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里出现了一位来自京城的神秘人物,大家称他为“三老太爷”,据悉,三老太爷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是京城第二个皇帝,一直想谋权篡位,到底这个三老太爷是谁?为什么胆子那么大?皇帝难道不赶紧把他消灭吗?这样的人留着后患无穷。

金文祥贪污一案发生后,三老太爷也逐渐浮出水面,皇帝就像知道金文祥背后的人是谁,很显然索额图并不想把真相调查出来,他知道这件事的所有内幕,很清楚金文祥是在为谁办事,索额图惧怕那个人,所以不希望徐乾学把金文祥这个案子调查的一清二楚,只要金文祥死了,所有的事情也就尘埃落定。

徐乾学听从索额图的话,将金文祥给弄死,上报的时候说他是自尽而亡。徐乾学想知道金文祥贪污的钱都送到了谁的口袋,而金文祥知道自己死路一条,于是把知道的事情抖搂出来,原来金文祥贪污的钱都到了京城三老太爷手里,这个三老太爷很显然身份不一般。

有人猜测三老太爷是索额图,可是从索额图对金文祥贪污一事的态度来看,他跟金文祥并无交集,显而易见,索额图并不是三老太爷,既然三老太爷是京城第二个皇帝,说明他的势力高于索额图。

通过对这部剧背景进行分析,三老太爷应该是历史上的朱三太子杨起隆,杨起隆在康熙十二年,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炯,一直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兴官兵,后来被部下拆穿了是假的朱三太子,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真皇子,最后,杨起隆被抓捕,送回北京处斩,所以《天下长河》里的三老太爷很有可能是杨起隆,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天下长河里的京城三老太爷是谁

天下长河里的京城三老太爷是杨起隆。杨起隆自称明三太子朱慈炯,所以追随他反清复明的人称呼他为三爷,可见杨起隆的身份是非常强大的存在。杨起隆(1633年-1680年),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与黄吉、陈益和北京一些汉族和八旗家奴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兴官兵,自称朱慈炯为明朝朱三太子,私造年号广德。后明珠、图海等率兵镇压,失败逃走,黄吉与陈益被杀。1680年在陕西凤翔被逮捕而送回北京处斩。

天下长河中三老太爷是谁

杨起隆。许有人会猜三太老爷就是索相,然而这位人物可比索相要厉害多了,起码身份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从索相一味想让金文祥等人赶紧死的态度来看,他就是在包庇这位三老太爷,等于说他只是三老太爷身边一个办事的小人物罢了,而这位神秘的大佬是朱三太子杨起隆。

康熙的三老太爷是谁

杨起隆
三老太爷应该是历史上的朱三太子杨起隆,杨起隆在康熙十二年,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炯,一直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兴官兵,后来被部下拆穿了是假的朱三太子,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真皇子,最后,杨起隆被抓捕,送回北京处斩,所以《天下长河》里的三老太

天下长河把王光裕逼死的三爷是谁

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第三子,与京城的“三爷”称号吻合;其次,索额图在王光裕一案中表现得太过迫切,态度早已露出马脚。
由黄河决堤、水道贪污案开局,官员王光裕贪污赈灾款却甩锅靳辅,但王光裕只是贪污线上的最后一环,拿走款项大头的是神秘的“三爷”。事发后王光裕为保家人被逼自尽。

陈天一治河结局

《天下长河》中陈天一治河结局是治水十年,惨遭陷害,含恨而死。

一、详细故事细节我们一起来剧透下: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靳辅是一名治水能臣,康熙看重的河道总督,他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河伯”陈潢,陈潢从小对水利方面颇有研究,因不擅长八股文,屡次科举考试都没高中,所以他的人生还是挺悲催的。

自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患之后,年轻的康熙帝设科开举招纳治河贤才,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陈潢脱颖而出,长于治河。年轻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将他简拔而出。陈潢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

康熙刚刚亲政时,因为根基不稳,所以急迫的需要做出政绩,治理黄河就是他的一步选择。而且治好黄河不仅可以让百姓不再受水患影响,还能通过河道运送物资。而且那时候的康熙欣赏陈天一的治河才能,也确实喜欢他耿直性格的,所以有时候即便陈天一说话不注意分寸,康熙对他也是多番维护。

如今,康熙已经到了中年,根基稳了,政绩多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御驾亲征葛尔丹,都让他原本隐藏起来的唯我独尊的性格有底气暴露出来,他自己认为是一个成功的皇帝,所以皇权不容置疑。所以在陈天一拒绝他的治河方案后,康熙急了,他要用“权”立威。靳辅就被革职,陈天一难逃一死。陈天一临死之前,在被囚禁的屋子,没有纸,就在墙上画下了《河防述言》,那是他们心中的大江大河,是一生的信仰。

陈天一跟靳辅一样,都被郭琇以屯田扰民的罪名弹劾,之后遭到撤职,没过多久,陈天一就病逝于北京。陈天一是含冤而死的,靳辅在离世前上奏,请求康熙彻查此案,最后康熙恢复陈天一的清白。

二、角色介绍

1、康熙(罗晋 饰)

清朝第四位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康熙八年诛杀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后,才彻底掌握朝政。康熙皇帝将三藩、河务、漕运作为三件大事,并亲自书写成条幅,悬挂于宫中大柱上,康熙十六年开始整治黄河,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又对治河专家陈潢,委以重任。经过十年的辛苦经营,终于使黄河、淮河各归故道。

2、陈潢(尹昉 饰)

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精通地理之学。但不喜八股,屡试不第。曾到宁夏、河套等地实地考察。为靳辅所重用,凡治河之事,无不向其请教。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年轻敢言的陈潢死于奸臣结党的污蔑之下,临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

3、靳辅(黄志忠 饰)

安徽巡抚。康熙十五年黄河泛滥,面对巨浪滔天的险境,靳辅表现出了超凡的大局观和临危不乱的领导才能。他安抚人心,亲自上阵守堤,并在关键时刻选择炸堤泄洪守住河道。不久靳辅被希望开创盛世的康熙皇帝委以治理黄河的重任,在治理黄河的十几年间,他在治河工作中殚精竭虑身先士卒,即便被人陷害也矢志不渝。

这么多年来,靳辅和陈天一的治河事业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有康熙帝支持,还有高士奇暗中相助,也算有所成果。而且和其他大臣比起来,他两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好官,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治理黄河的一线,啥也不图,就希望能治好黄河水,让百姓不再担惊受怕。可就这样的好官,如今却要面临被治罪的结局。最后陈天一是含冤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