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抗原”系统有啥:

“陕抗原”系统有:自测结果上传、结果查询、抗原自测申诉、使用指南、常见问题等5个功能模块。

1、自测结果上传:本文前面内容已经说明、此处不做过多阐述。

2、结果查询:点击进入此模块、会自动显示本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点击下方“查询”即可。

3、抗原自测申诉:如果对自己抗原检测结果有异议、即可使用此功能申诉。

4、使用指南:包括抗原检测试剂盒使用方法(小视频方式呈现,更加直观易懂)和抗原自测基本流程及要求。

5、常见问题:包括四个大家常见,关于抗原检测问题的解答,分别是:

什么是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区别是?

抗原检测结果能否代替核酸检测结果?

自测有哪些步骤?

哪里可以买自测试剂?

“陕抗原”系统包含居民自检上报、场所快检管理、区域决策监管三大功能:

01、居民自检上报功能,居民可快速实现实名认证、用户鉴权、自检结果录入、自检结果查询、查看使用指南、查看常见问题等功能,为全省居民提供统一的抗原自检上报及查询入口。即日起,“陕抗原”系统中的抗原检测阴性结果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具有同等效力,群众在进入有查验规定的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特定场所时,不得以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由限制持有抗原检测阴性结果的市民流动。

02、场所快检管理功能,为各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养老机构、学校及有抗原检测需求的重点场所提供自助注册功能,经审核开通管理权限后,可下载应用APP开展场所快检结果录入功能。并可对本场所数据录入情况进行查询、监测、统计。助力场所最大限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03、区域决策监管功能,为各市、县指挥部、卫生健康、疾控等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及时就辖区范围内的场所开通情况、检测数据情况、阴性阳性情况及数据汇聚趋势情况进行分析,为各区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赋能。同时,“陕抗原”系统的结果数据也将同步至陕西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各级可在陕西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查询统计子系统中查询下载本级数据。

高二生物抗原与抗体的区别?

区别和联系:

1、细胞不同:抗原可以是病毒、细菌等异物以及人体自身死亡的细胞,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而抗体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成的,一般产生于抗原的刺激之下。

2、功能不同:抗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入侵者,而抗体是机体的防卫者,抗原被机体识别后机体会产生对抗抗原的物质也就是抗体。

3、害益不同:抗原对人体有害,而抗体对人体有益。例如,乙肝病毒属于抗原,而能够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乙肝表面的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是应对抗原的物质。

抗原释义:抗原是能够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的物质。

抗体释义: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大型γ型蛋白质,能够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以及机体本身存在的死亡细胞等等。

扩展资料

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

1、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

2、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适当温度、pH、电解质和补体影响下,出现肉眼可见反应,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在血清学反应中,以上两阶段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往往受反应条件影响。?

参考资料

-抗原

-抗体

简述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用途(列举4项)和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一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sAg,曾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又称肝炎相关抗原(HA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先出现的一项血清标志物。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潜伏期末,也就是说在乙型肝炎发病前的2~3周,或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10~60天,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就可出现,发病时达高峰,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80%的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如果发病后6个月还不消失,一般认为容易演变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不会发病,医学上称无症状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果这类人再感染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时,单凭HBsAg阳性与否来诊断乙型肝炎,就有可能造成误诊。另有5%~10%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在发病早期就能清除HBsAg,在这种病人血清中,HBsAg检测是阴性的,而抗HBc·IgM阳性,如果单凭HBsAg阳性与否作出乙型肝炎的诊断,就有可能漏诊。由此可见,HBsAg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指标,应该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s,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最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免疫力的指标。

  一般在发病后6~12个月才出现,但也有少数病人可在发病较早期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出现,表明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可是,由于这种抗体出现较晚,故不能用作早期诊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持续很久,因而几乎可终身免疫。少数病人在感染后能维持时间较短,或含量降低,所以测不出。重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还可阳转,却并不表示新感染。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且达到一定含量,可用来考核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

  第三项

  乙型肝炎e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内核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它的一级结构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基本相同。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血清学标志物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第二个血清学标志物便是乙型肝炎e抗原,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潜伏期后期。随着病情好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滴度迅速下降,最后消失。一般讲,乙型肝炎e抗原只能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液中检得。乙型肝炎e抗原与表面抗原一样,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指征,它的持续阳性表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因而可提示疾病慢性化,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因此,是估计乙型肝炎病毒活动预后和衡量其感染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项

  乙型肝炎e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e,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产生以后出现的另一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又一标志物。
  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减少或已基本停止,若乙型肝炎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阴性则传染性低或基本不再具有明显传染性。但有一小部分e抗体阳性者,虽然HBeAg阴性,其乙型肝炎病毒DNA仍然阳性,揭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仍有传染性,有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少数病人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较快,应加以注意。

  如上所述,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可以把这组病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病毒低复制,传染性低;另一类是病毒复制,伴有活动性肝病,HBV·DNA阳性,有传染性。前者无需抗病毒,后者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第五项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缩写为抗-HBc。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又可分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抗HBc·IgG)两种。前者随ALT升高而不断增长。大约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2个月时,随之产生的便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有人认为,抗HBc·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对于诊断急、慢性乙型肝炎很重要。如这种抗体持续阳性提示疾病迁延,而抗HBc·IgG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明以往有过或目前仍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和IgG平行检测,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肝炎与隐匿型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发作之间的鉴别。约有5%~10%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查不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可阳性,而且与病情变化相一致,病情恢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阴转。当病情重新活动时,ALT重新出现异常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亦重新出现阳性,滴度上升。所以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是用来评价乙型肝炎病情的较好指标。

陕西调配2万毫升新冠康复者血浆驰援吉林,康复者的血液有什么作用?

日前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陕西省血液中心紧急调配2万毫升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驰援吉林省吉林市;调配22万毫升红细胞支援天津市。据了解,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支援湖北、山东后,又一次为兄弟省份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血液支持、贡献陕西力量。

在吉林长春,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经历了感人的一幕。长春北湖奥体羽毛球馆方舱医院D舱,一位大爷径直走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医疗队医护人员的面前,将一封手写感谢信交到他们的手中。大爷不善言辞,只是不停地说着“感谢”,医护人员被眼前的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00ml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顺利由陕西咸阳机场发出,预计下午15:35安全到达大连。这是继武汉、山东之后,陕西又一次为兄弟省份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有力驰援。全国医护人员奔赴支援,蔬菜粮食也络绎不绝地送往疫情中心。日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倡议,陕西省血液中心紧急调配了2万毫升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驰援吉林、辽宁,同时还调配22万毫升红细胞支援天津。

输注这些治愈者的血浆治疗被同一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这种方法叫做康复者血浆治疗。两年前武汉疫情期间也使用过这种办法,用康复者血浆治疗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开年以来,疫情就在神州大地上到处肆虐,一处未平一处又起。艰难时见人心。有蝇营狗苟者,不怀好意者,庸碌无能者,这让人气愤。

尤其针对老人、儿童以及有病史的老人,总是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包括量血糖、测血压、送药甚至陪唠嗑,一日三餐更是准时准点地分发到患者床前,医护人员们用尽心思给患者们以宽慰。这些点滴的付出,让大爷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中。

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用途

临床意义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反而是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它包括IgM、IgA、IgG三种类型。IgM型是判定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持续3-6个月。

假如HBc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乙肝有慢性化倾向。如果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HBcAb-IgG出现较晚,不是保护性抗体,检测HBcAb-IgG具有流行病学调查意义。

1、HBV复制指标:乙肝核心抗体高滴度存在常表示体内有HBV复制。

2、HBV感染指标:在乙型肝炎诊断和鉴别中,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比较,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的增长,可诊断为HBV感染。乙肝核心抗体在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3、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时表示乙肝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区别的标准是进一步检查核心抗体的两个分型:核心体IgM和IgG。

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乙肝病毒在复制,有传染性。

核心抗体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表示现在已康复。

检测乙肝抗原与抗体的实际用途:

(1)筛选供血员。

(2)可作为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特异性诊断

(3)对乙肝病人预后和转归提供参考。

(4)研究乙肝的流行病学,了解各地人群对乙肝的感染情况。

(5)判断人群对乙肝的免疫水平。

扩展资料

指标

检查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Ab)等。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乙肝病毒亚型感染或是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3、e抗原(HBeAg)

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e抗体(抗HBe或HBeAb)

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5、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五项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