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第二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于2022年12月8日在线上开幕。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现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停,在我们中国不同的地方还是出现。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奥密克戎引起的情况,我们不能用两年前的一些方法。因为现在(病毒)传染性极强,但是致病率大大减弱。如何顺应当前的形势,能够更好地优化我们的防控政策,使得我们国家真正地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我们呼吸人应该有这个责任。”


钟南山院士在线上会议中发言。 图片来源:网络

9日上午,钟南山院士在会议上做了《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对钟南山院士的报告内容做了整理,梳理出8个重要观点。

观点1:死亡率0.1%

钟南山院士指出,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BA.4/5)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他说,新冠疫情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在去年12月之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自从去年12月奥密克戎占据优势以来,死亡率下降得非常快,到目前大概跟流感0.1%的死亡率差不多。

点2:“有病毒没症状可能不算病

钟南山院士列举了北京、广州、重庆、郑州本轮疫情的感染数据,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占了绝大多数。无症状人数占感染人数比例显著上升,表明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不强。钟南山院士表示:“有病毒但是没有症状,从我的理解来说,可能不算病。”

点3:99%的感染者7-10天恢复

钟南山院士表示,奥密克戎现在的BA.4/5,BF7型基本上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并不存在肺炎,所以感染不可怕,99%感染者可以在7天到10天完全恢复。


资料图

点4:仅4.5%的病例存在长期后遗症

钟南山院士表示,同时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更低。他引用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

点5:“要从防感染转到防重症

钟南山院士指出,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已经降到和流感差不多。“所以,现在新冠感染并不可怕,并不是那么危险。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的防控政策应该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钟南山表示。

点6:“加速加强疫苗的接种

钟南山院士呼吁,再组织一次同种疫苗的加强免疫,虽然预防效果不会加强,但是预防重症的效果还是好的。对老年人的保护以及减少重症和死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此外,他认为异种疫苗加强免疫可以使得效果明显提高。

点7:“要加快研发鼻吸疫苗

钟南山院士还重点提到,要特别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医务人员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同时也要加快研发鼻喷吸入的疫苗。”

观点8:“预防‘过度预防’造成次生灾害”

钟南山院士强调:“我们并不是放开,并不是躺平,但是要预防‘过度的预防’,造成大量的次生灾害,对社会的灾害、对经济的灾害,这种灾害会远远大于新冠本身。”钟南山院士表示,国家及时出台“新十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上游新闻记者刘登徐远哲

延伸阅读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专家解答

针对有些人担心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对此,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做了解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医学上对后遗症定义说,某些器官组织损害以后,功能是不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比如脑血管病后遗症,卧床偏瘫,它是很难以恢复的,或者部分恢复。比方说脊髓灰质炎,也是传染病,得了以后会留下小儿麻痹后遗症,这叫后遗症。感染新冠后某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症状,比如我得了病以后,在一段时间内还有憋气、咳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可以恢复的。

童朝晖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导致后遗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目前国内外对新冠后症状的研究,针对的是之前的原始株,包括德尔塔这些。奥密克戎毕竟发生的时间比较短,目前应该说国内还没有对奥密克戎的,新冠后症状的观察。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奥密克戎90%以上是无症状和轻型,而且它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比如说低中热,还有咳嗽、咽痛,然后5天、7天就好了。从常识上讲,应该不会有后遗症,因为它在上呼吸道,没有影响到我们身体内的器官和组织,至少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的文献来支持这个说法。(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曹文钰)

钟南山院士专业提示,新冠病毒已突变

【导读】现在疾病基因突变,已经非常适应在人体内生存,所以它传播力度比较大,而且它比起流感有高20倍以上的死亡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10日下午,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邀请钟南山院士与韩国防疫专家在线交流,钟南山就何时复学、何时能动、全球疫情走势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境外输入风险究竟有多大

钟南山:风险肯定存在,但风险不等于现实。只要在国内采取严格的监控追踪,发现就进行隔离,同时对他接触的人进行严密观察,这样的情况下不会造成暴发。

没有暴发就不是“大流行”,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太悲观。想要将风险完全切除到零是不现实的,只要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就可以。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引发疫情反弹

钟南山表示,初步研究有非常少数的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但一直没症状,而且追踪一段时间也没症状的情况,这些病人是否有传染性,这还是个问号。所以,我们情愿把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一个有可能传染的对象进行适当隔离。可能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们就能够区分出来,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

随着疫情发展,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这个群体有可能越来越大吗?钟南山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现在占比非常小。

新冠病毒感染性比SARS、季节性流感高得多

钟南山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凭空来的,主要是来自两种人群:一个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另一个是来自比较明显的疫区的人员。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已带有病毒,大部分有传染性,在发病后五天左右传染性最强。新冠病毒的感染性比SARS、MERS、季节性流感高得多,能高百分之三甚至三点几左右。

复学时间

钟南山:关于复学,一看本地,本地区发病减少;二看外来输入控制情况,如果控制得不错,应该可以复学。具体时间不好说,我觉得应该不太长了。新冠病毒不可能被铲除得一干二净,只要没有造成大规模暴发就可以。

何时可以动

钟南山:在全世界的范围,特别是在大的国家,假如发作过去一个多月后,应该就可以动了,这是一个看法。如果明年再来,我相信人类已经对这个病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因为一开始是遭遇战,明年来的话就是阻击战。一旦出现,全国都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

柳絮、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病毒

钟南山:据我所知,没有听过通过昆虫感染的情况,蚊虫叮咬不应该成为问题。至于柳絮,除非是非常严重的疫区,柳絮通过病人的咳嗽飞沫可能会有些污染。但在现在,我不认为柳絮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未来全球疫情的形势走向

钟南山表示,全球疫情走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疾病本身规律。现在疾病基因突变,已经非常适应在人体内生存,所以它传播力度比较大,而且它比起流感有高20倍以上的死亡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目前从病毒的变异规律来看,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到了夏天会降低一些。

另一方面是干预情况。由于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应该考虑迅速发展疫苗,而不是靠大多数人得了以后,产生“群体免疫”,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太大。其次要重视“保持距离”,这是减少互相感染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

钟南山:在中国,疫苗研发每个步骤都在加紧,但疫苗是千千万万健康人接种,必须要非常注意。所以我们希望,一般情况是一到两年,但是由于病情的发展需要,可能会提前一些。

以上就是钟南山院士为大家解答的有关新冠病毒突变、病毒疫苗、全球疫情形势等等情况,大家近期还是要关注起来,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一定要早汇报、早治疗!

钟南山院士解答防疫新阶段百姓关切点:发热是否上医院?感染新冠怎么办?


焦点二:奥密克戎到底有多强的传染性、毒性?
为什么近期病例数增多,可能一不小心就“阳”了?
钟南山解释说,奥密克戎作为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与此前的野生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毒株相比,是一个单独进化出来的家族,其发展、演变、变异较快。新冠病毒跟人体细胞结合的区域叫作受体结合区域,奥密克戎这部分蛋白中的氨基酸,其中有96%的点位已发生了变异,换言之,已突变得差不多快饱和了。
“奥密克戎的变异带来了对人体的免疫逃逸现象,所以传染性很强,最新的毒株R0系数可以达到22,也就是一个人可以传22个人。目前中国主要流行的BA.4、BA.5和BF.7等传播很快,这种情况下,再强的防控也很难完全切断其传播链。”钟南山说。
除了传染性,奥密克戎的致病性也受到人们关注。钟南山说,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已经大大减低,近期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差不多。
奥密克戎已经很少见到侵袭肺部。钟南山说:“奥密克戎变异到BA.2、BA.4和BA.5以后,主要的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它已经很少侵袭肺部;从真实世界中的人体感染来看,绝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的病人症状都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咳嗽、咽痛和发烧等。肺部表现上很少看到有肺炎。”
“奥密克戎的表型可以说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这一点非常明确。它极少导致人死亡。”钟南山说。
钟南山同时提醒,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仍远远高于流感,对它的防范还是要更加注意,重点要放在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群体的保护上。
焦点三:感染了奥密克戎后,多久能康复?
钟南山说,新冠既然已经主要不侵犯肺,都在上呼吸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人的死亡。
钟南山说,从世界上和国内绝大多数的患者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症状一般第1至3天最厉害,第四、五天核酸检测结果常转为阴性,那就是康复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若确诊新冠,会在7至10天康复。
焦点四:感觉发热了怎么办?
最近,一些城市出现了发热门诊排长龙的现象,医疗体系是否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发热是奥密克戎或者是新冠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但此时也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有时候发热要注意是否患有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钟南山表示。
钟南山说,发热的患者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两天还没有退烧,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检测,如果是阴性,还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阳性,但又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也先不需要去医院,居家就行。“要看持续的情况和自己的感觉,奥密克戎的发热一般是2到3天,很少持续,流感也是这样。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钟南山说。
焦点五:假如感染新冠,需要去医院吗?
钟南山认为,这要根据情况,“如果原来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又感染了新冠,这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样的情况要密切地跟医院和医务人员联系,一旦有什么变化是要到医院的。”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去医院,可以在家。但是在家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钟南山认为,起码有几条要注意:第一,自己注意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第二,要经常带着抗原试剂,隔一天、隔两天测试,如果数天高热不退,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了。要是没有症状,过几天呈阴性了,就不用管了。
焦点六:还有必要戴口罩、囤积药物吗?
钟南山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变化,要更加注意个人防护。
“我也发现,近期群众对这方面做得更好了,这是好事。”钟南山说,口罩能够至少减少60%的感染风险,特别是N95口罩。
近期,不少人害怕被感染而购买药物。个人是否需要囤积一些药物?钟南山说,他不认为应该囤药,因为奥密克戎感染者绝大部分可以自己好转,囤药没有太大的必要,而且容易引起恐慌。
焦点七:对复学复课有哪些建议?
“新十条”出台后,不少家长关心孩子是否能够复学复课。
钟南山建议,从学校和孩子个人防护来说,要充分鼓励孩子接受全程疫苗接种,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有了全程疫苗的接种,复课更安心。此外,可以做抗原检查,抗原检查是比较准确的。比如复学以后,一旦有孩子测试发现阳性,可以立刻回家隔离,周围的孩子再做检测,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上课,应该走这条路。“各省各市各学校都有自己的情况和规定,对此不能做一概判断,但是应该走这个方向。”
文字记者:肖思思、马晓澄、徐弘毅
视频记者:肖思思、马晓澄、胡拿云、徐弘毅
延伸阅读:
钟南山: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12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团队两名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
钟南山等人接受采访
在采访中,钟南山回答了病毒致病力与演化趋势、疫苗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新冠后遗症、感染峰值何时到来等热点话题。
钟南山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钟南山
以下是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九个判断。
1.感染后99%不是重症
钟南山表示,回顾新冠疫情三年,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为4.65%。奥密克戎进入中国后,特别是9月份以来,通过对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重症率不到1%,病死率不到0.1%,从这一点说明,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
“感染奥密克戎后,99%都不是重症。”钟南山说,大多数能在5-7天内好转,“不要觉得得了新冠就很害怕,更不应该歧视感染者。”
2.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究竟无症状属不属于疾病?钟南山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突发性急性传染病,假如没有症状的话,应该说是不算病。”此外他认为,未来,可能会将新冠病毒感染定义为一种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3.病毒进化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钟南山说,自己曾与病原学专家谈论,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未来的进化趋势,毒力大概率会减弱,“没有人说一定会减弱,但我们要遵循最普遍规律去思考问题和决策。”他补充,以目前在新加坡流行的XBB.1亚型变异毒株为例,它的传染力更强,但致病力更弱,死亡率是普通季节性流感的62%。
4.奥密克戎极少造成肺炎,重症也不等于危及生命
黎毅敏表示,本轮广州疫情中,真正由新冠病毒引致的的重症病人比例并不多,而且主要表现在基础病加重,目前由奥密克戎感染造成肺炎非常罕见。
黎毅敏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是指感染者需要吸氧,或者是需要加强观察,跟普通人理解的“病重了”甚至是“病危了”不是一样的概念,“重症及危重症,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我们会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由普通型或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风险。”
黎毅敏
5.国产疫苗预防重症效果与进口疫苗无差别
钟南山说,除了做过器官移植手术,患有严重风湿病、心力衰竭、肿瘤等疾病外,即使是患有基础疾病在稳定期的老年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钟南山认为,相比于进口疫苗,国产疫苗虽然预防感染效果稍差一些,但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而且研究表明,在接种三剂疫苗后,不管是从实验室指标还是真实世界的数据,预防重症的效果都差不多。“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得重症。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了全程疫苗,对老年人预防重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6.后遗症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
钟南山说,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比如脊髓灰质炎,即使好了也会有小儿麻痹症,现在一些所谓新冠后遗症更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全身疲劳和脑雾等,主要是因为精神心理影响导致的。他指出,“我们不能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新冠肺炎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7.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
钟南山团队成员杨子峰表示,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以及我国疫苗接种现状,并参考香港地区与日本等地的情况综合研判,广州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1月中上旬到2月中期到来,“随着我们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等压峰措施,预计在3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杨子峰
“刚刚有人问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态?我的看法是在明年上半年,3月份后,我不敢保证,但看趋势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钟南山说。
8.不相信会发生大规模死亡病例
此前有人以香港疫情的死亡率推算全国或有几十万人死亡,钟南山认为这一假设不恰当,“不相信会出现这种情况。”
钟南山分析,今年香港疫情暴发时,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疫苗接种率不超过20%,但现在内地的疫苗接种情况比香港5月前好多了。截至12月8日,60岁以上老人的加强针接种率已经到了68.86%,“虽然还不够,但比香港当时好很多。”
钟南山
9.重复感染在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发生
钟南山院士及合作团队对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收治的158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的本土感染者及679例境外输入感染者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复阳的新冠感染者没有传染风险,临床症状也没有加重,无需接受住院治疗。
钟南山介绍,卡塔尔的研究显示,感染了奥密克戎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开展的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表明,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从这个意义来说,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钟南山强调,“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钟南山等人接受采访
【记者】黄锦辉刘珊
【图片】徐昊

钟南山疫情期在开学第一课的讲话

  

   钟南山疫情期在开学第一课的讲话
  
  这世上最难走的路,是读书的路,这几天,朋友圈里被《开学第一课》刷了屏。陪孩子一起上完这一课,没想到我深受触动,流的眼泪比她还要多。一看到钟南山老先生以及诸位?抗疫英雄?,那些感人的瞬间又重现眼前。听他们讲述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中国战胜新冠病毒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体会。
  
  今年以担当、团结、科学这三个词为主题,这正是我们抗疫成功的钥匙。哲学诗人泰戈尔说过:?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的步伐,带给我们的伤痛,至今没有愈合。福祸从来都是相依,每一场灾难也是最深刻的全民教育课。
  
  《开学第一课》中的这几句肺腑之言,希望后疫情时代的每个孩子,都能听到心里。
  
  01
  
  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开学第一课的第一讲,是我们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
  
  全场都笑眯眯的他,说了最严肃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出生在1936年的他,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因为从战乱年代活下来的每个人,都是侥幸。
  
  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对着大好河山狂轰乱炸。
  
  钟南山的家,就这样被炸塌了。
  
  等家人跑回来营救的时候,他已经被废墟掩埋。
  
  ?我的外婆就很紧张,赶紧跑过来,一直扒着那个砖头,真的找到我了,我的脸都黑了。?
  
  这次死里逃生的故事,一直伴随着钟南山长大、工作,直到现在讲给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和家长们听。
  
  2003年,抗击非典的时候,他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副院长,身处非典疫情最严重的震中之一。
  
  ?我当时看到我们很多医院的医生,包括主任都得病了。我跟我的院长讨论了一下,我们敢不敢提出来,就把最重的病人都转到我这里来。?
  
  转过来,就要对生命负责。
  
  最后广州非典存活率高达96.2%,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纪录。
  
  正因为有了战胜非典的宝贵经验,钟南山才能在新冠疫情的初期临危受命,连夜赶往武汉提供支援。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1月20日,是他发出了?肯定存在人传人?的预警。
  
  紧接着23号,武汉市新冠肺炎防空指挥部就决定,要排除万难建立火神山。
  
  也是在当天凌晨,武汉宣布封城,要将病毒和人坚决隔开。
  
  从1月23号到4月8号,武汉关闭了整整76天,1814个小时。
  
  据官方估计,这次的封城造成了至少2000亿元的损失,但是避免了至少70万的感染患者。
  
  我们都是这70万中的一员,生命,比黄金还要金贵。
  
  我常和孩子说,一定要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都是新冠疫情的幸存者。
  
  好好活着,才对得起英雄们的奉献和牺牲。
  
  好好活着,是我们的责任。
  
  02
  
  团结的力量,超过我们的想象。在《开学第一课》上的节目中,我注意到,有一个人上场的时候,镜头先聚焦在他的腿上,然后才上移到他的身上。
  
  这个人,就是武汉市金银潭传染病医院的院长张定宇。
  
  而这样看似不礼貌的聚焦,其实是节目对张院长特殊的关注。
  
  因为张院长身患渐冻症,腿部肌肉萎缩。
  
  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
  
  他说,当时武汉缺血,是全国人民的鲜血,支援了武汉的抗疫斗争。
  
  而康复患者的带有抗体的血浆,也救治了无数重症患者。
  
  ?我们中国人常说,我们血脉相连,这一刻,我们和我们的祖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听到这句话,我觉得自己的热血也在沸腾。
  
  这次疫情,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团结的中国人,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还记得国家卫建委宣布,建立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模式之后,16个省份各自领到了任务。
  
  抵御新冠病毒的长城,绕着湖北省绵延到了全国。
  
  汶川的网友说:?我还记得当时大家就是这样帮助我们的。?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疫情无法割断我们的连结,只会让中国人的手,握得更紧一些。
  
  我们这一代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更需要懂得团结的力量。
  
  前段时间,一段中国小朋友拍球的视频火遍世界。
  
  这个视频仅10秒钟,被网友发在推特上,配文是:?中国幼儿园游戏:合作?。
  
  几十个小朋友围成圆圈,在转圈的同时双手拍球,没有一处失误,没有一人掉队。
  
  网友评论说:?在美国,从小被教导成个人主义者,强调与别人的竞争,但中国更注重团队合作,也许这就是中国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的原因。?
  
  女儿和班里的一位同学经常争第一,有时候偶尔考了第二,就自己怄气很久。
  
  有一次老师和她说:
  
  ?第一名只是班级的名次,到了全年级,甚至全市排名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你们能互相帮助的话,也许能一起升入最好的高中和大学,成为终生的好友。?
  
  中国人就像长城,每一块砖都不起眼,但是连起来就能创造奇迹。
  
  团结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伟大。
  
  03
  
  永远选择更难的那条路。
  
  这张,是全世界现存病例的数据图。
  
  中国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一路降低到现在现存的529人,其中有358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我们都纳入了统计。
  
  但是在现在疫情肆虐最严重的美国,仅在7月31日单日就确诊了6万人。
  
  因为当天检测了82万人,是疫情期间检测人数最多的一天。
  
  而在之后,每日检测的人数竟然在逐渐减少,也导致了新增确诊人数的趋势,就如同过山车一样陡峭。
  
  被数据蒙蔽住眼睛,就会被真实的情况打脸。
  
  患病人数在增长,人命在流逝,就如同被冲垮的堤岸,别无办法。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这是最难走的路,也是唯一被验证有效的路。
  
  在其他国家宣扬?群体免疫新冠肺炎不过是流感?的时候。
  
  我们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最先靠近了终点。
  
  当初同一个起跑线的人,已经被我们甩在了身后。
  
  任正非说:?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
  
  ?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
  
  华为把世上难走的路都走完了,所以华为成为了全世界5G做的最好的公司。
  
  孩子,对于你来说,这世上最难走的路,是读书的路。
  
  寒窗苦读一读就是十多年,没有鲜花和掌声,也没有人能真的帮到你。
  
  但是只要熬过去,经过时间的检验,就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
  
  你一定要记得,迷茫的时候一定会要选择更难走的路。
  
  因为,最容易的路,会越走越难;最难的走的路,会越走越容易。
  
  04
  
  好好学习,因为我们的国家需要。在我们刚刚疫情中缓过来的时候,又埋头做成了另外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7月的最后一天 ,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自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经过26年的努力,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现在每个人用的?健康码?的定位,就是由北斗定位系统为我们保驾护航。
  
  在《开学第一课》上,北斗工程的副总设计师,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这样说:
  
  ?同学们要好好地学习,我相信下一代的更加优秀的北斗系统,未来宇宙的?布星人?,就一定会在你们中间诞生。?
  
  每一次中国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背后是一群科学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如果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一定会坚定且耐心说:
  
  ?好好学习,脚踏实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 口号 ,而是现在很多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实践的信念。
  
  今年被华为201万年薪招聘的?天才少年?张霁,婉拒了其他企业开出更高年薪的橄榄枝。
  
  因为他觉得:
  
  ?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咱就尽力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
  
  当国家真的有危难的时候,能拯救自己,拯救国民的人,永远是那些把知识化为力量的人才。
  
  而什么是人才呢?
  
  就是经历了寒窗苦读,掌握全球顶尖的技能,能够创造出国家需要的,世界最好的产品的人。
  
  他们是国家培养的精英,也是国家前进的动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小时候少年以祖国为荣,长大后就会成为祖国的光荣!
  
  05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撒贝宁,问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
  
  ?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看待未来漫长的一生。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这么宝贵的生命,实现它的价值。?
  
  张院长微微笑着,说:?生命就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身患绝症的他,却依然能够努力工作,完成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
  
  健康的我们,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呢?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不在未来后悔。
  
  与朋友们共勉!
  

新冠疫情未来走向将是怎样的?钟南山院士揭露谜底,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一. 新冠疫情未来走向将是怎样的?

反复的新冠疫情长期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盼望着它能够早日过去,那么,未来的疫情态势将会怎样呢?对于这一点,钟南山院士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以下观点:

1. 新冠疫情可能长期存在,但是,大规模传播是可以控制的。

2. 我们将在动态清零中逐渐开放。




二. 新冠疫情可控,可胜,但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1. 新冠疫情还会反反复复一段时间。

其一,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是说消失就能消失的。

其二,新冠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病毒。新冠病毒来自于自然界,而且,多种动物身上被检测出了新冠病毒。

其三,新冠病毒在不断发生变异。变异之后的新冠病毒,虽然毒性有所减弱了,传播性却更强了,这也给人类增加了抗疫难度。



2. 未来抗疫是我们不断夺回正常生活的过程。

其一,我们应该对抗疫怀有必胜的信念。

人类在历史上遭遇过各种各样的疫情,诸如数次大规模的鼠疫,天花、西班牙流感等,但是,即使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代的人类都顽强地走过来了,而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对抗疫怀有必胜的信念。

其二,我们有足够的办法战胜新冠疫情。

比如说,通过核酸检测、大数据等手段有力控制疫情,实现动态清零,通过新冠疫苗的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将来,随着新冠药物的面市和使用,我们会进一步增强对抗病毒的能力。




其三,抗疫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类必胜。

结束语:虽然和新冠病毒的斗争还有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但是,人类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大自己,不断取得更多的优势,进而彻底战胜新冠病毒。

回眸!钟南山院士与广州新闻发布共同走过的这三年→


12月9日上午,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一行,举行媒体见面会,整整100分钟,24个问题,全程作答,干货满满。
“什么时候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生活?我的看法是在明年上半年,3月份左右。”这段重磅发声,是此刻人们最需要的“定心丸”。
自11月30日广州率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至其时已逾10天;12月7日,《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新十条”出台。病毒变异新特征、防控治疗新指引、今后疫情新形势群众不少困惑亟待解答。
事实上,面对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疫情,广州一直通过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直面回应社会关切。
10月25日至12月7日44天44场新闻发布会没有一天停歇过
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专家应邀与媒体见面。
图说:2022.12.9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参加钟南山院士团队媒体见面会
“奥密克戎致病性已大大减低,绝大多数人会在5~7天好转”
“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我们不叫它后遗症”
“过去我们的做法完全是对的,不然怎么会有世界上最低的患病率、最低的死亡比例?”
整整100分钟,24个问题,个个有回应,86岁的钟南山,科学判断铿锵有力,句句表态掷地有声。
图说:2022.12.9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参加钟南山院士团队媒体见面会
这是自2020年2月27日以来,钟南山第八次出席在广州新闻发布场合上。他从来不念稿,没有一句套话,各项数据脱口而出。他总是在发言前脱下口罩,让每个人都能从这张熟悉的、坚毅的脸上感受到力量——有您在,我不怕!
“说真话、做实事”,钟南山始终践行的这一信条,背后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对老百姓负责的使命担当。钟南山感染着每一位在广州新闻发布台前或幕后的人,这也充分印证了,只有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发布会的权威信息、铿锵之声才能走进人民心中。
关键时刻,总会发声
无双国士,赳赳英雄。钟南山因2003年“非典”暴发时大胆建言、领军抗疫而广为人知。人们敬佩他的国难面前总是挺身而出、逆行犯险;更敬佩他不仅医术精湛,还“敢医敢言”,总在关键时刻告诉公众事实,以科学家的专业判断,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稳定情绪、科学有效防控。
2020年2月27日上午,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医科大学迎来了钟南山院士的第一次出席。
图说:2020.2.27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5楼会议室,参加疫情防控保障专题新闻通气会
3月18日,钟南山再次出席,在两个多小时内,回答了疫情形势研判、国际联防联控、外防输入等15个方面问题。
图说:2020.3.18钟南山院士在广医一院新住院大楼学术报告厅,参加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此后的4月,钟南山更是在4天内连续两次出席,回应的无一不是当时最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有可能出现输入病例”,他精准预判全球疫情形势,为全国的疫情防控敲响警钟。“身体里出现足够抗体不会再感染”,他用科学发声,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为抗击疫情凝聚共识。“有信心四月底控制疫情!”钟南山的判断,瞬间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数以亿计的网民转发评论。这一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预判被证实是准确的——5月7日,中国内地高、中风险地区清零,本土确诊病例首次降至50例以下。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也是广州新闻发布始终坚持的信条。除了钟院士本人的发声,其团队成员也频频亮相广州新闻发布会,带来科技战疫的最新成果:成功分离出毒株,“警惕粪便传播”,构建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
全民“偶像”,频登热搜
确实,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但在发布会上,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才是真正的“定心丸”。科学准确又通俗易懂,正是钟南山出席发布会时发言的不凡之处。
“输入的病例并未造成疫情的大规模反弹,少数、个别病例不应该妨碍复工复产。”在2020年4月12日举行的通气会上,钟南山以R0值为依据强调新冠病毒传染性很强,防控最有效的办法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坚定人们复工复产复课的信心。
图说:2020.4.12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参加广州市第75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尽量少到处串门派利是,出门尤其是坐电梯注意戴口罩。我几个助手今年买年花也是就近买,就不到花市买了。”2021年1月31日,钟南山在“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活动上,给人们普及春节防疫的注意事项。
图说:2021.1.31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参加“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的宣传报道和采访发布活动
专业又不失通俗的表达,让钟南山和广州新闻发布会无数次受到民众广泛关注,登顶热搜榜。仅12月9日举行的这场见面会,就有4个话题先后登上微博热搜前十。其中,单“钟南山回应新冠后遗症”一个话题,点击量已超过5.4亿人次。钟南山成了年轻人眼中最酷的科学家,百度的搜索指数显示,搜索“钟南山”的网友,一半以上是90后。
心怀天下,国际关注
在广州新闻发布厅的照片墙上,一张钟南山的留影吸引了无数人眼光:那是他踏入会场后与19名出席发布会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问好的画面。
2020年4月,广州抗疫举措一度引起境外媒体的误读,但广州直面问题,在第一时间举办了多场新闻发布会,回应境外舆论。其中,4月15日,钟南山在这场与在穗外国朋友面对面的交流会上,全程用英语配合PPT介绍了中国防控疫情的举措,分享了自己对于全球疫情防控的观点。“Oneworld,Onefight!”他强调:我们处于同一个世界,在这场全球抗“疫”战里,世界各国都在一个战壕里。
图说:2020.4.15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16号楼5楼,参加广州市第78场疫情防控新闻采访活动
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在5月4日举行的广州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应邀连线美国、俄罗斯等疫情高发地区的留学生,为身在异国的中国孩子们答疑解惑。“单凭干咳不足以说明感染了新冠肺炎。”“如果高烧不退可以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品、连花清瘟等,新冠肺炎80%都会自愈,心态上不要紧张和害怕。”“41年前我是中国派出的留学生在海外学习的快乐、艰辛、成就,我能够体会。”
图说:2020.5.4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广州市第9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活动
巍巍南山,定海神针
新闻发布会是严肃的,但也有一个个温情时刻。2020年8月27日,全球使用ECMO时间最长的新冠患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出院。钟南山率领医护团队亮相。“虽然救治难度大,但我们的ICU团队所有人在困难面前选择坚守,生命可贵,他们从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图说:2020.8.27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111天ECMO新冠患者出院专场新闻采访活动
他关怀病人,说新冠康复后二次感染为个别现象,呼吁不要对康复者另眼相待。他为团队创造的生命奇迹感到骄傲,“我们知道,一般外科抢救或呼吸衰竭综合征的病人,用ECMO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坚持一两个月就是奇迹了,而这位病人ECMO上了111天。我在与国外同行交流时,他们也惊讶于能够在这么长时间克服了出血、凝血、感染3个大关。”
每次出席发布会,钟南山总是那么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但在2020年3月18日,一个发布会上的温馨镜头“小朋友为钟南山送礼物”登上微博热搜榜,1.4亿网民看到,钟南山在收到曹馨文小朋友绘画的健康建议漫画后露出的和蔼笑容。“当时我看了直播,钟老特意为小朋友站起来”、“实名羡慕小朋友,钟院士我们中意您啊”、“钟老才是我们值得追的星”网友纷纷转发评论道。
图说:2020.3.18钟南山院士在广医一院新住院大楼学术报告厅,参加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时光荏苒转瞬三年钟南山依然是疫情防控权威发布会上最亮的“星”最稳的“定海神针”
在百姓眼里,钟南山院士始终以人民情怀、科学精神,诠释“百姓知情,天下太平”这一朴素理念。这也是新时代广大百姓对党政新闻发布的真挚期许,亦是中国广州新闻发布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