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本比较实用的茶文化书籍:其中茶道 从喝茶到懂茶、零起点茶艺全书 从喝茶到懂茶以及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1、茶道 从喝茶到懂茶
特点:
讲解简洁易懂,可操作性强,内容实用性强,是茶道茶艺的百科全书
上榜理由:
本书收录了600余幅精美大图,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各大茶类的相关知识以及冲泡方法。书中内容解答细致,可助读者成为茶道高手。
2、零起点茶艺全书 从喝茶到懂茶
特点:
书中内容完备,详尽实用,附录数百幅精美插图,易学易懂
上榜理由:
这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等丰富内容为一体的入门级茶书。书中的内容详尽实用,可帮助读者从零起点开始,慢慢精通茶艺。
3、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
特点:
印刷精美,文字清晰,阅读感舒适,借茶修心,以茶养德,领略茶修魅力
上榜理由:
该书是作者习茶二十年经验的积累与沉淀。书中内容简洁易懂,配图精美贴合文意,是一本将茶修理念详尽呈现给读者的上佳之作。
4、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茶味的初相
特点:
图片丰富多元,解说详细透彻,本书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茶香浓郁的世界
上榜理由:
喝茶是一件很普通的日常小事,但是也可以上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本书通过精辟简洁的文字,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茶道的美。
5、中信出版社 红茶经
特点:
文字简洁,兼顾红茶知识与美学,茶迷须知的红茶品鉴指南
上榜理由:
该书是一本红茶文化认知读本,书中囊括了红茶的史事、产区、冲煮、品鉴等多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全面,可助读者系统地了解红茶。
6、中医古籍出版社 图解养生茶
特点:
全彩图文,讲解细致,了解养生茶道,向健康更进一步
上榜理由:
养生茶是指更侧重于养生保健功效的茶类。本书对多种养生茶进行了分类介绍,内容包括配方、功效、饮泡方法等,内容丰富而翔实。
7、团结出版社 茶经
特点:
线装古籍,国学收藏,外观古色古香,内容原汁原味
上榜理由:
本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是一部关于茶叶的综合性论著。该书不仅阐述了茶在农学方面的知识,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8、寻茶记 中国茶叶地理
特点:
内容信息含量大,装帧精美,十三大产茶区大揭秘,走进中国名茶
上榜理由: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65款名茶的相关知识。内容包含了采摘手法、茶叶品质、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内容科学详细,具有参考意义。
9、九州出版社 茶与茶器
特点:
内容引经据典,观点清晰明了,一本助力学茶识器的入门书籍
上榜理由:
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茶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书中的知识架构完整,内容深入浅出,可教会读者如何正确选择茶器。
10、天津古籍出版社 茶道
特点:
图文并茂,阅读体验舒适,内容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丰富翔实
上榜理由:
本书是一本蕴含了丰富茶道知识的典籍。书中系统地为读者介绍了茶的发展史、分类品饮、冲泡技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讲解细致详尽。
推荐几本关于茶道方面的书籍
茶道方面的书籍有许多,如:
《茶之书》,作者:冈仓觉三英。《茶之书》主要内容简介为茶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茶的原理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而且与宗教、伦理合而为一。《茶道》,作者:周文棠。《茶道》讲述了茶从莽莽的原始森林中被先民发现,并加以利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药用到饮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了具独特文化内涵的茶道文化。《茶道养生》,作者:林治。本书科学、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了以茶养身和以道养心的辨证关系,把神秘的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互印证,把温馨浪漫的茶艺艺术与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功法相结合,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达到身体健康,心灵愉悦的目的,填补了我国养生学的一个空白。《茶道入门三篇》,作者:蔡荣章。本书讲述了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让读者从喝茶中获得茶的益处,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有关于茶史茶文化的书有什么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史茶文化的书,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史茶文化的书1.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2. 《茶趣》
3. 《茶经》
4. 《川人茶事》
5. 《茶叶全书》
6. 《茶道的开始》
7. 《大观茶论》
8. 《茶人茶话》
9. 《中国茶知识千题解》
10. 《日日是好日》
11. 《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12. 《平常茶非常道》
13. 《 品茶要录》
14. 《中国茶文化》
15. 《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
16. 《 茶人三部 曲》
17. 《 茶董》
18. 《茶设计》
19. 《 茶马古道 》
20. 《茶味初见》
茶道的历史起源
中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无可稽考,但可说明知茶有用为时甚早。唐代陆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树的形态,而且指出茶产于中国南方。根据现代植物学考察资料,今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古老茶区中,仍有不少高达数十米的野生大茶树,且变异丰富、类型复杂。世界山茶科植物绝大部分分布于云贵高原边界山区等地,可说明这里是茶的起源地。以后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和人工选择的结果,才使同一茶属的野生茶树在系统发育中分化出不同的种类。云南西南地区大叶野生茶树分布相当普遍。而到了贵州、四川并进一步由西向东,由于人工干预的影响,茶树形态就由乔木而灌木、叶形也由大而小,现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分布的主要是中小叶茶树。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人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
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 .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生产发展
茶的栽培起自何时,秦、汉前尚乏直接史料。茶被发现和利用初期,除用作药物外,也作为朝贡品和祭祀品。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阳傱荼”、“烹荼尽具”之句,可见当时饮茶习惯已进入富贵人家日常生活。对茶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了茶的栽培和传播。早在秦代,茶已由四川传至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后道教、佛教盛行,提倡饮茶,茶的消费益增。天台山、峨嵋山和庐山等僧寺周围很早已开始栽茶。从东汉到南北朝的500多年间,茶树又进一步推广到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至岭南各地。当时江南一带饮茶已成风尚。唐代中叶,饮茶之风已遍及南北。随着茶叶逐渐成为商品,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手工制茶作坊、官办的“山场”和“官焙”。陆羽在《茶经》中说茶的品质“野者上,园者次”,指出了山地野生茶优于庭园栽培茶的品质,但栽培茶仍迅速发展。《茶经》系统介绍了唐代全国已划分的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和岭南八大茶区,所辖计33个州。当时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之盛,堪称中国茶叶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茶的栽培又有扩展,南宋时已有66个州、 242个县产茶。产量以四川的成都府路和利州路(广元一带)最多,约占全国的半数,年产量约20多万担。元、明、清以后,茶叶生产继续增长,在福建、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逐渐成为山区农村的一种主要副业。在茶叶生产发展的同时,封建统治者对茶的经济价值日益重视。唐德宗贞元九年(793)正式税茶,把茶的生产、贸易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又实行“榷茶法”,对茶叶实行专卖,甚至强令茶树移植“官场”,严禁私茶,引起人民反抗。宋代改行“茶引”法,允许商人运销,政府从中抽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又卖行茶马交易政策。但茶叶专卖制度在宋以后各代均仍沿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外国商人为了从茶叶贸易中谋利,将中国茶叶大量运销欧美,促进了茶叶出口。至1886年,输出量达到260多万担的最高峰。当时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和湖南、湖北茶树的栽培发展尤快,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和汉口等地均有洋行经营茶叶买卖。洋行买办和官僚资本家结成一体,控制内外市场,残酷剥削茶农加以英国人又在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大量发展茶叶生产,至20世纪初,中国茶叶产量日减。后因战争影响,山区生态条件受到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更使茶叶生产大幅度下降。1946~1948年间的年平均出口量仅27万担,全国总产量不到100万担。这种情况,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中国产茶区南起海南岛、北至山东胶东半岛,遍布全国18个省(自治区)。1985年茶叶产量已达820多万担,外销茶达280多万担。
茶叶的书籍推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国家标准》
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份份文档,基本有点名气的茶都涵盖了,网上可以下载不用买,让你买茶不再被忽悠。
《中国茶事》
2、《中国茶事》郑国建这算是一本工具书了,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方法,可以喝茶时对照着看。
《中国茶经》
3、《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非常完整的茶业百科全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非常有用,但对于非专业的同学稍显费劲。
《茶经述评》
4、《茶经述评》吴觉农陆羽的《茶经》读起来会艰涩难懂,推荐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的这本,从1979年开始撰写,如今这本是第三稿,从注释-评述-精简其稿,可见内容的详实与写作精神。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5、《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朱自振、沈冬梅、增勤近1000页,集成了近120种茶书,把历代问世的茶书按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给以全文整录并作详细的校对和注释,是一本古代茶学遗产完备的继承与梳理。
《武夷茶经》
6、《武夷茶经》萧天喜福建武夷山算是茶产业发展巨头之一,囊括了六大茶类之二,是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
这本书介绍了武夷茶、武夷岩茶的历史源流、品种名丛、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品饮文化、茶艺茶俗、茶具茶器、产区产量、流通传播、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诗词文赋、论著资料、图表等等,视野之宽阔,资料之详尽。
茶学专业四大金刚
7、茶学专业四大金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茶叶生物化学》适合茶学专业的同学,搭配茶叶审评课程边练边看,知识性很强,绝对受益匪浅,如果报了考证班,这四本书也许能陪伴你考完高级评茶师。
《中国名优茶系列》之婺源绿茶
8、《中国名优茶系列》程启坤一种茶一本的小册子,笔者大都是对该茶类有深刻认识的老茶人,教科书式的行文逻辑,对学习一款茶有很好的入门引导作用。绿茶类尤其全面,大部分名优绿茶都包括了。
《茶源地理》之福鼎
9、《茶源地理》吴垠以游记为基链,将白茶的树种起源,国营茶厂兴起、白茶工艺、风土人情节节串连,语言通俗易懂,极具趣味性,可谓初学者必备书单!
《漫话普洱茶》
10、《漫话普洱茶》邹家驹作者是蜚声国内外的普洱茶专家,曾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本书图少文字犀利,普洱茶的另类教科书,看过它你就不怕别人在普洱这一难点上碾压你了。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十本比较实用的茶文化书籍的全部内容,排名不分先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好物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