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北京2022冬奥会已经是赛程过半。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发挥出色,在已经结束的项目上,中国队屡屡创造全新的历史性突破,有多位选手站上领奖台,为祖国争金夺银。伴随着全民冬奥的热潮,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的冬奥题材青春竞技剧《冰雪之名》下篇《冬奥梦想》如约而至,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2月15日起每晚19:30开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22:00同步更新。CCTV-8特别支持,吉林卫视、河北卫视也即将播出。

《冰雪之名》由傅东育担任总监制,梁振华担任总编剧,舒楠担任音乐总监,虞怡担任总制片人,白涛执导。剧集创新性采用篇章式结构,分为上、下篇,分别由不同的实力演员担纲主演。由陈若轩、彭小苒、刘天佐领衔主演,邵兵、毛俊杰特邀出演,王秀竹、黑泽、刘向京、郭家铭、林鹏等联袂主演的上篇《冰雪情缘》,回望了90年代老一辈冰雪人筚路蓝缕的拓荒史;下篇《冬奥梦想》由欧豪、梁洁、伊丽媛领衔主演,蒋欣、高亚麟特邀出演,张峻鸣、李健、梁爱琪、刘显达、蔡子伦、周德华等联袂主演,讲述当代年轻冰雪人,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不仅在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完成了父辈未竟的梦想,最终作代表国家登顶世界级冰雪运动之巅的故事。

在上篇《冰雪情缘》中,上世纪90年代的年轻双人花滑运动员严振华(陈若轩饰)和李冰河(彭小苒饰)相互扶持携手,向着更大的赛场努力拼搏,却在残酷的竞技道路与时代变迁中,最终渐行渐远。在下篇《冬奥梦想》中,随着严振华的儿子严阳(欧豪饰)一天天长大,严家人与冰雪运动的故事又掀开了新的篇章。2019年,严阳不顾父亲反对入选短道速滑青训营,却因实力不济沦为陪练。在队友金莹(梁洁饰)、冠军教练陈谨(蒋欣饰)、队医叶小小(伊丽媛饰)、好兄弟(张峻鸣饰)等人的帮助鼓励下,严阳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逆袭,成为本剧一大看点。

据了解,《冰雪之名》自2月5日开播起,不仅受到广大主流媒体与专业人士的关注,更获得广大网友的热议与讨论,在各大平台上热度不减。很多观众都被剧中呈现出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所打动,通过剧集了解到了我国冰上运动40年的历程,同时观众也被老一辈冰雪运动员们无惧艰险、越挫越勇的精神所震撼。《冰雪之名》作为在冬奥期间播出的冰雪题材竞技剧,既有主流正剧的实力阵容、优秀班底和沉稳磅礴的史诗叙事,又具备青春剧的蓬勃朝气、桀骜昂扬与不妥协,“献礼剧就该这么拍”成为该剧播出中最常出现的评论。

以无悔青春续写竞技传奇,以冰雪之名致敬冬奥精神。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2月15日起每晚19:30开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22:00同步更新,CCTV-8特别支持,吉林卫视、河北卫视也即将播出,敬请收看。

什么是北京冬奥精神

北京冬奥精神是拼搏奋斗精神、团结友爱精神。

1、拼搏奋斗精神

在北京冬奥会上,武大靖、任子威、谷爱凌和隋文静等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始终牢记“为梦奋斗、为国争光”的嘱托,在各大项目中敢于拼搏、奋勇争先,在各大赛场上比出风格、赛出水平。

2、团结友爱精神

热情好客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范苏圆和凌智赛后向美国朋友赠送奥运纪念章和冰墩墩,还是苏翊鸣完成高难度动作夺金后参赛选手纷纷与他击掌相庆,亦或是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刚回国后就表示迫不及待想再次到中国旅游。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向外国友人展示了“天下大同,和为一家”的团结友爱精神。

北京冬奥会的意义

首先,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带动3亿多民众参与冰雪运动。一直以来,冰雪运动被称为“高岭之花”,参与这项运动的仍是少数人群。

我国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有助于冬季运动的发展,并激发3亿多国人参与其中,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冬季户外运动的益处和乐趣,这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以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其次,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它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竞技场所,而且也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化交融、传递文明友谊搭建了的学习交流平台。

2022冬奥精神是什么

北京冬奥精神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北京冬奥精神具体内涵:

胸怀大局,就是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把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

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就是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精心磨合演练,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

共创未来,就是协同联动、紧密携手,坚持“一起向未来”和“更团结”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1、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要从“冬奥之窗”中感悟“中国力量”,见证“中国自信”,学习“中国精神”,用实际行动奔赴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有他们一样的勇气与自信,点燃自己的“勇气”之魂,大胆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在奋勇搏击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我。
2、白驹过隙,倏忽之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均已落下帷幕,然而表彰总结大会,无疑是把冬奥会期间人们的热情重新勾起,也让我们对冬奥精神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像“大道如青天”般胸怀大局;是“依然笑作春温”的自信开放;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迎难而上;是像“直挂云帆济沧海”般追求卓越;是“同心与我逢”的共创未来。
3、在这次北京冬奥会上,涌现了一大批00后运动员,他们非常年轻,即使训练的路上困难重重,但他们从不选择轻易放弃,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坚持的重要性与正确性。

努力才是最美的生活态度,每一次努力都意味着我们朝梦想更进一步。即使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但运动员们不断超越自我的画面一直留在我们心中。那些关于热爱、拼搏和梦想的故事,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更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

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是胸怀大局,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自信开放,雍容大度、开放包容;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追求卓越,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共创未来,协同联动、紧密携手。

1、胸怀大局,心系祖国、志存高远

这一内涵概括突显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永恒主题。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被列强侵略的屈辱境地,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一条精神主线就是为国争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再次凝聚了中国人民团结拼搏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千千万万奥运参与者何以热情服务、辛勤付出、忘我奉献?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树立了为国、为民、为他人的大局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与挑战,“铸就了力量和美的辉煌,创造了生命和爱的奇迹”。

2、自信开放,雍容大度、开放包容

这一内涵概括突显了北京冬奥精神蕴含的深厚的志气、底气与骨气。冬奥盛会的“中国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项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真诚友善的精神风貌。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再次见证了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的力量,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国人民的友好赤诚,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友谊。

3、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坚韧不拔

这一内涵概括突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顽强拼搏的实践品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恶补短板,弯道超车。

筹备和奋战7年,我国冰雪训练场地设施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保障有力,科技助力显著增强,组建了由来自10个民族、20个省(区、市)的183名冰雪健儿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实现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全项目参赛。

4、追求卓越,执着专注、一丝不苟

这一内涵概括突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要义。现代奥运复兴以来,世界奥林匹克始终坚持“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卓越精神,向国际社会发出人类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号召,创造了人类发展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新纪录。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

冬奥赛场上有广大冬奥建设者发扬工匠精神,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有严谨专业、为运动员创造了良好比赛条件的广大办赛人员;有“八步一转,十步一停”精准练习颁奖步伐的志愿者;也有2分37秒348,仅超越银牌0.016秒夺得冬奥首金的奥运健儿……这些都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最好的践履。

5、共创未来,协同联动、紧密携手

这一内涵概括突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体现“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

“共创未来”架起了一座跨国界沟通的桥梁,表达了人类对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必将助力人类在一起向未来的征程中创造奥林匹克的新荣光。

举办北京冬奥的意义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

冬奥会将提升民族自豪感、健康的生活意识、城市和国家的全球认可度等,通过体育推动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举办冬奥会的更大价值在于为公众、主办城市、国家及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可长期受益的奥运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