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9日消息,欧盟理事会周二通过了一项法规,为新车和货车设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根据该规定,从2035年起,新车和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00%,即实现零排放。这也就意味着,在27个欧盟国家内,将无法销售新的燃油汽车。

此外,该规定还保留了对少量制造商的豁免,例如某些跑车品牌,他们可以在2035年底之前免于达到中期二氧化碳削减目标。

据本站了解,为了换取德国的支持,欧盟委员会已经满足了德国要求,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在2035年后,汽车可以使用合成燃料来注册销售,这是德国为了支持这项规定而得到的让步。而意大利则要求对使用生物燃料给予保证,但欧盟委员会没有满足这一要求。

欧盟议会负责这项规定的报告员、荷兰议员胡伊特马(Jan Huitema)表示:“新的规则将为尖端技术带来机遇,并为工业投资无化石燃料的未来创造动力。”而欧盟气候事务专员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则称赞了这次投票,认为欧盟在实现零排放出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项规定在理事会中以只有波兰投反对票通过,保加利亚、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弃权。欧洲议会的绿党议员拉姆伯茨(Philippe Lamberts)称赞了这项协议,称这是“欧洲工业竞争力未来的好日子”,但对德国最后时刻干预立法过程表示批评。

该规定的通过标志着欧盟在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环保工作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禁售燃油车

欧洲使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数了。欧洲议会6月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一项欧盟委员会提案,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该禁售令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

该提案是由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在其“绿色一揽子计划”框架内制定的。为了在2050 年实现碳中和,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30年起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21年的水平减少55%,从2035年起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这实际上相当于从2035年开始只授权销售纯电动 汽车 和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

这项提案在欧洲议会议员之间造成激烈分歧。部分议员谴责使用电能单一技术解决方案承担过高风险,特别是在充电网络容量、无碳电力生产,以及电池原材料的可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更多议员则呼吁欧盟需要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 汽车 行业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五分之一。

欧洲议会最大的政治团体“欧洲人民党党团”此前提交修正案,提出2035年起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21年的水平减少90%,这将使制造商能够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约15%的可充电混合动力 汽车 。但该修正案最终也被否决。

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帕斯卡·坎芬对该结果表示欢迎,他在社交媒体上称此次投票是“一个重大胜利”和“一个将我们带入气候中和新时代的 历史 性决定”。对于如何帮助制造商完成转型,坎芬指出,必须通过改造生产来应对“特殊挑战”,“为实现这一目标,将为 汽车 行业,特别是设备制造商员工引入一项过渡基金,旨在十年内为必要的 社会 支持提供资金”。

目前,欧洲电动 汽车 销售正在强劲增长。德国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电动车占西欧注册量的近8%,即35.6万辆,超过2019年全年销售量。但禁令也让 汽车 制造商倍感担忧,该行业在欧盟拥有1460万员工,并且仍然严重依赖混合动力这一“过渡技术”。

这次投票具有 历史 意义,但只是迈出了一步,欧洲燃油车的终结还没有最终决定,仍需要各欧盟成员国在6月底明确谈判立场,目标是年底前在各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之间达成协议。法国《回声报》分析称,有利于禁止燃油车的谈判动态似乎已经难以逆转。

燃油车又能多活几年!欧盟宣布2035停产油车,德国掀桌子

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禁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这一份协议签署,算是欧盟汽车工业的大事件了。

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这项禁令要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协议的签署,让人但尤起燃油车的未来。毕竟停售≈停产。

欧盟前脚签订《协议》

德国后脚就反悔了

原本大家想着,以前“内燃机未来之路”问题一直就争议不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如今《协议》达成,算是靴子落地了。……可哪里知道,这几天,幺蛾子又来了……因为汽车王国……德国,他们反悔了……

近日,德国交通部长沃尔克维辛表示:“内燃机是可以实现气候中立的,禁止内燃机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沃尔克维辛表示:希望欧盟同意使用“eFuel”,这是一种可用于传统内燃机的合成燃料,可以作为化石燃料的环保替代品。

德国交通部长表示:

禁止内燃机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如果你是汽车技术爱好者,那你一定听说过“eFuel”,它是奥迪/保时捷联合美孚的研究项目,说穿了本质就是甲醇。但获取方式却非常环保:从空气里捕获二氧化碳,并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然后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条件下合成,就得到甲醇。

拿这个甲醇去给汽车烧,那么发动机就会排出尾气,尾气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虽然看起来尾气依然有碳排放,但这些二氧化碳又会被捕捉,然后拿去和氢气反应,做成甲醇……于是“碳循环”就达成了。似乎尾气里有碳排放,问题也不大了。

德国研发eFuel替代燃料

本质就是绿色甲醇

但到这里,眼尖的同学们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氢气是电解水获得的,本身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电力从何而来?如果是烧煤或者烧天然气,那可绝对不算环保!——所以我们得研究“电力从何而来”这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2个字——绿氢。近几年“绿氢”的呼声很高,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简单来说,就是用太阳能、风力、海洋潮汐能、地热能等能源发电(我们管这个电叫做“干净环保的电”),然后用这个电去制造氢气。

所以“eFuel燃料”本质上就是甲醇!只不过就是它的制造过程,是绝对环保的,仅此而已。因为这些能源是彻底环保,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用这些能源发出的电力我们管它叫“绿色电力”。

汽车如能改喝eFuel燃料

那内燃机为啥要“死”?

从这个角度去看,似乎德国交通部长的说法也没啥问题啊!既然汽车燃料都“碳循环”了,而且全过程的能量获得都呈现“绿色”,为啥我们一定要内燃机“死”呢?到时候,发动机改造一下,让他们都喝上“eFuel燃料”,尾气不就干净了?咱不就不消耗石油资源了?

既然如此,为啥燃油车一定要下课??……退一万步说,就算汽车要全面电力化,也不妨碍我们给电动汽车装上“增程器”吧?现在的“增程式汽车”是“纯电车+汽油充电宝”,那以后汽车改喝“eFuel燃料”了……

再说了,上面我们提到过,“eFuel燃料”的本质是甲醇。而现在“甲醇水溶液重整燃料电池”技术也逐步成熟了。别说德国了,甚至国内都有厂商推出了具体产品。——我们开发“甲醇燃料电池汽车”或许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可选项。

独推纯电,将内燃机判死刑

或许有待商榷

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拒绝车子能方便的补充燃料(和加油一样方便),然后随时随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长途。而这却刚好是纯电动汽车的痛点。——基于这些利弊分析,人家德国人反悔,拒绝放弃内燃机,似乎也没毛病吧?

虽然目前来看,电动汽车是新能源车的“课代表”,但终究电动汽车无法代表新能源。所以“独推纯电,将内燃机判死刑”这件事,我们是看不太懂的。或许就和古代“独尊儒术,废除百家”没两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虎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定了!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德国:你问过我的意见吗?

欧盟,世界上最成功的超国家实体,但你要觉得欧盟内部是铁板一块儿那就错了。

最近德国就在是否禁售燃油车的问题上跟欧盟闹了起来,而且一下子带了6个小伙伴。

那么德国为什么要当这个带头大哥呢?

激进的燃油车禁售措施

欧盟禁售燃油车这个事儿已经扯了很长时间,不断有激进环保主义者站出来表达对燃油车的厌恶,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也不断提前。

2月14日,欧洲议会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提案,决定2035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

从这个投票结果,就能看出欧盟各国在这个问题上分歧有多大。

欧洲是全球汽车产业重镇,2035年禁售燃油车,相当于让欧盟不少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把自己的吃饭家伙交出去。

这样的提案岂能顺利执行?没有反骨仔反倒不正常了。

为什么是这6个?

这次与德国结盟共抗欧盟的有捷克、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

德国和意大利不用多说,汽车工业是它们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它一些小国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汽车品牌,但也是欧洲汽车工业的重要一环。

以匈牙利为例,这是个小国,但却拥有超过700家汽车以及零部件供应企业,包括全球最大20家一级汽车供应商中的14家,90%的汽车工业产值用于出口。

捷克号称“大众的车间”,斯洛伐克是世界上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罗马尼亚乘用车产量排名欧盟第9,波兰则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

都是一些没了汽车产业,经济立刻崩溃的汽车强国。

说是2035年禁售燃油车,但传统车企们调整的时间不会有那么长。它们需要在短短12年的时间里,同时完成改造生产线、摆平工会、向新能源转型、清理掉库存燃油车等几项工作。

以欧盟现在的情况,能够完成这几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后续会怎样发展?

那些支持2035年禁售燃油车人,往往有这样的说辞:车企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来置换燃油车禁售带来的损失,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设。

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23.6%,这已经是欧洲各大车企中转型最积极也最有成效的。然而特斯拉交付量是131万辆,比亚迪的纯电动交付量也有90万辆左右,差距太明显。

德国带队造反,未来会怎么样,这很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欧洲车企不太可能在10年内完成转型,2035年禁售燃油车这个事儿,推行起来会非常困难,它甚至还有被推翻的可能。

结束语

别忘了,德国可是欧盟的带头大哥,带头大哥造反,这种事情相当奇葩。中美两国已经基本确立了纯电动方向,至于欧盟,它可能还要吵上几年的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