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8日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于昨日发布了数十款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测评结果,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和低温适应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据了解,这次中国汽研综合了2019年至2022年四年的新能源汽车的测评表现,综合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平均得分超过了90%。此外,续航里程普遍达到了300公里以上,部分高端品牌已经突破了600公里。充电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车型可以在一小时内充满80%的电量。以百公里充电时间为例,平均充电时间从20.3分钟降到了13.6分钟。在环境适应性方面,低温续驶里程的衰减率也逐年降低。

中国汽研表示,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上的努力。未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还将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座舱和智慧座舱等功能的评价。据本站了解,这次测评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不同车型的表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最新批次/CCRT规程更新 2021二季度C-NCAP/CCRT结果发布

易车讯  今日(8月12日),我们从中汽中心官方了解到,中汽测评举行媒体沟通会,会议发布了最新C-NCAP车型碰撞结果和CCRT智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大板块车型得分,并对于CCRT智能电动汽车2020版规程的项目进行了更新,将推出2021版规程,从而促进CCRT智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大板块的深度协同。

C-NCAP:

C-NCAP此次发布了六款车型的结果,分别小型轿车的本田飞度(87.8%)、大众Polo Plus(90.0%),中大型轿车(燃油)的现代索纳塔(88.3%)、吉利星瑞(89.4%),以及中大型轿车(电动)的比亚迪汉EV(91.5%)、小鹏P7(89.4%),从得分来看,比亚迪汉EV获得了本批次的最高得分。

据了解,C-NCAP历经多年发展,已经经历了5次迭代,测试场景不断完善,在2018版中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测评,新增了行人保护和AEB测评项目,并更新了评分体系,开始关注车辆对外部行人的保护,新能源汽车电安全以及主动安全功能在交通事故中发挥的作用等等。

即将实施C-NCAP2021版针对“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将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技术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作为考察重点。在主动安全部分丰富了多项内容,新版测试项目包括: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包括AEB车对车、AEB车对行人、AEB车对二轮车),车辆偏离预警系统LDW,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盲区检测系统BSD(车对车,车对二轮车),汽车安全辅助系统SAS(限速识别)等。

与此同时,新规程还以车车对碰的试验形式(MPDB)代替了原来的偏置碰撞试验,在主动安全测试中增加车对两轮车紧急制动的测试场景,这些场景的增加使得C-NCAP测试更加贴近了真实的交通事故,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道路情况。在新能源车测试中增加的侧面柱碰撞,对车身结构的要求更为严苛,聚焦于消费者关注的新能源车辆电池安全。

CCRT:

中国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研与测评(CCRT)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11日成立,分为CCRT传统燃油车和智能电动汽车两个方面,其中CCRT(智能电动汽车)管理规则于2020年10月正式发布,测评车型选取近两年内新上市的纯电动乘用车(M1类车辆),且近期内没有停产计划,在选定车型后,按照随机原则在不告知生产企业的情况下独立从经销商处购买,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

CCRT(智能电动汽车)会以实验室、试验场的客观测试为主,辅以专业评价师的补充评价以及200为用车消费者对测试车型的的感知体验,讲求安全大于性能的测试理念,2020版规程中包括智能化、电动化、驾乘体验,健康环保、品质与保障五个方面。

2021年度第一批测试车型包括蔚来EC6、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小鹏P7四款车型,其中蔚来EC6未安装选装包的氛围69.7分,安装后为80.5分,Model 3未安装选装包得分为78.1分,安装后为79.3分,比亚迪汉EV得分为85.4分,小鹏P7得分为84.4分。

下一步将展开CCRT(智能电动汽车)2021版规程的制定,计划10月1日单个车型实行,包含驾驶辅助(20%)、电动化(20%)、乘员健康(10%)、驾乘性能(25%)以及感知质量(25%)5个维度,届时实现与CCRT燃油两个指标的深度协同。

而在CCRT(燃油车)方面,现有规程为2018版,将实车客观测试与消费者调研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消费者关注汽车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安全性能、舒适性、驾驶性能、经济型、造型与品质故障率共六个方面、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在100分体系下,如果超过80分,则可以成为CCRT推荐车型。

其中客观实验测试会模拟消费者用车场景开展实验测试,包括中国工况油耗,高温车内气体质量以及怠速车内噪声等;而消费者满意度调研则会选定全国八大区域城市代表进行调研,选择购车真实用户进行车辆评价,单个车型有效调研样本量为400个。自成立以来,CCRT测评体系已完成多批次多款热销车型的评价工作。

CCRT评价燃油车型方面,第二季度测试车型包括大众polo plus、本田飞度、起亚KX3、风行T5 EVO四款车型,轿车方面,大众Polo Plus得分为82.6分,本田飞度得分为82.8分,在已完成的10-15万区间完成的21款热销车辆测评中处于第二第三位,SUV方面,起亚KX3得分为82.1分,风行T5 EVO得分为83.3分,在已完成的10-15万SUV完成22款热销SUV/MPV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四位。

而在代表性评价场景的三个维度方面,四款车型的评分及表现也相继公布。

据了解,为确保测试体系的本土化,CCRT坚持测试场景中国化,比如高温开空调下的中国工况油耗、高温车内有害气体排放等场景,更符合国人用车的普遍现状。规程的升级也将持续符合技术发展特征,2021版CCRT将强化乘员健康、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板块,与传统的驾乘体验和品质保障组成全新的测评矩阵。

而据中汽中心专家介绍,CCRT更能直接代表一款车的性格,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他们会邀请专业调研公司参与,样本的收集会有专门过程进行呈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都会有用户画像,从而提升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认知,未来仍将以客观测试为主,并以主观评价作为补充,未来的用户调查也将是一个逐渐专业化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专业化,而这也会通过迭代分析逐步融入,未来发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新能源汽车营运能力的平均水平

10月12日,中国质量协会在北京发布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为80分(满分100分),与燃油汽车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80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连续6年增长。插电混动汽车80分,与历史最高水平持平。

中质国优测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CACSI负责人夏斌表示,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燃油汽车这三类产品虽存在差异,但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已达到同一水平。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这得益于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核心技术的长期积累和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

质量持续提升和抱怨率下降是今年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指数提高的重要原因。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80.2分,同比提高1.4分。纯电动汽车感知质量同比提高1.5分,插电混动汽车感知质量同比提高0.2分。新能源汽车百辆新车故障次数有明显下降,相关问题的抱怨率也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电池和充电问题。2021年,纯电动汽车用户抱怨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插电混动汽车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随着产品质量提升和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感知价值持续提升。测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较燃油汽车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产品质量的全面改善是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测评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的性能设计满意度水平均高于燃油汽车。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78分,比燃油汽车高0.4分。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动力和变速、音响娱乐导航等方面优势明显。

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可靠性满意度有明显改善,已接近燃油汽车水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可靠性满意度79.8分,比燃油汽车低0.1分,同比提高1.8分。纯电动汽车用户最满意电池和充电的可靠性。插电混动汽车用户最满意空调、电机、电池和充电的可靠性。

我国新能源汽车百辆新车故障发生次数有明显下降,纯电动汽车下降幅度更大。2021年新能源汽车百辆新车故障发生次数93次,比燃油汽车低1次,同比下降8次。纯电动汽车百辆新车故障发生次数86次,同比下降16次。其中电池和充电问题故障次数同比下降8次,车身外观故障次数下降5次。插电混动汽车百辆新车故障次数90次,同比下降6次。其中发动机同比下降5次,行驶转向制动下降3次。

相比燃油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服务优势明显,其中造车新势力品牌服务表现更为突出。2021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76分,比燃油汽车高1分,其中造车新势力品牌售后服务得分76分,新能源传统服务品牌得分75分。新能源汽车在服务收费、保养维修服务质量、服务设施及环境等方面较燃油汽车具有明显优势。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满意度78分,比燃油汽车高1分。其中造车新势力品牌销售服务得分79分,其各环节的服务都具有优势,最大优势是线上服务。造车新势力依托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向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

CACSI负责人夏斌认为,未来存量市场的竞争只会比过往更加激烈、残酷。汽车厂商要成为竞争中的赢家,必须更加关注用户需求,持续提升质量,进一步降低抱怨率。本次测评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用户抱怨的主要故障和问题是内饰异味重、续航里程不正常衰减、轮胎噪音大、风噪声大。而插电混动汽车用户抱怨的主要故障和问题是内饰异味重、轮胎噪音大、方向盘松动有响声。此外,新能源汽车音响娱乐导航系统故障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的音响娱乐导航系统故障次数分别达到10次、12次,分别升高1次和4次。

另据了解,自2015年开始,中国质量协会连续7年组织开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NEV-CACSI)测评,并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测评结果。2021年新能源CACSI测评主要类别包括插电混动轿车、插电混动SUV、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SUV。测评对象为2021年销量较大的34个品牌车型,涉及全国17个汽车生产企业。调查范围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市场区域的52个重点城市。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1日至8月30日。调查方式为面访和在线调查,采用定点拦截面访、电话预约面访和在线访问,共收集到有效样本3947个。共收集到有效样本3947个。测评指标体系按总体满意度评价、质量可靠性评价、性能设计评价、售后服务和销售服务评价5个维度构建。调查由中质国优测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