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陈小春,大家肯定很熟悉,古惑仔里面的山鸡,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其实陈小春出生在广东惠州惠阳区的客家人,早年跟父亲去香港谋生,有幸参加了TVB舞蹈训练班,1994年参演了《金枝玉叶》和《晚九朝五》,获得了第1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那么手哥今天就来介绍陈小春这部喜剧电影《墨斗先生》。

陈小春

《墨斗先生》2004年上映,由雷宇扬导演,陈小春、张达明、刘以达主演,其中还有beyond的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客串,可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其实“黑过墨斗”,在广东话的中,意思是说运气差,霉运连连,比墨鱼吐出的汁更黑。超级倒霉的意思。所以电影中的墨斗先生来形容男主陈小春。

陈小春

其实剧情讲述了一个香港的所谓【香港精英】--股票经纪一天的生活。早上9点陈小春意气风发的去上班,到了办公室后,发现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接着就看到了桌子上的解雇信,于是陈小春气冲冲的跑到老板办公室理论,还和老板罗家英对骂:fuck y!

陈小春

然后,他就打电话给海对岸的公司,表示愿意过档,对方老板非常高兴,叫陈小春赶紧过来。墨斗先生意气风发的走出了公司,等待他的是更高的工资和更体面的工作。而这时,陈小春不知道,黑过墨斗的一天刚刚开始。

陈小春

出了门第一件事就被打劫,丢失了钱包手机的墨斗先生,赶到警局报案,结果墨斗先生在警局浪费了2个小时和黎耀祥录口供(此处爆笑)。转而跑到银行去提款,又因为没有临时身份证不能提款,请注意,这时候,詹瑞文演的银行经纪出场了,哪怕只有这五分钟的詹瑞文的表演,这部电影就是值得一看的。

陈小春

可偏偏墨斗就是那么倒霉,20块钱都凑不齐。过不了海。那些以前吹捧他的人,下属,生意伙伴,朋友,甚至家人,在知道他被炒之后都非常高兴。墨斗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人了。最后墨斗最后自省了——“我没有把他们当过人”。

陈小春

这个倒霉的墨斗先生,经过了一天的四处奔走,体会了事态炎凉,发觉自己是天下第一的混蛋后,终于过了海,获得了新工作。影片的结局相当烂俗,脱胎换骨的麦兜先生,开始真诚热情的对待朋友,改变了之前互相利用的冷漠关系。

​人生就是如此,以为自己在巅峰,以为自己很出色,以为自己很成功,其实一夜之间所有都可以成为浮云,到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拥有爱自己家人,守护在自己身边朋友和一个容纳最最真自己的爱人。

近十年最高分港片-是香港电影的复苏,还是对口了观众的口味。

国庆档三部最受关注的电影中,张艺谋的水墨风形式电影《影》,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李茶的姑妈》以及香港导演庄文强编导的港片《无双》。同期上映的由包贝尔,文章主演的《胖子行动队》和王力宏,宋茜主演的《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等影片在票房,评分以及关注度方面都差强人意,而后者的《古剑奇谭》则直接沦为炮灰,到目前为止排片率仅为2%,票房才1000万出头。

与炮灰相比,没怎么被寄予厚望的香港电影《无双》则在高口碑的发酵作用下,超越之前排名第一的《李茶的姑妈》后来居上,妥妥拿到第一的位置。而豆瓣评分从之前的7.2上升到了目前的8.1分。 在豆瓣上面,超过8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香港电影,除了像《志明与春娇》《桃姐》之类的文艺片外,近10年来还没有一部超过8分的商业港片。无间道系列已是2003的事,而杀破狼和寒战之类的高分影片也都在7.4分左右, 离8分还有距离。当然随着后面评价的人越来越多,评分肯定会有变化,但不知是高于还是低于现在的评分呢?综合各方面因素,我预测是会下降到8分以下,你也不妨也来预测下。

由香港导演庄文强编导,周润发与郭富城主演的港片电影《无双》,主要结构用3条线来讲诉,一是郭富城饰演的李问在警察局的回忆线,回忆内容为电影主线,90%以上的时间都在演周润发作为画家,如何制造假钱,散货,团伙内讧到李问自己被泰国警方抓住。二是女警官的回忆线,即加拿大抢劫变色油墨后,加拿大警官变身卧底来到香港调查画家,如何设法接触画家以及和女警官之间的一些感情线。三是最后快结尾时得知真相后的真实线。

从编剧(故事情节)来讲,主线中周润发主演的画家找到郭富城主演的李问造假钱(李问与阮文的关系),造假钱的各个环节(制版,酸纸,油墨等),散货(屠杀司令村)到最后的内讧,各个阶段情节都做的比较紧凑,逻辑也合理,中间不乏还有几个标准港片的笑料出现。用女警官的回忆线来衔接部分情节,这点拍摄手法运用的也较好,虽然这条线演的时间不长,但并没有交待不清楚或者衔接生硬,个人觉得唯一不足的这条线太短,长点更好。最后得知真相后与之前李问在警局回忆的主线内容反差大,而且真相后的情节与主线基本都能衔接得上,没有故事情节的硬伤。而且主线和真相这条线在拍摄时间方面也运用得当,上面用了很长的篇幅,快到结尾时候一下反转。根据对比原则,前面主线时间越长,后面反差出现时的对比效果就会越好。

当然我也有几个吐槽的地方,只是疑惑或者没留意到,仅供吹水娱乐。电影是一门拍摄艺术,不能去吹毛求疵。

1, 回忆线中的内讧,是因为有素清帮李问所以杀了其它三名同伙,但真实线中,为什么出现内讧没交代清楚,当时两个男的枪指着李问,显然是素清派的,另外一个女的是帮李问,抢指着同伙男。而最后这个帮李问的女同伙要杀素清的时候,为什么郭富城又杀了帮自己的女同伙呢?

2, 回忆线中出现了周润发画家父亲被人陷害杀害两次,这也是剿灭司令村的直接原因。杀父之仇去冒险灭村合理。如果真实线是因为司令想威胁郭富城把技术交出来,那没有事先准备剿灭司令村的计划,能否几个人烧平一个有装备武装的司令村。或者说几个人有必要为了一场交易而去冒险。

3, 回忆线中救素清是因为好心,真实线中救素清的真实目的是因为素清长得像阮文吗。枪火之中还能想到这点,也算是真爱。

4, 素清心灰意冷,装满炸药在船上准备和李问同归于尽,但之前又通知警察,作为一个犯罪分子为何要通知警察来看着他们死,是因为交代情节需要?还是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

编剧(故事情节)各个环节的情节逻辑合理,衔接不生硬,最后反差效果好,这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要知道现在的观众真的是非常在意故事情节的,或者说很多观众只看重故事情节。 纵观近十年的电影,高分片都是重编剧的电影。像陈凯歌的《妖猫传》,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姜文的《一步之遥》等影片都是用几年时间来拍摄的,布景,特效,音效,剪辑等方面更为考究,但是情节只要有硬伤,在观众这里就会出现低评分低票房的局面。前面说到电影是一门拍摄艺术,这些电影因为更考究,艺术层面会更出色。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去多看看不同类型的电影。

除了编剧之外,电影的节奏感,摄像灯光等方面也处理的非常出色,有着港片该有的素质。周润发和郭富城等一众演员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郭富城在与周润发的对手戏中,从最开始因为插手阮文之间而引起的不满情绪,到后面枪杀警察,枪杀鑫叔,最后到绑架阮文而枪杀周润发,情绪一点一点的递进,最后杀周润发的那个镜头确实把控到位,观影时很有印象。当然导演找郭富城来演这个角色,我猜也是因为郭富城在之前的电影中演过很多次此类角色,戏路对口。

而周润发就更不说了,此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是对记忆中经典港片情怀的一种再现。庄文强导演在电影上映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CCTV6电影频道的采访时说道:自己就是发哥的忠实影迷,是看他电影长大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看了无数遍,但觉得在卧虎藏龙之后,发哥没有遇到一个好的电影。于是就想着为发哥量身定做一个电影,自己来拍自己心中的周润发。电影里,周润发的亦正亦邪,抢油墨时的枪杀,横扫司令村时双手掀开衣服露出炸弹,持起双枪扫射,就连中枪时的镜头都是致敬着之前《英雄本色》《辣手神探》等电影中的周润发。 而且除了这个,不要忘了里面还有周润发固有的搞笑部分,这点也没有被落下。 这是导演心中的周润发,也是我们所有影迷心中的周润发,是小时候看港片时,那个穿风衣,含牙签,用钱点烟,双手持枪,举手投足都帅爆了的小马哥再现。因为电影是不停往前放映着,而且小马哥的印象也是很多年前了,在电影院看到这些镜头时,心里蓦然出现了一丝激动,不剧烈。就像是在人群中看到好像认识的人擦身而过,等后面回想才发现,啊,是他是他!

据电影频道采访报道,在预告片中,发哥重现《英雄本色》里小马哥美金点烟的经典动作,但正片却没有出现。庄文强证实,这个画面就是在片场临时起意拍摄的,“拍的时候其实发哥也有点犹豫,而且他也戒了烟,有点抗拒拍吸烟镜头,”因为最后只用作预告使用,周润发才欣然同意。

电影的最中心人物-导演,《无双》这部电影是由庄文强自编自导。说到庄文强,可以说是从底层一点一点做起,才到了导演的位置。大学在香港浸会大学学习电影专业,毕业后进入TVB香港广播电视台做宣传部门的编导,后又辞职跳槽到电影公司写剧本,剪预告,做幕后特辑。在采访中他自己说到:“我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就想通了,因为我很喜欢片场这个地方,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哪怕做一个长工,道具师傅,或是服装师傅,反正什么都行。”到后面开始为电影做编剧,无间道系列和窃听风云系列就是他和麦兆辉一起编剧出来的作品。在为无间道系列电影编剧期间,庄文强开始参与拍摄,像个学生一样跟着导演刘伟强,一路摸透了电影美术、灯光、摄影各大工种部门。后面与麦兆辉一起,开始真正导演电影。两人共同导演的电影有《窃听风云3部曲》,《关云长》等,而他自己独立导演的电影除了现在这部《无双》外之前还有一部,那就是《飞砂风中转》,由郑伊健陈小春主演的古惑仔电影。庄文强是受港片影响非常大的一代人,古惑仔电影系列当然也在其中,所以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编导了古惑仔故事,豆瓣评分6.3,我也觉得电影不差,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这样一步一步努力走过来的庄文强,在这部《无双》电影中,更放肆的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反转的剧情,致敬发哥的人物角色,驾轻就熟的摄像剪辑等使得这部电影在国庆档中成为黑马脱颖而出。除了以上的大件,有几个小地方的处理在观影的时候也觉得印象深刻。比如女警抽烟时打的灯光,在警局审问室里回忆时敲打火机的声音的双关效果等。这些都被很多导演使用过,但在一个好的电影里,加上这些镜头无疑是锦上添花,所以提及之。

是香港电影的复苏还是对应了观众的口味呢?关于香港电影的讨论范围很广,之后再单独讲述,这里只讨论与此主题相关的内容范畴。香港导演的水准绝对是没有变,随着经验还会越来越好。比如徐克,林超贤,刘伟强,尔东升等非常多的出名导演,随便一个拍摄水平都很高。

但为什么这些年香港电影确实大不如前呢,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从巅峰时期每年两三百部电影到现在每年只有约五六十部电影出炉,电影市场明显严重收窄,很多电影相关的人都只能改行。年轻人也都是奔着医生,律师,金融,科技等高收入行业去,没人愿意来电影行业一步一步做起,没有新鲜血液流入,思维模式很难有创新。二是思维不对口,香港的导演编剧等电影人,都是年轻时从之前的港片中成长起来的,心中有着固有的港式文化,香港情怀,不容易或者不能很好地接受现在中国大陆的流行文化,不知道观众真正想看的是什么。即使拍了一部水准很高的电影,但是文化口味不对口,还是导致了评分低票房低。之前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就是对口了大陆观众的口味,大获好评,而同是他拍摄的《魔警》则铩羽而归。

所以我认为香港电影的水平一直都在,某种意义来说不存在复不复苏的问题,《无双》电影收获好评是因为大反转的故事情节,双雄的角色设计加上扎实的拍摄手法等,对口了观众的口味。我也在豆瓣上面给这部影片打了4星★★★★,你呢?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陈小春2004年的喜剧电影,喜剧细胞不输周星驰,豆瓣7.0!,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