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叫人生之路的优秀剧集由几位杰出的演员所出演,该剧的播出受到许多人的热烈关注。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热度都非常高。就最近关于《人生之路》黄亚萍父亲的身份在网上展开了强烈讨论。

《人生之路》黄亚萍父亲的身份

黄亚萍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白富美,他在宽州县一中簇拥的学生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学习成绩好,能歌善舞,这是很多男同学在睡梦中的甜美女孩。

黄亚萍在紧张忙碌的高考备战中,受到宽州县一中校长的特殊礼遇,每逢黄亚萍父亲身体染恙,校长都会给黄亚萍开绿灯,让她回家照顾父亲,言必称“黄部长”。

黄亚萍的学业生涯,最终因为父亲病危而戛然终止,在那场宽州县高考预考前10名的表彰会上,新来的县长秦宝生接见这些莘莘学子,黄亚萍也在其列。

人生之路黄雅萍

《人生之路》黄亚萍是城市女孩,高加林的同学,她是一位现代女性,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面,黄亚萍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白富美,他在宽州县一中簇拥的学生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学习成绩好,能歌善舞,这是很多男同学在睡梦中的甜美女孩。

黄亚萍结局

黄亚萍由于从小缺少母爱,所以她对爱情不抱太大幻想,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因此,无论是面对张克南这个备胎,还是崇拜高加林这个才子,她都来者不拒。

最终,黄亚萍选择了比高加林优秀,比张克南有钱的富家子弟。只可惜,父亲因胃癌而死,黄亚萍彻底没有了依靠,在婆家失去了话语权。最终,黄亚萍以颓废度日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人生之路黄亚萍

《人生之路》中的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她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上海,她是因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了这个贫困的小县城,所以她和周围的同学显得格格不入,能歌善舞又擅长朗诵、播音,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黄亚萍也是很多男同学心中的女神。

在路遥的原著小说《人生》中,黄亚萍是很任性的姑娘,高中毕业后,她有了男朋友,但在县城与高加林相遇后,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向高加林表白,她们这段不合时宜的感情,也为高加林悲惨的人生,留下了伏笔。

黄亚萍扮演者

黄亚萍扮演者是张嘉倪,在《人生之路》开播当天,演员张嘉倪在社交平台发表长文,感恩自己能遇见《人生之路》这个作品,并表示能出演黄亚萍这个角色,她也非常的荣幸,自从和买超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之后,张嘉倪的一举一动也备受观众关注,尤其是专心搞事业的张嘉倪,也成了很多女性观众励志的典范。

在《人生之路》中,36岁的张嘉倪演绎高中女孩黄亚萍,这对她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年龄跨度近20岁。不过,张嘉倪原本就气质清纯,她在剧中也没有化浓妆,观众也并不觉得张嘉倪演绎的黄亚萍有违和感。首先突破了年轻的这道关,张嘉倪和黄亚萍的气质也比较吻合,张嘉倪靠自己的演技,撑起了年轻黄亚萍的纯真和洒脱。

路遥《人生》:当代青年的三种“病态”爱情观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先生较为早期的作品,相比于《平凡世界》,《人生》无论在篇幅还是知名度上,都稍逊色于后者,但其深远意义,却影响了无数身在迷途中的人。

马云曾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18岁的他当然不会想到,31岁还是英语教师的他,因为一个重要决定,在35岁时成立了阿里巴巴后,摇身变成那个“改变世界”的男人。

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命运的转折,使得他不停辗转于陕北的农村和县城之间,在经历过人生低谷和高光时刻之后,又一次回归土地,回到原点。

诚然,人生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前行,都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这点在路遥先生的笔下,显得更加传神。

我也是满怀激动的心情读完《人生》,但相比于书中迂回婉转的人物命运,我还读到一份关乎于爱情的哲学,即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也同样映射着现今社会的许多恋爱关系问题。

书中人物高加林、黄亚萍、刘巧珍相互之间的爱情羁绊,也蕴含着三类不同的爱情观,在幸福、屈辱、错过、遗憾中,将那个小县城各个阶级人物之间的爱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为故事主角的高加林,虽然出身于一个陕北偏远的农村里,但拥有健美修长身材、“特别耐看”相貌的他,自小就有着摆脱父辈世代农民的身份。

因此即便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他依旧关注和研究国际局势,热衷于文学,渴望用自己的才华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但故事的开头,这样一个农村里的“天选之子”高加林,却因为同村人高明楼走后门的关系,让他儿子高三星顶了自己民办教师的职务,让自己做回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命运的不公,让年轻气盛的高加林无比不甘心,但却又无可奈何。在这种从“人名教师”到“农民”的极度落差感中,痛苦的他遇见了那个给自己生命中第一束阳光的人——刘巧珍。

作为村里有名大户人家的二姑娘,刘巧珍的出现和“蓄谋已久”的告白,让本就在人生低谷的高加林,第一次品尝到爱情幸福的滋味。

“爱情啊,甜蜜的爱情!它就像无声的春雨悄然洒落在他焦躁的心田上。他以前只从小说里感到过它的魅力,现在这一切他都全部真实地体验到了。而最宝贵的是,他的幸福正是在他不幸的时候到来的!”

和巧珍甜蜜的爱情,给了高加林莫大的心理安慰,但命运似乎又在这个时候,给了他另一个惊喜。

托自己当高官二叔的福,原本已经是农民的他,经过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的“暗箱操作”,摇身一变,成了县里的通讯干事——妥妥的公务员。

命运的扭转,让高加林又一次回到了县城,成了别人眼中拥有体面工作的成功人士,加上出色的工作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让这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小伙儿,瞬间成为了县城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也在这时,高加林遇见了自己的高中同学,那个家境殷实的南方姑娘——黄亚萍。

曾经在学生时代默契十足的两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经常探讨国际局势和当代文学。相比于只会谈家长理短的刘巧珍,黄亚萍无论从家境,还是学识,都强烈吸引着高加林。

尤其是黄亚萍的那句:“咱们一块儿生活吧!跟我们家到南京去!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在大城市里就会有大发展。”这让一直志向远大的高加林,着实心动了。

“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人生命运的转折!”

为了那梦寐以求去大城市的机会,也为了眼前这个闪耀着知性光辉的城市女孩儿,纵使心里有愧,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善良漂亮的刘巧珍,和黄亚萍展开了新时代青年的浪漫爱情。

站在高加林的角度,他对刘巧珍付出过真感情,也只是因为两人身份的差异和自己的未来,而选择了有相同价值观,且能够帮助自己的爱人,这无可厚非。

但这样对原本爱情的背离,是那个时代不择不扣的“陈世美”,也是现如今令人不齿的“凤凰男”。

像高加林这样的年轻人,在现今社会中比比皆是,他们都自顾自地以为自己遵从了内心,捍卫了自己的爱情,但他们的本质,往往是更爱自己。

而所有付出的照顾、珍视、牺牲,不过是为粉饰自己骨子里的自私而已。

黄亚萍是江苏人,父亲是县武装部长和县委常委,母亲也是县药材公司的副经理,她便是随着父亲的调任,才来到这样一座北方的县城生活。

转来县高中的最初,“官二代”的她,压根看不起农村来的学生,但高加林是个例外,他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都是她很喜欢的。

但自从中学毕业后,留县城工作的她,和回农村教书的高加林,犹如两个世界的人。即便心里念着高加林,却始终没有勇气相约再见。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那个“门当户对”,且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张克南。

然而,命运却让黄亚萍和高加林再一次相遇,而彼时,高加林已经变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瞬间点燃了她心中炙热的爱情之火。

“她现在的内心里狂热地爱着高加林,觉得她无论如何要和高加林生活在一块。”

爱情的驱使,让这个本就深受“自由恋爱观”熏陶的城里姑娘,即便在父母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也要毅然决然地和张克南分手,投入高加林的怀抱里。

她和高加林的恋爱方式是“现代”的,全然不理睬社会的舆论,疯狂地陶醉在他们高调的、罗曼蒂克式的热恋中。

恋爱中的黄亚萍对高加林是非常豁达的,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工资都花在了高加林身上,给他买春夏秋冬各式各样的时兴服装,还隔三岔五给他送来罐头、糕点、高级牛奶糖、咖啡等县委书记都不常吃的东西。

在旁人眼中,她是那个敢于为爱作斗争的勇士,但在她与高加林相恋之前,书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独白:

“她现在才清楚,她实际上一直是爱高加林的!他也是她真正爱的人!她后来之所以和克南好了,主要是因为加林回了农村,她再没有希望和他生活在一块儿。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

这才是她内心对爱情真实的写照,以至于高加林被县委辞退,重新成为一个农民后,她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如果说高加林粉饰了自己带有物质的爱情观,那么她所隐藏的,就是爱情中,那“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杂质。

与高加林同属陕北农村的刘巧珍,家是村里的大户。漂亮得像花朵般的刘巧珍,并不是简单的农村姑娘,她虽然没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寻常,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没有文化的遗憾,让她决心选择一个有文化、而又在精神方面很丰富的男人做自己的伴侣,高加林就是这样的男人,多年来,无论高加林在农村教书,还是回乡务农,她都一直爱慕着这个男人,为他发狂发痴。

她的爱就像珍珠一般剔透,为了心上人可以付出一切。

高加林碍于脸面无法在市井里叫卖白馍,她就替他去卖。

高加林嫌弃她不讲卫生从不刷牙,她就当着全村人的面刷牙。

后来高加林进城当干事了,她还将辛苦劳动换来的几十块都给高加林,担心他在城里不够用。

恋爱之初,她曾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待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

就是这样一个闪耀着金子般光芒的女孩,即便在高加林选择了城里姑娘黄亚萍时,尽管自己爱得要命,也还在为对方着想,担心自己拖累了对方。

她的骨子里是自卑的,尤其在面对才华出众的高加林时,大字不识一个的她,将自己的爱卑微进了尘埃里。

她深知自己农民的身份,已经和成为县委干事的高加林,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选择了不拖累、不打扰,将爱情埋藏在心里,即便已经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也不忘在高加林落难之时,伸手援助。

这样的爱,看似如同“金子”般闪耀,实则是金子背后的阴影,所有的付出,只为照亮眼前的人。

放在旧时,这样的爱会像《梁祝》一样被赞颂,但放在今时今日,则会被贴上“傻”“痴”的标签, 因为越全力付出的感情越廉价,因为这样的爱,不值得在人间。

小说的最后,被检举走后门的高加林,丢失了体面的工作,丢掉了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也没能和黄亚萍走到最后。

在又一次回归农民身份后,他不由得认清自己的内心,发现爱的人依旧是刘巧珍,但彼时刘巧珍已经嫁作人妇,不再属于他。

而黄亚萍,在经历了一番自认为罗曼蒂克的爱情后,在高加林成为农民时,陷入爱情现实的两难境地,最后好不容易做出自己哪怕当农民也要和高加林在一起时,被高加林的一句:“我实际上更爱巧珍”给打破。

她做出了自己最崇高的牺牲,却并未换得感情的回馈,在她昙花一现的浪漫爱情背后,夹杂着一个男人将他作为自己进步阶梯的无奈。

从小说回归现代生活,像高加林这样不遵从自己内心选择,为了机遇而牺牲感情的“凤凰男”“拜金女”常有,而像刘巧珍这样,以一颗赤子之心,为爱人全心全意付出的人却不常有。

造成这一现 状的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不够,总以为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却总在丢弃那些对自己最真的。

路遥在《人生》这部书中曾说:“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

其本意便是在告诫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拥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但切记不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丢失本心,去为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牺牲眼前的美好。

生活是如此,感情亦是。

很多人对待爱情的初心,如同刘巧珍般炙热,而后历经现实物质洗礼后的他们,开始追逐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把自己变成了高加林。

但到了最后,当梦破碎后,他们又变成了不能“共苦”的黄亚萍。

而这,大概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