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三藩是哪三藩

1、《天下长河》三藩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和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2、清军入关后,因为自身实力不强,加上中原土地辽阔,就扶持了三支军队,被称为三藩。

3、三藩是攻打李自成和南明的先锋军队,这叫以汉制汉,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三位汉族藩王最后都被康熙平定了。

天下长河太子是老几

《天下长河》太子是老二胤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生母是仁孝皇后。

天下长河中的三潘平了是什么意思?

消灭了三番。

天下长河三番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平了就是消灭了。

《天下长河》该剧讲述康熙帝为治愈黄河水患,不拘一格提拔陈潢、靳辅两位治水能人,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和朝政风波后,君臣逐渐平定河患,留下了让后世为之称道的丰功伟绩的真实历史故事。

三藩是哪三藩?

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满清初年的“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由于自身八旗兵实力不足和中国地域的广大,所以扶植了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即“以汉制汉”。

在清军征服全国后,三藩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拥有过大的兵权、财权和地方政治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做出撤藩的决定,战争爆发。而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军攻入云贵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结束。

三藩割据

三藩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财政,以及地方的实际统治权,其实已经‘势成割据’。其中,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

吴三桂自视功高盖世,兵强马壮,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所以骄横跋扈,荒唐奢靡。在吴三桂的要求下,清廷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此时,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三藩之乱”指的哪三藩?

“三藩之乱”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乱”的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

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

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

扩展资料:

清廷在平叛三藩之乱之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站、台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

此外,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之后,又于公元1683年灭亡了台湾的明郑政权。至此彻底消灭了南明的抗清实力。从此有组织的反清复明运动不复存在。此后,清廷才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

三番是指哪三个人?

三番是指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一、耿精忠

袭封王爵后,纵令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又广集宵小之徒,因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

二、尚可喜

先世洪洞人,迁衡水,后徙辽东海州。明广鹿岛副将。天聪八年,崇德元年,清封尚可喜为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所部随大军下广东,遂留镇广东。

三、吴三桂

明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率所部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三桂令步骑先入关,亲率精锐殿后。十六日抵山海关,二十日到丰润,闻京师已陷,入卫兵皆溃,三桂引兵还顿山海关。

李自成派降将唐通携银四万两犒三桂军,并胁吴襄作书招降。三桂率兵西至滦州,闻其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军部将刘宗敏掠去,即回师山海关,秘密遣使上书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军入关讨李自成。

清朝三藩介绍:

清朝初年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介于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国地域的广大,所以扶植了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

但全国统一后,三藩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拥有过大的兵权、财权和地方政治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成为了清王朝内部的极大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