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假期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必要外出时,仍要时刻注意个人防护,做到自觉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线下购物错峰消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在人员密集处停留和走动,最大程度规避病毒感染风险。“阳康”人员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多注意居家休养,避免受到风寒或二次感染。

02理性购买医疗用品

消费者购买口罩、抗原、药物等医疗物资时,一定要选择取得相关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和医疗器械店按需购买,购买时应选择包装完好和标识齐全的药品、医疗器械。其包装应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中文标识和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等信息。

  03就餐注重食品安全

在外就餐时,尽量选择证照齐全且干净卫生的餐厅;亲友聚餐时,尽量使用公勺公筷,同时适当点餐,避免餐饮浪费。家庭烹饪时,要注意将食物蒸熟煮透,尤其是海鲜类食品,防止出现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

04科学理性购置年货

选购年货前,先整理家中存量,罗列采购清单,有计划地置办年货,按需按量购买。消费者在选购年货时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的商家消费。参加促销打折活动时,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注意商家的促销信息、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成分配料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注重产品质量和自身需求,切莫盲目追求优惠而冲动消费。网购年货时,应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较大、信用度较高的购物平台、网店或直播间,建议货比三家、认真辨别,不要被诱导性宣传迷惑,不要轻信陌生网站、不明链接和电话,预防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危害个人财产安全的事件发生。

  05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保留好消费凭证。无论是线上或线下消费,应及时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保留线上订单记录、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商家宣传资料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随时拨打12315或者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最后,绵阳市消委会祝广大消费者新年快乐,平安健康,阖家幸福!

代客扫墓百元一次老年人:没诚意(代客扫墓的例文)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本周末,北京市将迎来今年清明节的首个祭扫高峰。
由于部分逝者亲属不能亲自祭扫,催生出形形色色的“代祭扫”业务。传统风俗逐渐新潮化的同时,消费者应警惕其中随意要价、缺乏诚信等问题,更要提防节日前后易流行的各类诈骗。
代扫丨门槛低差价大利润高
“清明节所有日期,北京地区墓地代扫”“清明代扫,可以代买祭品鲜花水果”伴随清明节临近,各网购、社交平台上提供有偿代扫墓服务的卖家多了起来。他们普遍以自己所在城市及周边作为服务范围,且不少是三月中旬后才发布信息,显然是瞄准了“商机”。
记者看到,各地私人代扫服务的价格相差悬殊,内容也五花八门。例如某承接苏州地区代扫服务的卖家介绍,服务一次收费500元。需要鲜花另加100元,需要水果或糕点再加100元。磕头另外加钱,如需现场打开视频直播请扫墓者面对亲人倾诉,则要加收200元。另一称可“代倒酒、代聊天、代号啕大哭”的卖家,开价高达1000元。
一位承接天津地区代扫服务的卖家开价200元,在网上算是相对较低的收费。他称自己清明期间做代扫墓服务好几年了,200元是直接收取的人工费。如果墓园路途较远,还需酌情添加路费。献花祭品方面,想要购买什么东西,客户均可提要求,实报实销。
“到了你指定的位置,先拍摄墓碑原始状况。然后进行擦洗、鲜花祭品摆放。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提前把词儿发过来,代替你来念诵,最后鞠躬行礼。”卖家向记者介绍着具体流程,表示“咱不弄哭的那一套,就是庄严肃穆,了却你一桩心愿。以前还能偷着烧点儿纸,现在墓园管得越来越严,争取给你点个香吧。”
除了渐渐遍及全国的代扫墓,近年来更有商家开动脑筋,甚至将“代烧纸”等祭扫业务也搬到网上招徕客户。
一家主营殡葬服务的公司打出宣传语,称“自家有专业烧纸房,解除火灾隐患;有丰富的物资,各种形式纸币,丧葬用品一应俱全。”
据了解,这家公司推出的“超值烧纸套装”,从108元至1998元共五个档位。均会手写表文,由“专业人士”用心代烧,保证亲人能够收到。以第四档998元的“代烧套装”为例,内含元宝、布寒衣套装、打孔钱等11种常见纸、布祭品。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这些祭品价格通常在十几二十元左右,如果走批发价则更便宜,“代烧套装”可谓利润颇丰。
官方丨墓园服务不额外收费
相比怀着忐忑的心情,花大价钱去找陌生人进行代扫,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少墓园本身就提供代祭扫等便民服务,并且不需要额外收费。
地处北京西郊风景区的福田公墓,草木繁盛,素有“百亩桃园”之美誉。每到清明时节,园内芳香四溢,春色风景如画。
周三上午,陆续有市民前来祭扫。公墓管理方在门口设立了服务区,免费向市民提供水桶、毛巾、扫帚,以及用于描碑的毛笔、金粉,等等。桌面上还放置着一大桶盛开的白色菊花,同样免费向祭扫市民发放,每人可领取三枝。
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关注并进入“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选择“殡葬服务预约”,再点击“代为祭扫”,即可在页面内选择具体的祭扫机构。然后选择预约祭扫时间,以及输入逝者姓名、墓穴证号等信息。“我们会按照您预约的时间安排人员代为祭扫,主要是进行墓碑和周边环境的擦拭清扫,再献上三枝菊花。”对方强调,只要市民预约,一定会完成祭扫工作。“绝不会出现您在平台预约了,我们看到信息却不去祭扫的情况。”
除了菊花外,市民若想摆放其他个性化供品怎么办?工作人员称,如果家属有需求,可以将物品邮寄到公墓业务厅,附一张说明写清楚如何摆放。物品被签收后,和公墓联系,工作人员会将物品摆放在墓前。但考虑到容易腐坏及相关管理条款,请家属尽量不要邮寄糕点、水果等食品。
自福田公墓向北,处在西山核心区的北京市金山陵园依山而建。这里墓穴位置依开发时间先后越来越高,拾级而上,对人们体力是不小的考验。
在业务厅,工作人员表示,代祭扫服务是陵园便民服务中的一项举措,不收取市民费用。“今年从3月15日开通预约,可约3月19日至4月10日期间的代扫服务,目前已经收到了十几位市民的代扫需求。”据介绍,这些代扫需求,会被委派给在陵园值守的工作人员。“找到相应墓碑后清理擦拭,摆放鲜花,并将祭扫后的墓碑进行拍照记录。”对方向记者展示了一些祭扫完成的图片,均为正对墓碑、能够清晰看到逝者姓名的角度。墓碑擦拭一新,碑前端正供奉着三枝黄菊。“大部分代扫需求是通过电话跟我们沟通的,也有个别通过网络预约。有的家属提出希望能亲眼看到墓碑状态,我们就会问家属要一个邮箱,把祭扫完成的墓碑照片发到邮箱里。”
提醒丨需警惕“时令性”骗局
事实上,对于各类代祭扫服务,民间始终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清明节祭扫注重的就是这份仪式感,如果连扫墓、烧纸都要请外人来做,也就失去了“敬”的意味。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在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尤其近年又受疫情影响,对于扫墓确实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约束。“能惦记这个事儿,愿意花这个钱,总比什么都不做,任凭墓穴荒草丛生要强吧?”
观点众说纷纭,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面对种种清明衍生“业务”,避免上当是最真切的。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
对类似欺诈现象,四川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称近年来出现代客扫墓、代烧纸钱甚至代哭等祭扫服务,但存在“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的情形。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发生争议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一些清明期间流传的“时令性”骗局,也值得人们加以警惕。近期多地警方陆续发布清明防骗提醒,揭示了几项常用诈骗手段。例如骗子编造某重名率较高的名字,谎称其去世群发信息。有些人会误以为是认识的人去世,又不方便求证,便会直接转钱“随份子”。
还有一些骗局在“丧葬费”上做文章,骗子谎称自己是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在电话中报出已去世老人的姓名,让家属提供银行账号来接收“丧葬费”。一旦家属信以为真,去查询补贴款是否到账,骗子便会利用种种说辞,让家属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诱导将钱款转出。类似案件在北京、杭州、广东等地均有发生。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双十一上哪有优惠呀?

双十一上主要优惠为预售、满减、购物津贴、玩小游戏抢红包等营销策略,让也“双十一”越来越复杂了,也让许多网购消费者“心累”,甚至有网友总结了计算公式,堪称“数学难题”。

玩法越来越多、优惠越来越少,也成为了消费者诟病的槽点。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清头绪,多与店铺客服沟通,了解清楚促销规则,避免盲目凑单。

根据《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支付定金后,因买家自身原因导致未如期支付尾款,或买家申请退款且根据《天猫规则》《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等规则判定非卖家责任的,定金均不退还。消费者在选择支付定金前,要考虑清楚再下单,避免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扩展资料:

面对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建议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对于预售商品,下单前要了解商家促销规则,避免付了定金后出现支付尾款无法享受优惠、规定时间内无法支付尾款、七日无理由退货不兑现、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协调。如不能协商解决的,消费者可联系所在地消委会组织或拨打12315热线解决,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华网-江西省消保委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新华网-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新华网-双十一优惠套路多 消费者或“被退款”

2023年春运返乡疫情防控政策是什么(春节疫情返乡规定)


2023年春运返乡疫情防控政策
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加快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各地可结合本地疫情高峰期研判情况,依法采取适当的临时性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引导公众尽量避免在疫情高峰出行。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的城市,可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研究出台春运期间阶段性暂停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的措施。
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和返岗。
各地要通过电话、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方式,畅通信息咨询渠道,方便探亲人员及时查询了解有关防控信息,提前安排回家过年和返岗行程。结合探亲人员回家过年和返岗出行集中时段,通过增加运力投放、加密运输班次、强化城乡衔接、增开定制客运线路、开行包车等方式,提升运输服务和保障能力,畅通返乡返岗人员出行“最后一公里”。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降低公众集中出行压力。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学生及同住人有外地行程的,不影响学生正常上学。
保障务工人员有序返乡返岗。
各地要开展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情况摸排,有序做好务工人员返乡返岗准备。务工人员集中输出地、输入地要加强衔接配合,指导园区、企业、社区加强务工人员健康监测和人文关怀,起讫地有关部门要协同联动,引导和保障返乡返岗务工人员安全、健康出行。返乡返岗出行需求相对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可结合实际组织开行务工人员包车、专列、包机等“点对点”运输。
保障高校学生错峰离校返校。
各地要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进一步优化校园疫情防控和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确定寒假放假时间,避峰错峰安排春季开学返校。原则上,高校应尽可能避免在春运期间开学;确需在春运期间开学的,要坚持“一地一案”“一校一策”“一级一策”组织开学返校,尽量避开春运返程客流高峰期。各地要全面准确掌握属地高校学生放假离校、开学返校运输需求,离校返校出行需求相对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可组织开行学生包车、专列、包机等“点对点”运输。
保障自驾人员有序错峰出行。
各地要探索运用手机信令、地图服务、搜索引擎、景区酒店预定等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分析,认真研判春运期间群众自驾出行态势。综合各类交通要素数据,强化干线路网、城市道路运行监测,密切关注跨省交界、热门城市和重点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流量,及时发布路况和拥堵缓行路段信息,引导自驾人员合理选择出行路线、时间和目的地,避峰错峰出行。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做好服务区加油、充电、用餐、如厕等服务,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服务便捷高效。
保障游客有序流动。
各地要提前发布春节期间文化旅游消费政策,严格落实优化后的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数据监测,及时共享游客规模、运力等信息,统筹做好运游衔接和运力调配。针对大范围疫情感染、恶劣天气、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等,制定完善滞留游客处置应急预案,及时有序做好滞留游客疏运工作。
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针对走亲访友、农村赶集等集中出行需求,通过加密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班线服务频次、延长运营时间、开行赶集班、增加预约响应服务等方式,加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力度。聚焦农村客运途经线路、客运场站、渡口等重点区域,加强执法力量投入,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大非法营运等违法运营行为查处力度,强化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及时劝导纠正无牌无证、酒驾醉驾、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行为,提升农村客运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双节”期间群众短途出行。
各地要针对元旦、春节假期可能出现的短途客流大幅增长情况,强化工作统筹,加强运力投放,科学安排班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指导道路客运经营者适时增开直达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大型社区等的定制客运班线,支持定制客运车辆在客流集中区域灵活规范停靠。根据需要积极开通夜班公交、定制公交、学生专线、摆渡公交等便民公交线路,满足旅客夜间及特定区间出行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