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
陈希宣布中央决定 李干杰主持并讲话 林武周乃翔讲话
中央决定:李干杰同志不再兼任山东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林武同志任山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12月29日,山东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
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李干杰同志不再兼任山东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林武同志任山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讲话。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张光军,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出席会议。
李干杰在讲话中表示,坚决拥护、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党中央决定由林武同志担任山东省委书记,这是党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山东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厚爱,是对山东领导班子的有力加强。相信林武同志一定能够和省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创山东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李干杰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多次视察山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我在山东工作的这段日子,始终坚持的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坚定不移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与大家一起,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确保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突出“六个一”的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的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的重点任务,坚定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始终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始终聚力繁荣文化事业,始终聚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始终聚力改善生态环境,始终聚力从严管党治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山东的发展质量、发展环境、治理效能和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在全国发展中的战略位势更加凸显,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山东正向着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大踏步迈进。之所以呈现出这些积极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深深地感到,做好山东的工作,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山东发展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还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得益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我向长期以来给予我工作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李干杰说,山东是一片充满深情的土地,也是一块实现梦想的沃土。山东这个地方好,山东人民好,山东的干部好,山东的发展前景好。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巩固拓展好山东发展的比较优势,咬定目标不动摇、持续攻坚不懈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路子一定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希望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开拓进取、担当实干,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一朝山东人,一生齐鲁情。我会永远铭记山东父老乡亲对我的关心,永远铭记同志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永远铭记同大家一起拼搏奋进的难忘时光,一定一如既往地关注山东、关心山东、支持山东。相信山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林武在讲话中表示,完全拥护、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党中央任命我为山东省委书记,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山东人了。我将恪尽职守、竭忠尽智、担当作为,与省委常委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篇章,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信任,决不辜负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期盼。
林武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高度重视,赋予我们“走在前、开新局”的崇高使命,为山东阔步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以李干杰同志为班长的省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重要要求,推动全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干杰同志为山东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武说,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这次从三晋大地来到齐鲁大地,从关公故里来到孔孟之乡,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区位优越、地位重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忠实厚道、英勇顽强的齐鲁儿女,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孕育的沂蒙精神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今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科学擘画了山东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化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既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地开创山东各项事业新局面。一是感恩奋进铸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聚焦主题谋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聚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进一步提升山东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三是改革创新增动力。大力弘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是一心为民守初心。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五是清正廉洁作表率。始终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带头廉洁自律、处处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自觉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周乃翔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党中央决定林武同志到山东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山东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李干杰同志在山东工作期间,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走在前、开新局”,创造性谋划和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高扬山东九大比较优势,扎实推进“三个十大”行动计划,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展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远不会忘记。我一定和省政府班子同志一道,自觉接受以林武同志为班长的省委领导,全力支持配合林武同志的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自觉扛牢职责使命、全力以赴推进省委工作部署落实,更加严格要求,更加扎实做好工作,努力为山东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现职省级领导干部,副省级以上老同志,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党政正职,省属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鲁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大众日报记者赵洪杰 刘兵 李子路 报道摄影房贤刚)
山东经济学院现在叫什么
山东经济学院现在叫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于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该校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建立,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3万人,总共有4个校区。
2009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
(2011年5月6日,教育部致函(教发函[2011]10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6月29日省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通知,撤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建制,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山东财经大学(筹)。如无意外,2012年5月前将正式去筹挂牌。
2011年7月4日上午,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
7月4日的会上宣布了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领导班子,由原山东经济学院院长郝书辰任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原山东财政学院院长刘兴云任山东财经大学(筹)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文珍是什么职业
张文珍
张文珍,女,山东昌乐人。文学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
中文名:张文珍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昌乐
职业: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副主任
主要成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代表作品: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研究
传授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等。
为市厅班、人大政协班、县处班、县委书记班、中青班、党政研究生班、十七大学习培训班等主体班次讲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代世界文化与中国的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齐鲁历史文化研究》、《山东文化资源与新时期山东精神》、《课题研究与干部论文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笔试方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面试方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面试模拟》等专题。为函授班次讲授《公文写作与处理》、《司法文书概论》、《经济文书写作》、《中国法律史》等课程。
主要成就
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文化报》、《学习时报》、《山东大学学报》、《齐鲁学刊》、《理论学刊》、《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3部,出版合著5部,出版教材1部;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1项、参与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3项、主持完成全省党校系统课题2项。曾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新闻奖(言论类)二等奖、获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评奖3次;连续3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07年记三等功。
出版著作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研究》张文珍(作者),王凤青(作者)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元曲三百首》张文珍(注释解说词)
访谈
2012年11月15日,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张文珍做客齐鲁网,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广大网友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解读。
十八大报告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提到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回答网友提及的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网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时,张文珍说,网络应该扮演引领先进文化的角色,加强网络监督,抵制低级、庸俗的内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每一个网民在他律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律,用良好的网络道德要求自己。
张文珍强调,要加强改进网络的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七八岁的小孩、八十高龄的大爷大妈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游,网络文化建设是我们国家整体上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组成部分。网络应该扮演的角色,一种先进文化的角色,应该是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也应该加强网络上的监督、检查,不能让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泛滥,也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的前提下,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网络人士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道德要求自己,加强自律意识。
兖矿集团单位怎么样
昔日中国煤炭业翘楚缘何泯然众人?兖矿滑落带给业界怎样的启示?要走出困境,新班子要克服怎样的重重阻力?文| 本刊记者沈小波
凫山路298号是一座13层的白色小楼,即便在山东邹城这个县级市里也并不引人注目。这是兖矿集团的总部办公楼,使用已有数十年。由于年代久远,兖矿的老人们也记不清它建成的具体年份。前年,整个楼房经过了一次重新粉刷,遮盖了一些时间留下的破败感。晴天里,靠外的窗户都会拉上蓝色的窗帘,与这个地方小城一样,看上去千篇一律,单调宁静。
但事实上,这种宁静假象正在急剧瓦解。立业近半个世纪的兖矿,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阵痛。
自2013年5月起,为挽救业绩快速恶化的困局,兖矿集团连番祭出断腕举措——不仅管理层薪酬拦腰斩断,普通员工取消奖金,同时还清退数以千计的非在册用工。外人很难理解这一举措带给兖矿职工的痛楚,非在册用工绝大多数是职工家属。而每年面向职工子弟的招工,也终于告停。
延至七月,兖矿集团管理层再度换届。张新文、李希勇分别从济南高新区与山东能源集团调任兖矿董事长和总经理,改变了此前兖矿主要管理者自内部循例提拔的惯有生态(耿加怀除外,其在兖矿发展中角色尤为突出,后文有铺叙)。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在兖矿领导班子调整会上强调,要确保“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同时也直言兖矿面临“发展、稳定和改革三大压力”,在“改革压力”上,张副省长尤为铺陈,以示紧迫。
兖矿确已抵达变革底线。2013年,兖矿集团营业收入在煤炭行业排名再度下降,位列第十六位。名次之外,是利润的急剧下滑。2013年上半年,兖矿净亏损已达十数亿——在过去的十年间,兖矿从长期把持的中国煤炭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上一路下挫,及至今日,仍难见复兴迹象。
为安抚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兖矿将巨亏原因主要解释成汇率变动。但在兖矿利润连年下滑的败局中,市场已难掩非议。而在兖矿内部,情势更是暗潮汹涌,在集团内部改革会上,有人已痛言兖矿“病得不轻”:错失的黄金机遇期、持续亏损的煤化工业务、低效率的管理体制、并不清晰的战略定位等,一一成为标靶。
在中国此前煤炭十年黄金期的高光映照下,兖矿的逆市跌落尤为刺眼。作为栖居小城的千亿级地方国有大型企业,兖矿的荣耀与褪色,均有其难以逾越的隐形藩篱。
视野、资源、人事、体制和盘根错节的地方关系,是让兖矿曾经聚力向上的宝贵力量,也是十年来兖矿裹足不前乃至经年下滑的病灶病因。
兖矿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在走马上任两月后,于兖矿领导干部会议上,总结出兖矿四大问题: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依然存在(非常严重);体制、机制比较落后,机构设置臃肿;投资管控、风险管控不严;非煤产业、辅业作为主业补充思路正确(但现在成了大包袱)。
显然,新任管理层经过广泛、缜密的调研后,所做出的问题判断符合其改革指向,也是兖矿未来变革阻力之所在。而兖矿在过去煤炭黄金十年期逆市跌落的因由,则由更多因素综合而成。其败因发酵与决策失守,更是折射出地方大型能源企业的普遍生态。
难追战略期
截至2012年,在经济大环境及供需关系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从世纪初便狂飙突进的中国煤炭业黯然告别“黄金十年”。这十年期间,不仅造就了中国煤炭业的整体繁荣,也涌现出多家体量庞大、产业链绵长的“全球五百强”煤企。“黄金十年”的另一重大标志,是以陕蒙、新疆等资源省份掀起前所未有的圈地、投资狂潮。但凡能在世纪初十余年间高速发展的中国煤企,均在这些地区盘踞大量资源。
但在这一周期中,兖矿不仅未能从中国煤企翘楚的位置上向“全球五百强”更进一步,还在陕蒙、新疆等新晋煤炭资源大省中尴尬失位。
2013年12月11日,在兖矿书画研究会所驻的二层小楼里,原兖州矿务局副局长赵钟铎接待了来访的《能源》杂志记者。
“那个时候兖矿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要超过一半。”赵钟铎1997年离任副局长职务,此后担任兖矿研究员三年,2000年完全退休,正与上世纪末国内煤炭行业困难时期重合,而这却恰是兖矿最辉煌的时间。历史资料显示,兖矿在1998年利润占全行业利润58%,1999年占行业盈利企业盈利总额90%。兖矿的声誉在这一时期达到顶点。其时董事长赵经彻在2001撰写兖矿战略构思,目标直指“世界十大煤炭生产商”。
但2001年恰是一个新的战略期的开始。国内煤炭市场回暖,数年之后国内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电荒,煤炭供不应求。2002年底至2003年初,前期关停大量小煤矿之后,政策开始鼓励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东北、京津、华东、华中被列入东部调入区带,晋陕蒙(西)则划入中部煤炭调出区带,西南、西北属于西部煤炭后备区。
面向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的煤炭开发至此拉开序幕。事实上,由于山西资源开发倾向本地企业,资源的争夺更多集中在陕西和蒙西。回顾那段历史,一位煤炭专家感言,“谁抓住了陕蒙,就决定了它在未来三十年的发展。”
依托自身所有的神东矿区,神华集团持续对外收购,并创新模式,采用租赁手法获取探矿权,抢占煤炭资源。从1995年创立到2003年,神华煤炭产量增长了40倍,并于该年突破1亿吨,成为国内首个亿吨级煤炭企业。
兖矿则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从赵经彻1997年提出“煤与非煤并重”,经历1999年收购鲁南化肥厂,兖矿将未来的战略重心放在了煤化工之上。在2003年,兖矿提出8年投资400亿,形成煤制油、甲醇、醇酸等大规模生产能力。
但煤化工未如初始预期那般给兖矿带来巨额利润。上世纪末煤市低迷期,发展非煤产业度过寒冬观念开始兴起,此后陕蒙等产煤大省“就地转化”政策亦促使形成“逢煤必化”局面,大量投资涌入煤化工。如甲醇、醋酸经历短暂暴利期后,即陷入行业性亏损。
兖矿曾对煤制油寄予厚望。依托自身煤气化[-0.93% 资金 研报]经验,到南非沙索公司挖角,兖矿号称已掌握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自主产权,并在榆林规划远景10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但令兖矿始料不及的是,该项目遇上发改委控制煤制油政策,截至目前尚未审批通过。
2005年之后,由于本部资源日趋枯竭,而省内巨野煤田也瓜分完毕。兖矿不得已走向省外。但此时已错失最佳时期。2007年往后,兖矿逐渐在外有所斩获,但此时资源瓜分已接近尾声。兖矿最重要的收获在2011年。该年兖矿通过公开竞标陆续获得鄂尔多斯[2.06%资金 研报]石拉乌素井田和转龙湾井田,中标价格亦当时创下一个新的高点。前者耗资66.49亿元,后者为78亿元。
从前期缄默无为到后期巨资进入,兖矿错失了资源扩张最宝贵的时间。神华则以煤炭黄金十年最大的得利者遥遥立于煤炭行业顶端。早前兖矿鼎盛时期,神华内部对标兖矿进行赶超,如今则变为兖矿对标神华,只是差距越拉越大。2013年,神华产量超过4亿吨,兖矿产量7600多万吨,其中2600多万吨尚来自澳大利亚。
领导人争议
战略期的沉痛错失,使得兖矿内部即便未能实现讨论公开化,但兖矿上下对时任管理层的非议,已难以遮掩。
自兖矿在上世纪末达到历史顶点至今,已历经赵经彻、耿加怀、王信和张新文四任一把手。其中,2003年至2010年期间执掌兖矿的耿加怀,争议最大。
2003年4月份,耿加怀正式接任兖矿董事局主席,开始决定这个煤炭行业明星企业的命运。耿加怀来自淄博矿务局,一个资源枯竭矿区,最困难时期年产量尚不足百万吨。
刚来兖矿的时候,至少在两三年内,耿常以“兖矿”开头,而非一般的“我们”。有敏感人士即指其“没有把兖矿当自己人。”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耿加怀的前任太过辉煌。赵经彻1991年5月担任兖州矿务局局长,2003年卸任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兖矿内外,赵经彻有“眼光超前,魄力大”的名声,业内人提起赵,现在还常常为其折服。
赵经彻完整引领了兖矿崛起并达到顶点。他顶着风险持续投巨资研发综采放顶煤技术,对兖矿意义重大。赵率先提出“煤与非煤”并重(但这一决策如今功绩难以评定),并在1999年收入鲁南化肥厂,开启兖矿煤化工进程。赵经彻亦看到本部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在外部再造“三个兖矿”,兖矿随之进入贵州、山西、澳大利亚。
执掌兖矿之后,耿加怀亦曾发出自己声音,并表达了对前任战略相左的想法,在内部会议上称赵经彻“吹牛”。但在兖矿内部人士看来,耿在其任期内,仍然按照赵经彻定下的路线前进,如在其任内陆续开工的国泰、国宏等化工项目,以及贵州持续开发,其立项均可追溯至前任。
但在煤炭行业战略大发展期,执行旧有战略方针,却未能应时而变,难称合格。兖矿内部的质疑即集中在此。在战略大发展期,耿加怀没有带领兖矿如神华般,在省外以收购、竞标矿权等方式快速扩张。
不仅如此,兖矿还拒绝了送上门来的重大机遇。耿加怀任内,2004年前后,兖矿曾错失两次机遇。其一是新疆哈密矿务局。彼时王乐泉主政新疆,因为出生在山东的缘故,王乐泉对山东企业的厚爱路人皆知,亦希望山东省内优秀企业入疆投资,曾提出将哈密矿务局整体无偿划拨给兖矿,最终却被婉言谢绝。此后哈密矿务局并入潞安集团。
另一个找上兖矿的是鄂尔多斯政府。由于央企隶属中央,对等对话方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并不把鄂尔多斯地方政府“放在眼里”。且央企利润上交中央,润及地方有限。鄂尔多斯因此希望兖矿入蒙开发煤炭资源,并提出优越条件,无偿划拨兖矿看中资源。但最终亦被耿加怀拒绝。
兖矿战略研究院一位前任员工讲述了其亲身经历的事情。早前兖矿购买国外设备建设国际焦化公司时,首钢曾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股。“对方很客气,说是仰慕兖矿名气,只是参股,只享受股东权益,不干涉经营。”该人士基于职责,曾撰写报告建议兖矿批准,最终亦遭耿拒绝,理由是国际焦化已有外资合作伙伴,“不需要。”由此,兖矿错失了一个与下游客户建立联盟降低风险的机会,事后焦炭产能过剩,兖矿又为销售市场而束手无策。
“错失掉的机会太多了。”上述职工痛心疾首。回望耿加怀时期,他如此评价耿加怀,“过于看重事物的风险。”
有有心人总结兖矿历任领导人,提出“兖矿循环”的看法。其具体指兖矿的领导人都是“开拓型”与“守业型”交叉任职。如赵经彻属于开拓型,而耿加怀属于守业型。赵的前任刘恒月同样属于守业型,“为职工造的房子都偏小”。刘的前任彭井凉则“据说胆子比赵还要大”。王信“固然魄力比不上赵,但比耿要强多了。”
尽管不可能(赵经彻因年龄退休),该人士还是认为,如果在战略扩张期,能由赵来执掌兖矿,耿加怀注重内部管理,辅助搭配,“兖矿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山东的兖矿
2013年9月,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在兖矿领导干部会议上说兖矿比神华有“三不如”(与神华对标是兖矿上下难以释去的情结),“一是战略不如神华正确合理;二是政治资源不如神华;三是执行力不如神华强”。
作为山东省管企业,兖矿的视野与体制有其天花板,将兖矿所有决策失误推向某位管理者难免有失偏颇。而兖矿的褪色与滑坡,恰是在上世纪末高峰期的管理变革时便种下因由。
1998年是煤炭管理体制重大变革之年。煤炭部于该年撤销,原由煤炭部直管的重点煤炭企业也陆续下放地方,兖矿在这一时期归属山东监管,包括人事任免。此后,下放各地的煤炭企业,随各地政府思路、方针而舞,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相对于神华的资源扩张、中煤的全产业链,山西根据煤种不同进行兼并重组,2001年由西山矿务局、汾西矿务局、霍州矿务局合并组成山西焦煤,随后不断收购地方小煤矿。此后山西又依托大同煤矿集团,整合动力煤资源,重组十多家煤炭企业。同时,山西还组建了无烟煤集团。
陕西、宁夏则集全省之力,成立以省为单位的煤炭集团,陕煤、宁煤随之诞生。陕西煤业集团2004年2月成立,合并陕西10家单位,成立之初原煤产量就达3000万吨,占陕西省40%。
山东则选择发展非煤产业。山东煤炭资源普遍趋向枯竭,再发现大煤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能因为煤矿枯竭,职工失业,形成社会问题,这是政府必须考虑的。”山东煤炭系统一位官员如是解释山东选择发展非煤产业的原因。
从2003年开始,发展非煤产业成为山东煤炭行业的重大方向。每年12月或次年1月,山东省政府会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为全年的煤炭行业发展定下基调。到来年4月份,煤炭工业局则会根据工作会议精神,再具体和各煤炭企业沟通协调,确保煤炭企业按省政府指示运行。
“每年的煤炭工作会议,非煤产业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述官员介绍,山东是全国非煤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非煤产业经济总量可以占到煤炭行业经济总量60%以上,他极其赞扬山东煤炭企业的执行力,“始终与政府保持步调一致”。不过他也承认,非煤产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2012年利润仅占煤炭行业利润1.28%。
2005年之前,山东省一直对煤炭企业向省外扩张持反对态度。有知情人士介绍,彼时山东省内高层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煤炭企业资金较充裕,为什么去省外投资,为什么不在家乡做建设?“当时却没想到这是抢占资源,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未来。”上述人士说。
据该人士介绍,哈密矿务局最终未能划入兖矿,山东国资委起到很大作用。山东国资委提出的并入条件是,哈密矿物局需要先剥离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兖矿方才接手。这一条件激怒了王乐泉,致使这一机会错失,“哈密这地方全是矿务局的人,你让人家剥到哪里去?”
直到2005年之后,山东资源日益枯竭。省内思想开始转变,转而鼓励煤炭企业开始走出去。亦是在这一时期,兖矿、新汶等山东煤企开始对外寻找资源,实质性突破则要等到2007年之后,但此时煤炭资源瓜分已接近尾声,且资源价格被抬至高点,与世纪初那几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要给老耿一个公正的评价,那些项目,就算他想批,山东国资委也过不了。”上述煤炭系统官员说。2003年,受山东省政府任命,耿加怀继任兖矿董事局主席,将兖矿口号从“国内第一,面向国际”修改成了“立足济宁”。
转身之难
7月新领导人到任之后,积极向下求访意见,激起兖矿内部改革热议。原先掩盖或者视而不见的问题已无从规避,兖矿未来向哪里去,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亏损与债务、本部资源危机和僵化的体制是其变革最大的挑战。
十年间一系列低效的投资项目,造成兖矿的债务总额随资产总额同步上升。据显示2009年-2011年,兖矿负债率一直在70%上下浮动。2013年,兖矿负债率保守估计也已超过70%。目前兖矿集团筹融资和还款压力巨大,兖矿集团一名高层人士透露,“不吃不喝,每天要支出8000万元”。
2013年上半年,兖矿集团五大板块(煤业、煤化、东华、物业、电铝),四个板块亏损,一个板块微利。如果剔除内部关联交易,五大板块全部亏损。有的板块负债率超过100%,资金链面临断裂。
这也使得张新文到任之前,先向省委立下“军令状”,保证资金链不断。客观来看,兖矿集团的良好名声与兖州煤业[-1.61% 资金 研报]一贯的优异表现,兖矿融资较为容易。但需不断投资进入的项目,和七大基地中仅本部基地能够造血的现实,能够支撑多久,没有人能说清。
但本部也是兖矿未来命门所在。一个险峻的事实是,兖矿正面临资源愈发枯竭的本部煤危机。
目前兖矿本部主力矿井来自兖州煤田的六对矿井和济宁煤田的两对矿井。上世纪90年代,这些矿井普遍还处于青壮年期,进入新世纪[1.21%资金 研报],由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的普遍使用,产量大大提升,资源消耗加速。到2005年,数据显示,兖矿兖州煤田部分可采储量不足6亿吨。2003年,耿加怀新任兖矿集团董事长时,就曾对外说,兖矿本部资源仅能再采20年。
一位兖矿人士提供了另一信息。据其介绍,煤炭黄金十年,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业超过核定产能生产是公开的秘密,兖矿也不例外,“有时候产能能达到核定产能两倍”。在他看来,考虑到这一因素,兖矿本部资源消耗程度要比表面还大,稳产难度亦将逐年增加,“十年之内就可见分晓”。
原本视为可承续兖矿本部未来的华东最后一块整装煤田——巨野煤田,则在山东方面的干预下实现“平均分配”,七对矿井兖矿仅获其二,理由是“其它几家矿务局也面临资源枯竭”。此外,兖矿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彼时竞争激烈,省政府尚未划定资源,各矿业公司已擅自在巨野自行开发,抢占资源,造成“既定现实”。
这一纷争格局延续到山东最后一块较大煤田——曹县煤田。目前它已吸引多方关注。据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规划勘察设计中心副主任黄兴龙介绍,除山东两大煤炭国企山东能源和兖矿外,还有诸多山东市县所属煤炭企业也冀图分一杯羹,此外省外资本及部分央企亦对此虎视眈眈,“毫无疑问竞争会非常激烈”。
兖矿未来关键在于中西部以及海外的一系列项目上。这里承载了兖矿本部资源接续的任务,亦担负有煤化工翻盘的期许。但项目的推进旷日持久,且需要不断的资金注入,兖矿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在亏损、负债和本部煤危机之外,兖矿改革的最大阻力应来自内部治理。十年积冗,兖矿早已不是原先那个管理模范企业。内部消息显示,除调研兖矿下属企业外,兖矿管理层还去神华、山能等企业参观学习。结果是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对兖矿的现状很不满。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张新文批评兖矿“职责不清晰,人浮于事,内生动力不足。”兖矿目前仅正处级岗位设置层级就达七级,兖矿总部人数1200人,超过神华总部人数一倍。但神华经济总量是兖矿7倍,用人总量是兖矿的3倍。
有兖矿内部员工抱怨,向上级打一个报告,半年时间过去,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兖矿内部将兖矿形容成“头重、腰软、腿细长。”
新领导层下定决心,首要改革方向指向“大企业病”。但兖矿作为身处邹城的大型地方国有企业,彼此关系盘根错节动辄伤筋动骨。张新文严令,持续亏损煤化工各实体,除部分企业关停转让外,其余须在2015年之前扭亏,同时要求要利用好职工度危求进的心理,“不甩包袱、不将职工推向社会、不轻易降工资、不影响稳定”。
参与过兖矿内部会议的人士向《能源》记者透露,“事情千丝万缕,但倍感振奋”。而新班子如何落实改革承诺,不仅受兖矿20万职工瞩目,深处困境中的中国煤炭业,也正翘首期待。
山东财政大学好不好
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2009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主管部门:
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 学校属性:
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现任校长:
刘兴云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主要院系:
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保险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点:
68个特色专业:
财政学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标定位:
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水平财经大学
目录学校概况现任领导合校历程校区分布校训及校徽学校历史师资力量
展开学校概况现任领导合校历程校区分布校训及校徽学校历史师资力量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1],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
办公大楼
府
共建,以经管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多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有着“泉城”美誉的济南。学校共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校
舍建筑总面积108.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455.18万元,纸质图书351.53万册。另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31个。建有覆盖全
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有图书馆、体育场馆,游泳馆等设施。
现有21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5000余人,燕山
学院、东方学院2所独立学院在校生12135人,已成为目前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财经类高校。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艺术和教育等
八个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
山东财经大学属于“中国八大财经院校”集团。“中国八大财经院校”指的是原一
统于财政部的六大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原中国人民银行旗下的西南财经大学,原外经贸部旗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郝书辰 党委书记
刘兴云 党委副书记、校长
牟思伦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乃静 副校长
聂培尧 党委委员、副校长
王玉华 党委委员、副校长
綦好东 党委委员、副校长
胡文波 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东超 党委委员、副校长
崔友平 党委委员、副校长[2]编辑本段合校历程
2009年2月24日,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确定了全省2008年—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立项规划建设单位,最终授予济南大
学、山东理工大学为新增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山经与山财两校以实质性合并为前提联合申报,被选审授予为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山东省政府审时度势,极力促成
两校合并,两校领导深明大义,终于,“山东财经大学”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文件上。
2009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在合作立项建设博士单位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研字[2009]3号)。
2009年6月,山东省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进行公示,明确“山东财经大学(暂定)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4月,第七十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山东财经大学筹建问题。
2010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山东财经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010年7月,山东财经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10年8月,省委印发了《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临时党委和行政领导小组的通知》。
2011年4月,教育部致函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2011年6月22日,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了山东财经大学的领导班子。
2011年6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通知,撤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建制,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山东财经大学(筹)。
2011年7月4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山东财经大学组建大会,即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
启动,随后的时间里学校开始进行机构、学科、人员等一系列的整合和调整。
2011年12月初,编制完成了“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未来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清晰。
2011年12月下旬,学校接受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该校筹建工作的全面评估。
2011年12月28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省部共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决定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在沈阳召开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评审过程中,山东财经大学以高票顺利通过去“筹”。
2012年3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示山东财经大学“去筹”成功。[3]
2012年3月,山东财经大学工作会议决定,学校将于2012年6月9日举行山东财经大学揭牌庆典、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山东财经大学签字仪式及原山东财经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
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建立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2]40号)。[4]
2012年5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鲁政字〔2012〕96号)。[5]
2012年6月8日,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去除打印体“山东财经大学(筹)”,更换邓小平字体
校名完毕;同时,山东财经大学官网Logo改版,上书“祝贺山东财经大学成立”,添加了新校徽,邓小平字体校名,校训“克明峻德,格物致知”。同时,原山
东经济学院、原山东财政学院网站链接按钮移至底栏。
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6月9日上午10:58分,山东财经大学揭牌庆典在山东大厦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为山东财经大学校牌揭牌。国内外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来宾,有关单位负责同志
山东财大揭牌庆典
以及200余名海内外校友、学校领导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师生代表2000余人出席庆典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政界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题词致贺。编辑本段校区分布 目前学校共有四个校区:
燕山校区: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邮政编码:250014
舜耕校区: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40号 邮政编码:250014
明水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大学路1686号 邮政编码:250202
圣井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18602号 邮政编码:250220编辑本段校训及校徽校训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
校训手写体
九族”。“克明峻德”与《大学》开篇之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虽语境不同,却是一脉相承,阐明学习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
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
“致知在格物”。“格物”即知事物之本末,强调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探个究竟;“致知”即穷事务之终始,强调拥有真正的学问,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格物致
知”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儒学的学理根基,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知识之所以增进,是因为去探究了事物的根本;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识自然
就增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校训高度展现了立德、治学、
做人的精要,集中概括了《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精髓,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克明峻德”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
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物致知”作为师生的现实追求,成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作为校训,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统一于完善自身,统一于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统一于服务社会,既主旨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
学思路,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校徽
学校标志
校标图形有五层含义:
首先,它是古代布币的变形,代表着学校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
其次,它是一个挺拔直立的“人”字形,表明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第三,校标整体是一个“众”字形,传递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齐鲁文化底蕴;又可看作是两个人托起一个人,象征着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承担起培养优秀财经人才的重任,蕴涵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
第四,校标还是一尊“鼎”的抽象造型,象征着威严和诚信,与学校崇尚学术、诚实守信的文化理念
相吻合。上部的“山”字轮廓喻示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山东财经大学的办学体制,下部的一撇一捺呈现开放姿态,构成的负形犹如一把开路神斧,昭示着
学校开放办学、跨越发展的办学特色和时代特征。
第五,图案采用汉字书法艺术勾勒岁月流转的痕迹,映射学校办学历史之悠久。校标的颜色采用代表文明、进步、理性、严谨的蓝色,体现出“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校名字体
邓体校名
校名字体是学校的形象标识和文化名片。我国高校校名均选用手书字体。选用邓小平同志字体作为学
校校名字体,是因为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曾为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题写校名。
1987年11月,邓小平同志为原山东财政学院亲笔题写校名,这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采用邓小平字体,既能体现学校发展的历史沿
革,又有利于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为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编辑本段学校历史山东经济学院 一、1952年10月14日, 山东省会计专科学校、 原齐鲁大学经济系合并成立山东财经学院,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1953年暑假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山东财经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和山东师范学院。
二、1958年9月7日,在省委书记舒同的关怀下,重新组建山东财经学院,舒同题写了校名。
三、“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改为山东省财贸干校。
四、1978年,山东财经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并更名(复校)为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1987年邓小平同志为学院题写了校名,是财政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
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后,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从建院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年筹建至1992年的“边建校、边办学”阶段。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的“自主办学和加强教学建设”阶段。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09人,教授、副教授901人(其中教授
28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160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15人;专任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35岁以下教师占38.14%,36
岁至50岁的教师占55.68%。教师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学
科带头人、学术骨干11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19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7人,山东省教
学名师12人,博士生导师20人。
截止到2011年11月底,全校硕士研究生导师405人。其中,校内导师309人,校外导师96人。
校内专家 数量 校内专家 数量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 省部级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11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14 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3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4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 19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 全国优秀教师 17
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5 山东省教学名师 12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 博士生导师 27
编辑本段办学资源
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山东省金融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和金融服务外包创
新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13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08.2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
用房75.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455.18万元。图书馆藏书351.53万册,电子图书262.37万册。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
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比较齐全。
科研机构
经济研究中心 区域经济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管理创新研究院 和谐发展研究中心 会计科学研究中心
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数量经济研究所
美学研究所
学校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