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子的出现结束了以铁钱为主的时期,用交子充当货币进行结算,携带方便,易于流通。

2、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3、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交子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交子的出现结束了以铁钱为主的时期,用交子充当货币进行结算,携带方便,易于流通。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扩展资料:

北宋以前,历代流通的贷币都是“硬币”,从贝壳、铁钱、铜钱到白银。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北宋中期,为了携带方便,在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由商人发行的纸币,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又可以兑换钱银,使用十分方便。

1023年,北来政府在益州设立了“交子务”,开始由政府发行交子, 这实际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银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开始印刷发行“交子”,此种“交子”铜板彩印,上面印有鸟兽、花纹、图案或故事等,异常精美。此种票据有如公债,分界发行。

交子最初是以两年为一界,发行新交子的同时废止并回收旧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起,虽仍然是每两年发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为自一贯文至十贯文的固定面值,以铁钱为本,备有发行准备金,已经基本具备了近代本位货币的特征要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1161年3月11日 南宋发行纸币:交子

交子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北宋初年,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四川成都首先行用纸币,称为"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交子是中国最早发行的纸币

纸币的起源在我国至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最早的纸币,是从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开始流行的,它是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纸币.

成都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商业繁荣、商品交易发达的地区,然而最初使用的交换货币是铁钱.这种铁质的钱虽然很重,但价值却很低.据说当时人们要买一匹布,须带上的铁钱约七八十斤重,遇上大买卖就更麻烦了,这对于商人来说极不方便.

铁钱的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发明了一种制楮(纸)的卷.他们在楮卷上暗藏标记,隐蔽密码,并以此代替铁钱,从而大大不便了商人们的商品交易.当时这种楮卷被称为“交子”,它的性质与现在的存款凭据相近.

有了“交子”的流行,就有了商人所开设的专门经营“交子”的铺子,使用交换时需要交纳保管费用等.但有的商人惟利是图,乱用客户的钱,以致发生纠纷.于是顺分元1005年前后,益州(即成都)知府对所有“交子”铺进行了整改,统一由十余户富商经营,但还是发生了一些争端.

宋仁宗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由地方政府垄断发行,并禁止民间私造,设置了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成都的府河边过去有条小街名叫“椒子街”,据说原为“交子街”,是“交子”铺曾经聚集的地方,后因谐音,讹为今名.

1105年,宋代朝廷将“交子”改称为“钱引”,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 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波特 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曾在四川广泛使用过的“交子”,迄今尚未发现其实物.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交子”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货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宋交子有何作用

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

交子,

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

前期

(1023年)的成都。

交子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