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的士阿哥,等你好久了,2017年让港剧迷大呼过瘾的TVB剧。

一回归,豆瓣8.9。

够港味,也够刺激。

识货的,跟我一起喊出那好恐怖的几个字——《降魔的2.0》。

对,又见马国明。

说实话,上一次,我差一点就错过了它。

一部不声不响的台庆剧,卡司不强,投资不大,集数不长,结果,一不小心,飙到当年本港谷歌热门搜寻关键字排名第一,那一年在内地热播的《使徒行者2》,仅排第六。

主演马国明,成为当年视帝热门,虽然最后输给了年轻的王浩信,但事业从此回暖,就连女主黄智雯,也一举翻身。

你可能会问,这么厉害的剧,三年才出续集?主创这三年干嘛去了?

答:TVB最会拍奇幻世情的监制方骏钊+TVB最会写恐怖人情的罗佩清,《降魔的》之后的作品,你们都熟——《金宵大厦》。

再问:《金宵大厦》说好的续集还不拍,主创在忙什么?答:《降魔的2.0》。

说白了,当下港剧最强的奇幻剧创作力量,不在这栋大厦,就在这台的士里。

如果说,《金宵大厦》里,罗编幻化出了一部奇幻潮般的都市传说。

那么在《降魔的》里,装载的乘客则是港剧最奇幻的人间真情。

再告诉你一句,从一开始,《降魔的》的计划,就是三部曲,所有这一次是原班人马完整回归,不但马国明、黄智雯、胡鸿钧、刘佩玥、谢雪心等人都没有改变,还有女神谭凯琪和邓佩仪。

而且一回归,就是那股扑面而来的港味。

有奇幻,有奇情,见人心。

这,才是港剧该有的样子。

谁还记得“降魔的1.0”?

《降魔的》,第三个字念di,轻声,翻译过来就是降魔出租车的意思。

很明显,一部奇幻剧。

第一部,爆了。第二部,又想搞什么?

如果说,《降魔的》的关键词是忠诚:一部真正尊重TVB迷,更尊重观众的类型产品。

那《降魔的2.0》的关键词,可能。

重塑,繁衍,进化,成就一整个“降魔的宇宙”的可能。

成就一个漂亮的IP宇宙,三点必不可缺:制作、故事、情怀。

一个词概括,类型化。

这部《降魔的2.0》。正代表着TVB剧类型化的狂奔。

先说上一部,凭什么爆?一句话:一部真正从港剧传统血肉里长出来的作品。

男主小马,出租车司机一枚。看什么?

一个出租车司机带出的,杂糅着坊间传奇、怪俗、杂谈的冒险故事。

一个字,奇。

但,不是虚无缥缈,而是脚踏实地。

一个司机大哥的金宵怪潭,便是它奇之所在。

和大多的哥一样,他每晚都会载着不同的乘客,去不同的地方。

也就是传说中,最常跑夜路的那种人……

可小马偏偏是个无神论者,始终不信邪。

结果,被匪徒劫车。

而且定睛一看,匪徒还不是人类。

然而匪徒竟然撞车,而人小马因为头顶光环,竟然啥事儿都没。

就在此时,小马家里来了个泥人儿。

就是正义精灵石敢当,由此开启了第一部小马降魔之旅。

发现没,里里外外,充满恐怖港片港剧的精髓。

看过的,肯定不会忘记第一部大结局,石敢当为了小马耗尽灵力,小马来到十字路口大喊石敢当,可惜石敢当最终没有出现。

当马季回到的士内,坐在的士后座,和石敢当一模一样的儿时玩伴豪仔说:“小马,你不认得我了?”马季转身,豪仔消失。

第一部大结局,一段意料之外的转折已经注定了它的反转。

虚实结合,层层递进,《降魔的》就是这样骗你走进了港产奇幻的冒险世界。

欲罢不能?

等了三年,续集再现。

一回归就开车,这果然是近年最刺激的港剧

无需再赘述玄而又玄的奇幻感。

用料扎实,引人入胜,在《降魔的》达到一部好剧的基本要求之后。

《金宵大厦》主创,亮出更大的野心。

第二部一开场,第一幕就让胡鸿钧的新角色—莫伟豪粉墨登场,不到半集,主要角色一一归位。活着的,继续,死去的,换个身份继续开工。

走的,依然是玩梗的喜剧路线。

已经成为降魔师的小马,碰到鬼夫妻打情骂俏,结果被抄牌罚款,别人降魔他也降魔,就他降得穷困潦倒哈哈哈哈,算是延续了小市民小马一如既往的“时运低”。

第一印象,不正是扑面而来的浓郁港风。

正宗港剧你懂的,搞完笑,接着就是搞事情。

三名精神失常的中学生在急诊室捣乱,并意图袭击医生庄芷若,小马联想到儿时好友莫伟豪。

另一边,被同学欺负淹死在了水中的怨灵找同学报仇,又再牵出莫伟豪。

当小马试图解除灵体怨念,伟豪出现阻挠。小马逼不得已与伟豪正面对决。

这些形形色色,过去曾让我们拍案击掌的人物集体出现,你很难不激动。

激动既在于“好久不见”。

更在于,它继承了港产正宗的恐怖奇幻传奇。

老实港,随着第二部成本增加,画面、特效都有进步,但,正如监制自己说的——“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好莱坞特效,相对于市场上同类剧集,我们在制作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能一步步来。”

那为什么一上来就好评如潮?因为降魔的2.0的野心,依然是对上一次的全面升级。

“上一部被诟病前半部分较拖沓,这一次我们很快进入正题”。第一集,就给你看降魔大戏。

还有,正与邪的摇摆,人与魔的暧昧……

又像是无间地狱的无限轮回。

再追下去会发现,它就像是所有港产恐怖片的集大成。

第一集,一个有悬念,有反转,也有反转再反转的故事已勾勒成型。

这就是港味的根本。

一股宁滥勿缺的戏剧张力。真正的传统港剧,不论好还是坏,它的第一考虑始终是:

不能闷。

但如果说,《降魔的》的精彩,仅仅来自于剧情节奏足够紧密。我又不同意。

的确,它有着港剧传统的强冲突、快节奏。

一个接一个事件,一个又一个角色。

火爆的场面,层层深入的人魔对决。

逼着你上钩。

但真正最打动人心的,还是——港剧的人味儿。

奇幻背后见人情,谁敢说这样的TVB过时?

《降魔的》第一部,凭什么迅速在本港窜红?

除了魔幻题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个关键是,对的士司机群体的描述——够入骨。

第二部一上来,主演马国明还是一位的士司机,依旧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整个人的形象还是十分市井化,与第一部中的角色好像没有太大分别。

而且作为一位大龄未婚青年,还依旧——咸湿。

一上来,就抱怨上一部没投胎陪着他的刘佩玥的角色,干扰他的电脑。

对方碰到电脑时,终于知道了小马在看什么羞羞小电影。

说起来,这也是港剧传统,昔日有《男亲女爱》中黄子华爱看苑琼丹子,如今有马国明爱上刘佩玥子,哈哈哈哈,无线浪子果然代代相传。

你看,这到底算个什么男主角,没钱没高科技,石敢当走后,连导师都没有,完全靠自学成才,说是降魔,其实经常被妖魔鬼怪折腾,还爱看小片片。

但就是这个接地气到底的角色,被马国明找到了最准确的,也最恰当的荧幕形象——小马的帅,是最草根的帅气。

平时昏昏噩噩,危机时刻头一抬就是一个办法,头一低就是一个主意。

与上一季不同的是,这季的小马很明显要夹在庄芷若(黄智雯饰)、贝贝娜(刘佩玥饰)——

以及阿花(谭凯琪饰)之间。

这样的草根情圣,换成别人,很容易演得浮夸、造作。

马国明妙就妙在,他的气质容得下小马的咸湿、钝感与聪明。

一收一放之间种种细节,拧成了小马经历过人间颠簸,却又一腔热血的韧性。

再看其他人物——胡鸿钧在第一部饰演的石敢当,这回身份是豪仔,性格变得深沉,接近小马明显别有用心。

“啤啤”刘佩玥仍是小马的追随者,默默守护着他。

蒋志光在第一部一人分饰四角,都是他在TVB曾演过的角色,“有为”在第一部已死,这次他以伪科学家“艾铁文”的身份回归,仍是全剧最大笑点……

可以说,前作中不少身亡的角色,因为深受剧迷喜爱,都被编剧捞回来,安排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回归,与小马发生新的故事。

而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亲情伦理。

谢雪心与马国明、胡鸿钧之间的母子情,着墨明显会最多,豪仔回归了,他的身份立场与小马对立,作为母亲的谢雪心,一边是亲生子,一边是养子,她更心疼哪一方?两兄弟最终谁生谁死?

而一个奇幻故事,能打动这么多观众,共通的东西,终究是小人物的善良与市井,写实与温情。

这一部,真正的反派是谁?

豪仔?

未必。真正的反派是现实世界。

就说第一集找小伙伴报仇的怨灵,那些恨,才是他变怨灵真正的原因。

人鬼无分,人比鬼狠。

那,小马应该帮人或帮鬼?

在这些《降魔的》的故事里,确实有灵体。

但「比鬼神更可怕的人心」。

人的所作所为,来得更为细思极恐。

怨气的可怕,不过是人性自私的自我投射。

这就是《降魔的》系列的特点——

细腻日常的叙事看似平静,但就像一根细细的针。

它无知觉地扎进现实肌理,所以这些故事的喜感与痛感,才更深入骨髓。

小小的士游走在城市各个角落,接载各式各样的乘客,虽然萍水相逢,但短短一程路的闲聊,总会道出背后一些恐怖或感人故事,看见人或者不是人,终究不过是人间的生活百态。

真正的TVB奇幻剧,那些感人的故事和扎实的演技,才是我们最熟悉的港剧味道。

TVB降魔宇宙,第一个能打的来了

《降魔的》的成功,其实是个意外。

第一季写于编剧罗佩清父母去世不久,满载对父母的思念,编剧写下了降魔的的故事,写神魔世界,其实都是在写人间亲情。

从一开始,主创就只想做一部低成本、轻松惹笑的剧集,没太大寄望,没预料到它会那么受欢迎。但回头想想,真的意外吗?

我倒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降魔的》系列刚好遇到了tvb的转型期,年近花甲的tvb不再是当年叱诧亚洲的电视霸主,而是在欧美日韩以及大陆剧的夹击之下艰难求生。从《降魔的》到《金宵大厦》,不正是tvb自我创新,自我求存突围?

地利:该系列独特的贴地气视角呈现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其他欧美日韩剧集难以替代的。

最后,人和:不啰唆,不狗血,没废戏,这难道不才是真正的TVB剧?

到了第二部成本增加,画面、特效都有进步,但剧集的根,依然是草根人物,主题也很TVB:“一家人齐齐整整、过着平凡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事情”。

甚至马国明受访时的话,都那么TVB:“收视率并不重要,我更重视口碑,宁愿观众喜欢剧本和演员表现。观众觉得好看才重要!”

坦白讲,《金宵》大厦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罗编任何作品。

但我愿意给予她最猛烈的掌声。

最起码,这些本港创作人不是自以为是地否定经典TVB。

而是努力在态度上向经典靠近。

马国明说过,“《降魔的》其实是一部试验性质的电视剧,这次算作成功了,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加大胆和创新戏路的电视剧,有点特别的电视剧,大家可以放胆去做,题材不用太保守,希望将来公司有多点创新的剧集,观众又会喜欢看TVB的剧集了。”

说的当然有道理,《降魔的》系列的,当然代表着TVB拓宽类型化的可能——

但又不全对。

《降魔的》,真的完全是创新?

说句实在的,接地气恐怖,并非《降魔的》独创,而是港片独创。

恐怖冒险的胶囊之下,包裹的,是一次对东方人情的回归。

妖魔鬼怪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人的故事。

曾几何时,这样的港片杰作,层出不穷,因为我们脚下,就是一片孕育此类题材的沃土。只是曾经繁华似锦,如今却萧条破败,让人唏嘘。

有多少故事被埋葬,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恰恰是我说《降魔的》系列是真港剧的原因。

好的港剧,一是好看,二是永远望着这片人间。

曾经的TVB视帝林保怡,这么说过——

港剧就是TVB的剧,是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我也很幸运在里面有角色演出。你问我有没有怀念,其实我没有怀念的,我一直是向前看,因为未来我们应该有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手法、新的演出去表达每一个不同的故事,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

但,港剧真的只有像《叹息桥》那样斩断过往血脉才能活?我反倒认为,真港剧,不缺受众。

港剧可以有各种大胆的实验。

但所有的实验,应该建立在融汇过往的基础上,而这部《降魔的2.0》,和它身后的创作者,让我看见了港剧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起码,还有人愿意耕耘这片土地。

当方骏钊遇到了罗佩清,从17年的《降魔的》和18年的《金霄大厦》都向观众交出了高分试卷。这次的《降魔的2.0》看来依然不会让观众失望。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有人的地方,就永远会有传说。讲述这些传说的港剧,怎么会过时?

TVB公布2021年片单,马国明3部新剧领跑,合拍剧成趋势

近年来,唱衰港剧,已经不新鲜了。

演员青黄不接,导演水土不服,剧情陈旧……

论调多样。

但有人表示不服。

谁?

TVB。

前几天TVB公布了2021年港剧片单。

呵,港剧已死?

这分明是港剧的春天。

《换命真相》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回到一百天前再活一次,你会想改变什么?

一栋大厦的倒塌,夺走了谭俊彦的生命。

上天给了他一个重生的机会。

他调查真相,却引来致命杀机。

预知未来,是否一定可以拯救所爱?

重生。

究竟是逆转成功?

还是依然在劫难逃?

剧情有点类似前段时间大热的韩剧《365:逆转命运的1年》

《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get到了谭俊彦的帅点和演技。

不过,要撕掉“狄龙之子”的标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超能使者》

一次意外,激发了身体内的某种潜能。

时间静止、肉身挡车、刀枪不入、心灵感应……

港版《X战警》。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港剧也开始玩超级英雄题材了。

不同的,一定会有港剧特有的温情、烟火气。

班底基本上《同盟》《唐人街》的原班人马。

话又说回来,《唐人街》到底什么可以播?

《BB大晒》

两年前一部《BB来了》被新手宝妈视为 育儿 神剧。

两年后并不是续集的《BB大晒》来了。

不再围绕孩子出生前的鸡飞狗跳,而是聚集父母与两岁宝宝成长的经历。

主演换成了新晋视帝马国明和年初回巢的岑丽香。

这也是两人继《为食神探》四年后再度合作。

戏外本是人母的岑丽香,此番饰演妈妈可谓得心应手。

让我好奇的是天然呆的马国明,会如何演绎一个新手奶爸?

《失忆24小时》

预告片看得人一头雾水。

官方对该剧的定义是悬疑、荒谬的黑色喜剧。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十年后同人官方化。

姜大卫和狄龙儿子谭俊彦演父子,这是属于狄姜CP的胜利。

改签部头约的郭晋安,基本保持一年一部剧的节奏。

好久不见他演喜剧了,期待一个。

《七公主》

七个同父异母的姐妹。

完成父亲留下的遗愿,就能分到相应的遗产。

究竟是血脉相连、姐妹情深;

还是形同陌路,水火不容?

一份遗嘱,七项任务。

是亲情可贵,还是利益至上?

七公主,在粤语片时代专指以下七位:

冯素波、沉芝华、陈宝珠、萧芳芳、薛家燕、王爱明及冯宝宝。

新剧虽然以《七公主》命名,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七个女性交织而成的成长故事。

《伙记办大事》

《伙记办大事》是2015年《铁马战车》的续集。

依旧讲述交警的故事。

主演阵容全面升级。

马小玲、Tim sir,爷青回。

欧阳胖胖 VS 马德钟,过瘾。


欧阳胖胖出了名是TVB的收视福将。

每一次TVB陷入收视低潮,出手救场的一定是他。

这个曾经承包我们暑期档的胖子正是TVB这几十年的收视保证。

他的新剧,别下一次一定了。

《白色强人2》

《白色强人》是去年唯二评分上8的港剧。

同样是讲医生,但《白色强人》不再像《妙手仁心》那样只讲医生“天使”的一面。

它把手伸进了医院内部的权力冲突。

第二部继续原班人马,外加一个好久不见的视后胡定欣和陈豪。


从预告片看,这一次明城北医院继续大刀阔斧地搞医改。

目标:药太贵问题。

感情戏同样扑朔迷离。

“我喜欢上你的男人。”

“我们做回朋友。”

千呼万唤,强势回归。

《盲侠大律师2》

故事接着上一季,盲人律师文申侠,联同丑女师爷赵正妹、跛子私家侦探谷一夏,结成铁三角,以四感剖开人性,以心眼看清真相,继续为弱势平权。

第二季少了李佳芯,换上了长腿美女张曦雯。

背后似乎和盲侠的师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刑侦日记》

《铁探》“铁三角”再度聚首。

金像奖影后惠英红饰演精神病康复者。

一个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盲侠”王浩信饰演红姐的儿子,患有多重人格。

全员皆有心理病,是这部剧的一个特点。

精神病+破案,似乎有点东西。

《金宵大厦2》

《金宵大厦》坐实去年第一港剧。

开拍续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原班人马是必须的,李施嬅也成了TVB离巢后最快回巢的艺人。

《今宵多珍重》一响起,所有感觉都回来了。

Alex和阿萧再续前缘。


不过上一季的结局已经很难续上,所以续集相当于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前世今世,单元故事等设定悉数保留。

《对倒》《双鱼》《姐姐》《七楼半》《城寨英雄GO》《嫁衣》《原点》《访客》《吃播》《OPPA》。

一定少不了对香港现状的辛辣讽刺。

走不出去的痴男怨女,将会被困于金宵大厦。

无人幸免。

《香港爱情故事》

港版“蜗居”。

在高房价面前,爱情的分量有多重?

新婚夫妇没钱买房;

热恋情侣不敢结婚;

老夫老妻因为房子太小想离婚……

三对夫妻情侣,三个恋爱阶段,

因为“房事”,一地鸡毛。

香港楼市是全世界最恐怖、最灵异的鬼故事。

这个鬼故事到底有多吓人,坐等开播。

《陀枪师姐2021》

又一个活久见系列。

没有关咏荷,没有欧阳胖胖,只剩滕丽名继续扮演传奇女警陈三元。

陈豪、宣萱加盟,阵容尚可。

故事从来都不重要,毕竟这个系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剧中角色的离离合合,太深入人心。

但经典最怕就是回忆滤镜太重。

所以,不奢望这部续作能够达到前作水平。

但也希望不要像《法证先锋4》那样拉胯。

毕竟我们的童年回忆已经被毁得七七八八了。

《儿科医生》

又是一部医疗剧。

从剧名就知,聚焦儿科。

钟嘉欣一头短发显得成熟干练。

郑嘉颖好久不见,依然雅痞范儿十足。

从预告片看,剧情相当好哭。

一间儿科医室,看尽人间冷暖。

以上提到的便是2021年TVB的重点剧集。

和港片一样,合拍成了港剧的一个趋势。

《陀枪师姐》《盲侠大律师2》《白色强人2》《金宵大厦2》《刑侦日记》背后都有内地影视公司的投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合拍港剧一定会越来越多。

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唱衰:港剧没有港味了。

但如果没有合拍,或许会有本来可以被更多人看到的港剧,因为资金的问题难产。

合拍,其实是在为港剧续命。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

你们呢,最想看哪一部?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一回归就8.9,不枉等三年!马国明这部才是真港味神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