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双雄》之后,吴宇森想拍自己的半自传电影《喋血街头》,但这是个以“背叛”为主题的电影,显然和他前期拍的《英雄本色》、《义胆群英》、《喋血双雄》兄弟情英雄片有很大差异。

但当时他所在的新艺城和徐克的工作室,出于商业性考虑,想让吴宇森继续拍英雄片,打造一个英雄系列,同时新艺城的二老板石天因为事业低潮,想要拼一把,为了自己的老板,徐克和吴宇森又合作拍摄了《英雄本色》续集。

必须要说资本在电影市场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部《英雄本色2》拍完后整片接近三个小时,光是石天那条故事线占了接近一半。

后来吴宇森看不过去,也为了符合香港影院两小时电影时长的硬要求,硬生生地将这部电影剪了20分钟才能上映。

电影因为阵容和背景的关系,口碑和票房尚可,可在拍摄过程中状况不断。

首先剧本难产,到电影开拍之前剧本完整版都没有出现,迫不得已吴宇森和徐克分别带着一波演员拍摄各自的故事线。

尤其是吴宇森这一边,几乎是边拍边写故事,没有明确故事主线,这次拍片让吴宇森极度不喜,拍完电影后,吴宇森就离开了徐克工作室。

好在新艺城的大老板“金公主”看中吴宇森的能力,像支持当初徐克一样,支持他成立了自己的“吴宇森制作有限公司”。

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吴宇森首先就将搁置的《喋血街头》列为第一拍摄内容,这部片子记录了他动荡的少年时代。

整个片子不再诉说兄弟之间的情谊,而是着重描绘三个兄弟友谊破裂,反目成仇的复杂感情,电影的基调非常悲观,也是吴宇森自己的情感宣泄渠道。

同时作为电影人,他也没有忽略电影的商业效应,在半自传的故事框架上,进行了更多的内容加工,可以和当初的《英雄本色》串联起来,打算打造一个《英雄》前传。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吴宇森卯足了精力,首先在资金这一块向自己的东家“金公主”尽量争取,从最开始的800万追加的1,200万。

同时“金公主”还承诺如果电影中能有周润发加盟,可以再多投一些,毕竟当时《喋血街头》中的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号召力还是差一些,能投资这么多,“金公主”也是仁至义尽了。

有了钱的吴宇森绝不手软,光前期准备香港实事,越南社会背景就花了4个月时间,同时为了展现故事当中的乱世大背景,制造很多庞大的爆破桥段。

还将队伍拉到泰国和一些偏远地区进行拍摄,整个电影的预算一下子上来了,电影拍完吴宇森花了2800万,这是1990年香港制作费最贵的一部电影。

其实作为商业电影,只要回报够多,投资多少都不是事,但是花费这么多人力金钱制作的《喋血街头》,在香港上映15天就落幕了。

原因很简单,《喋血街头》上映的第2天,周星驰的《赌圣》就紧接着上映,这部诉说人性贪婪,背叛友情的电影与轻松愉快的《赌圣》相比,观众的选择显而易见。

最后《喋血街头》只收回了854万港币的票房,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果说票房不理想,拥有足够的艺术成就,吴宇森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这部电影吴宇森试图表达的东西太多,除了有友情的贪婪背叛,还有众多的时事大背景,整个电影初始有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有不少优秀的镜头吴宇森都不想删除。

同样为了满足香港影院上映的条件,剪了很多珍贵的镜头,所以我们在影院看到版本会有一种散碎无序的即视感。

更糟糕的是这部电影又碰上了王家卫的《阿飞正传》,直接将金像奖“最佳影片”拿走了,《喋血街头》只象征性地得了几个提名奖,就铩羽而归,这部电影也成了吴宇森最遗憾的事情。

后续吴宇森并没有弥补《喋血街头》的遗憾,而是整顿情绪拍摄了后来广受好评的《纵横四海》。

吴宇森说:“这种电影拍一次就够了,如果再重现的话,好像我对人生悲观起来,没有意义。”同时他也表示:“不会再重拍或重现像《喋血街头》那种题材的电影了。”

遗憾的是不光有吴宇森,这部剧中的演员也同样错失了最佳机会。

张学友饰演的“辉仔”,可以说是这位天王表演的高峰,最经典的场景就是他因为遗留在脑袋中的子弹而产生的痛苦状态,狰狞的面部表情,被很多观众称为教科书式的表演,可惜他当年的对手是张国荣,只能一无所获收场。

其实这部《喋血街头》如果能将原版三个小时播出来,排除直接对上《赌圣》,也不失为能红极一时的港片,可惜机不逢时,让它成了很多人的意难平。

即便如此,在我个人看来,这部《喋血街头》仍旧是吴宇森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10部最被低估的华语电影,《蜀山传》仅排第8,《剑雨》未进前三

和张艺谋,陈凯歌这种文艺片导演不同,一些商业电影因为故事过于晦涩难懂,或者表现形式超出当时的同类影片导致口碑崩塌。

有奉为经典的电影在上映之初并没卖座。

这些因为票房或者意识超前被评为 “烂片” 的电影在若干年后被不少影迷平反。

最经典莫过于如今被推上神坛的《大话西游》,在当年亏掉了2000多万,直接让周星驰的 彩星电影公司破产。

由于过于意识流,陈凯歌的《无极》被很多观众批评无聊,如今却又很多人为其翻案。

就让叉叉带大家回顾那些曾经因为档期、演员等因素造成票房失败,被评为烂片。

如今却被奉为经典的10大华语电影,看看有没有你知道的电影上榜吧:

上榜理由:徐克的心血之作,电影时代、战争场面足够宏大,却因为越南背景没有讨好到观众

虽然标榜是《英雄本色》续集,但《夕阳之歌》和前两部剧情上没有任何联系。

身为越南华侨,徐克希望把越南发生的不幸遭遇拍摄成电影。

刚开始徐克找到好友吴宇森,可吴宇森感觉这种题材不会在市场上吃香。徐克只能亲自上阵执导。

可惜徐克错就错在为了票房把故事取名为《英雄本色3》,虽然找到了灵魂人物周润发,并延续“小马哥”的名字。

但观众并没有看到前两部中宋氏兄弟和小马哥的相关故事。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遭到众多影迷的抵制。

如果抛开《英雄本色》续集这个噱头,《夕阳之歌》的观赏性还是极高的。

有激烈枪战,也有战争大场面,徐克甚至找来了坦克等重型装备。

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人们在乱世中风雨飘摇。

梁家辉、周润发和梅艳芳的三角恋缠绵悱恻,都让此片成为经典港片的代表。

梅艳芳演唱的《夕阳之歌》更是被广为传唱。

《夕阳之歌》被名字耽误,成为错误营销的经典案例。

上榜理由:冯小刚最用心的作品,片中主演受尽各种折磨,因为错误选择档期遭遇票房滑铁卢

在大众的认知中,冯小刚似乎成为了贺岁喜剧专业户。

虽然靠《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电影,为华谊兄弟赚足了钱,可冯小刚一直尝试拍摄一些有深度的作品。

而改编自1942年河南大旱真实事件的《一九四二》无疑是冯小刚最用心的作品。

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一众明星出演。长达一年的拍摄周期。

为了极力还原当时难民饥寒交迫的状态,演员们更是瘦身挨饿,受尽苦头。

错误选择档期,让内容沉重的《一九四二》并没有占到便宜。

观众更喜欢看到轻松的喜剧片,《一九四二》2亿投资,只赚回来3亿票房,按照1比3的回报率,绝对算得上是血亏。

受到《一九四二》的刺激,冯小刚在次年还是干起了老本行,拍了部口碑很差但票房很好的《私人订制》。

上榜理由:华语电影特效天花板,被誉为最符合仙侠小说气质的电影,由于电影晦涩难懂导致票房惨败

即使到了现在,叉叉仍认为《蜀山传》是 华语特效的天花板。

作为21世纪的第一部华语特效大片,《蜀山传》用8000万打造了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仙侠世界。

影片中出现的各种神器叫人大为观止,昆仑派的日月金轮,丹辰子羽毛状的天龙斩,峨眉派的天雷双剑,南明离火,昊天镜都华丽至极。

徐克其实早在1983年就拍摄过《蜀山:新蜀山剑侠》,郑少秋,林青霞,元彪等演员的加盟,让徐克在香港影坛站稳脚跟。

看到特效大片刘伟强的《风云雄霸天下》赚得盆满钵满,徐克也准备把《蜀山》的故事再次搬上银幕。

《蜀山传》的卡司阵容堪称豪华,郑伊健,洪金宝,古天乐,张柏芝,吴京,林熙蕾都是当打之年。

影片视觉奇观此起彼伏,令人应接不暇。

观众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万里长空,剑气横秋”。

昆仑、峨眉、五台山三大门派大战血魔的戏码惊险异常。

由于《蜀山传》过于注重视觉特效,导致故事逻辑云里雾里,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

再加上特效热闹非常,每个角色的出场都缺乏过度,直接导致演员的演技无法体现。

种种元素直接导致影片口碑崩盘。8000万的投资才换来了3000万票房。

其实如果徐克当时把《蜀山传》拍成三部曲,或者能补充影片中的不足。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蜀山传》都是华语电影特效的里程碑。

上榜理由:15年内最好的武侠片,由于过度消费吴宇森招致差评,11万人打出高分

即使到了现在仍有很多影迷把《剑雨》誉为15年内最好的武侠电影。

考虑到导演苏照彬在内地名气不高,所以在《剑雨》宣传初期,都以吴宇森出品为主要卖点。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影迷丝毫没有在该片找到一点吴宇森的美学暴力。

导致此片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再加上正好遇到同档期演员阵容更加豪华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后《剑雨》8500万的投资只获得了8000万的票房,可谓血亏的典型。

其实导演苏照彬的作品履历一直都是精品频出。

被誉为千禧年后华语恐怖片天花板的《双瞳》,《诡丝》都出自苏照彬之手。

对中华文化的深入考究,是苏照彬导演的特色。

影片中武器造型新颖:

女主角手中能绵软反折的 辟水剑,男主角一长一短的参差剑,能燃烧火焰的彩戏师双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影片对女主角细雨退出江湖,却身不由己的困惑外,影片中还金句频出。

武学奇才陆竹的那句“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 ”成为经典台词。

被黑石组织赶尽杀绝的张仁凤乔装易容成江阿生,在影片后半段边磨剑边保护妻子细雨的戏码,堪称最帅救场瞬间。

有江湖,有恩怨,动作戏过瘾,《剑雨》将人们对武侠世界的向往用写意的方式呈现出来。

即使到现在超过11万人给这部影片打出高分,可见质量之高。

上榜理由:实验性极强的武侠电影,赵文卓巅峰之作,武打设计新颖酷炫

和其他风格温润的武侠片不同,《刀》的影片基调极其狂野乖张。

赵文卓一直被当做第二个李连杰培养,而这部影片却成了他和自己角色定位的分水岭。

徐克在致敬邵氏武侠经典《独臂刀》的同时,也让赵文卓在影片中苦练独臂刀法。

无论是熊欣欣饰演的反派马贼,还是其他江湖人物都像是山野莽夫。

徐克用回忆的方式,将女主和铸刀厂弟子定安、铁头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江湖恩怨缓缓道来,让故事增加了沧桑感。

正是由于此片实验性太强,导致很多观众难以接受这种风格。

所以导致该片口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最终票房只有330万。

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影迷发现《刀》粗狂镜头下的阳刚魅力。

上榜理由:李连杰,邱淑贞,张敏全明星阵容,世上最腹黑的张无忌,由于票房惨淡导致续集计划搁置

现在回看《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观赏性依旧很高。

王晶在此片中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的战斗力只有六千,他起码一万以上”

咸湿猥琐的华山二老自称“红十字会”等桥段令人捧腹。

得益于李连杰扎实武术根基,无论是太极拳还是乾坤大挪移都展现了极高的观赏性。

邱淑贞,张敏,黎姿,洪金宝,吴镇宇等一众选角更是恰到好处。

张敏的白马回眸,邱淑贞的惊为天人成为当时不少观众心中最好的回忆。

而针对原著中张无忌优柔寡断的性格,王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李连杰饰演的张无忌腹黑多谋,身中玄冥神掌,时刻想着为自己的父母报仇。

可就是这样一部5000万投资,众多明星加盟的武侠巨制,却只获得了一千多万票房。

观众对于《魔教教主》无厘头的魔改似乎难以接受,再加上当时的香港电影产业动荡不安。

作为主演的李连杰当时一直在内地等种种因素,《倚天屠龙记》的续集计划就被暂时搁浅。

2022年春节,王晶终于在30年后实现了承诺,带来了《倚天屠龙记》的续作,可原本盼着看张无忌去大都的观众们早已长大成人。

原班人马早已物是人非,登录网络的《倚天屠龙记》也收获一片差评。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更像是观众对港片美好时代的缅怀,超出了一部商业电影的简单范畴。

上榜理由:华语动作片天花板,李连杰最强电影,影片中的打斗设计堪称教科书

要挑选李连杰最好的作品,叉叉肯定首推《精武英雄》。

作为李小龙的《精武门》珠玉在前,作为翻拍片的《精武英雄》在口碑上丝毫不亚于前者,本身就是奇迹。

作为虚构人物,李连杰将留学日本,之后回到国内替恩师霍元甲报仇的陈真复杂的心路历程展现给观众。

精武门的权力斗争,中国人对女友光子的仇恨等情节,扩充了故事的复杂性,充分展现了民国乱世的人心惶惶。

《精武英雄》神就神在能把文戏和武戏完美的融洽,不会让观众产生“为打而打”的突兀感。

万众期待的星爷电影,《新喜剧之王》的票房成绩能在春节档中胜出吗?

《新喜剧之王》的票房成绩非但不能在春节档胜出,而且毫无疑问扑街掉了。

2019年的春节档市场,已经成为开辟中国科幻电影类型的《流浪地球》,从力压群雄到笑傲江湖,而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从开始预售的领先,变成现在票房都输给不少国人调侃的低领动画《熊出没》。

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口碑票房扑街,这不单单只是开始广泛认同周星驰的“江郎才尽”,“炒冷饭”和“情怀圈钱”等等问题。

如果再联系到成龙的《神探蒲松龄》,和同期香港电影《廉政风云》的质量口碑扑街,都足以证明香港老辈导演和演员,在某种程度已经完全落后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内地观众的需求,话难听一点就叫做过时了。

周星驰作为香港电影巅峰时期的喜剧之王,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今年周星驰已经57岁,年纪早就过了创作巅峰期,观念跟不上年轻人也非常正常。

实际上不止周星驰,同期的成龙,包括早就已经被斥为炒冷饭的香港导演刘镇伟,王晶,吴宇森,刘伟强等等。甚至从很大几率来看,徐克,都有点沦为炒冷饭,卖情怀的路子上去了。

这些香港导演和大佬之所以如此选择,原因也非常简单。上面说过了,随着年纪上去,才思渡过创作巅峰期,观念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又由于他们是香港电影巅峰时代过来,积累了太多的辉煌荣誉,甚至是固定的观念。如果用到电影市场的资本和商业,再到看这些大佬长大的观众而言,形成巨大的情怀优势。

如同每个地方都经常见到吹嘘自己“光辉岁月”的老人们相同,从心理上面,这些香港电影大佬沉迷过去辉煌,完全可以理解。

周星驰与成龙非常相似,虽然他并不在电影里面表演。《西游降魔篇》里面,根据网上的各种资料,拍摄了《绝世高手》的本土导演卢正雨,对于其喜剧桥段拥有大量的建议。《美人鱼》也是相同。

一些好的桥段便是卢正雨的功劳,其它不好的桥段的点子,不能完全抛给周星驰。但不管有没有卢正雨,反正周星驰自己点子,和身边的团队,对于这个时代的喜剧,理解明显是非常的错位的。

周星驰只好借用过去辉煌的作品,也就是舒适圈子,先拍摄了《西游》两部曲,《美人鱼》虽然不是过去作品改编,但对香港巅峰电影致敬运用比比皆是,更不用提这部趁《美人鱼2》过后,赶工出来的《新喜剧之王》。

在伯光眼中,《新喜剧之王》如刘镇伟,再到王晶相同,情怀反馈无可厚非,喜剧点子段子过时,都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但周星驰在《新喜剧之王》里面讲故事的手段低级到如此,甚至还不如很多网络大电影的导演。

这与曾经自己独立执导拍出过《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经典作品的导演来讲,这个落差确实太大了些。

如果不是感慨周星驰真的老得太快,那么就只能开始代表周星驰沦为黄百鸣,刘镇伟和王晶的程度了。

关于《新喜剧之王》故事结构,叙事逻辑,再到人物塑造,到底讲得到底有多差,网上分析已经铺天盖地,但凡关注过本片的观众都有了解,此处便不再赘述。

更多关于周星驰和《新喜剧之王》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吴宇森成立新公司,首部电影就碰到周星驰,票房惨败却成为经典,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