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9日消息,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项有关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这项专利涉及一种多路充电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据悉,这项专利可以使电子设备同时接入多个不同类型的充电器,并在不同的充电情况下实现最大化的充电功率。

该充电方法包括检测有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能力数据,计算使用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同时充电时的充电功率值和/或计算使用第一充电电路或第二充电电路充电时的充电功率值,获得最大充电功率值,并协商使用最大充电功率值对应的第一充电电路和/或第二充电电路对电子装置充电。

据本站了解,据了解,这项专利的实现可以实现接入多个不同类型的充电器,并实现多路同时充电。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充电体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该公司通过不断地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据悉,该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18年5月16日,公布日期为2023年3月8日。

华为又一自动驾驶专利曝光,用于提高充电效率

汽车圈里一直流传着“华为不造车”的消息,但声称不造车的华为其实从未离开汽车行业,甚至一直在逐步进军汽车领域。日前,据有关媒体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数条专利信息,其中之一就有一种自动驾驶方法以及装置。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对专利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方法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的历史驾驶行为数据以及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自动驾驶策略,从而实现安全驾驶。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预存驾驶行为数据,这里所说的预存驾驶行为数据用于表示车辆在人工驾驶的情况下通过目标区域时的驾驶行为数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环境数据,第一环境数据具体指的是当前实时采集的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和所述预存驾驶行为数据确定目标驾驶策略;根据所述目标驾驶策略完成自动驾驶通过所述目标区域。

此外,还有一项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路及充放电方法的专利。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路及充放电方法,在驱动电路处于放电阶段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可以并联连接,以为电机供电驱动电机,在驱动电路处于放电阶段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可以串联连接,使得充电设备可以采用高电压为驱动电路充电,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充电效率。

此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表示“华为不造车”,只是为造车领域“赋予生命”、“帮助车企造好车”。同时华为将长期聚焦5G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在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向主机厂提供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申请激光充电专利,隔空充电或成现实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续航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各大厂商分别从增加电池容量、增加充电功率两方面入手,对于自家产品的续航能力进行增强。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充电渐渐有被无线充电替代的趋势,不过无线充电技术仍旧存在弊端。

面对存在的情况,华为率先做出改变,最近申请一项专利——可以通过激光为智能终端进行充电。从理念上来看,激光充电还是非常新颖的。更重要的是它的便捷性,激光充电不需要智能设备与充电器或者无线充电器贴合。它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以事先设定好的功率为智能终端进行充电,堪称是对传统充电方式的完全颠覆。

但是问题也同样存在,我们都知道激光没有进行大范围使用,是因为对人眼存在危害。一定时间的照射便会影响人眼的视力。而激光充电的实现,必然代表着我们日常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着危险因素。

不过华为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根据@快 科技 2018 爆料,华为的激光充电拥有安全功能,即在监测到人眼时自动关闭充电,从而避免激光照射到人眼。但是又有新问题出现了,区域内人少的话偶尔有人直视激光发射器。而当人数增加时,直视激光发射器的几率便大幅度增加。那么用户的充电体验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毕竟检测到人眼时便自动关闭充电。

无论是创新性,还是便捷性,激光充电都是独一无二。但如今还只是专利,华为方面预计两三年后才有可能看到激光充电技术的商用。可能是华为Mate 80系列,也可能是荣耀70系列,激光充电的加持都将促使产品完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