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在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经各高校网上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推荐,最终累计认定三批11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4544个、地方赛道7217个),省级省级专业建设点15727个。

分批次来说,2019年度首批“双万计划”共认定了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363个)和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度第二批“双万计划”增评了397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387个,地方赛道2590个),同时确定了444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度第三批37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466个、地方赛道2264个),同时确定了506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人三年来,搜集整理了各省各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天陆续发布。因为教育部是以省为单位发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院校为单位直接发给各院校,有的院校及时公布,有的院校一直未公布,有的仅公布国家级专业点,所以名单、数量难免挂一漏万。再有,因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合计达27488个,数量太大,含金量就打折了,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影响力有限。

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各校规模不一,比如中科大,本科专业也就40个左右,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最多也就40个,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按一定比例认定的,所以不能单纯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来比高低。

青塔、高绩搞了一个“专业精度”,比较好,但也不能完全说明高校实力,有时候,没有规模就没有“效果”。

但也不能不考虑一流本科专业点数,某种角度来说,像北京协和这样的院校影响面没有武大、吉大、山东大等大。

我个人的建议是,像有学术学位点的院校,以学位点数、学科评估来衡量院校实力,参考学位点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而对没有学位点的院校(毕竟占本科院校的多数,一半以上),就得参考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来选择专业。参考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也可以,但比较老了,也只是部分院校有。

所以来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因版面有限,我们仅发布各省高校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

本期发布贵州、海南省内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情况。

目前搜集到的贵州共有1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在11所高校,33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在21所高校;海南共有7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在5所高校,8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在7所高校,部分省级和国家级重合。

部分高校专业点仅有数量,没有具体专业。

真诚希望大家补充完善,达到共享共用。

2020年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专业名单公布

日前,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结果公布,各校哪些专业入选,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育部4月起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将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本次评审是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首批遴选,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4054个,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1691个、地方高校2363个,同时确定了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下是根据部分高校公布的入选情况整理:

北京理工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南京理工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山东大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山东大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深圳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长安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北京建筑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海南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东华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大连海事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西安工程大学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海南大学和贵州大学哪个好

两所学校以前均是211高校,贵州大学稍强一点。

海南大学学科涵盖哲、经、法、文、理、医、农、工、管、艺等十大门类。“作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设有“热带农业”学科群、“文化旅游”学科群、“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学科群三个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1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1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省级一流课程10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个,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省级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16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1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个。

贵州大学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个。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贵州、海南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点分布:218个国家级,422个省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