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丑不至惑君一次登上了微博热搜,这个词语是源自于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那么,这句话是谁说的,又是说的谁呢?

貌丑不至惑君出自哪部电视剧:

在电视剧《清平乐》最新播出的一集中,大臣们一致推荐曹氏当皇后,而被推荐的理由却是“貌丑不至惑君”,这句话就是韩琦说的。

大臣们对官家推举曹氏为皇后,听了大臣们对曹氏的评价后,官家嘴上说着不在乎“她长什么样子我并不在乎”,但是在新婚之夜他却没有去,皇后独坐了一晚。

曹皇后人前风光,背后凄凉,满心欢喜嫁的人却对自己毫不关心,知道官家的态度后,曹皇后也不想再想着他了。甚至后来官家对她有有意思准备留宿时,曹皇后直接叫人取来防风灯让官家路上小心,官家当时十分尴尬。

清平乐貌丑不至惑君是谁说的:

“貌丑不至惑君”,这是韩琦说的一句话,韩琦用这句话来形容曹皇后。官家听了大臣们对曹皇后的评价后,被吓到了,一直冷落曹皇后。

曹皇后从开始待嫁的喜悦到大婚晚上的失望落泪。虽然官家冷落了她,但是她并没有日渐消沉,盼着君王,而是在后宫和妃子们交流纺织,养蚕,并且还对机械感兴趣,这也让官家开始注意到她欣赏她。

“他是被迫娶了我,连大婚当夜他都不肯来……”。新婚之夜,曹皇后独守空房伤心失望,即使之后官家见到她的真容后眼前一亮,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惊喜和探究,但曹皇后还是选择将自己对官家的喜欢隐藏起来,表现得冷淡、有礼而克制。

《清平乐》:“貌丑不至惑君”的曹皇后有多丑呢?

北宋贤后曹皇后,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任妻子,巧的是赵祯也是曹皇后的第二任丈夫。

宋仁宗赵祯早年的生活经历,通过《清平乐》的前几集就可以完整的表达出来。总结来说就是长那么大没见过生母李氏的面,由刘太后和杨淑妃抚养长大,先帝驾崩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十几年,朝中大臣大都听刘太后的。

所以赵祯一直过得憋屈,如果刘太后真是他的生母也还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不是,都知道他让做改的生母在为先帝守灵,就连他从小信重的老师都知道,就是都不让他知道。不但都瞒着他,他自己知道了之后,文武百官还都拦着他不让他见自己亲娘一面。

介绍这个背景,只是想说明,年少的赵祯对刘太后怨气颇深。而这个时候赵祯有一个皇后还是刘太后逼他娶的,这个皇后还不和他心意。张扬跋扈不说,脑子还不聪明,从来听不懂人家坦判的言下之意,自诩皇后身份经常在后宫打骂宫人后妃。而宋仁宗是出了名的仁君,爱民如子,吃饭吃到小石子都不吭一声,就怕做饭的人受罚,所以更加不喜欢这个郭皇后。

终于有一次,郭皇后在后宫大打出手,还打伤了赵祯。赵祯顺理成章的废后,但后宫不能一日无主啊,所以百官大臣就琢磨着给赵祯再娶一个皇后。

但是第二任皇后,也不符合赵祯心意。这完完全全是因为赵祯是个颜控,而大臣给他选的皇后,用韩琦的话来说就是“貌丑不至惑君”。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皇后是大臣选出来的,不是他想选的。

在选定曹皇后之前,赵祯是有一个心仪女子的,家里行商,从小养在杨淑妃身边,就是为了给赵祯当妃子的。结果赵祯看见这个姑娘,觉得爱胡坦她就不应该束缚她。给不了她皇后之位,不如给她自由。

按正常套路来说,这姑娘这个时候应该表明心意,说愿意留下来陪他。但是这个姑娘心气也高,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真的就走了。走之前还给赵祯“回眸一笑百媚生”,结果就成了赵祯心里的白月光。

《清平乐》:宋仁宗大婚第二天早上,官家眼神的变化代表着什么?

宋仁宗在大婚第二天早上见曹皇后这段被演绎得十分精彩,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并非貌丑,不仅不丑,还很美丽,并且贤惠。仁宗对皇后的态度瞬间发生转变,除了眼睛上扬感到惊喜之外,称呼上也从皇后变成丹姝,更显得亲近。

眼角的上扬既可以从表面上理解为仁宗为曹后的美貌而感到惊喜,也可以理解成仁宗与众位大臣们的误解得到消除。

内心窃喜甚至惊讶

王凯饰演的宋仁宗第一次见到曹丹姝的时候眼皮是由下往上的,毕竟,之前有韩琦的貌丑言论。而看到曹丹姝的真实面貌之后,王凯此时的小表情真的是演技扎实的表现。

把一个人内心窃喜甚至惊讶的表情全部展现了出来,但是,毕竟被冷落了一晚上而且还是新婚之夜,曹皇后对于宋仁宗实在是表现不出任何的喜欢出来甚至有些冷漠。

后来,王凯甚至都改口称曹皇后为“丹姝”了,曹丹姝的反应竟然是官家应该以国事为本,然后让宋仁宗回殿内休息。

“貌丑不至惑君”

曹光后之所以能够得到群臣的认同,成为中宫皇后其主要原因便是在之前的一段婚姻中,新郎洞房花烛之夜,越窗而逃的举动让很多人误以为她容貌丑陋。宋仁宗认为她貌丑不致祸君,所以大家才会一致举荐她成为皇后。

这一思想在宋仁宗的脑中已经形成了特定模式。脑海中多次幻想过未来皇后的丑陋容颜,所以新婚第二天,当他鼓起勇气,准备面对这个丑陋的好皇后时,突然发现这个女子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丑陋,甚至还有些惊艳。一时竟然看得出了神。

由“貌丑不至惑君”到“还不错”

这天早上,官家的眼神由以往对曹丹姝印象中的“貌丑不至于惑君”的不屑,转变到惊喜、意外,甚至是大写的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橡乎代表着官家对文武百官选妃的满意,对曹皇后举止行为的赞叹,甚至是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

在吃饭的时候,宋仁宗一直在偷偷地瞄曹氏,曹氏款款相待,让其尝试各种饭菜,宋仁宗也顷配显得甚是得意。仁宗吃好后,还未来得及与皇后说几句家常话,就被曹氏匆匆赶走,眼神中的纳闷,行动上的迟缓都能见得官家对皇后的满意。

结语

一顿饭下来雀如指,官家应会改变对曹氏的看法,一方面,他相信曹氏的周到体贴懂规矩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此次娶后,平稳朝廷的人心,让国家得到安定,也能拉近官臣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