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这一部古装大剧,从开播以来就一直是好评不断,追剧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最近却听说一则消息就是庆余年资源遭泄露,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庆余年资源泄露程度如何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庆余年资源遭泄露怎么回事

庆余年资源遭泄露一事,推进了官方更新的进度。一周更新9集的举动,凸显了官方的诚意。不过,纵使官方更新进度加快,依然没能抵挡得住盗版资源的猖獗,有网友透漏,下周内容已经能提前看了,自己已经看到16、17集的内容了,甚至还晒出了自己下载的视频截图,力证资源已经有了。

《庆余年》全集被泄漏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个局面,只能说很遗憾甚至很可惜,难得一部算得上良心的电视剧,而且选角好,好评如潮,剧情改编也张力十足,本来应该成为以后国产电视剧的一个模板,老戏骨+大IP+小鲜肉=口碑和利益。

结果口碑还没攒够,腾讯跟爱奇艺就利字当头,开启了疯狂割韭菜模式,在VIP之外,设置了付费先看的垃圾窗口,成为了郭德纲相声里面说的VIP中P。

因为吃相太难看,连人民日报都下场批评,结果就是群情激奋之下,豆瓣评分迅速下滑,而且盗版疯狂上线,很多剧粉出现报复性支持盗版的情绪,一时间让腾讯跟爱奇艺应对无力,只能寻求法律的温暖。

当然作为一个法律专业学生,我觉得应该分为两个领域去处理,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法律。

市场方面,腾讯跟爱奇艺吃相固然难看,面对广大愿意支持正版的VIP会员,觉得一轮收割不过瘾,还来个二次割韭菜,一副吃干喝尽赚完钱就跑路的恶心嘴脸,这其实是现在网络平台市场化野蛮生长的结局,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一切交给平台方自由定夺,所以才会有《陈情令》《庆余年》等花式割韭菜的套路。但这终归是市场的层面,应该交由市场去处理,粉丝可以抵制或者其他方式去反抗,让那些割韭菜的镰刀落空,不去管着这些吃相难看的奸商,通过良性方式去应对。饥饿营销固然有巨大的市场诱惑力,而且这些年大行其道,但作为消费者应该用冷漠去回应,你玩这些垃圾套路,劳资不买账自己玩儿去,那样才能堵住奸商的臭嘴,让买家在消费市场占主导。

法律方面,虽然版权意识在我国民间确实形同虚设,但近些年随着整个市场的逐渐规范,很多年轻人都习惯了付费支持版权,包括各种日本动漫跟进口电影,以及国内网络小说跟电视剧、音乐作品等,其实版权意识的提升,对于创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只有给他们足够的经济回报,以及对正版的尊重,才能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进行创作,为文化市场贡献更多的好作品,让粉丝有更多文化商品可以选择。支持正版不是白花钱,而是对市场规范化运行的一个前置条件。但现在盗版打着“拒绝腾讯爱奇艺吃相难看”的名头,到处吸引流量,并且不断恶性扩散,把自己装裱成劫富济贫的“侠盗”一般,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哪怕作为观众多么厌恶腾讯爱奇艺的恶心嘴脸,但这种帮助盗版扩散非法资源的做法,也跟帮凶无异。

所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市场交给市场去调节,法律交给法律去处理,不要被那些好听的口号迷昏了头,贸贸然站到了违法队列之中,或许能够得到免费看剧的快感,但对于整个电视剧市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伤害。而且这种风向的盛行,只会让商家们把吃相变得更加难看,为了自己的点滴利益加倍的收割韭菜,整个市场向更恶劣的方向走下去。

《庆余年》盗版泛滥的背后是泄愤式传播还是另有原因?

其实关于《庆余年》盗版泛滥的问题,这要从多方面说起,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所以下面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问题产生与发酵

首先关于爱奇艺的工作人员失误将当时的30-33集片源泄露出去,引发了很多会员的不满,随后推出了超前点播的功能,但是需要在VIP之上再付费50元,有些地方称VVIP,可以比VIP多看6集,引发大家的吐嘈,这压根就不是吃相难看,这简直就是吃相太丑阿。

二、泄露造成的问题

在来说泄露的资源,《庆余年》全集泄露的微波话题讨论已经过亿了,本来是可以冲击更高,结果直接腰斩。所以影视盗版的问题根本就是屡禁不止,只要网站有超前点播,盗版网站的报复就在后,如果这样的话泛滥式盗版就不可能被停止,因为只要超前点播了,资源就已经外泄了。

三、低成本的原因

盗版网站成本很低,深为资深技术的我,基本上1年的成本估计花费都不会超过100,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盗版的网站,放置资源,等大家纷纷出去找资源的时候,网站的流量就会很高,这时候就可以放很多垃圾广告,既满足了大家的追剧,无形中又给盗版网站增加了广告收入。

所以对于《庆余年》盗版泛滥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些原因,不过这件事对《庆余年》直接的损失,就是后续播放量下滑,下滑就导致广告招商的下滑,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提前泄露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如果《庆余年》后续表现不佳的话,很有可能《庆余年》第二季也许就吹了,所以盗版泛滥的背后既有针对平台的泄愤同时也有为自己谋利的原因,这些都是产业链的弊端所造成的。

《庆余年》全集资源泄露损失流量收入,剧组近6个月付出就这么泡汤了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剧组6个月的付出并没有泡汤!

第一,从钱上来说,剧组6个月的付出没有泡汤

因为既然《庆余年》放到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APP上播,那必然是这两方方购买了《庆余年》的版权,才能这样做的。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无论《庆余年》的播放量如何,都已经和剧组无关了,确切的说与制片方也无关。因为之前必定是已经支付了版权费,剧组的付出也必然得到了回报,因此可以说剧组的6个月的付出没有泡汤!

其实,这一切都是超前点播给闹的,如果之前就是简简单单在APP上按照正常的播放顺序播出,那么必然是不会带来这样的后果的,说白了就是因为两家视频网站贪得无厌所导致的。

因为,在之前他们通过在《陈情令》、《灵剑山》等电视剧上开启超前点播的功能,一集卖3-5元,整部剧下来需要30-50元左右,这给他们两家带来了很大一笔收益,而《庆余年》一经播出之后,就备受好评,播放量也大增,于是他们又瞅准了这个数据,再一次将超前点播使用在《庆余年》上,本想着大捞一笔,没想到会发生资源泄露的事情。

这件事,要说谁真的赔了,那就是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了,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起码从钱的角度来说,《庆余年》剧组6个月的付出没有泡汤!

二、从内容质量上来看,剧组6个月的付出也没有泡汤

之所以会出现资源泄露的问题,无非是两个因素组成的,一个是开启的超前点播逼的,另一个就是被剧情吸引的。如果像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那样,你就是在APP上免费看,也没有人看,更不会有人想法设法地去搞盗版了。

说到底,《庆余年》的内容质量非常高,主演们的演技到位、精湛,剧情上步步紧逼,引人入戏,服化道上制作精美,以及演员们的台词功底扎实,共同铸成了这么一部优秀的古装剧。

陈道明、吴刚等老戏骨的加盟,张若昀、李沁等实力演员的精诚奉献,使这一部看似荒诞无稽的电视剧充满了色彩,给我们献上了一部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尤其是张若昀那醉酒吟诗的那场景,让人回味无穷,久久无法忘怀。

所以,《庆余年》这部剧内容质量非常高,虽然这个资源泄露了,但我们不同仅仅通过播放量来评定一部作品质量的好坏,要通过观众的反应来看,还是那句话,如果这部剧质量不够高,又怎么会有人想法设法地弄盗版视频呢?这恰恰就说明了这部剧质量之高,而这也能证明从内容质量上来讲,剧组6个月的付出并没有泡汤,反而是值得的。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资源泄露了,但是《庆余年》剧组6个月的付出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们的付出没有泡汤!

如何看待《庆余年》1-46全集被泄露?

本身购买视频网站vip就是为了获得抢先一步观看剧集的权益。然后呢?现在全集盗版都出来了,那么购买vip的意义何在?那些没有购买vip的人反而比我们更早地看完了剧集,我们的利益不是因此受到侵害了吗?维护视频资源不外泄的责任方应该是剧方和视频平台,而不是普通观众吧。

出了剧集外泄这种事,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应该向全体vip道歉,并做出相应补偿,弥补自己的过错吗?

现在急不可待地跑出来让大家众志成城抵制盗版,继续购买vip和超前点播,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吧。

说实在的,我一向支持抵制盗版,毕竟盗版横行侵害正版利益,于情于法都不容,且长此以往,无利可图,也就没人做正版了,那么消费者就算想消费,也无片可看了。

但是剧方和视频平台方这种不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在乎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一味强调自己是受害者的嘴脸,让人实在无法同他们同仇敌忾。

毕竟之前超前点播这档子见财起意临时薅羊毛的操作不也是他们想出来的吗?当时羊毛薅的爽,想到了自己是在消耗观众对于正版的热情吗?

时至今日,仍旧无视消费者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究竟是因为傲慢还是无耻?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的名义让消费者无视自己的权益,无条件地支持他们敛财,是想让人被卖了还替他们数钱吗?

我想每一个给我点赞的朋友,应该都是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吧。我们支持正版,愿意为正版花钱,但是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容忍有人打着正版的名义囤积居奇,坐地起价。

如今还只是个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剧,就已经用插播广告,超前点播这些无止境的手段来肆意敛财,若是让他们掌握了国计民生的资源又当如何?如果任由他们如此下去,没有话语权的我们,又将面对什么新的敛财招数?

最可气的是,明明因为版权方没有做好对未播出资源的保护,导致盗版泛滥,并因此导致我们的利益受损,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却被别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众志成城,又是怎一个憋屈了得?

憋屈到了极致,便会有朋友情绪反弹得高喊“盗版真香,盗版王道”,说实在的,只让人感到悲哀,我们是支持正版的啊,可是那些握着正版的人却只把我们当作肥羊,逼得我们仿佛要同盗版同仇敌忾。

支持正版本没有错,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没有错,且这二者本不冲突。而现在由于某些吃相难看的平台把这二者变为了冲突,导致我国多年来为普及正版观念所做的努力几乎崩塌。

而他们在盗版事件后的回应无疑为这种崩塌又添上了致命一击。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和大家说,不要因为他们做的恶而影响自己心中的善。支持正版没有错,某些平台借着正版的名义无视和侵害我们的权益,并不是正版的错。

在我看来,我们的根本诉求应该是文娱市场的合理有序,是文化产品定价的合理合规,因为我们不愿纵容某些平台打着正版的名义肆意哄抬价格,肆意掠夺普通消费者的权益。

但是,我们反抗这些平台对我们权益的侵犯,并不意味着要容忍和支持盗版。正版得以存活才是文娱事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且从道义上来说,正版以及原创本就值得尊重。

就我个人来说,我将因此更支持正版,因为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在资本贪得无厌的操作下,正版观念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请在这场事件中,给予正版,给予原创人员他们本应得到的尊重吧,我们要感谢的,不是那些提供盗版的人,而是那些为这部剧真真正正付出的工作人员,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拥有了一部值得观看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