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3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从 5 月底到 6 月的三周之间,全球疫情引发的芯片供应链危机突生变化,从各类商品生产所需的芯片纷纷告急,转为部分领域芯片库存过剩。

背后主因是需求端的变化,高通胀、新冠肺炎封控和俄乌冲突抑制了消费者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方面的支出。

在一些领域,芯片由短缺变成供过于求,令华尔街大跌眼镜。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表示在 6 月底前减产。其首席商务官 Sumit Sadana 承认,市场逆转令美光措手不及。

美国芯片财报季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TechInsights 芯片分析师 Dan Hutcheson 敲了个警钟,继美光发布悲观财报预测后,还会有更多坏消息传来,“美光用他们的诚实做了铺垫。”

对行业低迷的担忧重创了芯片股,2022 年迄今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了 35%,远超标准普尔 500 指数 19% 的跌幅。

▲ 全球芯片销售 vs 费城半导体指数

囤积让情况变得更糟。

就像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锁前,许多焦虑不安的人在超市抢购粮食、卫生纸等物资一样,制造商在疫情期间也囤积起大量芯片。

此前,“卡点(just in time)”生产是财务保守型企业的常态,它们会尽量缩短零部件到货与付诸使用之间的时间差,以避免库存过剩、缩减仓库空间和削减前期支出。

疫情期间,这种做法转向了一些人笑称为“以防万一”的囤积策略。

“囤积是一个信号,说明他们认为这是必要的,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它说,「我为什么有这么多库存?」”Hutcheson 分析道,40 多年来,他一直在预测芯片供需,“这有点像卫生纸。”

专家认为,芯片行业供需大幅逆转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

Baird 半导体高级分析师 Tristan Gerra 称,消费电子制造商,尤其是低端智能手机的大型芯片供应商,受到的冲击最严重。他谈道,随着价格继续下跌、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崩盘,GPU 及 AI 计算平台巨头英伟达可能会面临又一次危机。

Wedbush 分析师 Matt Bryson 认为,受供应过剩影响最小的是苹果的供应商,如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苹果设备使用的高端芯片的需求量仍然很大。Gerra 说,为汽车和数据中心供应芯片的制造商情况也不错,相关需求有增无减。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国际芯片制造商高管说:“在电源管理方面,我们将取得巨大成功。”但他看到智能手机采用的射频芯片回调,他所在公司的芯片工厂正在“重组”生产线,以生产更多的汽车电源管理芯片,减少射频芯片生产,这可能有助于缓解部分汽车芯片短缺的状况。

Jefferies 分析师 Mark Lipacis 在 7 月 1 日的报告中称,虽然业内高管和分析师无法确定全球仓库中有多少过剩芯片,但主要电子制造服务公司的第一季库存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上次第一季度的纪录是在 20 多年前,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

Lipacis 警告说,制造商可能会决定用完仓库里的芯片,而不是购买新的,他们还会取消订单。

一些分析师认为,汽车芯片制造商目前是安全的。但这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例如 Bernstein 分析师 Stacy Rasgon 在 9 月的报告中谈道,汽车制造商订购的芯片数量远远超过他们的需求,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而当汽车制造商停止购买芯片,转向消耗库存时,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刹不住”的全球芯片扩产潮,芯片一旦过剩,会带来哪些影响?

芯片过剩的影响如下:

1.会导致芯片的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2.芯片制造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急速下滑;

3.不少企业将会因此面临倒闭的风险。

由于各个国家纷纷加大了在芯片产业的投入,新的芯片厂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产能的快速攀升不仅填补了原本的需求空间,甚至还带来了过剩的问题。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芯片的价格波动非常大,从曾经的一芯难求到后来的大量库存无法清理,这种巨大的转变恰恰是行业不够稳定的体现。

一、芯片价格的下跌

事实上芯片曾经的价格暴涨不单单是因为产能不足,在背后还有人为炒作的原因。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地囤积芯片,造成短缺情况的加剧。他们借此哄抬芯片价格,从中牟取暴利。随着短缺情况的缓解,那些人则会大量抛出之前囤积的芯片,造成进一步的过剩。芯片价格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动辄翻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是会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

二、企业无法迅速收回扩产成本

在利润和相关政策的吸引下,众多企业都开始布局芯片产业。它们不断投资建厂,试图共同分享这块大蛋糕。但芯片厂的建设要求较高,周期相对于许多其他的行业而言也更长,因此想要收回建厂的资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三、部分企业被迫倒闭

一旦工厂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盈利,那么它为了建厂而欠下的债务问题就会格外致命。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工厂面临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向企业芯片上转型,通过成熟的工艺制程来为汽车制造商供货,这也是种不错的思想。

你认为芯片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全球芯片巨头“三国杀”硝烟再起,“缺芯荒”会持续多久?

全球芯片巨头“三国杀”硝烟再起,参与这次芯片竞争的公司有台积电,三星,因英特尔。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之中,到底谁主沉浮。关于芯片荒会持续多久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从2022年的5月底到6月之间的全球疫情引发的芯片供应链危机发生变化,从各类商品芯片的纷纷告急到芯片库存过剩,“芯片荒”在今年的6月底,7月初已经迎来了结束。

由于芯片行业在此前疫情时间出现的芯片紧缺现象,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交出了令众人惊讶的优秀业绩答卷。相较于之前,现在芯片的市场更为狭窄,有关全球芯片巨头的“三国杀”也再次兴起。韩国公司三星据媒体报道正考虑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立11个芯片制造工厂。与此同时,一直以来有着芯片行业巨头称号的英特尔与研发科宣布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向将其向其供应芯片。面对对手的如此行为,台积电也有自己的对策。据相关媒体报道,台积电将印度考察,并预计台积电会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当今技术性人才短缺,芯片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严重。此前由新冠疫情引起的“芯片荒”现象也已经得到了平息,未来芯片的市场相较于往年更加的狭窄,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以获取相应的利润,各大企业也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案。所以也就有了现在令大众热议的芯片行业“三国杀”现象。

美国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在6月底前就已经开始了减产,根据该公司首席商务官承认,这次市场的逆转,另美光公司措手不及。实际上市场突然出现逆转的现象,受到波及的也不仅仅只是美光科技。这一现象会蔓延到更多以芯片制造为中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