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同行》在原著《艳势番》的基础上,在某些剧情和人物设定方面做了一些改动,不过并不影响主线的发展。男主崇利明的头衔很长,可能很多小伙伴都还没记住,从他的装扮和性格来看,都不像是一个从清宫中长大的人。因为崇利明有出国留学的经验,使得他的思想和当时普遍保守的人来说会很不一样。崇利明称自己是神机营副统领,不少观众对这个神机营很感兴趣,这个神机营到底是一个什么组织呢?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热血同行清朝神机营是什么的组织

《热血同行》是根据漫画《艳势番》改编的电视剧,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发生于清末民初的时候,其中额尔吉崇利明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的多罗哲敏贝勒,他身世显赫,大家都对他毕恭毕敬。不过,《热血同行》清朝历史上神机营到底是干嘛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神机营始建于明朝,是一支专门用火器来保卫朝廷安危的军队,清朝的时候神机营又叫洋枪队,神机营的人使用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神机营的主要职责是“内卫京师,外备征战”,几乎可以这么说,在那样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神机营是守卫着紫禁城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不过,到了光绪帝时期,神机营因为纪律松懈,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神机营溃不成军,最终于光绪二十六年被强制取消。

清朝真有神机营吗

清朝的确有神机营,神机营是明清时持火器军队的名称。

作为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军队。

清朝建立后,制造的火药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轻火器主要是火枪。清朝制造火器始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到康熙时,火器制造的规模、质量、工艺都达到高峰。清中期后火器发展渐趋停顿,直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又大量赶制火器,但结构仍沿袭祖制,性能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所制。

与此同时,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纷纷不远万里而来,企图进一步对中国图谋不轨。

在这内忧外患交加的环境下,清政府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立“神机营”,神机营是清晚期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创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卫军。兵员是从八旗原有的禁卫军诸营中选出的,新组建时共有兵员1.4万人,到同治四年增至约3万人。由当时担任议政王的恭亲王奕䜣亲领。选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者充之。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下辖马、步队25营,官兵14000多人。

神机营也是清末紫禁城的一支重要守卫力量。每日,神机营的管带1员、营总1员,各带兵10名,值守在宫中值房。队官4员,各带兵20名,分驻在皇宫的四角值守。上述官兵,共有10班轮替。御苑三海的墙外,神机营兵会同八旗各营中的枪兵技勇之士,共810名轮流值宿,内分为10班,每日更替一班。值守时还要传筹走更。

清朝有没有神机营 热血同行神机营是什么部门有何作用

《热血同行》额尔吉·崇利明不仅是出身尊贵的贝勒爷,还是神机营的副都统,这个神机营的作用是什么?真实的清朝历史上有没有神机营这个机构?电视剧还没开播时,很多人以为神机营就是艳势番,其实这是两个组织,掌管不同的事情,不过它们还是有些关联的。

剧中除了艳势番这个组织外,神机营也是个很关键的存在,而且主人公崇利明是神机营副都统,也是后来的艳势番番主。

崇利明是多罗哲敏贝勒,满洲正白旗,身份高贵,家世显赫,每个人见到他都得卑躬屈膝。崇利明表面上是个吊儿郎当,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实际上他心中怀有家国大义,正直善良,有勇有谋,不然他怎么可能当上神机营的统领。

现在来说说什么是神机营,神机营是明朝时期设立的一支特殊部队,之后清朝沿用了这一军制,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咸丰重新下令建立神机营,负责掌管新式武器,从此神机营就成为守卫皇城的坚实力量,通俗的讲,神机营是使用火器保护清廷的军队,可惜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期,神机营被打散,没有以往辉煌,最后惨遭废黜。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也出现了神机营,他是皇帝最看重的一支军队,谁掌管了神机营就等于拥有了可以跟敌人抗衡的资本,朱棣临死前把神机营交给了朱瞻基。在《热血同行》里神机营依然存在,崇利明是副都统,不过神机营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撤销了。

舒尔泰死后,崇利明成为艳势番的番主,没有了神机营,依然有艳势番,他带着艳势番的兄弟们走上革命的道路,艳势番不再是皇家的护卫军,而是民众的保护伞。

清朝神机营是干什么用的

清朝神机营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炮兵部队,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兵种,完成特定的军事任务。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军队。

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

明朝的“神机营”是什么组织﹖

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清代沿明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鸦片战争后,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近代化军队。

永乐八年(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时,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该营是京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是五军营及三千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 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稍后,又得都督谭广马5000匹,称五千下营,附于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