌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出于性特殊的“吵哑”声。病鸭死后解剖可见气囊和肺有灰白色小结气,如小米粒状。此种病多发生于南方多雨潮湿地区,严重时雏鸭死亡率可达100%。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绝不可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鸭曲霉菌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一般可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每次每只鸭用5毫升,连用3天;或用灰黄霉素每只鸭用500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有一定疗效。
5.雏鸭下痢。雏鸭下痢是常见病,消化不良及其它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下痢症。防治方法:对一些疾病下药治疗。对一般下痢症状,在饲料中混入0.03%-0.40%的土霉素或0.02%-0.03%的痢特灵喂服,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