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组是什么意思,寒假马上结束,高考将近,大家都想好自己要考什么学校了吗?今年学生在填报志愿表时按照“院校专业组 专业”的方式填写,院校专业组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院校专业组是什么意思

“专业(类) 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 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

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例如:

这样设置志愿的方式,可以让考生们优先从专业的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只要考生的选考科目和高校的专业(类)招生相符,就可以直接填报某所高校的具体专业(类)。

目前,浙江、山东、河北、重庆、辽宁5个省市采取此报考模式。

在高考改革后,高校会将所有的招生专业分为专业或专业大类进行招生。

目前,辽宁考生在普通批可填112个专业(类);重庆、河北考生在普通批可填96个专业(类)。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举例说明:

假定某院校共设置6个专业组:

专业组1(物理专业组):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工程类等。

专业组2(物理化学专业组):化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3(物理生物专业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4(物理政治专业组):政治学类等。

专业组5(历史专业组):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

专业组6(历史政治专业组):政治学类等。

因此考生的选考科目和可选专业组的关系为: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2、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生物、地理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政治;可以选择专业组5、专业组6中的专业。

图示说明:

如下图所示,A大学设置了3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里有数量不等的专业个数。A大学专业组1限考物理,即高考没有物理科的考生不能报考该专业组;专业组2限考物理化学,专业3不限要求。

学生在填报志愿表时,按照“院校专业组 专业”的方式填写,只要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学生就可以在志愿表第1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1) 该专业组后面的几个专业,第2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2) 该专业组后面的几个专业,以此类推。

换句话讲,以前只能填写A大学一次,现在A大学有几个符合填报条件的专业组就可以填写几次;学校在调剂学生时,也会在该专业组里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以上海为例,本科普通批次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参照高校的招生章程,在“院校专业组”内选择专业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即最多可以填报24*4=96个专业。)

至此,上海、北京、天津、海南、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9个省市采取此模式。

以上就是对院校专业组是什么意思的介绍说明,大家都清楚了吗?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圈可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