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元旦小长假很不一样,和奥密克戎病毒之间的硬仗已经打响,沪上各大医院奋力承担!

面对每天上千的急诊就诊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大批抢救、留观患者。医院不仅迎来“最艰难时刻”,更开始了“最难排兵布阵”,更严峻的是急诊一线医务人员发现,重症病例在增多,更大的挑战扑面而来。

急诊太难了

连诊室走廊都“塞”了病人

“这里连一只脚都快放不下了”。在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间,这不是夸张。

在仁济医院,每天东、南两大院区急诊量加起来达到3300多人次,要接收240辆左右的120救护车,最高峰一天达269辆!

“仁济东院区急诊内科诊位不断增加,从4个增加到7个,但病人还是太多了,仍然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庄旭几乎住在了医院,白天连黑夜地协调急诊增援、病人分流。


资料图

“我们急诊30多人,只剩四五人没‘阳’了。有时我真的排不出7个诊室,来支援的科室也都很难,有同事又要跑病房,又要支援发热门诊。”庄旭说,近来,虽然医护“阳康”后已陆续返岗,但急诊量还在持续往上跑。跨年之际的仁济医院,加急辟出急诊第二诊区。

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时下的处境和仁济医院类似:由于病人太多,候诊时间普遍在4到5个小时。

“一名急诊医生早晨7点半开诊,病人可能是前一天零点前挂的号——隔夜了!有的病人熬不住,回去睡了一觉早上再来看。病人苦,医护也苦,新病人还源源不断。”庄旭还目睹着留观患者的平均年龄每天在往上跑:73岁、75岁、77岁……90多岁的老人很多,还有百岁老人。他们中,有严重肺部炎症的,有肌酐飙到900多(正常人111)的,肾功能已经不全了。


资料图

在医院,连诊室的走廊都“塞”了病人。有限的空间,给急诊医生带来另一重考验。“急救抢救是需要物理空间的。通道拥堵,下脚的地方都少得可怜。”干了20多年急诊的仁济医院急诊医生熊剑飞心疼同事,也心疼患者。

另一头,由120转运来的病人,每天还在增加。本着“先救命、再治病”的抢救原则,熊剑飞一个8小时班头下来,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决战”已半个月,他希望,“拐点早日到来”。

“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病人就收满”

位于静安区北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承担了繁重的急诊任务。面对往常的普通病人,一名护士能照顾一二十位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重症情况较多,各种情况此起彼伏,和普通病人管理方式不太一样,因此医护人手就显得相对不足了。


资料图

为将滞留在急诊的患者及时收到病房,从两周前,十院住院部就已经不收常规门诊患者,集中精力收治急诊留观患者。李颖川透露,近期每天新增的住院人数少则六七十,多则一百多,“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四五十个床位就收满了病人。”截至1月1日,共启动了17个病区,收治近700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


资料图

此外,十院还成立了全院会诊制度,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专家组成救治小组,还有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等相配合,每天中午为全院重症病人进行会诊,保证重症病人能够按照诊疗原则进行有效诊治,截至1月1日,共会诊125名重症病人。

现在医院比较拥挤,盲目将病人送医,反而有可能让病人交叉感染一些细菌,可以更加仔细观察病人再决定是否送医。”李颖川提醒,如果病人只是单纯发烧,不用紧张,但是如果出现行为和平常不一样的情况,比如说话声音变小了,讲两句话就要喘气,吃饭变困难等等,就要考虑送去医院就诊。

相比急诊的忙碌,近期,十院门诊量倒是少于往年同期。李颖川表示,考虑到一些市民有检查需求,十院也开设简易新冠筛查门诊,减轻普通急诊压力,让真正需要的病人及时得到诊治。对于病情不紧急的市民来说,可以到门诊检查心肌损害指标、做肺部CT等,没有必要去急诊。


资料图

重症患者在增多

救治和护理更棘手

看着逐渐被“塞满”的急救大厅、急诊过道、临时征用的输液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查晓丽步履匆匆,安排好手里的患者后,她快速扫视了一下全场,楼梯过道口、药房门口、挂号处门口、大门背风处、化验报告机旁……她在脑海中快速推演,如何能在人海中再寻点缝隙,再加一个床铺。

“不知道下一辆救护车何时来,我提早安排好,患者就能少等一会儿。”查晓丽声音嘶哑,战“疫”三年来,她多次接触、救治过新冠患者,却从未承受过这样的重压。当值夜班这天,43辆救护车一辆接一辆驶入院区,急诊观察室已有百余病患,普通急诊患者尚有上百位等待叫号……

怎么办?只能咬牙坚持,因为还有患者在等着,要治疗!

这几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急诊接诊量也屡创新高,日均接诊2000多人次。过去井然有序的急诊大厅,如今已摆满担架床。一看过去,几乎都是老人,床边一个蓝色氧气罐,几乎成了“标配”。

“80%-90%是阳性患者,急诊内科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重症多。”长海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胡敏说话带着鼻音,语速很快。她常年偏头痛,这几日更甚,要靠药物才能将症状压制。即便如此,她平均每日在院时间仍超过12小时。

这几天,让胡敏稍感欣慰的是,随着“阳康”的同事越来越多,科室战斗力正快速恢复,可大家也察觉到——上海的重症就诊高峰已开始出现,挑战也愈加严峻。老年人多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后,救治和护理都变得更为棘手。


资料图

在同济医院急诊病房,近90%患者是老年人。45床是一名82岁的老先生,120送来时已高烧多日,呼吸困难。“当时,老先生血氧饱和度仅80,严重缺氧。胸部CT提示两肺有大片炎症,好在尚未到‘白肺’的程度。”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武强记得,老先生经过高流量吸氧、补液等治疗后,氧饱和度终于维持到90,勉强及格,后经4天治疗,目前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医生查房时他已能流利对答。

由于重症患者开始增多,肖武强24小时待命准备投入抢救,“这会是艰难的一仗,埋头做好眼下的一点一滴,相信艰难时刻总会过去。”

全院大协作

每个科室都在设法为急诊“分流”

如何给急诊分流?岁末年初,一场全院病房大调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紧张进行——保卫急诊,所有人在拼搏!

2022年的最后一周,华山医院呼吸科医生董樑明显感到急诊高峰来临,重症患者在增多。“我们早上8点到病房交班,梳理床位情况。呼吸科主任李圣青教授会给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然后我就赶紧去急诊。现在,每天早上7点急诊会列出分流名单,各科室先收一波;下午3点,急诊再出一张名单。”董樑说话时自己都带喘。她记得,去年12月28日医院新开出了病房,不到两天基本收满。“没办法,11楼马上又新开了病房,大量患者需要吸氧,我们也希望患者至少能躺下来……”

在华山医院,各科每天都会跑到急诊去分流患者:糖尿病感染者收入内分泌科病房,脑梗感染者收入神经内科病房……有的患者没基础病、但肺部病情很严重,“肺炎病房”就是为急诊分流托底的。

这是一场全院大协作。病房的治疗团队除感染科、呼吸科、ICU等,还有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他们中,有驰援过武汉的,有在定点医院战斗过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战士”。在此基础上,每个病房均有教授查房,全院形成多学科专家组。


资料图

尽管如此,病毒没给人丝毫喘口气的机会。“近期,重症患者明显增多,可能5天前还只是简单的病毒肺炎,5天后病情快速进展。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治疗尽量前移。”

董樑发现,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一大挑战是病情非常隐匿,“有患者甚至咳嗽咳痰都没有,只是有点胸闷,但其实病情已经在默默加重,到医院一查已严重低氧。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一旦到90%以下,病情可能进展很快,治疗棘手。”

病毒对一些老年人的“打击”,更令人心焦。“老先生平时身体很好,一直自己吃饭,这次感染后,病怎么会这么重……”家属眼眶红红地嗫嚅着。

董樑说,如今,他们鼓励家属陪护,因为一些老人内心比较恐慌。可无奈的是,很多家庭是一家“全阳”。一名96岁的老先生入住新开的肺炎病房,孙辈请了护工照料。“我们家除了老先生,还有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住在三家医院,我得来回跑,感觉我也快倒了。”孙辈说着说着快哭了。

“上班,就得精神抖擞”

最艰难的岁月医患一起“扛”

“现在,夜急诊与日急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2022年的最后一天,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急诊叶斐斐坚守在岗位上。急诊,人山人海。

叶斐斐主要负责急诊预检。有一天,叫号系统出状况了,一下子跳了100多号,导致病人涌到医生诊室门口。“大家听我说,稍安勿躁。”叶斐斐冲上前,原以为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维持秩序,没想到,病人们真的乖乖地都坐了下来。有人对她说,“护士,你辛苦了”,后来又有家属在医生诊室和来回走动的叶斐斐做“折返跑”,告诉她叫号进度。“你们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一起扛过。”有患者家属这样说。

病人不仅理解你、帮助你,病人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帮忙排队拿报告、指路。”叶斐斐感慨,没想到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是病人给予自己最多的感动。

在疾病面前,医患经常要一起战斗。有一天,一名年轻人冲进急诊,“我爸不行了,能不能借一个轮椅?”叶斐斐刚巧在吃午饭,而另一名护士在预检跑不开,于是,她放下筷子、推着轮椅就跟年轻人跑出门。

叶斐斐越跑越喘,原来,患者家属把车子停在了院外马路边,距急诊至少有三五百米。打开车门,只见老先生已嘴唇发紫、神智不清。“你跟着我说的,开车吧。”叶斐斐跳上车开始“人工导航”,车子从院外绕到急诊大门口,老先生坐着轮椅直送抢救室。“这是我第一次跳上病人的车,当时就想着救人,如果用轮椅推到急诊,三五百米的距离对他来说,可能就过不去了。”气喘吁吁的叶斐斐此刻才发现,自己只戴了一个口罩。

2022年12月31日晚8点多,结束了白班的叶斐斐终于回到了家,这一晚,她眼睛一闭上,就看到自己在预检分诊、接“120”……2023年1月1日下午2点,睡下之前,她给自己设了一个傍晚6点的闹钟。新年第一天,也是叶斐斐的第一个班头,又一个急诊夜班。“上班,就得精神抖擞。”她对自己说。


资料图

重症高峰,上海怎样应对?

《新闻1+1》进行聚焦

目前在院内收治的重症,主要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包括年龄、症状等,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些重症患者表现出怎样的特点?重症救治中,眼下最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做出了解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介绍道,在重症集中救治期,第一,我们还是要积极扩容重症救治能力,也就是ICU的床位和人员,因为每一张ICU床位都是一个重症患者生的希望,所以我们尽量扩容,就能带来更多生的希望。同时,对于从事重症救治的专业重症医护团队,或者来援助的重症医护团队,都要贯彻第九版新冠诊疗指南上面已经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治疗重症的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激素,应该去给接通气的病人做充分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和积极的实施俯卧位,以及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抗凝,这些已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都要更好把握执行好这些治疗原则。

城市基层的社区医院,一方面需要承担首诊,需要帮助三级医院分流,把更多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患者,另外一方面也要摸排高风险人群,去识别重症倾向的患者,及时实现转诊,不耽误救治。面对感染高峰,社区医院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副主任忻玉荣介绍了目前情况。

目前,重症率高不高?最新数据披露

“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介绍,近3周以来,天府医院ICU累计收治了46名重症患者,占有症状感染者1%左右。从就诊的情况看,最近发热门诊每天有约450名就诊患者,其中需要入院治疗的大概占有症状感染者10%。

“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因为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绝对数不小,即便感染成为重症的比例很低,也会给医院重症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5个转向重症的指征要掌握

出现1个就要高度警惕

预防重症、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早发现、及早研判、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张伯礼表示:“很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在好转,等出现急性症状再送到急诊时,就已经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及早发现重症的指征非常重要。

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居家康复期间,如何判断病情是在逐渐康复,还是出现了转重症的趋势呢?张伯礼给出了5个转重症标准:

1.发热持续不退。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服了退烧药,仍发热持续3天以上要特别关注。

2.呼吸困难,活动后气喘,呼吸频率比较快。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呼吸频率大致为每分钟10~20次,如果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需要重点关注。

3.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精神状态不佳,出现淡漠、恍惚、烦躁,或反应迟钝等表现。特别警觉一些老年人机体已经缺氧,却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这是静默性缺氧,如果家里有血氧仪,应监测指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3%,要及时送医。若无血氧仪,观察活动后即气促、心慌及精神状态差的也要格外关注。

5.原有基础病加重。比如,原来血压控制得不错,“阳了”后血压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现了顽固的心绞痛、血糖明显增高等问题。

张伯礼强调,以上现象都可能是转向重症的标志,出现1条就应特别注意,若同时出现多条就必须及时送医。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文汇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相关作者:侍佳妮 唐闻佳 李晨琰等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佳思敏

感染后怎么办?实用信息收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