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靳辅是什么官

1、《天下长河》靳辅的官职是河道总督,在任期间,靳辅发掘了治水能人陈潢,两人一起治理黄河水患。

2、历史上靳辅是水利工程专家,顺治时期担任内阁中书,康熙登基后,靳辅先是郎中迁内阁学士,之后被任命为安徽巡抚。

3、直到康熙十六年,靳辅被调任河道总督,开始勘察和治理黄河水患,最后成功了。

天下长河陈潢结局怎么样

《天下长河》陈潢历史结局被御史郭琇诬陷惨遭撤职,最后带着遗憾悲惨离世,剧里陈潢的结局应该也是如此。

靳辅是几品官员

从一品。

因为靳辅是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察御史职的河道总督,所以他是从一品大员,河道总督为正二品官,与各省不加尚书衔之总督相同。雍正以前,南北两河总督也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即为从一品大员。

靳辅治河继承明朝潘季驯方法,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诬告靳辅治河九年无功,被免职。

人物介绍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祖籍辽阳(今属辽宁)。清顺治时为内中书,康煕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年)调任河道总督。清康熙时治河名臣,曾参与平定三藩。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一月逝世,赐祭葬,谥文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政府允江南士民所请,在黄河岸边为其建祠。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追赠太子太保,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雍正五年(1727年),复加工部尚书,入祀贤良祠。生前著有《治河方略》一书,为后世治河的重要参考文献。

勒辅历史原型

《天下长河》靳辅历史原型是清朝治河官员,他出生于明崇祯六年官宦之家,父亲小有名气。

靳辅(1633年—1692年12月26日),字紫垣,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大臣,水利工程专家。

靳辅从小熟读书籍,九岁丧母,顺治年间进入官场,康熙登基后,靳辅备受器重,担任多个官职。康熙十六年,靳辅被升为河道总督,那时候他已经四十五岁,一直到六十岁病逝,靳辅都在治河。

治河成绩

康熙十六年(1677年)开始,靳辅调为河道总督。靳辅治河十余年的成就,陈潢也有极大的襄助之功。康熙十六年七月十九(1677年8月17日),靳辅一连上八道奏折。史称“治河八疏”,就是将黄河、淮河、运河视作一个整体。

全盘考虑防汛、减灾、通航、漕运等事宜。具体方法上,疏浚淮河、黄河的入海口,使得水流畅通;然后开挖宿迁至淮安的水道(中河),把黄河和运河分流,减轻高邮湖的水势压力;改下埽为打桩包土堵决。

《天下长河》靳辅结局怎么样 靳辅最后结局是喜是悲

《天下长河》中靳辅是汉军旗出身,被康熙封为河道总督,一直都奔走在治水的第一线,并且他是真的一心都放在这上面了,那么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天下长河》靳辅结

靳辅在陈潢被诬陷“屯田扰民”时,自己也被人说九年治河无功,不过他还是在自己死前,努力为陈潢洗刷了冤屈。在靳辅死后还被赐祭葬了,虽然死了,但是还算光荣些吧!

如果说陈潢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那么靳辅绝对无愧于伯乐之名。剧中,靳辅在看到了陈潢的治水著作后,当即就决定要向皇帝举荐陈潢这位堪当治河大任之才。皇帝虽然也极为赏识陈潢,但陈潢就是一个二百五,只会说真话,而且还专挑不中听的话来讲,最为关键的是身上没功名,所以就一直没给陈潢赏赐。

不过,陈潢却并不在乎名与利,只是一味地配合靳辅治水,期间靳辅一直采用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治水,也是因为陈潢。虽说在陈潢被诬陷“屯田扰民”的同时,靳辅也被状告治河九年无功,但靳辅的结局总归是比陈潢要好许多,因为靳辅死前拼尽全力为陈潢翻案成功,死后更是被赐祭葬,谥文襄,追赠太子太保。

天下能人志士无数,可真正愿意为国家安稳百姓牺牲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靳辅本是安徽巡抚,他原本可以坐镇安徽过他的小日子,可就是不放心百姓,最后蹚进了治理黄河这个漩涡中,究其一生为治水而活。

剧中的靳辅被原河道官王光裕陷害身陷囹圄,被人押解至京城,偶得一本治水论,爱不释手,而后又与著书人相遇,力荐人才不可埋没,最后皇帝将其重用。靳辅在来回辗转中获赦,被任命为新的河道总督官。

他利用明朝治水专家潘季驯的方法,对黄河进行大规模勘察,最后总结出三点,从而制定方案,积极组织修坝稳固。九年无功,后被郭琇诬告,免职赋闲在家,约四年后逝世,康熙46年被追封为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