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2023年特懋克庆祝活动游玩攻略

民族非遗魅力任你赏

“特懋克”是基诺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每年过“特懋克”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告别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传统民风民俗,领略别样风俗

基诺族是一个在洪荒时代从大鼓中走出的民族,大鼓犹如母亲的怀抱,它开启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历程,也赋予了基诺人奔放的性情。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分公鼓和母鼓。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基诺族需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期盼它能保佑全寨人兴旺发达、五谷丰登。

传统民歌民舞,领略别样风姿

基诺族没有文字,千百年来靠歌曲和舞蹈传承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歌舞,成了基诺族独特的语言桥梁,衔接者基诺族发展的过去和未来。基诺族传统节日多与歌舞相伴,“特懋克”更是其中典型,采用敲锣打鼓结合民族舞蹈的形式,宏大而热闹非凡的场面可以让人们亲身体验独特的民族狂欢。

传统民族工艺,领略别样时尚

基诺族的民族服饰,即使是放在西双版纳众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也是极为亮眼好看的。基诺族的民族服饰由一种名叫“砍刀布”的色泽鲜艳的布匹制成,而砍刀布”的织布工艺就是基诺族一项珍贵又独特的民族技艺。

山货集市任你逛,94.01%的森林覆盖率,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热带原始森林,基诺族长期居住在深山古林之中,原始森林中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为基诺族提供了丰富的山珍野味这里有.....

最是鲜嫩“吃”。生态“野”味。最是甘甜。“品”,生态“茶”香。最是欢乐。“逛”,山货集市,基诺美食任你品。

广袤而古木参天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为基诺族提供了便于获取山珍野味的良好生活条件,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葱绿,春天山花浪漫,芬芳遍野,夏秋硕果累累,果香四溢,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生产生活等各种因素使基诺族形成了其独特风味的民族饮食文化。

基诺风味特色餐厅推荐

地址:巴飘村民小组(距乡政府1.5公里)

卓巴飘香餐厅

订餐电话:13759276860、18306908827(建议提前一天订餐)

基诺巴飘村农家乐餐厅

订餐电话:13908816885

巴飘布鲁妞妞农家乐餐厅

订餐电话:15969199915

地址:导航基诺民族风情园(距乡政府2.2公里)

基诺民族风情园餐厅

订餐电话:15924647730

地址:导航攸乐白农家乐(距乡政府3.2公里)

攸乐白农家乐餐厅

订餐电话:13618817383、13368818646(建议提前一天订餐)

地址:小普希村民小组(距离乡政府17公里)

基诺小普希白春国家农家乐

订餐电话:13887923940(建议提前一天订餐)

基诺小普希木丹丹家农家乐

订餐电话:14787163150(建议提前一天订餐)

地址:导航金菩麟茶咖庄园(距离乡政府5.7公里)

订餐电话:17787036951

地址:导航迁玛村(距离乡政府24公里)

咨询电话:13578108475(建议提前一天订餐)

摄影作品展任你赏

除了吃喝玩乐,这里还可以陶冶情操,欣赏“回顾西双版纳建州7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带大家回忆西双版纳州建州70周年的发展变化。

在此,特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参加欢庆盛会,我们在基诺山乡等您来。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又推到了凌晨,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晚点起,免得走的太劳累上火。早上的早点在“傣园酒店”解决,傣园的环境果然有如小P孩网站推荐的那般好啊,早上起来躺在床上能够听到叽叽喳喳的小鸟叫声,感觉跟自然贴近了很多。退了房,坐上计程车去到翻胎厂长途客运站坐车去植物园。感觉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远不如昆明那么纯朴,商业气息太浓郁-坐上计程车,司机就开始推荐线路啦,然后说包车如何如何~~~喋喋不休之势并不是你一句两句谢谢可以制止的,最后我索性就跟鲲扬瞎侃~~~任凭他怎么推荐我也不理,最后他还是非常诚恳的塞给我一张名片~~
我们刚好赶上了10:30去勐仑的车,车票才16元每人(鲲扬免费哦)。长途车在盘旋的山路上飞驰,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植物园门口,门口有一些买土产和水果的摊位,我们发现有一种很小的菠萝,削好后只有两个拳头大小,其貌不扬,也许这就是传说的美味菠萝???宁可买错,不能错过啊!买了一个,尝尝~~~~哇,味道美啊!又水又甜~~~买了8个~~~拎着回宾馆吃!(嘻嘻,可是没到宾馆就已经干掉6个了,我们晚上去这里的镇上在买些,一定要吃到顶为止!)
从网上订的植物园门票票价便宜30,我用了学生证便宜50,嘻嘻,票价120(70+50)!由于宾馆距离门口还有些距离,就买了电瓶车票~~~发觉电瓶车买的还真的很值啊,因为这个植物园实在太大了!宾馆的硬件设施太一般了,不过风景不错,外面就是清澈的游泳池和绿色草坪,远处是参天大树~~~
中午在宾馆的餐厅解决了,点了攻略上的炒芭蕉叶和酸笋炒牛肉,(¥41)味道不如攻略上说的那么美味啊~~难道是傣味不适合我们?……晚上去小镇上吃一下正宗的再说吧,期待啊~~~
吃晚饭看鲲扬还很有精神,我们就觉得在宾馆附近溜达一下,消化一下饭食,照照相~~~结果走着走着居然跟上了一个旅行团,有免费导游而且游客们很和善很喜欢鲲扬,鲲扬见人多也玩的很开心。植物园里面的植物新奇,什么跳舞草啊、龙血树、参天的棕榈树、槟榔……满眼的绿色,心情好舒畅!

夜游植物园

来到了勐仑小镇,简直是太小啦,双车道两旁统一的都是二层楼的建筑物,想买点水果也因为天色太晚没有卖的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真的没法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花了10分钟就走遍了小镇的“繁华”路段,发现这里只有野菜馆才有的饭吃,只要点了几个小菜,不过菜量很足,而且味道很重(考虑到老人和孩子,没有放辣椒,相信味道一定不到位。算啦,将来还有机会再来吃的吧)。吃完饭又在植物园门口点了条烤鱼,打算晚上当宵夜。8元的罗非鱼,很新鲜,味道好的很啊,具有美食家称号的鲲扬吃了有3/4!可想其味美程度了吧!呵呵~~
进了植物园发现眼前的吊桥就没有灯了,我们想向门卫求救,让他送我们一程,但是他在值班,走不开,安慰我们说里面的治安很好的,而且有保安在巡逻的~~~我们就硬着头皮走吧,应该可以走的到吧~~~夜里的植物园漆黑一片,两面茂密的大树里面时而不时的传出唏嘘的的声音,还有不知是什么鸟咕咕的叫声,我们刚开始还讲着故事,后来就都不敢出声了,唯恐我们的说话声会招惹来什么人或是怪来,更郁闷的是,后来我们发现自己迷路了……走了半个小时连个人影子都找不到!终于发现路边上有一个小楼,里面是亮着灯的,我就跑去敲门,发现里面住着的是一个像是缅甸那边的外国人,听不懂我的中文或者英文!就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刚运动完回宿舍的工作人员,听说我们迷路,就送了我们一段路,跟我们讲,这里的治安很好的,几乎是与外界隔离的。呵呵~~~~我们的恐惧完全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回到宾馆感觉整个人都累的不行了,头疼了很久,以后再也不这样冒险了!

西双版纳--望天树

一早起来决定去望天树,虽然有点远,但还是想看看传说中的空中走廊。从勐仑导车到勐腊又导车去补蚌县,辗转到望天树已经快1点了。
坐上游船从售票口到景点门口,两岸的大树倒影在清澈的水里景色很美,不过我的眼光主要是落在鲲扬的身上,唯恐她在船上淘气啊!湖水应该还不浅了。。。。。。
这里的气温到了下午已经可以说是炎热了,不过走进热带雨林里面一点也没有热的感觉,反而有点冷~~~湿润的空气令台阶有些湿滑,姥姥和妈妈轮流的领着鲲扬,唯恐她会摔倒。
走到空中走廊下面,我们挣得了鲲扬的意见,决定走一下这个走廊。走廊离地面36米,全长500米。由于是绳索绑在树上的,所以走起来很晃,刚上来的时候,鲲扬有些害怕,我抱着她。由于两边的绳索不是很高,我也不敢把鲲扬抱的太高,只能用手半拖着她,真的很累啊。幸好没走几步,鲲扬就说要下来自己走了,而且她的恐惧感远远不如我,边走路边晃悠,搞得整个绳索都跟着晃。她突然大声的喊:“啊!风吹得我都流鼻涕啦!”呵呵,真的,我们紧张的都没有意识到高空中的风还是挺大的。我一手拎着鲲扬的胳膊,一手把着绳索,姿势好难受啊,最后下来居然觉得胃口都有些疼。
从景区出来在门口等了1个多小时也没有等到长途车,有一个景区卖茶叶的人回勐腊,我们就30元钱搭了标致307回来~~~~

再逛植物园

早上吃完了早点决定再好好逛逛植物园,我们就沿着植物园的东线,慢慢的边走边看。走一走导游没有介绍的植物。看到了榴莲树,好大的榴莲居然没有人摘,游客们的素质还挺高的哈!中午我们坐长途车会景洪市里。
傣族风味的饭太辣,不适合扬姥姥和鲲扬吃,我从网上找到的攻略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晚上我们就随便找了一个饭馆,点了个清蒸罗非鱼,真的很新鲜,而且便宜,两条才卖15元,鲲扬吃了好多啊!原来罗非鱼是澜沧江产的,怪不得呢!饭店的老板娘抱着一个小老外,估计还不到1岁呢,我以为是她自家的孩子,结果一问才知道,是在那里吃饭的一桌老外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旅游了,还真是厉害呢!
西双版纳--野象谷
考虑到鲲扬很喜欢动物,我们一早就起床去了翻胎厂坐车去野象谷,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传说中的野象谷。正好赶上了11点的大象表演。这里的大象比民族园的大象看起“绿色”的多了,起码身上没有紫药水的痕迹了。表演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不过来看表演必须要在表演场地消费的:我们点了傣族风味的菠萝饭-就是把菠萝里面放上菠萝粒和糯米饭。这个饭鲲扬从在家就开始念叨想吃了,不过只吃了两口。这些大象还真的是商业化啊,有游客拿出1元和10元,它要了10元面值的;有游客又分别拿出10元和100元的,大象伸出鼻子要了100元面值的!鲲扬的胆子大了许多了,任大象伸出鼻子吸香蕉,不会怕的把香蕉扔到地下了。
野象谷的面积很大,如果徒步往返的话也要3个小时,这样我们可能赶不上返回景洪的专车了,而且谷里也是热带雨林,野象也没有什么可能看得到了。于是我们决定做往返缆车,从上面也许能有幸俯瞰到山林里的野象?
结果当然是看不到啦!大象的商业价值这么高,料想大家也不舍得把大象放到山林里了吧。最后终于赶在2:40坐上了野象谷发景洪的旅游车,顺利回到了市里。

关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资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的最南端,州府景洪,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海拔仅553米。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83万多,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僾尼人等,其中傣族占全州人口的35%左右。

  全州属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的最南端,东部为无量山山地余脉,西部为怒山山地余脉,两山以澜沧江相隔,地势由北向南斜迭降,渐向东西两翼扩散,呈帚状分布。景洪为西双版纳的中心城市,市区有孔雀湖、曼听公园;郊区有勐仑热带植物园、野象谷、澜沧江两岸的亚热带风光以及景真八角亭、曼阁缅寺、勐邦水库、南糯山茶王树,基诺山村落及爱尼寨等。特别是沿澜沧江(湄公河)一线,景物变化多端,奇峰嶙峋,兽鸣鸟啼,青山绿水,交相辉映,风光十分绮丽。

  全州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多雨无酷暑,冬暖有雾,静风少寒,史无雪迹,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四季不明显,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这里到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盛产稻米、甘蔗、橡胶、香料、水果等热带作物,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每年傣历六月(即每年4月13-15日)在澜沧江畔举行傣族盛大的泼水节活动,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众多,气氛十分热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214国道,即昆明到打洛,公路相通,西双版纳机场为国际口岸航空港,允景洪为澜沧江上的国家级口岸,交通方便。

  民族风俗:
  西双版纳居住着傣族、基诺族、布朗族、哈尼族(僾尼人)、瑶族、拉祜族等13个民族,其中傣族是主体民族,占全州人口的35%左右,约有30万人。民族风俗各具特色,特别是傣族的风俗宗教信仰,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考察、旅游、观光。
  傣 族:是一个“爱水的民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从古至今把孔雀、大象视为吉祥物。有三个重大的节日:关门节(农历七月中旬)、开门节(农历十二月中旬)、傣历新年(即泼水节)。常见的节日活动有丢包、放高升、划龙舟比赛等。
  丢包是傣族年轻人选择对象、寻觅知音的传统方式。每当新年来临,姑娘们制作好内装棉籽的菱形花布包,到丢包场上举行活动。第一阶段为乱丢,接不住包者需向对方献花或送纪念品;第二阶段就把包丢向意中人,对方如接住意味他也喜欢她,然后相约退出活动,去说悄悄话了。
  高升即竹子和火药自制的火箭,长约二、三米,可飞一千米高。傣族人认为,谁的高升飞得高,就能为他和他的寨子带来好运。

  基诺族:基诺族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独有的民族,也是中国最后确认的一个民族。“基诺”系本族自称,意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景洪市的基诺乡,现有人口近 2万人。基诺族女孩15岁、男孩16岁要举行独特的成年礼,改变衣饰和发型。“特懋克”节是基诺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居住在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景洪的山区乡也有少数村寨。从事山地农业,栽种旱稻,信奉原始宗教及小乘佛教,男人多数有纹身习俗,与傣族相似。

  哈尼族: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自称“僾尼人”,分有“尖头”和“平头”两种,人口15万余人,全州都有分布。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擅长排班辈、论属相、数辈数、叙家谱,据长辈推算,已有55代子孙了。“父子连名”是哈尼族取名的一大特点。他们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饶有情趣的“抢亲”习俗。

  瑶 族:西双版纳的瑶族称为“蓝靛瑶”,因种植蓝靛,染织青色布料,喜穿青色衣服,故得此名。主要居住在勐腊县瑶区麻木树乡和景洪市勐旺乡。人口有15000余人。有语言,没有文字。瑶族妇女善于挑花、织锦、编织、刺绣和蜡染,特别是蜡染T恤衫,深受青年游客的喜爱。

  交通指南:
  1、航空:
  西双版纳机场距景洪市区5公里。昆明至西双版纳航线520公里,飞行时间45分钟,单程票价520元。每天有6-10个航班,为国内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线,西双版纳机场还先后开辟了至大理(470KM)、丽江(480KM)、上海(2492KM)、广州(1796KM)、北京(2668KM)、天津(2641KM)、成都(1179KM)、重庆(1109KM)的国内航线。1996年4月还开通了至泰国曼谷(1022KM)的国际航线,为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
  版纳民航售票处:景洪市民族南路 0691-2124774
  2、公路:
  昆明--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公路里程692公里,各大汽车客运站每天都有多班卧铺白天夜晚班车和普通白天夜晚班车;行程20--24小时,票价约110--150元。
  景洪--下关:761公里,每天有两班卧铺车。
  景洪--保山:747公里,每天有卧铺、中巴各一班
  景洪--思茅:163公里,每天有多班中巴车往返;
  景洪--墨江:367公里,每天有卧铺车;
  景洪--江城;260公里,每天有中巴车;
  景洪--普洱:212公里,每天有3班中巴车;
  景洪--勐腊:173公里,每天有多班中巴车往返;
  景洪--打洛:134公里,每天有多班中巴车往返;
  景洪--勐塞:394公里,每天一班,国际班车;
  景洪--南塔(老挝):346公里,每天一班,国际班车。
  景洪汽车客运站:景洪北路 0691-2124427
  3、水路:
  景洪港为水运口岸,现已开辟了至老挝万象的国际水运航线,中老澜沧江至湄公河上段多次载货、载客试航成功。橄榄坝和关累码头正在建设中。
  澜沧江水运航线西双版纳州轮船公司:景洪市嘎兰北路 0691-2126901
  此外,从景洪市到全州的各旅游景点和公园,都可以在汽车站购票上车,票价均按照国家规定,不必有顾虑。但是如果你不在车站上车,注意要和司机讨价还价。
  市区出租车起步价7元,均照表计程。

  西双版纳自助攻略

  第一天 乘下午或晚上的飞机(票价520元/张,无折扣,机型波音737)从昆明飞版纳,空中飞行约50分钟后即到版纳州首府--景洪,由机场乘中巴或民航班车前往景洪市区。从昆明到景洪的普通卧铺汽车也较多,票价约120元,日夜兼程需20小时,路遥难走,旅途幸苦。版纳气候湿热,应选择条件较好的酒店入住,最好是有空调和热水的酒店,价格150-200元/间。
  第二天 在市区乘班车(票价10-20元)前往勐仑热带植物园,途中经过橄榄坝集市,可品尝新鲜美味的热带水果,还能见到成片的傣族村寨;勐仑植物园门票35元,园内植物很多且面积较大,如不想迷路最好在门口请一位傣族“骚多俪”(即少女之意)作导游,费用40元。植物园景致很多,需备足胶卷,门口的小摊点在卖各种热带植物的幼苗和种子,如有兴趣可买一些做为纪念。返回景洪市内后,晚上在夜市摊上能尝到正宗的傣族小吃,如香茅草烤鱼、竹筒饭和喃咪等,风味独特。
  第三天 中缅一日游,景点有:景真八角亭,中缅界碑,卧佛,和平大金塔,禁毒馆,缅甸孟拉集市,独木成林。注意:因这一天线路长、景点多且涉及出境,个人自助游困难较大,建议参加当地旅行社组织的“中缅一日游”,价格约200元/人(含导游服务、车费、餐费、门票和出境等费用),参团时一定要签定正式旅游合同。
  第四天 在市区租车到野象谷森林公园,价格约50-80元。野象谷以特有的原始森林景观和亚洲野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门票25元。园内有野生动物观测站、蝴蝶养殖场和训象表演,乘缆车游览需另付30元。下午返回景洪,步行至民族风情园游览,门票20元,参加园内热情火爆的泼水节表演将令人终生难忘。曼听公园位于民族风情园对面,如有兴趣可入园参观,门票10元。晚上乘飞机返回昆明。
  特别提示: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2--6月和10月--2月。版纳属边境地区,去版纳需办理边境通行证(凭身份证在市公安局和机场均可办理,10元/人)

特懋克节的文化艺术

基诺族的文化艺术多姿多彩、民间流传着丰富的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在神话传说中,流传较广的是
特懋克节、《玛黑和玛妞》、《女始祖尧白》等。前者叙说的是基诺族的创世纪,洪水故事和兄妹成婚。后者叙说的是尧白造天地后,撒茶籽在基诺山,使基诺族以种茶谋生。民间故事有反映纯洁爱情的《两个小伙子》,有反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宝刀和竹笛》、《猴子和人》、《大姐和四妹》。基诺族诗歌分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种,反映的内容广泛,格调含蓄而真切,生活气息浓郁。基诺族民间音乐也相当丰富。民歌有叙事歌、山歌、贺新房歌、哄娃娃歌、儿歌等。主要乐器有口弦、“毕吐鲁”——二洞箫和二胡、“七柯”(用7个竹筒组成,有7个音阶)、“塞吐”(大鼓)、硭和钹等,基诺族人民喜爱歌舞,从小学习传统曲调,成年即兴填词,对歌。在节日和一些重大仪式期间,载歌载舞,舞蹈动作一般较简单。基诺族还有精湛的刺绣艺术和竹编工艺艺术。基诺族妇女在衣饰、挎包、手帕及送给情人的腰带上,刺绣上精美的图案,做工精致,花纹匀称。

打铁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基诺族基诺族传统节日,即“过年”。原意为大家打铁,准备生产工具,故名。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区。每年农历十二月内举行,具体日期不定,由各村寨父、寨母据气候节令择吉日而定。
届时,寨中的“卓巴”(寨母)、“卓生”(寨父)敲起被认为是神器的牛皮大鼓,全村人闻声聚集在“卓巴”、“卓生”家,等候分配过年的准备工作。先由村里各户凑钱买来小牛,举行剽牛祭天仪式。祭毕,各户出一男子,手持弓箭、肩背火枪,上山捉黄嘴老鼠两只,献给寨父、寨母,作为儿女孝敬他们的节日礼物。此外,还须捉竹鼠一对,赠献村中铁匠,作为新年备耕砍树仪式的礼物和使用铁器的纪念。这些礼品有时亦事先备留。各家男主人则聚集在铁匠作坊,将鼠去皮毛洗净,取其一半以炉火烤干,捣成粉状,冲入沸水,以汤敬献铁匠,其余一半鼠肉则赠给村中长老。
节日期间,还有敲牛皮大鼓、竹简合奏、跳望、对歌、翻竹竿等活动。据传很久以前,有位基诺族妇女婚后怀胎九年九月,未能分娩,后来肚子里的小孩咬断她的七根肋骨,从肋下跳出,一手拿火钳,一手拿铁锤,一出世便打起铁来。从此,基诺族便开始使用铁器。后世为了纪念他,相沿成俗,遂有打铁节。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族的年节是特懋克节。在基诺族语中,“特懋克”本意是“打大铁”,铁匠是节日的明星。
  早年的铁懋克节本来就是打铁节,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和使用而举行的节庆。基诺族民间传说,在基诺族还没有铁器的时候,有位妇女怀胎九年零九个月,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一生下来,就成了一个粗壮的汉子,右手拿铁锤,左手握铁钳,在屋子里架起炉子,支起铁砧,开始打铁。从此,基诺族群众有了铁刀、铁斧和其它铁制工具。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基诺族每年都要过特懋克节。
  节日这天清晨,寨中长老“卓巴”心情激动,猛击那只供奉在他家的大鼓。穿着节日盛装基诺族人听到“咚咚”的鼓声,一齐涌向预先布置好的剽牛场。在卓巴念诵完一段传统的剽牛词后,一群手持竹标的男子,轮流举起标枪投向牢牢拴住的黄牛,扎进黄牛身体。宰杀黄牛后,首先割出七份给寨中“七老”,然后均匀的分给所有人。
  各家栽猪杀鸡,备办丰盛的酒席。中午,各家男性家长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和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大鼓前面的供桌上,摆放着铁匠的工具铁锤、铁钳和鸡毛、姜、芋头、鸡冠花、金盖花等物品。卓巴诵念祭词,握锤击鼓,然后带领大家跳大鼓舞,唱辞旧迎新歌。从傍晚开始,人们吃年饭,载歌载舞,达旦方休。
  第二天,寨内群众要把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基诺族地区竹林茂密,生活在竹林里的老鼠是最好的山珍美味。群众簇拥着铁匠,到卓巴家举行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和他的徒弟,临时烧红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意思是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然后,人们才开始打秋千、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亲访友,欢渡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