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 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是什么?
一、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
1.为什么叫「春秋」
(1)甲骨文时代,一年只有春秋二季,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
(2)朝廷大事在春秋二季进行。
2. 「春秋」是什么?
(1) 春秋时代各国国史的通名
(2)鲁国国史的专名。
Ps.国史有别的名称
3.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
(1)《孟子•离娄下》: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书上记载的事情,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等的霸业;书上的文字,就是史官的记述。孔子说:『各国史记所包含的要义,已经由我私自取来写在春秋上面了。』」)
(2)《孟子•滕文公下》: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了解孔子的人,从春秋一书可知他的目的在存天理、遏人欲之心;怪罪他的人者,则会批评他无史官之位而僭越了本分,托春秋行褒贬赏罚之权。)
(3)微言大义
(4)起讫:鲁隐公元年(BC722)至鲁哀公十四年(BC481)「西狩获麟」,共历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二百四十二年。
(5)内容与文字:
春秋的文字简洁,基本上是一条记一件事,多数只有简单几个字,有点像现今报纸的新闻标题。它最长的一条不过四十多字,而最短的一条只有一个字,如隐公八年所记—「螟」。
王安石称春秋为「断烂朝报」。
梁启超称春秋为「流水帐簿」。
二、《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作者
春秋时鲁太史左丘明《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1.战国末齐人公羊高口传其子。公羊高尝受春秋于子夏2.汉景帝时,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乃与其弟子胡母子都写定成书战国时鲁人谷梁赤作。谷梁赤尝受春秋于子夏
内容
性质:记史事多,讲义例少 评价:晋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郑玄评:善于礼古文经
性质:以解经为主;解释春秋经的义例,以公羊传最为丰富评价:晋范宁谷梁传序:「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郑玄评:善于谶今文经性质:以解经为主;解释春秋经的义例 评价:晋范宁谷梁传序:「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郑玄评:善于经今文经
注疏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东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字词形音义
1.执事
词语
词义
例
执事
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供使唤差遣的人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有职守的人朝之执事,亡非同类(汉书王莽传上)
对人的敬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陪(音ㄆㄟˊ)
字形
字义
例
陪
重叠的土堆陪,重土也(说文解字)
伴随、伴同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
辅助陪辅朝廷之遗忘(杨恽报孙会宗书)
增益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通「赔」,损失、亏损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3.行李
词语
词义
例
行李
使者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行旅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蔡琰胡笳十八拍)
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整理行李
字源解说:亦作「行理」。杜预注:「行李,使人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李假借为理,实为吏。」
4.共
字形
字音
字义
例
共
ㄍㄨㄥ
本义是供奉不共神祇(国语周语)
通「供」,引申为供给、供应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恭敬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贾谊吊屈原赋)
ㄍㄨㄥˇ
通「拱」,环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ㄍㄨㄥˋ
跟、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字源解说:说文解字:「共也。从廿廾。」金文编:「共,两手奉器,象供奉之状。」
5.济
字形
字音
字义
例
济
ㄐㄧˇ
本义是济水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ㄐㄧˋ
渡河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ㄐㄧˋ
成,成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帮助、救济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马中锡中山狼传)
6.版(音ㄅㄢˇ)
字形
字义
例
版
筑墙用的夹板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时写字用的木片谢(安)送版使王(献之)书之(世说新语方正)
印刷用的底版木版、石版
引申为书籍印刷一次之称初版、再版
7.厌(音ㄧㄢˋ)
字形
字义
例
厌
通「餍」,饱或储百年之余,或不厌糟糠(桓宽盐铁论)
引申为满足贪得无厌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厌恶、嫌弃不厌其烦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论语宪问)
8.封(音ㄈㄥ)
字形
字义
例
封
名词,疆界又欲肆其西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开辟疆土既东封郑(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分封土地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苏洵六国论)
引申为给予封号或官爵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引申为封闭籍吏民,封府库(史记项羽本纪)
引申为天子筑坛祭天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管子地数)
引申为限制故步自封
坟墓后之人尚保其封树(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
字源解说:,金文的「封」字,像一只手植树土上,以明经界。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作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说文解字:「封,爵诸侯之土也。」
9.阙
字形
字音
字义
例
阙
ㄑㄩㄝˋ
本义是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郑伯享王于阙西辟(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引申借指天子宫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ㄑㄩㄝ
通「缺」,缺口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江水)
通「缺」,过失、缺点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通「缺」,损害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通「缺」,缺少荷人、郑氏之事,阙而弗录(连横台湾通史序)
ㄐㄩㄝˊ
通「掘」,挖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辨析:「阙」的本义是宫阙,「缺」的本义是器破。宫阙的「阙」不能写作「缺」。阙、缺两字虽然都有「缺点、过错」的意义,但在古代习惯上常写作「阙」,少作「缺」,如:拾遗补阙。
左传——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异称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春秋经、传原本各自分开,晋杜预编撰春秋经传集解时以一段经文一段传文的方式,将传文分别列于经文之后。
著作原因
《汉书•艺文志》: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内容
以【鲁史 】为中心编年纪事,旁及同时代各国之事。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历十二公,凡二百五十五年(比春秋经多十三年)。
史学价值
左传广泛采集古史旧闻,系统而详明地记叙春秋时代各国政治、军事……事件,是研究先秦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在史料处理、史学方法、历史哲学上,都影响后世。
文学价值
叙事详密结构严谨
左传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来记事,并能突出人物性格、事件的发展变化。情节引人入胜,内容有条不紊。
擅长描写【战争】
左传生动地再现战争的全貌。如晋楚城濮之战,虽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是作者始终抓住晋、楚争霸这一主干,掌握胜负关键,揭示成败的原因。
语言简洁
左传语言简洁精当,尤其外交辞令婉转得体,语约意丰,富于文采。(如本课)
人物鲜明个性突出
左传中抓住具有特征性的语言、行动和细节,来展示人物的个性、特质、内心世界,刻划出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秦晋淆之战中,弦高的机智)
补充1:晋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所谓「艳」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叙鬼神,预言祸福。补充2: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合称中国三大说话宝典。
二、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叙事详密曲折,结构严谨
作者善于透过一系列具体情节来记叙内容故事,并突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重耳出奔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真实而细腻地描写重耳在流亡过程中性格的变化、发展,以及锻炼成为政治家的过程。情节引人入胜,章法有条不紊。
(二)擅长描写战争,脉络清晰
左传所记的大小军事活动,计有三、四百件之多,经过它的生动描写,才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重要的战役资料。如晋楚城濮之战,虽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但是作者始终抓住晋、楚争霸这一主干,生动地再现战争的全貌,揭示成败的原因。左传又善于选取具体的细节加以详尽描写,如城濮之战中,「舆人之诵」和「子犯替晋文公解梦」等,这些细节不仅增加叙事的生动性,同时也表现战争双方的军心和战斗力。其他如秦晋韩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安巩之战,秦晋淆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关系错综,人物纷繁,但都表现得脉络清晰,因果昭然。
(三)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左传一书刻划上至王侯、下至皂隶等众多人物形象,放在冲突中,立体化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雄才大略的晋文公、秉公为国的赵盾、明察善断的子产、迂腐可笑的宋襄公等。抓住具有特征性的语言、行动和细节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如郑伯克段于鄢中,作者通过几段富有个性的对话,深刻揭示郑庄公虚伪狠毒的内心世界。又如秦晋淆之战中,蹇叔的老谋深算、忠诚稳健;弦高的机智;先轸的耿直等。这些人物性格都刻划细腻入微。
(四)语言生动简洁,富有文采
左传语言简洁精当,是历史散文的典范。其叙述都能随物赋形,尤其外交辞令,婉转得体,语约意丰,耐人寻味。加之引用许多民间歌谣、谚语,大大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左传记叙的外交辞令大多脍炙人口。春秋各国外交活动频繁,使臣口才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安危,因此当时的政坛非常重视外交辞令。左传对此有生动的记叙,外交对话委婉含蓄,外柔内刚,看起来文质彬彬,从容不迫,骨子里却透着坚强,于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这固然是当时政治风尚如此,而左传记叙时的锤炼加工也大有功劳。
左传记述二百多年的历史,描写无数的事件和人物都各具面目,确实显示作者自如地驱遣语言以及记事写人的非凡能力。书中有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例如:曹刿论战、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介之推不言禄、弦高犒秦师、楚归晋知罃等,文笔优美,情节动人,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
(参考资料:郭丹左传漫谈,台北顶渊文化;魏同贤春秋三传—乱世的青史,香港中华书局)
三、「左传」的价值
1.经学方面
左传是为阐发春秋微言大义而作,与春秋关系密切。左传也精选易、书、诗、礼的文字。书中旁引古经,或推陈其源,或阐释其义,或宣明其用。后世学者可以根据这批古老原始的资料,考源流,通训诂,达体用,辨异同,对群经作更深入的研究。
2.史学方面
左传融经学于史学,寓褒贬于记事,为中国史书立下永不磨灭的典型。史料处理方面,左传备述一代之事,广及当时诸侯全体的活动及社会的各种现象。这些记载,不但是史记序列春秋史实的根源,也开史记在列传中将儒林、刺客、医生、货殖与名臣公卿并列,在八书中详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备考兵权、山川、鬼神的先河。就史学方法而言,左传作提纲挈领的举例,行文有专用的词语,叙事有一定的章法,使后世史家有所遵循。就历史哲学而言,左传秉承春秋大义,将史家的意境,提升到一个高远的境界。左丘明以其不凡的识见,借书古事而惩恶劝善。他不但阐释春秋,使孔子的微言大义昭明于世,同时发扬孔子的精神,影响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正史。
3.子学方面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曾论及左传对先秦诸子中孟子、荀子、吕不韦、韩非的影响。若略加统计,其述事立意本于左传者,荀子有九处,吕氏春秋有三十八处,韩非子有四十二处。不但先秦、两汉子书,自新语、淮南子以下,也大量引述左传。
4.文学方面
语言生动,富有文采;描写战争,条理井然;刻划人物,形象鲜明;镕裁得当,繁简合宜;剖析事理,精辟独到。
5.兵学方面
左传对于战争原理、对战略、战术的运用,也有深入的描写。书中所述兵法多与孙子兵法相表里。(参考资料:刘正浩左传导读,台北康桥出版公司)
四、左传的成语
出处
释义
1.治丝益棼隐公4年做事方法不对,越弄越糟。棼,杂乱。
2.长恶不悛隐公6年放任恶行滋长而不加改正,今作「怙恶不悛」。悛,悔改。
3.怀璧其罪桓公10年有才能的人往往遭受谗害。
4.城下之盟桓公12年被迫订下降服的条约。
5.辟君三舍僖公23年指谦虚让步,或因害怕而退缩不前,今作「退避三舍」。舍,三十里。
6.济河焚舟文公3年喻决心做事,不达胜利誓不罢休。
7.染指于鼎宣公4年喻沾取非分利益。
8.屦及剑及宣公14年喻说到做到,行动坚决迅速。
9.病入膏肓成公10年喻不治之症。
10.马首是瞻襄公14年喻服从指挥、听命行事。
11.班荆道故襄公26年老朋友路途相逢,欢叙旧情。班,布置。
12.食言而肥哀公25年喻人说话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