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资委: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财联社1月12日讯,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国资国企工作,明确2023年重点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创造价值、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守牢底线,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推动全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现场

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2年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国资国企工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广大国有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11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投资拉动作用突出,税收贡献明显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圆满收官,基本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国有资本配置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资监管系统性时效性切实提升,监管制度、方式更加健全高效,集中统一监管取得重要进展,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力彰显,助力疫情防控,落实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在能源保供稳价中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扩岗稳就业,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玉卓

会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资国企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目标”,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个目标”,即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建设现代新国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核心功能,切实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卓越的产品、服务和品牌,以更大力度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供给和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升企业党建质量,推进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国资委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要着力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强化目标引领、提振发展信心,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现金流严格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指导企业积极布局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新场景,发挥带动作用、服务地方发展。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落实市场化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强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加大国企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力度,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着力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地方监管企业积极承担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做好债务、房地产、金融、投资、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健全风险监测防控工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着力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加大国有资产监督力度,不断巩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持续深化集中统一监管,以有力有效的监管更好保障服务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对地方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力度。

会议要求,要认真落实防疫转段工作要求,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扎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关心企业职工群众生活,把民生实事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会议安排天津、上海、浙江、湖北、四川、深圳6家地方国资委作了书面交流。

视频会议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国务院国资委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十四五”规划锚定国企改革发力点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将对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好适应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预计国有资本将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基础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改革的动力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发展活力。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一直是本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譬如《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整体上看,在“十三五”时期,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以及“1+N”政策体系的逐步搭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确实更趋合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得以明显增强,国有资产规模和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叶凡预计,“十四五”期间的国有资本将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

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除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外,在部署推进新发展阶段下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笔墨浓重。

具体来看,此次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在刘兴国看来,未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协同推进:一是加快推进具有战略重要性领域国有资本的并购重组,快速做大做强战略重要性领域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推动国有资本进行前瞻性的产业链优化布局,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三是着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叶凡也表示,考虑到国有企业需要服务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生物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创意等产业或将是国有资本的重点投向,并将进一步推进煤电钢类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的重组整合。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国资委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于需要“进”的领域,以做强做优做精为明确的目标,支持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配置相应的资源,提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三年行动方案获通过 国企改革驶入“高速路”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业内人士指出,行动方案公布进入倒计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将进一步明确。随着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一系列改革举措加速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约千家试点企业启动改革,国企各项改革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等。
在混改方面,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家发改委透露了今年诸多重点安排,如深入推进四批210户混改试点,研究制定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以此打造混改升级版。今后国企混改将向主业主责范围外深化,向战略性投资方向深化,向经营机制深化,向垄断企业内部深化,向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深化,向管理层股权激励深化,并向国有资本收益功能深化,推出优先股等。
在重组方面,李锦认为,今年将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进行重组整合,未来央企和地方国企专业化、平台化、产业化重组将成为趋势,将主要集中于资源类、竞争类国企。
“资产证券化和股权激励也将成为今年国企改革最大看点。”李锦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理资本的重要载体。此外,随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的下发,央企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也有望大幅增长,为上市公司注入发展动力,为资本市场释放新红利。

如何全面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就是抓好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企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把改革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努力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富余人员分流,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