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岳麓山禹王碑从岳麓山北麓山顶电视塔附近沿石板路东下,在山东面一侧,远远就能看见一处类似石亭的小景点,这就是静卧山顶近千年的禹王碑。禹王碑是岳麓山的古老文化象征,它的碑文铭刻千年,至今尚无人破译。 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洪水淹没,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洪水。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古名)立下了石碑。史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刻〉。该碑系宋代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至1233年)由南岳衡山岣嵝峰摹刻而来,距今约800年历史。因衡山至今未发现史传的禹王碑真迹,故此碑系唯一的最古老的禹王碑蓝本。因其来历不明,颇为神秘。青苔斑驳,碑文苍古,禹王碑给游人强烈的厚重沧桑的历史感。尽管经历了近千年历史的洗刷,禹王碑至今仍保存完好,且周围留有历代名家题词。据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文物工作人员介绍,禹王碑景点开发早在2003年就列入了管理处的议事日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方案。开发是为了挖掘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大禹治水的精神,打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基地和远古文化的研究基地。管理处酝酿在此修建以唐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