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图公布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

在北斗系统的深度赋能下,高德地图升级上线了“北斗卫星定位查询系统”“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倒计时”“共享位置报平安”等功能。

同时,应用北斗系统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定位精度从5-10米的道路级,进化到亚米的车道级别,从而在某些特殊或复杂路口实现高精细的引导服务,全面提升导航体验。

用户在户外使用高德地图时,可查看有多少颗北斗卫星参与到当前的定位过程中,了解具体的卫星编号、方位角、高度角、频点、信号强度等详细信息,更深刻地了解北斗系统无处不在的支持。

北斗微星方面表示,当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建成开通,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能力,北斗已走进千家万户,广泛进入大众消费等民生领域。

通过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北斗全面服务于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我的高德导航中车道级导航功能为何是沉浸导航功能

高德正式发布车道级导航加强版,应用北斗系统高速精准指引

DoNews

2023-01-13 11:07北京斗牛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

DoNews1月13日消息,近日,高德地图正式上线车道级导航加强版,进一步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大幅提升车道级定位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与此同时,随着高德地图新版本升级,城市内沉浸导航也将在更广范围内落地,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5个城市,这些城市的部分用户已可在普通道路上体验到更精细、更具科技感的导航指引。

北斗加持,更快速精准的车道指引

作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最为典型的应用之一,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并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北斗系统的大众出行服务。

车道级导航即是其中的代表,应用北斗系统精准定位信号,结合参考站修正信息,经过解算和融合后,能够实现定位精度从道路级进化到车道级别,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的引导服务,全面提升导航体验。

北斗的导航系统实现信号全球覆盖,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是高新车道导航也已全面启动,是北斗高新落地民用的创新服务。利用高清渲染技术,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道路场景,包括当前道路的车道数、出入口等。利用北斗系统的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已经从5-10米的路面水平,发展到1米以内的车道水平,实现了高精度制导。

其次是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和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北斗,世界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携手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的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世界,造福于人类。

再者是高新车道导航也已全面启动,是北斗高新落地民用的创新服务。利用高清渲染技术,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道路场景,包括当前道路的车道数、出入口等。利用北斗系统的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已经从5-10米的路面水平,发展到1米以内的车道水平,实现了高精度制导。

要知道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为全球各类用户全天候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此外,它还具有短消息通信能力,并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分米、厘米级,测速精度0.2m/s,计时精度10ns,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196.8万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信号全球覆盖,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