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很多商家在宣传的时候都说自己的是1080P,但是它真的是1080P吗?0.47DMD、0.33DMD的显示芯片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对投影仪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投影仪分辨率主要由显示芯片尺寸大小决定,芯片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画面也就越清晰。

对此,我们惊奇的发现,同样是1080P,但是显示的芯片尺寸大小却不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DMD显示芯片那些事。

1、什么是DMD显示芯片?

对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DLP显示技术,我们通常看到的DMD显示芯片是DLP显示技术里的关键一环。

DLP投影技术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聚光透镜以及颜色滤波系统后,来自投影灯的光线被直接照射在DMD上。当镜片在开的位置上时,它们通过投影透镜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数字的方形像素投影图像。当 DMD 座板、投影灯、色轮和投影镜头协同工作时,这些翻动的镜面就能够一同将图像反射到演示墙面、电影屏幕或电视机屏幕上。

DLP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处理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DMD显示芯片是在半导体芯片上布置一个由微镜片(精密、微型的反射镜)所组成的矩阵,每一个微镜片控制投影画面中的一个像素,微镜片的数量与投影画面的分辨率相符。DMD芯片是依靠众多的微反射镜控制光线的反射方向实现工作的,微反射镜的偏转角度越大,图像的对比度越高,偏转速度越快,图像的延迟越低。所以DMD芯片是决定投影画质的关键,芯片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画面也就越清晰。

2、市面上有哪些常见的DMD芯片?

目前家用投影仪上使用的DMD芯片都是由TI (德州仪器)提供,常用的尺寸有3种:0.23″DMD、0.33″DMD跟0.47″DMD,前面不同的数字表示的是不同的尺寸大小。

0.23″DMD芯片可以投出960*540个像素,对应原生540P分辨率,往往用在入门级投影仪上;

0.33″DMD芯片可以投出1280*720个像素,对应原生720P分辨率,往往用在中高端投影仪上;

0.47″DMD芯片可以投出1920*1080个像素,对应原生1080P分辨率,大多用在旗舰级投影仪上。

其中0.33DMD和0.47DMD这两个芯片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画质的追求。

3、抖1080P、抖4K是什么?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市场上很多品牌都宣传自家产品是1080P分辨率,但显示芯片用的却是0.33″DMD甚至是0.23″DMD,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芯片上加入了TSP光学模组,采用XPR抖动技术,通过高速抖动微镜,让一个微镜形成两个像素,利用人眼的滞留效应,以一虚一实两个像素点的叠加实现视觉上分辨率的翻倍,使本身物理分辨率只有540P、720P的机型抖动达到1080P的效果。

但实际成像的像素是物理分辨率来决定的,所以只有使用0.47″DMD芯片的产品才是真正的1080P的分辨率,自然显示出来的画面不论是从清晰度,还是色彩方面来看都会更好。

4、0.47″DMD和0.66″DMD芯片4k分辨率的区别?

应该没有人不喜欢4K的画质呢?但是真的太贵了!

一款抖动0.47DMD芯片4K UHD DLP470TE的价格约为:$227.37,折合人民币:约1652.9元;一款抖动0.66DMD芯片4K UHD DLP660TE的价格约为:$495,折合人民币:约为3598.6元。可以想象一个真4K芯片的价格要贵的更加离谱

而在“XPR”抖动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让原本不是4K分辨率的0.47DMD和0.66DMD芯片达到4K的画面效果!

0.66″DMD显示芯片真实物理分辨率为2716*1528,大约415万像素。通过XPR振镜技术抖动在对角线方向进行一次位移,从而实现有效像素×2,达到830万像素显示,就达到了4K的标准。

0.47″DMD显示芯片实现4K分辨率,是将显示芯片按照顺序移动至4个方向,每个方向移动半个像素点,以240Hz的频率进行位移抖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1个像素点通过抖动的方式当成4个像素点进行像素叠加。

抖4K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生4K造价昂贵的问题,使得4K投影仪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不过从客观角度来说,抖4K并不能完全实现原生4K的830万像素,只能接近于后者的效果,但人眼看上去基本上感觉不到差别,除非投射的画面尺寸足够大,就像电影院的屏幕尺寸一样才能看出差别。

其次,XPR振镜技术来源于不同的厂商,各厂商技术参差不齐,因此“抖”出来的画质也会各不相同。

5、DMD显示芯片排行及对应部分投影仪

总之,DMD显示芯片尺寸越大,画面越清晰,但是价格也越贵。当然挑选投影仪也不能只看这一个参数,亮度、光源都影响着画质,大家在自己的预算里挑选最合适的就行。

买投影仪时,那些五花八门的参数怎么看?都代表什么意思?

其实家用投影仪很简单,它不像手机、相机什么的那么花里胡哨,个人认为它的核心参数只有两个:芯片尺寸和亮度。当然还有其他的参数会多多少少影响一点,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芯片和亮度,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个核心点。

芯片尺寸的大小决定了家用投影仪原始物理分辨率的高低。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商家为了数据好看,会在分辨率一栏写上一些“虚假信息”,因此我们就抛开分辨率不看了,直接来看家用投影仪的芯片尺寸大小。芯片尺寸越大投影仪的分辨率就会越高,画质也就更好一些。目前首选0.47DMD的显示芯片。

其次家用投影仪的亮度主要分为光源亮度和ANSI流明两种,但是ANSI流明才是最终投影画面显示的真实亮度,因此我们在选购家用投影仪时,只需要关注ANSI流明即可。它也是越高越好,越高越亮,但是也不太能高,2000~3000之间就差不多了。

最近也要购买投影仪,所以给题主推荐大眼橙的X11。除了满足上面两个特点,其次大眼橙X11还用到了光学变焦镜头,属于是这个价位的产品的一个重大突破了。光学变焦镜头与传统的定焦镜头不同的是,光学变焦镜头中的镜片位置是可以改变的,从而通过改变焦距的方式来进行画面缩放;定焦镜头内部的镜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只能通过算法、芯片等数字变焦的方式进行画面缩放。强烈推荐给要买投影仪的小伙伴。

投影仪芯片在哪看规格

一、画面表现(流明参数、分辨率)

流明亮度参数可以简单理解为投影仪画面亮度,数值越大,画面越亮,家用投影仪亮度范围在1000ANSI——1800ANSI。分辨率大家应该有所熟悉,清晰、高清、全高清,清晰度越高,画面表现力越好,一般家用投影仪的分辨率为1080p。在整体画面表现力上,除了流明和分辨率,画面色彩度对比、芯片、处理器也很重要。

二、硬件参数(处理器、显示芯片、存储性能)

投影仪的“大脑”——处理器

投影仪90%以上的数据信息都由它完成,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如果大脑不灵活反应迟钝,系统运行怎么会快,你说是吗?常见的类型有Mstar 6A838 、Mstar 6A848、Mstar 6A938 、Amlogic T968。

投影机的“心脏”——显示芯片

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DMD芯片的尺寸越大,其成像质量越好,并且拥有更高的光利用率。我们经常看到家用投影仪0.33DMD、0.47DMD较多,0.65DMD比较少见。

存储空间——承载5G时代的关键武器

存储容量越大,能越快地同时运行更多应用程序,也能更快地切换各个应用程序。投影仪的内存负责存储和保存数据。尤其是即将被5G席卷的时代,内存是缺一不可的致命参数!常见的有1+8G、2+16G、3+32G等。

米家新推出的3399的投影仪,有哪些特点?

简单分析一下米家新出的这台投影仪的各个参数。

首先外观不错,本体采用铝合金和PC材料,采用独特的塔式设计,一眼看起来像电脑主机或扬声器,彩色的金属机身显得更加高档。 这家米家投影仪拥有207万个反射镜,采用了0.47英寸DMD成像芯片,在屏幕显示效果方面做得很好,清晰度还算很高。 标准分辨率是1920X1080,这个值的分辨率还是可以接受的,FOFO对比度是500: 1,保证显示屏幕的色彩清晰逼真。 但是ansi流明只有800,在白天或光照充足的地方看电影会影响我们的认识,因此效果会大大下降。总的来说,这个项目的参数比较普通。不追求特别好的画质和逼真的效果,不追求电影院般的感觉,只是在家休闲的时候放松的工具,这个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那个价格在投影仪上不贵,性价比还算不错。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购买投影仪的小知识。其实判断投影仪是否使用的关键是看投影仪比较重要的几个选择参数。

亮度分为光源流明和ansi流明。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流明意味着什么。流明是描述光速的物理单位。简单地说,两者都是数字越大,亮度越大。光源流明是指投影仪光源的亮度,即灯泡最原始、没有经过镜头等的亮度。ANSI流明是由多种因素减少的实际亮度,即最终渲染的亮度。这是国际公认和使用的标准,购买投影仪时只需关注屏幕的实际亮度ANSI流明即可。为了白天也能正常使用投影仪,保护眼睛,同时防止观看过程中眼睛容易疲劳,建议ansi流明大于900。 分辨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应特别重视图像处理设备,如投影仪。购买投影仪时,必须选择尽可能高的分辨率,这样投影仪投射的屏幕画质才会更好、更有感觉。分辨率分为标准分辨率和兼容分辨率两种。很多用户在这里踩坑是因为没有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标准分辨率是物理分辨率,也就是最终显示器的图像分辨率,与兼容分辨率无关。兼容分辨率意味着兼容的图像分辨率,但最终屏幕的具体显示效果是看标准分辨率的,所以购买时关注标准分辨率就可以了。为了防止部分商家不分标准分辨率和兼容分辨率来骚扰消费者,从投影仪内置的DMD显示芯片就可以看到分辨率的高低。简而言之,DMD显示芯片的尺寸越大,投影仪的分辨率越高,因此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尽可能大的尺寸即可。 图像技术除了亮度和分辨率外,图像技术这个参数对画质清晰度的影响也很大,需要慎重考虑。目前市面上投影仪采用的图像技术主要分为LCD技术和DLP技术。总的来说,目前大多数投影仪使用的DLP技术比LCD技术有优势。LCD技术的缺点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亮度容易降低,屏幕显示效果变差,而使用DLP技术的投影仪亮度相对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更好地保证我们的观看体验。还有一个优点。因为它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光路系统设计而设计的,体积小得多,重量轻,移动容易。

总之,各位小伙伴在购买投影仪时,为了保证我们的观看体验,最好选择视频技术更有利的DLP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