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7 月 22 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之后,大型科技企业正在招聘方面正在纷纷按下暂停键。

最近几天的一则内部公告显示,突然之间一股招聘谨慎浪潮席卷了科技公司的高层。去年,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加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阴影,招聘方面的刹车已经松动。而现在,面对更加困难的情况和不确定的经济前景,人们的情绪已经迅速转变。

谷歌就在上周警告道,他们将在未来几个月更谨慎地确定其招聘目标,本周该公司又暂停了所有新的工作机会,同时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优先事项。

微软也证实,该公司正在通过逐项业务的审查来决定如何更集中地进行投资。这家软件巨头并没有停止所有的招聘,并表示它仍将增加员工数量。但在该公司本月才开始的财年中,如此早地进行业务和运营反思,此举也显示出了前景变化之快。

还有报道称,苹果公司的财政年度在 9 月结束,在制定下一个年度计划时,该公司也计划在一些领域放缓招聘速度。

现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企业是否正在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或者是否已经有证据表明,消费者对其软件和服务的需求正在下滑。下周,当大多数大型科技企业发布最新一季财报时,具体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清晰。

目前华尔街正处于紧张的状态。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在周三公布其最新数据时,遇到了对特斯拉电动汽车需求的一连串问题。特斯拉正是经历过此前招聘热潮的公司之一。

2019 年,特斯拉为了努力实现盈利而削减了员工数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该公司员工数量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涨幅超过了 40%。这使得该公司最近削减 10% 受薪员工的做法,似乎是为了在快速扩张后进行重组,而不是为了应对经济的疲软。

大多数科技企业还没有披露各自最新的员工人数。但有一家巨头,即 Alphabet,在今年年中之前一直在招聘。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该公司员工人数增长了 21%,是 2018 年以来的最快速度。这期间增加的 3 万人,比谷歌 2010 年时的全部员工人数还要多。

这一次迫在眉睫的经济放缓可能不同于 Alphabet 和 Meta 等科技公司之前面临过的任何情况。近年来的短期剧烈震荡带来了宽松的货币条件,使用户需求得到提振。在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时候,谷歌在 2009 年裁减了 2% 的员工,但在第二年冲出短暂的经济衰退时,又将员工人数增加了 23%。

相比之下,今年各国央行的紧缩周期,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更持久的衰退充斥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事实证明,在近几年的短暂经济危机中,数字广告具有惊人的复原力。但是,由于数字广告现在占整个广告市场的 60% 左右,如果消费者支出大规模回落,互联网巨头就不能指望自己能独善其身了。

然而,凭借其堡垒一般坚固的资产负债表,大型科技企业现在比以前更有能力,或许可以更好地渡过经济衰退期。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 Facebook 这些企业的现金储备加起来有 510 亿美元。

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 (Moody's Investor Service) 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3 月底,这五家公司拥有 5420 亿美元的现金。大型科技企业的现金现在占到美国企业全部流动储备的 27%。

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在经济衰退中继续投资和招聘。在经历了风险投资热潮之后,去年的投资额在已经在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就连许多科技初创企业也拥有异常充足的资金储备。

风险投资公司红杉在上个月向其资助的创业者介绍情况时警告称,许多企业未来将需要削减成本,就像 Airbnb、Zappos 和 Tellme 等投资组合公司在以前的经济衰退中所做的那样。但是该机构也表示,但随着更大的科技公司实施招聘冻结,“初创企业的招聘工作即将变得更容易。”

科技界异常激烈的招聘热潮已经结束。但争夺顶级人才的战争仍将持续下去。

特斯拉将暂停招聘,并进行新一轮裁员,为何各大企业都在裁员呢?

根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也将开启新一轮的裁员,而且特斯拉已经暂停对外的招聘,并且在新的一年启动裁员计划,这其实并非特斯拉的第1次裁员,在之前特斯拉出现高速增长的情况,于是大规模的招聘员工,然而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非常的不景气,也影响特斯拉的产量,而且有部分雇员的效率低下,因此势必会进行裁员。

一方面特斯拉的人员流动量偏大,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增长难以为继,内部的员工已经饱和,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非常不乐观的情况之下,进行裁员是削减成本的最好方式。而且不仅仅是特斯拉,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启了裁员计划,例如脸书,微软,还有国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例如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也能看出现在就业市场非常的不景气。

一方面是现在企业想要发展非常的困难,而且各个行业也已经进入了寒冬,一些大企业为了能更好的存活下去,势必要缩减企业的运行成本,那么进行裁员便是一个削减成本最好的方式,而且很多大企业不仅暂停了对外招聘,一直在不停的进行裁员计划,如果经济一直低迷下去,那么采用的力度还会加大,到时候有更多的人失去自己的工作。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着急跳槽,要珍惜现在的岗位,一些大企业的员工纷纷丢掉自己的工作,这样就导致直肠变得越来越内卷,在国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学历人才竟然争相去当老师,现在体制内的工作越来越吃香,就是因为大家觉得在外面上班非常的不稳定,大家都图一个固定的工作,但也能反映出现在的经济已经失去了活力。

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根据科技就业跟踪网站layoff .fyi的数据,全球66家科技公司在上个月发出了高达1.68万份解雇通知书,超过了2022年前4个月52家公司裁员的总和1.36万人。此前,在低利率和股价飙升的支撑下,科技公司在 2020 年底和 2021 年大举招聘,激烈争夺人才。

数据显示,目前,Meta、推特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冻结了部分部门的招聘,而微软、Snap、Uber、Salesforce、Instacart 和 Coinbase 等其他公司也放缓了招聘速度。

一边是裁员,一边是招聘放缓或者冻结,《华尔街日报》认为,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往,创业公司在与巨头的人才争夺战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潜力,往往会为人才提供代表未来的期权、股票。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大环境不稳,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司面对生存问题,因此过去在人才争夺上的优势已经不在。

对于大公司来说,即便同样可能会面临裁员危机,但抗风险能力似乎更高。

去年年底,谷歌就公布了一项新计划,允许发放几乎任何规模和任何理由的现金奖金。

今年2月,亚马逊宣布将把员工的现金薪酬上限提高一倍。

5月初,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将把全球范围内择优加薪的预算提高近一倍。

上周,苹果宣布正在为其员工加薪,并计划发放更多现金奖金。

在科技行业,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只要能把人才留住,业绩和利润总会有的。而科技巨头的这些密集动作,其结果可能是,最大的公司会比以前更强大。

此外,对于仍在争夺人才的科技界CEO们说,大形势的低迷并不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蒸发,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譬如在过去的一年里,身怀热门技能的工人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无论是被裁的、还是自己离职的,只要是有真本事,都会很快在其他公司找到工作。

声明:本文资料部分数据和资料来自ZAKER、新智元、51HR派,图片来源详见标注,由乐寻坊分享发布。分享资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疑问,请到后台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