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的故事不是真实事件。《女驸马》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其母本《双救举》系黄梅戏稀见剧目,仅流传于潜山、岳西一带。1958年,王兆乾据左思和所献孤本进行改编,将原本27场戏精简为7场,新增写“金殿”一场,重点改写了“状元府”和“洞房”两场,删去十几个人物,将刘文举改写成较为重要的人物,并重新填写了唱词和对白,定名为《女驸马》。
剧情简介
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珍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珍花园赠银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冯素珍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驸马。花烛之夜,素珍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此剧在黄梅戏传统剧《双救主》基础上改编而成,是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代表作品,流传极广,其中一些经典唱段仍然风行全国。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历史上是真有其事吗
历史上没有真事,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在古代考状元要经过乡试、殿试等3道大关,不可能这么容易混进去的,这只是民间艺人的理想、想象罢了,不是真的。
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扩展资料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女驸马
-黄梅戏
女驸马原型
女驸马原型是黄崇嘏。
女驸马故事的的确确是有原型,在黄梅戏里面女驸马叫“冯素珍”,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冯素珍的历史原型应该叫“黄崇嘏”。
黄崇嘏在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有出现过。黄崇嘏的故事也简单,那就是黄崇嘏的父母去世后,黄崇嘏就女扮男装到处游历,然后诗写得不错,后来被司徒周庠提拔为官,司徒周庠对这个黄崇嘏非常的喜欢,后来想招她做女婿。
黄崇嘏知道后,用一首诗告诉了司徒周庠自己是女儿身,司徒周庠知道后大为吃惊。据说最后司徒周庠给了黄崇嘏一笔钱让黄崇嘏辞官回乡了。
女驸马故事简单介绍
冯素珍从小就被父母和这个李兆廷定了娃娃亲,但是后来李兆廷家道中落,所以冯素珍的父母想反悔,然后让冯素珍嫁给另外一个官员的儿子。冯素珍肯定不同意,这不仅仅影响了她的声誉,还把的向往的爱情给断送了。所以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之后就是冯素珍女扮男装去考科举,最后竟然中了状元,然后还被皇帝看中招为女婿,在和公主洞房的那一天,冯素珍说出了实情,公主也非常的同情,最后让冯素珍和李兆廷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冯素贞冒死救夫,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么?
有历史原型,但是艺术加工较多。据书中记载,女驸马的原形人物是一个叫着黄崇瑕的女子。黄崇瑕今四川人,乃黄使君之女。
黄崇瑕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且十分聪明,父母从小都很疼爱她,知道她喜欢读书便将她女扮男装送入学堂。故此,她的学友和邻里都把她认作为男子。十二岁时,她便考上了秀才。后因受蜀相周庠器重,举荐她为代行司户参军一职。
黄崇瑕因推辞不掉,冒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只好前去上任。由于她才华出众,处理起政务来非常的得心应手,处处带头,使得她下级官员不敢怠慢政事,更不敢为非作歹。对此,周庠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对黄崇瑕的聪明才干非常的赏识,故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她。
黄崇瑕得知此事,忙写了一首辞婚诗,献给周庠。诗中道出了自己是女儿身的秘密,其中就有一句“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周庠这才如梦初醒,深为叹息。由天在封建王朝,女子是无缘当官,蜀相周庠不得不忍痛割爱,免去黄崇瑕官职,为黄崇瑕守住这个秘密。因黄崇瑕清廉刚正,所以辞官时,依旧一贫如洗。
黄崇瑕的事迹,确实令人大为惊奇。后人因此演绎为传奇故事,并以女状元,女驸马相附会。历史上的黄崇瑕并非状元,这只是后人想象的产物罢了。
女驸马是否真有其事?具体发生在哪朝
记载五代十国历史的《十国春秋》中《前蜀》12则记载了黄崇嘏的生平事迹。黄崇嘏是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父亲曾在蜀中任使君(州郡的长官),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工诗善文,棋琴书画,无一不精。她12岁时父母相继亡故后,家境清寒,与老保姆相依为生。成年后常女扮男装,游历川东、川西,增长阅历见识。公元888年(唐僖宗文德元年)有一次县城发生大火灾,她正以男装偶从乡间来城,路经现场被诬为纵火人,由知县派人押送到州里,知州周庠“令系狱中”。她听说周庠为官清正,就写诗辩冤,
诗云:
偶离幽隐住临邛, 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 绊他野鹤向深笼。
周庠得诗后,惊其才情,便亲自召见黄崇嘏,查询实情。黄崇嘏自称“乡贡进士”(地方政府贡送到朝廷参加进士考试的读书人。实际上黄崇嘏并未参加进士考试,目前尚无史料证实前蜀王建时开过科举),并说:“学生知文识礼,一向奉公守法,怎会做出纵火犯罪之事,实属被人诬陷,恳请大人明察。”周庠见她举止斯文,态度从容,判定是无辜蒙冤,“随命释放”。
几天后,黄崇嘏“复献长歌”,洋洋洒洒,意新韵美,周庠更为惊奇,就在学院召见她。让她与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研讨学问。黄崇嘏多才多艺,“雅善琴弈妙书画”,更得到周庠赞赏,不久,就举荐她代理司户参军(八品小官)。黄崇嘏到任后,办事干练,一些积压多年的疑难案件也很快审理清楚,“胥吏畏服”。上任一年,卓有治绩。
周庠见黄崇嘏英俊多才,三十尚未成家,就主动提出把心爱的女儿嫁给黄崇嘏。正当周庠等候黄崇嘏遣媒送聘的时候,黄崇嘏却送来一封辞职求隐的信,并附了一首诗: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椽,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身铿然白璧姿。
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黄崇嘏这首诗表明:自己女扮男装,当了州里的小官后,就再未梳妆打扮了,但仍然像“青松”、“白璧”那样保持姑娘的操守,立身清正。如果周庠要让自己作“女婿”的话,只好祈愿老天能马上把自己变成男子。周庠览诗之后,方知黄崇嘏是个女子,急忙召见,仔细询问,才得知黄崇嘏为黄使君之女,周庠“益嘉其贞节”,就顺从了她的意愿,赠送了一笔生活费,让她辞官归乡里,此后她与一老妪一起生活在蓬舍,守贫而终。
后来,金元杂剧《春桃记》、明代徐渭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均记黄崇嘏中状元之事。明代杨慎的笔记《杨升庵外传》亦记此事。这些戏曲、笔记主要内容大体相同,都记黄崇嘏20岁女扮男装赴成都应考,高中头名状元。主考官周庠时为宰相,喜其英俊多才,欲以为婿,黄写诗婉拒,周得知真相后方才作罢。次科周庠之子周凤羽亦中状元,周庠则改以黄为媳。蜀王封黄崇嘏为夫人,并加号清奇君。
现在,邛崃市火井镇银台村有崇嘏山,崇嘏塔、崇嘏墓、状元桥,原山顶的崇嘏庙已毁,遗址有“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的石碑。据清光绪十六年(1890)所立黄崇嘏墓碑文及黄故里传说,黄崇嘏的身世又有所不同:黄之兄黄彦屡试不中,忧愤而死,为出这口怨气,黄崇嘏毅然决定女扮男装应考而中状元,后任司户参军,后来丞相周庠将她的书信转呈皇上,批准黄崇嘏“状元身乘侍郎之父移归梓里”,她回乡葬父后,依母姓改名杨姑,隐居于铜鼓山中,后贫病而死,终年41岁。后人为弘扬她挑战世俗的精神,将铜鼓山改名崇嘏山。虽然“中状元”之事属后人附会而非史实,但由于黄崇嘏是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才女,确曾女扮男装,当过司户参军,有理政之才,又曾以诗辞婚,富有传奇性,加之文人编成剧本,因而流传后世,影响很大。明人郎瑛在《七类修稿》中以封建卫道者的口吻指责黄崇嘏有“三不洁”:“伪为男子上诗,一不洁也。服役为吏,周旋于男子中,二不洁也。事露而不能告所愿,复以诗戏,三不洁也。何谓青松、白璧之操耶?”而清代女诗人王筠则非常敬佩黄崇嘏,把黄与女扮男装的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并列,在《鹧鸪天》一词中唱道:“闺阁沉埋十数年,不能身贵不能仙。读书每羡班超志,把酒长吟太白篇。怀壮志,欲冲天,木兰崇嘏事无缘。玉堂金马生无分,好把心情付梦诠。”表达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怀才不遇、难展抱负的悲愤心情,并为此写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传奇《繁华梦》。现在流行全国的黄梅戏《女驸马》,演冯素卿因继母不贤,被迫离家,女扮男装后考中状元,招为驸马,亦因巧于应付,化险为夷,终于与丈夫李兆廷团聚的故事,大概也是由黄崇嘏女扮男装招为相婿的故事敷衍而成。成都温江作者冯晚榆最近创作了23集电视连续剧《第一女状元黄崇嘏》,还获得了成都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颁发的鼓励奖。作为艺术创作,这自然是可喜的,但不能把它作为史事看待。在由唐至清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时代,共有592名文科状元和118名武科状元,全是男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不会有女状元的,只有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曾开女试,南京姑娘傅善祥考中状元,她才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总之,黄崇嘏确实是有诗才又有理政之才的才女,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为妇女争光,为川人扬名,这一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中国古代的女驸马,她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在历史上,是没有“女驸马”的;如果是问有没有“女状元”,那倒是有一个,此人就是清末天平天国的傅善祥,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当然,如果有人认定太平天国这个割据政权不算数,那就当没有吧。毕竟千年来的社会制度中推崇“男尊女卑”,女性是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的,何况考生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所以说,考状元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实际上,黄梅戏《女驸马》中女主角的人物原型是唐末五代十国时的才女黄崇嘏,在历史上,她并未中过状元;至于说她中状元,招为驸马的民间故事大致形成在明清时期。例如在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就写过她的故事。
黄崇嘏是唐末五代十国前蜀时人,她在父母双亡后,以男扮女装游历川中,因为写得一手好诗,得到司徒周庠(读音:xiáng)的赏识提拔为官。在后来的工作交往中,周庠对黄崇嘏的才干非常欣赏,想收她做女婿。黄崇嘏得知后,便写诗相赠:周庠见诗大吃一惊,这才知道黄崇嘏原来是女儿身!据说,周庠赠送了黄崇嘏一笔钱,让她辞官回乡去了。
在清代光绪年间,邛崃本地人立有《黄崇嘏墓碑》,碑文所说的故事也是说她中了状元,如此看来,这还是民间传说故事而已,但碑文中提到黄崇嘏的结局是:她辞别周庠后,回乡葬父,又随母亲的姓改名杨姑,隐居在铜鼓山中。后来有点惨,因贫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
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驸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