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近两年,当疫情期间人们被隔离在家时,PC出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而现在,这样的增长终于消失。

当地时间8月8日,存储芯片公司美光警告称,PC需求表现疲软,市场充满挑战。英伟达也预发布了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营收仅为67亿美元,远低于此前预计的81亿美元,令华尔街震动。

英特尔和AMD等芯片巨头的财报也表明,PC市场正全面放缓。

由于PC需求疲软,英特尔客户计算机事业群营收同比下降25%。英特尔此前表示,由于销售前景下降,将冻结生产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芯片部门的招聘。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AMD对未来几个季度PC业务前景的看法趋于保守。微软则表示,生产的放缓和PC市场的恶化导致其Windows OEM业务损失3亿美元。该业务向PC厂商提供OEM版Windows系统。此外,韩国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SK Hynix)正在考虑是否将其2023年的资本支出削减三分之一。

换言之,PC销售增长的热潮已走到尽头。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的鼎盛时期,PC销售曾出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令人惊讶,因为PC销售的泡沫注定会走向破灭。

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PC销量多年来要么同比下降,要么只能持平。随着疫情的蔓延,只靠智能手机满足不了居家办公和学习的需求,PC行业才恢复了强劲增长。随着用户重新走出家门,这波红利也逐渐消退。

不过,PC行业仍有希望。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研究总监北川美佳子认为,行业最终将恢复增长,但花费的时间会比外界预期的长。

PC行业缓慢恢复增长

疫情发生之前,PC行业已受到严重冲击。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球PC出货量仅同比增长2.7%。在当时,即便如此微小的增长也被认为是个奇迹,因为再上一次年度同比增长还要追溯到2011年。

随着疫情来袭,全球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隔离模式。以学生和上班族为主力,电脑成了很多人的刚需,PC销量便随之激增。IDC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8130万台,同比增长14.6%;2020年第四季度,出货量9160万台,同比增长26.1%。

但目前,PC销量又一落千丈。Gartner报告称,2022年第二季度,PC出货量大幅下降12.6%。北川美佳子表示:“市场繁荣肯定已经结束,两位数同比增长一去不复返了。今年,我们预计PC出货量同比下降9%。”

她预计,市场将在未来五年的某个时候恢复增长,但可能也只是个位数比例。

目前,企业采购笔记本电脑是为了给居家办公的员工配备办公设备,但随着恢复到岗,这一趋势也会放缓。

就消费者而言,随着现在电脑越来越耐用,一台电脑能用五年甚至更久,换机频率也就拉低了。

虽然销量有所下降,但“疫情红利期”带来的爆发式增长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PC行业:扩大了设备保有数量,培育了用户习惯。

 PC用户将需要新产品

虽然PC销量会出现同比下降,但因为疫情期间的快速增长,PC用户总体数量有所增长。尽管销量无法维持疫情期间的高位,但北川美佳子认为,总销量不会跌破疫情前的水平。

她表示:“虽然消费者们换机不会太快,但几年后总还会换。我们认为消费者使用PC的习惯不会轻易改变。”

她指出,消费者正越来越习惯于使用PC,来满足线上健身课、视频聊天等各种要求。此外,不少游戏玩家也会持续升级最新的电脑。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重新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日常工作,市场正面临全面下滑的风险。此外,考虑到潜在的经济衰退,消费者换新机也会更谨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用户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旧电脑。因此,PC销售热潮的终结可能会演变成一场长达数年的缓慢滑坡,给PC行业带来更大的痛苦

美国芯片巨头AMD一夜暴跌近14%,与哪些因素有关?

AMD一夜暴跌近14%和半导体整体的市场环境、AMD第三季度的财报、AMD产品竞争力有关。

其实不仅仅是AMD在跌,美股整体都在下跌,尤其是科技股的损失比较惨重,中概股也跌了不少,因为现在芯片确实面临一个小困境,虽然芯片仍然很有市场,很有未来,但在这一个时间段,芯片市场整体都趋近于饱和,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都没有太多的需求,MB虽然发展状况非常不错,但是也不代表可以逆转整个大势,和AMD一起跌的有很多,竞争对手英伟达,英特尔,分别下跌了8%和5%,只是AMD跌的确实更多一些。

amd下跌不仅仅是因为整体的大环境,还因为他在这个期间发布了,对于第三季度财报的一个预期,虽然对比于上个季度仍然是增长,但是增长没有达到原来的预期于是AMD,基于这个业绩,股价才有了这么大幅度的下跌。AMD的股价其实已经很高了,之前就涨到了和英特尔差不多的水平,虽然AMD在其主营业务领域还没有战胜英特尔,但也可以看到,投资者确实都非常看好AMD的未来,这次下跌也是给AMD降降温,AMD的后续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现在整体的市场上对于芯片行业确实不太友好,比如PC端的用户基本没有新的装机需求,PC端芯片的性能都足够强,大部分人只是普通用户,更换芯片也不会有太大的体验提升,于是amd的产品销售就迎来了一个小小的阻碍。而且AMD发布的新产品也没有那么强的统治力,虽然很不错,但没有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市场即使再看好amd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对它特别有信心,毕竟AMD的竞争对手也是一个庞然大物,

芯片巨头英特尔迎来危机,新老板能否止住颓势?

不得不说,英特尔作为芯片制造业巨头已开始出现了颓势。英特尔2020年营收为780亿美元,是全球销量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在功能强大且利润丰厚的芯片市场,因特尔在计算机数据中心市场占有93%的份额,在台式电脑市场占有81%的份额,运营利润率在30%左右。

从某些角度来看,盖尔辛格执掌之下的英特尔状态稳健。然而,英特尔的股价却逊于竞争对手。

营收只有英特尔的七分之一的英伟达公司市值高达3700亿美元,已经是英特尔的一半了。

英特尔能够成功所依靠的大部分的芯片制造技术已经落后,它错过了智能手机革命。

它的一些大客户,如苹果和亚马逊,正在变成其竞争对手。

和安迪·格鲁夫帮助上世纪60年代时将破败的初创公司英特尔摇身一变成为无出其右的硅谷本“硅”比较。盖尔辛格目前压力更大,基尔辛格相当于接过了烫手的山芋。

首先从生产技术落后于人。

如今,芯片制造受到对尺寸小型化追求的推动,为了提高了组件和整个芯片的性能,将集成电路中的组件尺寸缩小到几十纳米(十亿分之一米)级。

几十年来,英特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Tick-tock”战略承诺每隔一年就要进行一次制造业革命。

但如今,英特尔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它的“10纳米”芯片原本计划在2015年或2016年推出,但直到2019年才开始陆续问世,这是前所未有的延迟。而且这项技术还不成熟。

7月,英特尔表示,下一代“7纳米”芯片要到2022年才能问世,又是至少6个月的延迟,芯片制造上的挫败使英特尔元气大伤。

而反过来,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AMD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TSMC),台积电的技术目前领先于英特尔。

这意味着AMD公司的芯片速度普遍更快,功耗更低;自2019年以来,AMD的市场份额翻了一番多。

其次是芯片制造行业逐渐走向定制化。

这是英特尔通用芯片(英特尔的传统王牌产品)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台式电脑继续停滞不前的情况下。

科技 巨头们资金充裕,热衷于为自己的特定需求而榨取全部性能,进而不断更新自家的半导体设计。

2020年,苹果表示将放弃在其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使用英特尔芯片转而采用定制设计的芯片。

亚马逊正在推出其“Graviton”云计算处理器,该处理器也经由台积电(TSMC)自主设计和制造。

云计算业务仅次于亚马逊的微软据传也在进行类似的工作。

然后是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这一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计算机领域也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上世纪90年代末,英特尔公司致力于研发图形芯片,没过多久便放弃了,而英伟达在图形芯片上的努力使其获得了令人羡慕的估值。

英特尔试图实现产品多样化,开发新型可编程芯片或内存芯片。2015年,英特尔斥资167亿美元收购制造上述芯片的阿尔特拉公司(Altera) ,但迄今尚未获得大的回报。

盖尔辛格能扭转芯片制造业巨头英特尔的颓势吗?

他还没有说明他计划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事实上,他不像是革命者,倒像是稳健的投资客。

他18岁时开始在英特尔工作,2009年离职后执掌数据存储公司易安信(EMC),过去九年来一直领导软件公司威睿(VMware)。

宣布就任后,在给英特尔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他提到了英特尔的辉煌岁月,回忆起自己“曾接受过格罗夫、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的指导”( 后两位是英特尔的创始人)。

基尔辛格与他们一样是工程师,他在1989年领导了一款旗舰芯片的设计。

现在,他的首要任务将是努力扭转公司陷入困境的制造部门,英特尔已经将一些低端芯片的生产外包给台积电。

生产困境将迫使英特尔(至少暂时)把更多业务转给台湾,或许也会包括部分价格高昂的台式机芯片和图形芯片的制造业务。

英特尔的大股东丹尼尔·勒布在去年12月曾致函英特尔管理层,敦促该公司完全放弃工厂,全身心投入芯片设计,将芯片制造业务外包给台积电等其他公司。

这项提议理论上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英特尔2020年的资本支出达到142亿美元,几乎全部用于其芯片工厂。

与此同时,AMD在2009年剥离了其制造业务,如今的它正蓬勃发展;英伟达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未涉及过芯片制造。

但正因为英特尔的芯片制造工厂目前落后于行业最前沿,寻找买家上可能会棘手。世界上大部分可能对微型芯片生产厂感兴趣的芯片制造商都在亚洲。

由于芯片是中美 科技 战的前线交锋领域,政客们可能会否决与非美国竞标者达成芯片交易。

今年1月,这位新老板表示,尽管英特尔可能会在某些产品上采用更多的外包服务,但他打算继续完成艰巨而昂贵的任务,让英特尔重回芯片制造业顶峰。

他似乎也有意推行前任总裁提出的多元化战略,开发更多新产品,包括图形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