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奇艺、北京鱼子酱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曹盾执导,盛和煜编剧,朱亚文、俞灏明、文咏珊领衔主演,余皑磊、芦芳生主演,徐璐特别出演的电视剧《广州十三行》于近日亮相爱奇艺悦享大会。该剧讲述了晚清时期一众粤商,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浪潮中的种种经历。意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里,呈现民族精神的形与魂,在当下“文化出海”的浪潮中,弘扬我国的文化自信。
“盾”力十足 打造“盛”世传奇
提及“广州十三行”,现代人的第一印象是繁华的服装批发交易市场,但殊不知,清代时,“广州十三行”作为唯一的外贸港口,不但商铺林立,更有不少西方人憧憬着东方的美好,来到这里领略华夏大地的旖旎风采,东西文化的交织让这片土地独具魅力。
为了让现代人更为了解,甚至触摸到这段历史,一向注重写实拍摄手法的导演曹盾,打算让观众来一段“沉浸式追剧”:广式英语、金发碧眼的洋人、瓷器、西关小姐等“广州十三行”盛景之时的一系列标签,将会被一一呈现。
据悉,该剧由金牌编剧盛和煜亲自操刀,历时十年的剧本打磨,令这段传奇故事更具“中国风骨”,让观众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与骨气。
实力派演员加盟 朱亚文俞灏明角色关系引遐想
除了盛和煜和曹盾领衔的“写实派”制作团队,该剧更是公布了演员阵容,让观众觉得这将会是一场“实力+颜值”的视觉盛宴。
其中朱亚文、俞灏明的再度携手,也成了观众的讨论点,对二人的角色关系脑洞大开。早前,在热播剧《大明风华》中,朱亚文和俞灏明就饰演了一对叔侄,二人用演技征服观众,既演出了权利斗争的残酷,也有面对亲情的无奈。
而《广州十三行》作为讲述粤商的故事,自然会引发观众对于商战戏份的揣测,有网友猜测:“难不成叔侄俩又要为银子开始掰头了?我只想上头追剧!‘晚清风华’我等你!”而另一波网友则表示:“俩人也有可能变兄弟,齐心协力粉碎洋人的计谋,岂不是更香?预知剧情走向,只能等待!”
据悉,《广州十三行》正在热拍中,预计明年杀青,一部匠心制作即将问世。
广州“十三行”为什么要叫“十三行”?
十三行在清代对外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引起很多历史学者的关注,十三行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除了清代洋行这个意义外,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对此,人们进行了很多实地考察。
第一,日本学者根岸佶认为可能当时开通商埠的时候刚好有十三家洋行,因此称为“十三行”。这个解释虽然合理,不过又似乎太过于简单了。第二,沿袭旧制,十三行这个名称在明代已有,清代是“沿明之习 ”而已;第三、我国学者彭泽益等人则认为不是“沿明之习 ”,其命名含义也无另有所指,而是随着洋货行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因循习 俗特有的名称,用以区别其他行口,同时作为一个洋行商人的行帮统称而已。换一句话说,十三行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有人认为上述三种说法都依据不足。以根岸佶论点为例,十三行商在全盛时期实不止13家。雍正时有四五十家,乾隆时亦多至26家。后来也有少至13家以下的,最少时只有4家。只有嘉庆十八年、道光十七年,洋行数才恰好为13家。因此,认为十三行的得名与洋行数有关的论点不能成立。至于“沿明之习 ”的说法,依据也不充分,因为明代经营商业的行商只有“三十六行“,并无”十三行“之名。著名学者吴晗在《广东十三行考书评》中认为”广东洋货行也许恰好是前明所留三十六行中之十三行,故即称之为十三行“,这一论点被许多学者认为可作十三行得名的参考。
在十三行存在的几百年间,洋行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短短的时期。围绕十三行的由来,上述几家各抒已见,并能自圆其说,目前尚很难说谁家之言更接近事实。
清朝是我国封建阶级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而也是从这一个时代开始,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在清朝末期更是被侵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而在乾隆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流只能够在一个地方进行,那就是当时清朝政府在广州开办的十三行,这是清朝专门对外贸易的一个点,这个十三行也垄断了当时的对外贸易。
清朝乾隆皇帝觉得“天朝地大物博”,所以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当时也必须和外国进行经济贸易,所以便在广东的海关上开放一个口岸,这就是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当时的广州是处于珠江边上,这里从前就是中外贸易的场所,有着非常外国的商船航行经过此地。所以当时的十三行和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是有进行贸易,这也是当时中国仅剩的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十三行除了是一个经济贸易的口岸,同时还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口岸。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拥有着丝绸和瓷器,这些工艺品都非常吸引着他们,所以纷纷来到十三行进行贸易,也正是如此很多中国的商人和在这里和外国人打交道,而各国的一些建筑风格也是带到了中国这边来。所以当时的十三行更像是一个世博会,展现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画卷。所以在当时处于闭关锁关状态的中国,十三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就算到了如今社会,十三行依旧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广州的荔湾区有一个十三行路,这里是服装的批发中心,每天都进出货数千吨,依旧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和西方的贸易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