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

分别为: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傣族、达斡尔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哈尼族、汉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景颇族、京族、柯尔克孜族。仡佬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在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6个民族都有哪些?

一、我国的56个民族,按字母顺序排列。

1、阿昌族(Achangzu)

2、白族(Baizu)

3、保安族 (Bao'anzu)

4、布朗族 (Bulangzu)

5、布依族 (Buyizu)

6、朝鲜族(Chaoxianzu)

7、达斡尔族(Dawo'erzu)

8、傣族(Daizu)

9、德昂族(De'angzu)

10、东乡族(Dongxiangzu)

11、侗族(Dongzu)

12、独龙族(Dulongzu)

13、鄂伦春族(Elunchunzu)

14、俄罗斯族(Eluosizu)

15、鄂温克族(Ewenkezu)

16、高山族(Gaoshanzu)

17、仡佬族(Gelaozu)

18、汉族 (Hanzu)

19、哈尼族(Hanizu)

20、哈萨克族(Hasakezu)

21、赫哲族(Hezhezu)

22、回族(Huizu)

23、基诺族(Jinuozu)

24、景颇族(Jingpozu)

25、京族(Jingzu)

26、柯尔克孜族(Ke'erkezizu)

27、拉祜族(Lahuzu)

28、珞巴族(Luobazu)

29、僳僳族(Lisuzu)

30、黎族(Lizu)

31、满族(Manzu)

32、毛南族(Maonanzu)

33、门巴族(Menbazu)

34、蒙古族(Mengguzu)

35、苗族(Miaozu)

36、仫佬族(Mulaozu)

37、纳西族 (Naxizu)

38、怒族 (Nuzu)

39、普米族(Pumizu)

40、羌族 (Qiangzu)

41、撒拉族(Salazu)

42、畲族 (Shezu)

43、水族 (Shuizu)

44、塔吉克族(Tajikezu)

45、塔塔尔族(Tata'erzu)

46、土家族(Tujiazu)

47、土族(Tuzu)

48、佤族(Wazu)

49、维吾尔族(Weiwu'erzu)

50、乌孜别克族(Wuzibiekezu)

51、锡伯族(Xibozu)

52、瑶族(Yaozu)

53、彝族(Yizu)

54、裕固族(Yuguzu)

55、藏族(Zangzu)

56、壮族(Zhuangzu)

(三)、按人口排列

1、汉族 (115940万人)

2、壮族(16,178,811)

3、满族(10,682,263)

4、回族(9,816,802)

5、苗族(8,940,116)

6、维吾尔族(8,399,393)

7、土家族(8,028,133)

8、彝族(7,762,286)

9、蒙古族( 5,813,947)

10、藏族(5,416,021)

11、布依族( 2,971,460

12、侗族(2,960,293)

13、瑶族(2,637,421)

14、朝鲜族(1,923,842)

15、白族(1,858,063)

16、哈尼族 (1,439,673)

17、哈萨克族(1,250,458)

18、黎族(1,247,814)

19、傣族(1,158,989)

20、畲族(709,592)

21、傈僳族(634,912)

22、仡佬族(579,357)

23、东乡族(513,805)

24、拉祜族(453,705)

25、水族(406,902)

26、佤族(396,610)

27、纳西族(308,839 )

28、羌族(306,072)

29、土族(241,198)

30、仫佬族(207,352)

31、锡伯族(188,824)

32、柯尔克孜族(160,823)

33、达斡尔族(132,394)

34、景颇族(132,143)

35、毛南族(107,166)

36、撒拉族(104,503)

37、布朗族(91,882)

38、塔吉克族(41,028)

39、阿昌族(33,936)

40、普米族(33,600)

41、鄂温克族(30,505)

42、怒族(28,759)

43、京族(22,517)

44、基诺族(20,899)

45、德昂族(17,935)

46、保安族(16,505)

47、俄罗斯族(15,609)

48、裕固族(13,719)

49、乌孜别克族(12,370)

50、门巴族(8,923)

51、鄂伦春族(8,196)

52、独龙族(7,426)

53、塔塔尔族(4,890)

54、赫哲族(4,640)

55、高山族(4,461)

56、珞巴族(2,965)

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 ;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 (未包括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60万珞巴族人)。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有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

还有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提出:

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驱。

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但是梁启超也创造了东方民族一词,他于1899年所撰之《东籍月旦》,中有“日本人十年前,大率翻译西籍,袭用其体例名义,天野为之所著万国历史,其自序乃至谓东方民族”。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民族

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有如下:

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布朗族。

1,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

2,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3,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

4,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5,回族,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大陆官方实行无神论宣传教育,汉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56个民族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为中国的56个民族。

扩展资料:

中国共56个民族,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过节特色,例如:

鄂温克族过节特色: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壮族过节特色: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从名称相信小伙伴们也看出来了,没错,三月三节主要活动就是唱歌。传统的三月三歌节,古今各地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歌会。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5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