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消息,为了防止必应AI聊天机器人“越界”给出令人不安的答案,微软迅速采取措施,对其聊天长度加以限制。但短短几天后,该公司宣布将逐渐取消部分限制,并允许更长对话。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微软表示,该公司将恢复必应AI更长的聊天模式。此前,微软允许用户每天最多可与必应AI进行50次对话,每次对话的回复限制在5条以内。现在,用户每天可以与其对话60次,每次对话的回复上限增至6条。微软补充称,必应AI每天的聊天上限将很快攀升至100次,而且常规查询将不再计入这一总数。
微软表示:“我们的数据显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将使你们能够更自然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必应。换句话说,我们打算走得更远,我们计划很快将每天的聊天总量增加到100次。”
当长时间的对话再次出现时,微软不认为必应AI会带来太大破坏,因为该公司希望“负责任地”将它们带回来。微软表示:“我们打算恢复更长的聊天模式,并正在努力工作,因为我们正在寻找以负责任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式。”
同时,微软也在应对人们的担忧,即必应AI可能在回应的内容方面过于冗长。一项即将到来的测试将让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答案,包括“准确”(更短、更中肯的答案)、“有创意”(更长答案)以及“平衡”答案。如果你只对事实感兴趣,你就不需要费力地阅读大量文本。
必应团队表示:“我们将开始测试一个额外的选项,让你从更精确的聊天基调中做出选择,包括专注于更短、更专注于搜索的精确答案,更长、内容更丰富的创意答案,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让你更好地控制聊天行为的类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需求。”
早在很久以前,必应AI就出现了麻烦的迹象。有媒体报道称,研究员加里·马库斯博士(Gary Marcus)和Nomic副总裁本·施密特(Ben Schmidt)发现,四个月前在印度对必应聊天机器人的公开测试显示,它在长时间对话中产生了类似的奇怪结果。
微软此前解释了必应AI聊天时出现的奇怪行为,称更长的对话可能会让其AI模型感到困惑,并促使其试图模仿用户的语气。
微软在其最近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当前的评测是为了捕捉内部测试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非典型用例”。该公司此前表示,它并没有完全预料到人们会使用必应AI进行更长时间聊天,并以此为乐。放松对必应AI限制是为了在有利于聊天的“反馈”与防止聊天机器人走向奇怪方向的保护措施之间取得平衡。
除了上述改进外,据称必应AI还带有私密聊天模式,允许在私人助理、朋友帮助你解决问题、与必应玩游戏的游戏模式以及默认的必应搜索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当被要求提供有关这些私密聊天模式的更多信息时,微软拒绝置评。然而,这清楚地表明,该公司计划在必应AI上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为必应搜索引擎提供简单的聊天服务。
智能语音产业观察:微软小冰建半开放生态 AI创造与商业化已至?
有别于过去五次,7月26日举办的微软小冰第六代发布会,首次走出了微软亚太研究总部的一层报告厅,搬到了798区域大型会场。“发布会规模也从过去的几十家媒体,扩张到数百家、覆盖全国范围的规模。”一位接近微软方面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是一种信号。在过去,微软从未给过小冰任何商业方面的压力,甚至直到近日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依然强调,小冰并没有盈利指标。
但就像发布会本身一样,小冰也在不自觉地走出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逐渐尝试商业化。这是小冰发布会首次搬家的底气所在。而经历了过去五代,从小冰萌芽到成长,从拥有二维框架图到二维图像,再到如今三维立体全息影像的展现,小冰正在愈发接近一个人类。
其背后的技术在持续迭代,生态也开始成型。据微软方面介绍,此次发布会是小冰情感技术框架所有部分的全面升级,从首次完成落地时的情商+智商设定,到对话式人工智能、生成模型、全双工语音,如今的小冰开始迈入AI创造的阶段。生态方面,微软此次首次提出构建Dual AI半开放式生态系统,差异化融合合作伙伴优势,打造小冰的专属技能与能力。
“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是‘人机协同’,以数字智能帮助人类,但这个方向拥有不同的路线。”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表示,“小冰团队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AI创造
自去年开始,微软小冰便在创作上拥有诸多尝试,甚至出了一本自己的诗集。如今,小冰将要走得更远。
在发布会现场,沈向洋宣布微软思考了AI创造的三原则:其主体首先必须是兼具IQ与EQ的综合体,而不仅仅是具有IQ;其次,人工智能创造的产物,须能成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第三,人工智能创造的过程,须对应人类某种具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
小冰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高情商的机器人。“我们计划将AI创造当成一个新兴产业来操作。”在发布会现场,微软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表示,“如果将AI创造当做内容产业、而非简单的文艺创作的话,仅有‘概念车’是不够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并行了‘量产车’的工作。”
据介绍,在过去12个月内,小冰主持了21档电视节目、28档广播节目,覆盖中国包括9大卫视在内的41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如今,小冰每天主持的广播节目已经达到25档。在日本和中国,小冰累计生产了2878个小时的视听内容。
同时,小冰的有声读物已经覆盖中国超过90%的早教机器人和80%的线上播放平台。此外,与网易新闻客户端合作的读新闻小冰,已于两个月前突破1000万次新闻阅读评论。在金融等相关领域,小冰同样在进行着持续的内容创造。
这背后的技术支撑,来自于小冰的情感技术框架,而第六代小冰的核心对话引擎与交互感官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微软在第六代小冰身上上线全新的共感模型,并公测一种融合了文本、全双工语音与实时视觉的新感官。
其中,共感模型是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对话引擎。据介绍,去年小冰完成的生成模型能够自创回应,而非在已有对话语料库中检索而得,如今的共感模型则进一步提升小冰对于对话内容、领域和节奏的控制力,即小冰可以自创回应来牵引对话的方向。
这一融合了共感模型的对话引擎、全双工语音和实时视觉三个类别的全新感官在测试设备中的公测,令小冰能够通过视觉、语音的实时连续交互,指挥用户完成面容检测,并在该过程中进行开放域对话。
此外,微软还发布了第四版AI歌曲DNN模型。据小冰首席语音科学家栾剑介绍,该版本模型能够快速合成与人类歌手质量相当的歌曲,还能够使小冰自由吸收人类歌手演唱技巧和特质,在模仿之余甚至代替人类完成新作品创作。
不过,尽管微软提出AI创造的原则并进行技术更新,但小冰的所为将只是真正AI创造的起步。“根据2017年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虚拟助手仍需5-10年才能成为主流。”在评论AI创造能力时,Gartner研究副总裁蔡惠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应用主要针对智能家居设备中的个人助理或语音控制等狭窄领域,但仍需要包括为不同领域构建知识图谱、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等技术的提升。它依然是新兴领域。”
Dual AI生态
除了技术能力升级之外,第六代小冰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Dual AI。
“在微软之前,行业内已经出现多种不同的合作生态与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模式有两类,一类是开放赋能模式,通过对外提供SDK/API的形式构建生态系统。”小冰产品负责人彭爽分析道,“另一类是专注于自有的、封闭的平台,通过在平台上开放AI的应用商店形式构建生态环境。”
Dual AI则有所不同,更类似于半开放式生态。“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上,一方面,微软会直接负责产品体验,把控最具体的、直接与用户接触的产品细节,另一方面,我们并不封闭在自有平台上,而是对外接触甚至直接融入到第三方平台上。”彭爽表示。
之所以如此选择,源于其他两类生态存在各自的问题。其中,封闭模式极大限制了数据之间的自由流通,与AI本质相悖。由于无法获得迭代所需的基础数据量,便难以快速迭代和发挥升级优势。
开放赋能模式中,无论赋能或被赋能一方,则均是相对松散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人真正对最终的产品体验负责”。例如当前大热的智能音箱之所以实际体验普遍低于预期,正是由于松散合作关系带来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开放赋能生态中的API/SKD强调通用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最新最优技术应用的及时性,通过这类接口或工具包获取的数据也未必是最优质的。
而在合作过程中,小冰也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目前,小冰已上线了包括金融、大众文化、传媒和出版四大商业化领域。“我们探讨过各种各样的AI盈利模式,最终发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AI技术用更低成本去替代人类低并发、AI高并发的工作,如内容生产,”李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次便是AI与人类的协同,通过提升协同转化率实现分成。”
人工智能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的利:
1、人工智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减轻人们的负担。人工智能应用后,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类财富会快速增长,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人工智能让生活更舒适。在未来,马路上不需要红绿灯,无人驾驶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快速平安的把主人送到家,刚到门口,并亲切的说了句:“欢迎回家。”,走进房门,机器人空调变自动开机把室温调节到舒适。厨房里,厨师机器人早已开始了做饭,香气飘满了整个房间。人工智能让这些不再是梦。
人工智能的弊:
1、失业率增加。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很多人失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末中国失业率达4.05%,机器人拥有者不会疲劳的属性,这将代替很多劳动力导致失业率的增加。
2、人工智能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在未来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反过来攻击人类,我们该如何应对? 毕竟我们没有机器人聪明,没有它们强壮的力量,更没有它们恐怖的学习能力,似乎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将会被淘汰。 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更是认为:未来一百年内,人工智能将比人类更聪明,机器人将控制人类。
CES 2019:用微软云端AI *** 硬体效能 技嘉发表AERO 15笔电效能强化设计
技嘉这项技术并非是指借由云端协同运算方式让既有效能表现超越硬体限制,而是在既有硬体设计下,透过软体调整方式增加更多运算效能。
技嘉在此次CES2019期间展示的AERO15笔电,标榜采用微软AzureAI云端协同运算服务,针对使用者所执行应用程式、游戏与操作模式进行分析学习,借此动态调整CPU、GPU、记忆体等硬体配置,借此让笔电运算效能能因此提升。
针对AERO品牌过去一开始以标榜可执行3A等级游戏作品,形成在既有Aorus品牌之上,似乎出现另一个全新游戏产品品牌的情况,技嘉表示其实内部还是希望能将AERO品牌产品定位在顶级机种,本身并非仅着重在游戏游玩使用,更包含在内容创作、影音剪辑等应用为主的使用体验,并非归类成为旗下另一个游戏产品品牌。
而此次标榜在AERO15导入与微软合作的AzureAI云端协同运算服务,主要就是针对使用者执行游戏、应用服务进行学习、分析,借此依照使用者行为将笔电CPU、GPU、记忆体等资源作调整,让笔电可以在既有硬体规格搭配软体最佳化发挥更高执行效能。
此项设计将会应用在AERO品牌机种,同时技嘉强调此项设计对比效能提升,并非是指借由云端协同运算方式让既有效能表现超越硬体限制,而是在既有硬体设计设法以软体调整方式增加更多运算效能。
因此未来笔电产品依然会积极争取更高效能硬体设计,而整合AzureAI云端协同运算服务的应用模式,未来也会持续下放到Aorus品牌,甚至技嘉旗下针对商务使用笔电产品。
AzureAI云端协同运算服务可能转为额外付费换取更高运算效能模式
不过,有鉴于微软Azure服务主要还是以租赁方式使用,但在现阶段应用在AERO15的AzureAI云端协同运算服务使用费用,将先由技嘉自行吸收,不会因此转嫁消费者。
但在未来有更具体使用需求的话,技嘉表示将有机会让消费者以额外付费方式换取更高运算表现。而若微软未来觉得这样的运作模式有更大商用机会,进而自行推出此项服务的话,技嘉表示也十分乐见推动更大应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