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的意思是曝光值(Exposure Value),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能力的一个数值。

1、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为简单起见,曾经用Light Value (LV)来表示,现在统一用EV来表示。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档),EV值增加1。

2、曝光值每增加1将改变一挡曝光,也就是将曝光量减半,比如将曝光时间或光圈面积减半。这一点可能会引起迷惑。之所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是因为曝光值反映的是相机拍摄参数的设置,而非底片的照度(这一点将在下一段中提到)。曝光值的增加对应于更快的快门速度和更大的f值。因此,明亮的环境或是较高的感光度(一般称作ISO)应当对应于较大的曝光值。

手机相机上“EV”是什么意思?

在数码相机使用中,我们会常常用到 EV调整来数码相机的曝光。比如说我们在光圈优先A-V 的拍摄模式下,采用某种测光模式(假设是评价测光),光圈选择 F2.8,ISO用100,那么在我们拍摄的时候,相机自动会根据拍摄场景的亮暗来帮我们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快门值,假设是 1/60秒。一般情况下我们直接按快门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的图片了。在我们感觉画面曝光不太正确的话就会出动到EV的调整了,如果决定太暗就增加 EV,如果太亮就减少点EV。\x0d\x0a但大家有没有深究过EV的本质是什么呢? 1EV 和 2EV的差别又是多少呢?为什么要用EV来弄呢?\x0d\x0a随着光线的强弱不同而选择恰到好处的光圈、快门、感光度组合其实便是曝光的本质。\x0d\x0a假设感光度固定的情况下:光线强烈时,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圈较小,快门速度较快;光线微弱时,需要的光圈较大,快门速度较慢。\x0d\x0a而为了给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一个标准化的衡量方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发明了EV这个概念。用来衡量一定光线下,为使相机准确曝光,而进行的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情况,其实也可以转过来理解为当时光线的强弱程度。\x0d\x0a标准定下两个“1”为0 EV。\x0d\x0a光圈1定为0EV,以后的每小一档光圈EV值便增加1。\x0d\x0a\x0d\x0a1秒的快门定为0EV,以后每高一档快门EV值便增加1。\x0d\x0a\x0d\x0a如下:\x0d\x0a\x0d\x0aF1=0EV、F1.4=1EV、F2=2EV、F2.8=3EV、F4=4EV、F5.6=5EV、F8=6EV、F11=7EV、F16=8EV、F22=9EV、F32=10EV------等等。\x0d\x0a\x0d\x0a1秒=0EV、1/2秒=1EV、1/4秒=2EV、1/8秒=3EV、1/15秒=4EV、1/30秒=5EV、1/60秒=6EV、1/125秒=7EV、1/250秒=8EV、1/500秒=9EV、1/1000秒=10EV------等等。\x0d\x0a计算时两者相加。\x0d\x0a比如说你选择了光圈8、快门1/250秒说明你选择的曝光值为6EV+8EV=14EV。\x0d\x0a而你将光圈增大一档,快门增快一档,光圈5.6、快门1/500秒,5EV+9EV=14EV。曝光量相同。\x0d\x0a你将光圈缩小一档,快门增慢一档,光圈11、快门1/125秒,7EV+7EV=14EV。曝光量也相同。\x0d\x0a当然上述的一切要在限定了感光度的情况下才有意义,EV值相同,感光度不同,曝光量也是不同的。\x0d\x0a对于感光度这一变数,感光度的变化也理解为EV的计算,将EV值换算到感光度为100时的EV值,这也有利于平时形成对光线强度的直观判断标准。\x0d\x0a感光度100=0EV、200=1EV,400=2EV、800=3EV、1600=4EV------等等。\x0d\x0a光圈的EV值+快门的EV值-感光度的EV值 = 曝光组合的EV值(感光度为100的情况下)= 也可以理解为光线的强度,用EV作为计算单位(为了直观理解,换算到了感光度为100的情况下)\x0d\x0a比方说感光度为400的情况下,以光圈8、快门1/250秒曝光。(2EV、6EV、8EV)\x0d\x0a换算为感光度100情况下的EV值便是6EV+8EV-2EV=12EV\x0d\x0a\x0d\x0a也就是说感光度100的情况下,光圈快门组合为12EV时与感光度400,光圈快门组合为14EV曝光量相同。\x0d\x0a比方说感光度为100,以光圈5.6(5EV)、快门1/125秒(7EV)的曝光量 = 感光度为400,以光圈8(6EV)、快门1/250秒(8EV)的曝光量\x0d\x0a\x0d\x0a其实进行了那么多换算,为的就是对衡量光线的强度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甚至对感光度也标准为100)\x0d\x0a\x0d\x0a如果能对光线强度的EV值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便能对曝光有一个准确的判断。\x0d\x0a\x0d\x0a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练习的,用肉眼判断光线的强度,并能形成一种经验。计算的公式只是基础,而能不能用肉眼对光线强度做出判断却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而练习时的标准EV值从何而来?可以用测光表直接得来;也可以用数码相机对一定光线下的对象作准确曝光,利用上述公式换算为标准EV值而来(假设感光度100为标准)。

手机相机中,EV . ISO. S. WB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EV(曝光补偿),为照片“补个光”

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

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快门速度实际即为曝光时间,是相机的重要考察参数。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2、ISO(感光度),为照片“增添亮泽”

ISO,即感光度。ISO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一般情况下,高ISO值可以弥补光线的不足,ISO值越高,相片的亮度就越高。

3、S即快门,对快门速度的设定,我们还通过图来说明。

点击S按键后,同样出现左右滑动条,上面也有数值,AUTO为自动,相机自己选择快门速度。其它为快门的具体数值,从1/4000秒~30秒,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4、白平衡,还原色彩本质

白平衡(White Balance,简称WB),用来控制相机的色彩还原。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EV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数码相机中的ISO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快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平衡

照相机的“EV”值指什么?

EV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1;曝光量增一档(快门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光圈增加一档),EV-1。

如果测光系统无法正确的测光,那么就要依照经验进行+/-EV,人为的干预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扩展资料:

在测光表上显示EV值的用途之一,是使用某些光圈和快门速度联动的相机调节曝光量更简便。在这种相机上按EV值调节曝光量,选择光圈或快门速度时,两者能联动而使曝光量不变。用途之二是用于测定景物反差时,判断更简单明了。

因为只要把明、亮部EV值的差作为2的幂,其值就是光比值。EV值也用于表示相机测光系统的测光能力。这种测光能力对自动曝光来说,也就意味着自动曝光所能使用的亮度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V值

手机上的相机起调节作用的EV是什么意思?

“EV”的意思是:曝光值(Exposure Value),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能力的一个数值。

1、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为简单起见,曾经用Light Value (LV)来表示,现在统一用EV来表示。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档),EV值增加1。

2、曝光值每增加1将改变一挡曝光,也就是将曝光量减半,比如将曝光时间或光圈面积减半。这一点可能会引起迷惑。之所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是因为曝光值反映的是相机拍摄参数的设置,而非底片的照度(这一点将在下一段中提到)。曝光值的增加对应于更快的快门速度和更大的f值。因此,明亮的环境或是较高的感光度(一般称作ISO)应当对应于较大的曝光值。

3、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