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疾控发布春节返乡防疫提示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即将开启,人员返乡高峰将至,新冠病毒感染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为科学高效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大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衡阳疾控发布健康提醒:

01 理性看待疫情

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种工作,不恐慌、不焦虑、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用药,健康生活、作息规律、均衡饮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

02 注意返乡防护

返乡前:提前进行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暂缓出行。

路途中:尽量错峰出行,距离较近的,鼓励自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注意手卫生等个人防护。

返乡后:减少聚集活动,密切关注自己健康状况。出现感染症状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医。走访亲友和外出参加活动时,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

03 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减少重症风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现阶段18岁以上人群均可接种第二剂次的“加强针”,尤其是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

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尽早主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衡阳疾控呼吁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管你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都请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维护好个人和亲友的身体健康,维护好全社会健康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新春佳节!

衡阳春节返乡最新政策衡阳春节返乡规定


衡阳春节返乡最新政策
1、报备
_近14天内有高中风险区、封控区和疫情发生地旅居史的入衡人员
_与已公布的感染者轨迹有交集的入衡人员
_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行程卡显示前14天内达到或途经的城市名称标有“*”星号的人员
以上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配合落实相关防疫措施。
_高风险岗位人员确需出行的,需满足脱离岗位14天以上且在所在单位报备。
注:部分区县市规定外地返衡人员均需报备,请按照具体地区规定执行。
2、核酸检测
高风险岗位人员确需出行的,需满足脱离岗位14天以上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有本土核酸阳性感染者报告省份或来自陆路边境口岸县的入衡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衡,抵衡后24时之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自我健康监测14天。
2022年3月15日前,没有本土核酸阳性感染者报告省份的来衡人员也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衡。
3、隔离、健康监测
_近14天内有高中风险区、封控区和疫情发生地旅居史
_与已公布的感染者轨迹有交集
_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行程卡显示前14天内达到或途经的城市名称标有“*”星号
以上人员需咨询社区具体规定,按照社区要求执行隔离、健康监测措施。
_高风险岗位人员入衡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_从外地返衡后,密切关注自己、家人及假期同行人员健康状况,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衡阳疾控9月7日疫情防控提醒衡阳疾控9月7日疫情防控提醒短信


衡阳疾控9月7日疫情防控提醒
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随之增大,返乡人员随之增多,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持续加大。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局地爆发态势。近期湖南省报告的感染者均为外省返湘人员或其关联感染者。为切实扎牢疫情防控篱笆,科学精准防控疫情,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衡阳疾控呼吁广大市民:
01倡导就地过节
节日期间,跨区域往返流动,接触人员复杂,感染风险增大,倡导广大市民就地休假,非必要不出市、不跨省,不前往有疫情发生的省市。同时主动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非必要不返乡,尽可能留在当地过节。如确需出行的,请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流调轨迹信息和中高风险区信息,尽量避免前往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02来衡提前报备
所有外省入衡人员在抵衡前至少提前1天通过登陆微信湖南居民健康卡中的“入湘报备”小程序,进行“入湘人员报备登记”。10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发生区旅居史人员,或与公布病例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要立即向社区、住宿单位和所在单位报告,配合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对故意瞒报、谎报或不及时报备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03入衡严格查验
所有外省来衡人员需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衡。抵衡后实行3天2检,即落地检1次,入衡第3天检1次。在第2次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公共场所,确需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04配合分类管理
国内高风险地区入衡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国内中风险地区入衡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国内低风险地区入衡人员3天内应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7天内有一定范围社区传播或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的县区旅居史的入衡人员,实施7天隔离医学观察。
05遵守防疫规定
所有市民要严格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文明用餐、遵守1米线、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假日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串门活动,不组织、不参与集体性聚餐聚会,提倡网络电话送祝福;科学处理境外包裹和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公共场所主动配合“场所码”查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戴口罩,扫“场所码”。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特别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尽早主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
06做好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个人及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07疫情仍未结束,防疫不能松懈
“就地过节”、“非必要不返乡“是防疫所需,更是健康所需。无论大家身处家乡还是异地,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让我们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健康过节,共享佳节喜悦。

衡阳疾控11月11日发布进出衡阳防疫最新要求


衡阳疾控11月11日发布进出衡阳防疫最新要求
近日,常德、娄底、郴州、长沙、岳阳、湘西等地相继报告外省输入感染者,疫情输入我市风险持续存在。为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衡阳疾控就离返衡防疫要求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_离衡防疫要求
出行前通过中国政府网或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查询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并按规定进行报备、审批。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回衡后落实核酸检测和个人健康监测等防疫措施。
_来衡防疫要求
一、提前报备
所有外省和本省有疫情发生地市的入衡人员,在抵衡前至少提前1天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的“入湘报备”小程序,进行“入湘人员报备登记”。
对故意瞒报、谎报或不及时报备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并采取“隔离和医疗救治费用自负”等约束措施。
二、核酸查验
所有外省和本省有疫情发生地市的入衡人员,在第一落点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卡,实行“落地检”和三天三检。
特别提醒:在三天三检中,第三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原则上不外出。所有外省入衡的货车司乘人员需落实提前报备、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落地检等措施,确保“点对点”相对闭环管理。
三、健康管理
1.国内高风险区入衡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高风险地区查看方法:登录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风险查询”——“点击查看全国风险疫情地区”。
2.对密切接触者,实施“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3.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实施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
5.对入境人员实施“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6.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四、健康监测
抵衡后自觉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勿自行服药,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如实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
_出行交通政策
1.民航、铁路、公路
所有进出站旅客,落实五个100%、扫场所码并亮码。核酸检测结果仅显示“已采样”无法乘坐。
所有外省入衡的货车司乘人员需落实提前报备、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落地检等措施,确保“点对点”相对闭环管理。
2.跨省自驾游人员,每到一地应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3.宾馆、酒店、民宿、旅游景区和密闭娱乐场等场所
进入宾馆、酒店、民宿、旅游景区和密闭娱乐场等场所,要落实五个100%、扫场所码并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