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理想汽车都是造车新势力中争议较大的一家,而争议的关键点就在于增程式技术。

不过,理想汽车对于增程式路线十分坚定,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又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理想汽车的增程技术最终会被淘汰,结果理想汽车CEO李想转发进行了驳斥。

这名网友表示,个人始终不喜欢以理想ONE为代表的增程车,因为这种车在试图绕近路走捷径。

他认为,增程车是必然被淘汰的技术,就像前几年为了实现全面屏搞的升降摄像头手机一样,很快就消失了,又加油又充电的车把电车最大的优点给弄没了。

不过,这名网友也承认,理想ONE确实抓住了国人用车的喜好,内饰搞得好,坐着舒服,大显得有面子,卖得也不错。

对此,李想转发微博表示:我认为一个家庭大SUV能够带着全家人出去玩,不需要到处找充电而消耗全家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常识也是优势。这番话算是从体验的角度驳斥了增程式技术落后的观点。

而关于“如果L9是纯电的,售价估计得到多少”这个问题,李想认为,全尺寸SUV全球范围来看7万美元(超48万元人民币)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再贵就会影响受欢迎的程度。

技术落后?华为余承东被怼了

文 | 张佳儒

“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微博认证为“魏牌CEO”的魏牌李瑞峰一句话,拉开了与华为余承东开撕的序幕。

一个是老牌车企长城 汽车 高端品牌魏牌CEO,一个是跨界造车的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李瑞峰开撕余承东,很快上了热搜。

然后,李瑞峰又补了两刀:“增程式就是落后的,隔行如隔山,别把随性当个性。”“做增程的闷声发大财就好了,大嘴何必说出来。”

李瑞峰的发言下面,还放了一个投票链接,增程式混动到底落后吗?截至7月7日17:28,投票落后的,2794票,不落后的有1991票。票数来看,认为增程式混动落后的暂时占优。

对于此事,余承东还没有发声。最新消息来看,他正忙着“带货”。

7月7日,2022第十四届中国 汽车 蓝皮书论坛上,余承东发言称,增程作为家里第一辆车非常合适,建议中国尽快淘汰纯燃油车。

余承东还举例称,华为的M5、M7即使当油车使用,不充电,耗油量甚至不到同级SUV的耗油量的一半。

一个开撕,一个忙着“带货”,两大品牌的CEO,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李瑞峰为什么要撕余承东?增程式为什么被质疑?

李瑞峰开撕余承东,源于一个话题:余承东称增程车不先进是胡扯。

7月4日,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大型电动SUV AITO问界M7,售价31.98万元起。

问界M7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外界有增程式电动车只是过渡路线的观点,意在说增程车不够先进。

余承东回应,这是胡扯,把增程发动机去掉,就是纯电车。纯电车增加了一个增程发动机,就是落后?

余承东还发微博,解释了问界M7为什么是增程模式。首先是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其次是效率更高。问界M7纯电驱动,纯电可以跑200公里左右,足以应对日常所需,没电时可用油,即使不充电,完全当油车用,油耗也仅是同级传统燃油车的一半都不到。

问界 M7上市公司AITO品牌的第二款车型,余承东说,给大家带来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

超越百万豪车,余承东不是第一次自卖自夸问界M7。

5月28日,在第26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说:“现在还买燃油车,就像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

随后,余承东开始“带货”:问界M7是全球首个让领导、老板可以舒服休息的、甚至超越所有的豪华SUV、MPV的车型。

听完余承东的讲话,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登台调侃,“听老余讲M7超越百万豪车,我都想扔个鞋子上来了,等讲第三款车的时候,看他用什么形容词。”

7月7日,余承东故技重施,首先炮轰燃油车,“建议中国尽快淘汰纯燃油车”。随后开始带货华为的问界M7,做家里第一辆车非常合适。

问界M7问世前,AITO品牌的第一款车型问界M5也是增程模式。余承东曾表示,9月推出问界M5纯电版。

那么,什么是增程式电动车?魏牌CEO李瑞峰说增程车落后的理由又是什么?

增程式电动车的定义,开源证券曾有一句话表述:增程式电动车为传统燃油车及纯电动车间的过渡产品。

燃油车就是用燃油作为动力,纯电动车就是用电作为动力,增程式电动车是怎么过渡的?

增程式电动 汽车 以电机电力驱动,其动力来源为电池组及增程动力系统。增程动力系统主要由专用内燃机及发电机组成,可通过充电及加油两种方式进行能量补充。

通俗一点讲,增程式电动 汽车 就是给电动车加了一个充电宝,可以有效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对于增程车是否落后,目前并没有统一答案。

看好增程车的人认为,增程车兼具纯电动和混动 汽车 的优势,可以通过充电和加油两种方式补充能量,方便灵活;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减少对充电桩的依赖;具备纯电动车一样的平稳加速和噪音小的高质量驾驶体验。

余承东认为,增程车用汽油发电比燃油车更省油,大概能省一半的油,真正带来能效的提升。AITO问界M5 、M7,进一步扩大了增程车的市场空间,更加速了替代燃油车的步伐。

认为增程车落后的人,也有很多依据。比如,魏牌CEO李瑞峰转发了一篇《增程车有什么缺点》的文章,配文:落后就要“挨打”,吹起的泡沫总有人来戳破。

文章中说,增程式致命缺点应该是没有,但改进空间很大。文章作者拿增程式的理想ONE和车型相似、车重相似的串并联混动车型来对比,得出比较结果:

与增程式的理想ONE相比,某串并联PHEV的纯电续航高6%、动力性强25%、馈电油耗低35%。

文章作者认为,「大电池串联式」本质上只是「大电池串并联式」的一种退化,优势是可以让新势力快速推出新车。

该作者还举例,像比亚迪DM-i、长城DHT、吉利雷神混动,它们会觉得反正已经搞定了更好的串并联,为什么要考虑增程式呢?

目前,有关增程车的讨论并没有停止,这似乎没有影响到销量。增程车并非国内主流,主要品牌就是理想和华为 汽车 ,销量上看,理想和华为 汽车 增速明显。

5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表示,问界M5销量非常好,自今年3月交车后,交付量已经超过一万台。

前两天上市的问界M7,48小时订单突破了5万。东吴证券表示,问界M7爆款可期,乐观预估稳态月销达万辆。

对于华为 汽车 的销量,余承东信心满满。2月份,余承东内部讲话流出,称华为 汽车 一年干翻特斯拉,两年一飞冲天,年销要迅速超过200万辆,BBA(奔驰、宝马、奥迪)要一把干掉。

4月份,余承东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华为一定能帮助和他们紧密合作的车厂,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无论是干翻特斯拉,还是“世界第一”,华为 汽车 都需要一个爆款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问界M5 、M7,很可能就是华为 汽车 的爆款。

在手机业务受到影响后,华为希望卖车可以弥补手机业务利润下滑的问题。不过,华为不是直接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车,为他们提供 汽车 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系统等。

目前,华为合作的车企包括小康股份、长安 汽车 和北汽蓝谷等。最近,余承东“带货”的问界M5 、M7,就是和小康股份合作的。

接下来,华为还有三款 汽车 将要上市。

第一款是华为与北汽合作的阿尔法S全新HI版,第二款是华为与长安合作的阿维塔 11。余承东表示,这两款车代表了自动驾驶领域最强的硬件能力。

第三款车,华为与广汽正在合作研发一款大尺寸SUV,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模式。

无论是问界M7超越百万豪车,还是没上市的新车“最强的硬件能力”,以及余承东的其他表态,华为“造车”可谓高调,余承东发扬“大嘴”传统,“带货”自家 汽车 。

不过,华为 汽车 目前还是投入阶段。7月7日,余承东透露,华为在 汽车 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目前也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直接投入7千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

接下来,余承东会反击吗?对于增程车是不是落后,你怎么看?

魏牌CEO开撕华为余承东:别吹了,增程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最近,理想L9和AITO问界M7相继上市,又让增程技术火了一把。针对采用增程系统的问界M7,余承东大加赞扬并在社交平台表示,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 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但随后,魏牌CEO李瑞峰发布消息称,“打铁还需自身硬, 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魏牌CEO李瑞峰还加了一个话题#余承东称增程车不够先进是胡扯#。而在7月7日,李瑞峰接连发布消息称,“做增程的闷声发大财就好了”,“吹起的泡沫总要有人来戳破”,“增程式就是落后的,隔行如隔山,别把随性当个性”,并引入了一个话题为“你觉得增程式混动到底落后吗?”的投票。截至发稿,余承东尚未给出最新回应。

之前余承东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中,不仅表达了对增程模式的认可,还公开提到,“感谢李想开拓 探索 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众所周知,理想 汽车 旗下的理想ONE、理想L9两款产品均为增程式车型,而理想ONE更堪称是在国内将“增程式”“发扬光大”的一款车型。

大众中国 CEO 冯思翰曾经公开表示“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2020年8月29日的理想 汽车 用户日上,李想曾直接“开骂”,“我先说难听的话,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对,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TM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虽然不受行业待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增程技术在理想 汽车 手上,开始变得愈发火热。理想ONE也成为市场上“越骂越火”的一款现象级产品。

魏牌CEO和华为余承东其实代表的是两种绿牌混动技术

魏牌CEO代表的是长城柠檬DHT插电混动技术,华为余承东代表的是增程技术,这两种技术有不少相同点:1.都是新能源,能挂绿牌;2.都是可油可电,长续航,不焦虑;3.都是电驱为主,用油时油耗较燃油车更低。

哪种技术更先进?

如果放到两年前,那时候以油为主的PHEV插混技术和以电为主的增程技术的确还可以一争高下,在不同的场景下各有千秋。自从去年比亚迪发布DM-i超级混动技术后,吉利雷神动力、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DHT、长安iDD蓝鲸集体跟上,技术目标改为以电为主,增程工况只是这些新一代PHEV超级混动技术中的其中一个场景。再说的简单点,超混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场景中自动匹配更合适的模式,而增程技术混动状态就这一个模式没得选,从动力和能耗上来说,的确不如超混技术。

那增程技术为什么还火?

其实不是增程技术火,是理想one火。理想 汽车 是把消费者研究透了,的确有很多人明明更适合买一台MPV,但心里只能接受SUV。理想one就是这么一台看着是SUV的MPV。把成本全部铺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而在宣传上把传统车企经常强调的底盘和动力系统弱化,毕竟很多人相信眼见为实,至于底盘素质和技术高低,有些消费者敏感度没那么高了。

哪个成本低?

当然是增程系统。你可以把增程车当成加了个充电宝(增程器)的纯电动车,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复杂,同时电池也不用那么大,那台发动机只是为了在电池馈电时启动充电。相比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成增程器后,可以实现这台燃油机在高效区间稳定工作,而不像燃油车发动机随转速变化效率忽高忽低。而超级混动,因为要实现的模式更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复杂的多了。

其他品牌用过增程技术吗?

增程这种技术宝马多年前就在i3上做过,但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相比纯电版,增程器增加了重量和能耗,增程器的震动和噪音降低了驾驶体验,同时成本增加售价提高,对于很多日常城区代步的人来说,纯电车明显更合适。

增程的短板在哪?

相比超混技术,能耗较高,尤其是高速状态。因为在高速上,增程车用电机,超级混动用发动机,高速状态,发动机正好在高效区间工作,反倒是电机在高转速时能耗直线上升。另外,对比一下理想one、华为问界M7和比亚迪唐DM-p,空间尺寸定位价格都差不多,都是以电为主策略,都是40度左右的动力电池,但唐DM-p的纯电续航和加速能力都超过前两者,这就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那增程车现在还能买吗?

综合起来看,增程式架构简单,能量的转换步骤过多导致的效率不高,且对环保贡献不大,所以被纯电车和超级混动车所鄙视,也就见怪不怪了。但任何一种设计,在一定的背景下,只要能扬长避短,即便设计粗陋简单,也能做到瑕不掩瑜。毕竟,增程技术虽然相比超级混动落后,但并没落后太多,虽然不是未来主流方向,但短期内还是会有市场。我认为增程式电动车最多还可迭代一轮,就应该转向全面电动化。即便是主打增程技术的理想,也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纯电车型。在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是增程式和超级混动并存的局面,并且会逐步用超级混动替代掉增程式车型,这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当然了,在所有的争议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增程式技术到底能走多远,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答案。但无论怎样,新能车 汽车 行业正在掀起一场技术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