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弯曲破坏。框架梁端部负弯矩使梁两端上部纵筋屈服,又增加了两个拉弯铰,形成框架梁弯曲破坏机构。其二如单跨底层框支柱上端截面外侧纵筋屈服,增加了两处压弯铰,形成框架梁—柱弯曲破坏机构。

2、剪切破坏。框架梁、柱配筋较多承载力较强而墙砌体强度较低时,在一般的高跨比情况下,靠近支座的墙体会出现斜裂缝而发生剪切破坏。

3、弯剪破坏。当框架梁与墙砌体强弱相当,即梁受弯承载力和墙体受剪承载力接近时,梁跨中竖向裂缝开展后纵筋屈服,同时墙体斜裂缝开展导致斜压破坏,终于梁端上部钢筋或柱顶截面

砌体局部受压的破坏特征有哪些

砌体局部受压的破坏特征:

一、砌体受压时从开始直至破坏,根据裂缝的出现和发展等特点,可划分为三个受力阶段。

1、从砌体开始受压到出现第一条(批)裂缝。在此阶段,随着压力的增大,单块砖内产生细小裂缝,但就砌体而言,多数情况裂缝约有数条。如不再增加压力,单块砖内的裂缝亦不发展。根据国内外的试验结果,砖砌体内产生第一批裂缝时的压力约为破坏时压力的50%-70%。

2、随着压力的增加,单块砖内裂缝不断发展并沿竖向通过若干皮砖,在砖体内逐渐连接成一段段的裂缝。此时即使压力不再增加,裂缝仍会继续发展,砌体已临近破坏,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其压力约为破坏时压力的80%-90%。

3、压力继续增加,砌体内裂缝迅速加长加宽,最后使砌体形成小柱体(个别砖可能被压碎)而失稳,整个砌体亦随之破坏。以破坏时压力除以砌体横截面面积所得的应力称为该砌体的极限强度。

二、局部受压破坏形态可分三种:

1、一裂就坏:劈裂。

2、先裂后坏(设计要求的)。

3、未裂就坏(局部压碎)。

三、局部受压破坏形态与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局部受压面积,ai以及ai在a(构件全截面面积)面积上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四、砌体局部受压可分为:

1、

局部均匀受压。

2、

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

3、

梁端设有刚性垫块的砌体局部受压。

4、

梁端设有垫梁的砌体局部受压。

框支墙梁有几种破坏形态

连续墙梁分为连续简支墙梁(简支墙梁)和连续框支墙梁(框支墙梁)两类。连续简支墙梁的两个边支座无弯矩,当作简支处理,如果墙梁搭在砌体墙上就可以这样处理。框支连续墙梁两个边支座处有负弯矩,也就是墙梁和柱子组成了框架。规范上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简支墙梁和框支墙梁、连续墙梁:简支墙梁就是托梁简支在柱上,框支墙梁是托梁和柱刚结成框架,连续墙梁就是多跨墙梁的托梁是连续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