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停止交通行为,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者,并迅速报警,如果因为抢救伤者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这条法律规定是为了保护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能够依据对事故现场的检查、勘验,正确地认定事故产生的原因。

如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此处所称的位置,不仅包括伤者的位置,还应包括车辆的位置及事故中散落物品及碎片的位置,以便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正确、及时地确定各方责任。当然,交警还将根据双方对事故现场的描述、刹车痕迹等其他表象及相应的鉴定结论综合判断事故原因及责任。

那么,此题中肇事车辆将车前移20米,试图伪造事故现场的假象,这性质是非常严重的。属伪造现场,只要警方掌握证据,百分百全责!

这种伪造现场,警方非常容易在勘测时找到证据,千万不要挑战警察的智商,更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管是谁,千万不要采取伪造现场,肇事逃逸等违法措施,否则会负全责并加重处罚!

曾经有一机动车与一非机动车碰撞,致非机动车人员轻伤,由于非机动车逆行,按理是非机动车主责。但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认为没事,把车移在前方十几米地方,非机动车又倒在另一车道,最后交警判机动车全责。

千万注意!

破坏事故现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现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责任认定:
第一,如果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责任。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较重的举证责任,如果在现场遭到破坏后,不能举出有力的证据予以反驳,那么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