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音乐咏史剧《百炼成钢》正式收官,当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电视剧《百炼成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相关负责人、评论家、传媒专家、该剧主创主演、播出平台及出品方代表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对该剧的创新气魄、艺术价值进行热烈争鸣和深度解析。

迎难而上,奏响“世纪之钟吕”

从去年的创作热潮到今年的播出高潮,党史题材电视剧百舸争流、闪耀荧屏。作为湖南文艺战线迎接建党百年的重大剧目,《百炼成钢》通过《国际歌》《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多首时代主旋律串连八大版块,全景讲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历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表示,“至今还没有哪部党史题材电视剧是百年跨度的,其体量、难度难以想象”。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则如此形容《百炼成钢》:“一次充满了失败风险的成功冒险,一次充满了时代雄心的艺术创新。”《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同样对《百炼成钢》给予了高度评价——“放飞了艺术雄心、展现了艺术匠心、秉持了艺术初心”。

以百年撑起“筋骨”,以音乐灌注“血脉”,以“情境”拔升共情,这样的全新架构令《百炼成钢》展现出了极高的辨识度,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对此点赞。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指出,《百炼成钢》把史的庄重和歌的灵动相结合,文质彬彬,变人物群像为歌曲群像,整部剧堪称“世纪之钟吕,有韵之离骚”。《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百炼成钢》较好地处理了整体与版块、情境与情感、熟悉与陌生等多组关系,各项完成度都比较高,从而“以大美诠释大爱,把史实演绎成史诗”。

“文武”双线,触碰历史之肌理

从伟人领袖、音乐家到科学家,从普通战士、炼钢工人到脱贫村民,在《百炼成钢》的八个版块里,既有影响历史走向的赫赫伟人,也有平凡世界里的小人物,如何博观约取十分考验功力。中国作协全委、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指出,《百炼成钢》在叙事上以远景、近景、微距相结合,既有全局的宏阔视野,又有小人物的底层视角,这一架构也客观反映了过去的一百年里,“文武”两条战线的作战和胜利。

在细节上,毛泽东夹给毛岸英的红烧肉,冼星海送给学生王莘的笔,二十几岁的焦裕禄,邓稼先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处处洋溢着党史自带的温度和感染力,令专家印象深刻,如数家珍。“在敬畏历史的同时,《百炼成钢》的编、导、演对共产党人的精神、人性、牺牲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人情深度、民族性格、文化肌理的刻画力透纸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如是说。

敬畏,意味着“大事不虚”,在这一点上,本剧也引发了专家之间的有趣争鸣。中国视协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南省政府参事盛伯骥认为《百炼成钢》展现了“一种可爱的纪实风貌”,并对剧中反复标注人物年龄字幕的走心处理直呼欣赏。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则表示,对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进行平凡朴素地书写,恰恰是《百炼成钢》没有流于宏观,没有流于空洞,没有流于电视纪录片风格的重要特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进一步指出,“它是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回首百年,从细节中不断凝练、提取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形成精神谱系。在我看来,或许就是这部剧最独特的价值。”

湖湘本色,助力剧界之新风

《百炼成钢》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出品,湖南卫视、芒果超媒、快乐阳光荣誉出品,金色光芒、芒果影视摄制出品。出席研讨会的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肖凌之强调,“《百炼成钢》不但体现了建党百年的湖南文艺担当,也彰显了广电湘军敢为人先的精神。”继而,“敢为人先”也引发更加热烈的讨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台长丁诚认为,“《百炼成钢》是典型的湖南制造、湖南传播的呈现,作为覆盖湖南卫视七一建党百年宣传节点的重磅献礼剧目,既展现了‘冲锋者’的姿态,也印证了‘探路者’的胆量。”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教授也发表观点,他认为,“虽然《百炼成钢》令传统的连续剧叙事手法到此‘失效’,却也恰恰奠定了一种新的表达范式,对于年轻观众也更具吸引力”。据悉,追剧期间,很多深受红色精神感召的观众自驾两千多公里,打卡红色圣地。显而易见,正如湖南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王承英所说,“湖南广电不仅是一个青春时尚的平台,主旋律的革命历史的好剧好内容在这里既有卓越的生产力,也有广泛的传播力。”

作为主创代表,编剧王成刚在研讨会上以“四心”——爱心、决心、虚心、上下齐心,解密了《百炼成钢》如何把一个个“腊子口”变成了“磨刀石”,而本剧出品人、总制片人,金色光芒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何瑾则用“幸甚至哉”四个字,表达了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文艺工作者们躬逢盛世并奉上了《百炼成钢》的荣耀与感慨。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已经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如何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这部作品必有其参考价值。主持本次研讨会的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表示,《百炼成钢》是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个新实践、新成果,它的成功,也是对电视湘军为什么能在电视业长期成为领军者的一个很好的注释。

关于木地板的问题

1、铺装方案要恒定

每一个体育场馆,或者是剧院舞台,铺装什么材料,如何铺装,都是根据运动场馆的实际参数和投入预算综合来决定的。所以说运动木地板铺装方案,一旦决定,就不要轻易更改。

经常更改运动木地板设计和施工方案,会造成增加额外的投入,甚至影响工期。所以在运动木地板铺装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与运动木地板厂家沟通协调好,明确标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定制产品要提前

运动木地板整体结构是基本全部是实木结构,在生产时会根据安装项目地的气候条件和含水率变化做好地板的含水率,一般平均在6%-14%左右。在订购运动木地板前,一定要充分留出生产的时间,以便保证地板的质量。

3、避免交叉施工

交叉施工,就是运动木地板铺装工程,与体育场馆其它建筑工程同时进行,相互冲突。运动木地板铺装工程要避免交叉施工,以便影响运动木地板铺装顺利进行,或者是其它体育场馆建筑工程的施工破坏已铺装好的运动木地板地面。

4、监督和验收要参与

虽然说运动木地板安装工程,是运动木地板厂家的铺装工程师在进行操作。但是体育场馆工程商和甲方,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和监督,及时解决运动木地板安装工作中的问题。

装修用实木地板好还是复合地板好呢?

实木地板\x0d\x0a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返璞归真,质感自然,在森林覆盖率下降,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实木地板则更显珍贵。实木地板分AA级、A级、B级三个等级,AA级质量最高。\x0d\x0a实木地板的标准是GB/T15306-2001。该标准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原94标准同时被替代。新国标对老国标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主要是修改了一些尺寸和缺陷的内容,补充了适用树种的规范称和对漆板的要求。同时取消了对木材冲击韧性硬度和耐磨性方面的要求。\x0d\x0a过去市场一度名称名称乱标,名称稀奇古怪,以至假冒伪劣混杂其间,什么金丝柚、金不换、富贵木,使顾客真假难分,好坏不识。所以新标准规定必须严格标称,并以附录形式规定。销售时应以权威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x0d\x0a1.实木地板主要树种\x0d\x0a实木地板因材质的不同,其硬度、天然的色泽和纹理差别也较大,大致上有以下一些:\x0d\x0a槲栎(柞木)、花梨、重蚁木(依贝)、冰片香(山樟)香二翅豆、甘巴对、鲍迪豆、坤甸铁樟(铁木)、山榄木等。\x0d\x0a中等:柚木、印茄(菠萝格)、娑罗双(巴劳)、香茶茱萸(芸香)。\x0d\x0a软:水曲柳、桦木。\x0d\x0a浅色:水青冈(山毛榉)、桦木、山榄木。\x0d\x0a中间色:槲栎、水曲柳、娑罗双、香茶茱萸。\x0d\x0a深色:柚木、印茄、重蚁木、香二翅豆、木荚豆(品卡多)。\x0d\x0a粗纹:柚木、槲栎、甘巴豆、水曲柳。\x0d\x0a细纹:水青冈、桦木。\x0d\x0a2.实木地板的含水率\x0d\x0a木材中所含的水分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细胞腔与细胞间隙中的水,也就是存在于毛细管中的水,称为自由水。第二种是被细胞壁所吸收的水,称为吸附水。第三种是构成细胞组织的水,称为化学水。\x0d\x0a当潮湿的木材水分蒸发时,首先失去的是自由水,当自由水蒸发完而吸附水尚处于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含水率。\x0d\x0a纤维饱和点是木材性能的转折点,在纤维饱和点之上,木材的强度为恒量,不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木材也没有胀缩这种体积上的变化。当含水率降至纤维饱和点之下,也就是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强度随含水率下降而增加,而湿胀干缩的现象也明显呈现出来。不同的木材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约在22%~33%之间。\x0d\x0a自然界中各地区的湿度和温度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相对的稳定。木材长时间地处在这种相对温湿度环境中,其含水率会达到会达到一个相对的恒定。这时的含水率就称为平衡含水率(例如上海地区的年平衡含水率为4.6%)。\x0d\x0a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随它们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平衡含水率和环境湿度有差值时,会趋向于接近环境。这就产生了木材的湿胀与干缩现象,这是木材特有的物理现象。\x0d\x0a木材又是一种各向异性体。实际使用中的木材其含水率都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所以水分的得失主要是细胞壁的吸附水。木材的细胞绝大多数是纵向生长的,它的胀缩都是和细胞壁方向垂直的。作为一块地板,我们可以发现其纵向一般都没有什么胀缩,而宽度方向的胀缩率一般为3%~6%(系指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含水率以下的变化)。\x0d\x0a由此可见,控制好地板的含水率是十分重要的。不但生产中必须重视,在铺设中更应重视,不让地板受潮产生变形。\x0d\x0a3.实木地板的干燥平衡处理\x0d\x0a目的\x0d\x0a(1)达到规定的适应使用地区环境特点的平衡含水率。\x0d\x0a(2)消除木材在生长和加工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内应力。\x0d\x0a(3)调整和恢复变形。\x0d\x0a由于上海地区年平衡含水率为15.6%,因此用于上海的地板含水率宜控制在10%~14%。\x0d\x0a过程\x0d\x0a(1)自然干燥,约需30~40天,使含水率达到30%左右。\x0d\x0a(2)人工干燥,约需10~30天,使含水率达到10%以下。这一过程同时使木材内的浆汁蒸馏出来,均衡木材细胞壁组织,干缩性能趋于稳定一致。\x0d\x0a(3)养生处理,约需10~20天。通过这一过程最后达到木材干燥的三个目的。\x0d\x0a干燥平衡处理即所谓的热处理。这一处理的时间长短会因不同的材料而有所不同,但不可以人为的缩短。销售中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即经过热处理的地板是“永不变形”的。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不管怎样处理,木材在纤维饱和点以下含水率的变化所出现的湿胀干缩现象是不可避免的\x0d\x0a4.实木地板变形原因\x0d\x0a一般说使用中出现较多的现象是地板呈瓦片状或起拱,这是因为地板受潮所致,地板受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x0d\x0a(1)空气中的水分(例如黄梅天)。\x0d\x0a(2)地坪没干透,用水泥加固龙骨。\x0d\x0a(3)龙骨,毛地板太湿。\x0d\x0a(4)使用水性胶水。\x0d\x0a(5)一楼等潮湿环境未作特别的防潮处理。\x0d\x0a(6)石质地面和地板相接处的断面未作封闭处理。\x0d\x0a(7)水泡(如水管破裂,阳台水倒灌等)。\x0d\x0a此外,产品本身及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起拱。例如干燥处理不当、养生不足、含水率太低、背槽太浅、施工中伸缩缝隙未留足、铺设太紧等。\x0d\x0a5.实木地板铺设和保养要点\x0d\x0a(1)地板应在施工后期铺设,不得交叉施工。铺设后应尽快打磨和涂装。以免弄脏地板或使受潮变形。\x0d\x0a(2)地板铺设前宜拆包堆放在铺设现场1~2天,使其适应环境,以免铺设后出现胀缩变形。\x0d\x0a(3)铺设应做好防潮措施,尤其是底层等较潮湿的场合。防潮措施有涂防潮漆、铺防潮膜、使用铺垫宝等等。\x0d\x0a(4)龙骨应平整牢固,切忌用水泥加固,最好用膨胀螺栓、美固钉等。\x0d\x0a(5)龙骨应选用握钉力较强的落叶松、柳安等木材。龙骨或毛地板的含水率应接近地板的含水率。龙骨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30厘米。地板两端应落实在龙骨上,不得空搁,且每根龙骨上都必须钉上钉子。不得使用水性胶水。\x0d\x0a(6)地板不宜铺得太紧,四周应留足够的伸缩缝(0.5~1.2厘米),且不宜超宽铺设,如遇较宽的场合应分隔切断,再压铜条过渡。\x0d\x0a(7)地板和厅、卫生间、厨房间等石质地面交接处应有彻底的隔离防潮措施。\x0d\x0a(8)地板色差不可避免,如对色差有较高要求,可预先分拣,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以减少视觉上的突变感。\x0d\x0a(9)使用中忌用水冲洗,避免长时间的日晒、空调连续直吹,窗口处防止雨林、避免硬物撞摩擦。为保护地板,在漆面上可以打蜡(从保护地板的角度看,打蜡比涂漆效果更好)。\x0d\x0a6.漆饰地板\x0d\x0a漆饰地板由工厂在流水线上制成,所用漆大多为UV漆,以紫外线快速固化,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均大大高于普通手工漆,但附着力略差。\x0d\x0a漆饰地板的另一优点是整个地板由许多快漆面组成,因此不会随着地板的胀缩出现裂纹。\x0d\x0a\x0d\x0a实木复合地板\x0d\x0a实木复合地板,是将优质实木锯切刨切成表面板、蕊板和底板单片,然后根据不同品种材料的力学原理将三种单片依照纵向、横向、纵向三维排列方法,用胶水粘贴起来,并在高温下压制成板,这就使木材的异向变化得到控制。由于这种地板表面漆膜光泽美观、又耐磨、耐热、耐冲击、阻燃、防霉、防蛀等,铺设在房间里,不但使居室显得更协调,更完善,而且其价格不比同类实木地板高,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x0d\x0a目前实木复合地板有三层和多层二种。\x0d\x0a三层实木复合地板表层为优质名贵木材薄片,中间和底层为速生木材,用胶水热压而成。表层厚度为4毫米左右芯层在8~9毫米,底层2毫米左右,总厚度一般都在14~15毫米。\x0d\x0a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以多层胶合板为基材,表层为硬木片镶拼板或刨切单板,以胶水热压而成。基层胶合板的层数必须是单通常为三层或五层,表层如为硬木片,厚度通常为1.2毫米,刨切板为0.2~0.8毫米,总厚度通常不超过12毫米。\x0d\x0a实木复合地板具有实木地板木纹自然美观,脚感舒适,隔音保温等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实木地板易变形的缺点(每层木质纤维相互垂直,分散了变形量和应力)。且规格大,铺设方便。\x0d\x0a缺点是如胶合质量差会出现脱胶。此外因为表层较薄(尤其是多层)),使用中必须重视维护保养。所以使用场合有所限制。\x0d\x0a实木复合地板之间以胶水胶合,其甲醛释放量的大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国家对此已有强制性标准,即GB18580-2001 回答于 2022-11-17

五年级作文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正式揭晓。吉祥物由五个可爱的娃娃组成,这五个娃娃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和奥林匹克圣火形象,色彩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对应,有着极强的可视性和亲和力,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骄傲。
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 “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他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他是一个火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他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百炼成钢什么意思?

百炼成钢的意思是: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百炼成钢

【出自】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铠甲比喻经过长期打铸,变得非常坚强。

【例子】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近义词】千锤百炼、坚强不屈、身经百战

【反义词】脆而不坚、娇生惯养

扩展资料

1、百炼成钢的近义词

身经百战

【解释】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况且臣子有的跟随陛下多年,身经百战,所得到的不超过一个州。

【例子】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不教之教。

2、百炼成钢的反义词

娇生惯养

【解释】娇:爱怜过甚;惯:纵容,放任。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

宝玉冷笑道:原本是想他从小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天委屈。

【例子】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女孩,什麼都不会做,因此刚出社会时吃了不少苦头。

“百炼成钢”的原理是什么?

人说,挫折和失败是一座学校,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少年曾受非人折磨、遇艰难险阻,然而最终在困境中起飞,翱翔长空,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百炼成钢”语出三国魏·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抑。”比喻经过多次的磨炼锻炼,依旧不屈不挠的优秀人物。
其实,百炼成钢这句成语是来自我国古代的一项独特的炼钢工艺。
我国在春秋时就有了炼钢生产,而最初的钢都是海绵铁。炼钢时,把海绵铁放入炉内,让它在受热中渗碳。到一定温度后拿出来锻打,这就是最早炼成的钢。后来人们在冶炼中发现,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越多,钢件越硬。于是工匠便把反复加热锻打的一定次数定为正式工序,这成为百炼钢工艺中的重要步骤,并作为一种国家的工艺固定下来了。这就是百炼成钢工艺的起源。现代冶金分析证明,经反复地加热锻打,会使钢件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夹杂物减少并细化,从而显著地提高钢制品的质量。
秦与西汉时期,用生铁炒钢(包括炒熟铁)的新技术出现,工匠们把百炼工艺改为用炒钢或熟铁作为原料,使百炼成钢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炒钢,就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阶段,在熔池中加以搅拌,借助于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氧化掉。而炒钢与炒熟铁实质是一回事,熟铁就是含碳极低的炒钢。熟铁、炒钢的成分均匀,其内含的夹杂物均较细小。
根据有关学者的考证和对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钢剑和错金书刀的分析,这些刀剑均是用碳钢制成的,而质量大大超过了战国时期的钢制品,含碳不均的现象明显减少。这都是反复加热锻打的结果。
东汉时,百炼钢工艺已趋成熟。古代的“涑”字通“炼(A)”、“A”,在古兵器铭文中常见,在《说文解字》中释其义为“冶金”。“百炼”、“百辟”过去曾被认为泛指反复锻打。但有九炼、三十炼、五十炼、七十炼、百炼共存的事实,说明这些具体数字有其特定的含义。据冶金史专家研究,炼数应是代表了一定的工艺并表明产品的质量。从三十炼钢刀和五十炼钢剑的检验结果推测,炼数可能就是指叠打后的层数。在锻制刀剑时,以炒钢为原料,可以用同一种钢料反复折叠锻打,也可以用数层成分略异的原料叠打,然后加热折叠再锻,反复多次,最后制成百炼钢刀剑。从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文物中已得到证实:
年山东临沂地区苍山汉墓出土了一把环首钢刀,刀身刻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州涑大刀,吉羊(祥)宜子孙”,可知是“三十炼”工艺制成,北京钢院的专家对这把刀进行检测,证实其含碳量为0.6%~0.7%,是用块炼铁做原料,加温后反复折叠锻打而成。
年,江苏徐州铜山县驼龙山汉墓出土一把钢剑,长109厘米,剑身长88.5厘米,宽1.1~3.1厘米,脊厚0.3~0.8厘米。剑把正面有错金铭文:“建初二年(公元77年)蜀郡西工官王惜造五十涑(炼)△△孙剑△。”铭文说明此剑是用“五十炼”工艺制成的。
年,日本奈良县栎本东大寺山古墓,出土了一把中国东汉中平年间制造的大钢刀,上有铭文“中平△年5月丙午,制造支刀,百炼清刚(钢),上应星宿,下辟不祥”。可知此刀为“百炼”工艺制成。
百炼技术在三国时广为运用。曹操下令工匠为他铸造五把宝刀。工匠经三年完成,其中两把自己留下,余者三把分给三子。
五把刀用三年才完成,可见工艺之复杂。继曹操铸后,儿子曹丕于公元219年也曾命国家级的冶炼家,挑选最精良的金属为其造兵器。结果炼成三把宝剑、三把宝刀、两把匕首和一把露陌刀。这些兵器都是用百炼工艺制成。为此,曹丕为五种兵器分别起了名字。
同时期,蜀汉、孙吴的百炼技术也很高。刘备让蒲元造了500把宝刀,上刻“七十二炼”,也就是说500把刀也是经过近百次的反复锻打才铸成的。
魏晋南北朝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此后,由于其他炼钢方法的出现,百炼钢被逐渐取代。而在一些民族地区,从宋代以来,大多用百炼或数十炼的钢制刀。南宋初年,著名学者曾敏行在《独醒杂志》中谈道:
“我住在湖南时,常常看见瑶族人到寺庙里去拜神。他们瑶族男人每人都有佩剑。这些剑是黄色的钢铸造的,也只有蛮族部落的人才会造这种剑。瑶人有个奇特的风俗,每当有人家生了儿子,所有来看孩子的亲戚朋友,都必须带上一块铁,扔到这家盛有水的木盆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他的婚礼宴会上,再把这些赏铁的朋友们请来,并拿出木盆里的铁反复炼上一百次,成了最优质的钢。用这种钢打的剑,一点杂质没有。这样,最初获得铁块的孩子,长大后便有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剑。这剑一挥,就能把树拦腰斩断。有人曾经访问过那里的老铁匠,他们说造这种剑的钢为‘到钢’,也就是要炼到一定程度的钢。”
对于百炼钢的记载,古文献中最详细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有:“予出使至磁州锻坊,欢炼铁,方识其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及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轻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宝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据有关出土文物证明我国的炼铁炼钢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
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在650℃~1000℃焙烧,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由于炼炉中温度偏低,不能使熔点为1535℃的铁熔化,所以到液态的铁。人们等炼铁成功后冷却炼炉,取出铁块,这种炼铁方法叫块炼铁。用这种方法炼得铁质地疏松,还夹杂着许多来臬矿石的氧化物。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如果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再反复锻打,就可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
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有了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这种材料就是最早的钢。它是为改变块炼铁的性能而要用木炭作燃料,加热块炼铁并打,这样少量的碳会从铁的表面渗进去。西汉时,为提高块炼铁渗碳钢的质量,人们逐渐增加了锻打的次数,由10次、30次、50次增至近百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由此也产生了“百炼成钢”这一成语,它用来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成为优秀人物。
孙悟空一双火眼金睛也需要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历尽七七四十九天,也算得“百炼”了。可见,要成“钢”,大概真的需要如一把钢刀、一把钢铲一样,经历“百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