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陈如桂决定逮捕)
资料图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如桂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陈如桂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相关新闻
此前新闻
深圳原市长落马前一天缺席重要会议 任内房价被爆炒
6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如桂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陈如桂生于1962年9月,广东廉江人。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山市委书记。2017年7月后任深圳市代市长、市长,2021年4月辞去深圳市市长职务,改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22年1月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缺席重要会议
落马前一天,陈如桂缺席重要会议。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广州召开,会期两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6位副主任以及秘书长均有出席,唯独不见陈如桂。
陈如桂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五天前。5月27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黄楚平主持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陈如桂作学习交流发言。
5月26日下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召开汇报会,听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汇报,陈如桂还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出席会议并讲话。
履历显示,陈如桂是高校教师出身。他早年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求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考取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市建筑集团党委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2001年7月,陈如桂由企转政,历任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广州正局级)、主任,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广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2016年9月,他首次跨市任中山市委书记,2017年7月再次跨市,任深圳市副市长、代市长,同年8月正式就任市长。2021年4月他辞去深圳市市长职务,改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直到八个多月后,今年1月22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陈如桂等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视频截图
曾负责处置“烂尾楼”
陈如桂是名副其实的“老广州”。他从进入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到离开广州赴任中山,在广州工作时间超过27年。
据广东当地媒体报道,在担任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期间,陈如桂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引进德国盾构施工技术设备,组建了广州市盾建公司并任董事长。
他在广州任内还曾处置广州烂尾楼。自2002年开始,广州市政府提出“消灭烂尾楼”的目标,陈如桂先后以广州市建委主任和分管城建的常务副市长身份,接手这一工作长达十多年。
而这十多年,城建领域也成为腐败重灾区。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2013年12月被查),广州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苏泽群(2020年8月)先后被查,他们都与陈如桂存在工作交集。
资料显示,曹鉴燎在任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海珠区委书记、广州副市长等职务期间,在土地开发、工程建设、“三旧”改造等领域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达8000多万元。
有关苏泽群的“双开”通报显示,苏泽群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家风不正,伙同家人收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项目审批、规划调整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
一位与陈如桂有过接触的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广州当地有一个天桥,本来是方便民众走路的,但因为天桥遮挡了一家政府单位的视线而被拆除。执行者就是陈如桂。
陈如桂
深圳任内房价被爆炒
履新深圳是陈如桂的高光时刻。2017年7月,他由中山市委书记调任深圳市代市长,后出任市长。据当地媒体报道,陈如桂是深圳建市以来的第13任市长,也是深圳时隔27年后首个广东本土市长。
当选深圳市长之初,陈如桂说过,当前,深圳发展迎来很多机遇,如“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也面临不少挑战,如高房价、交通拥堵、水体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深圳必须用更大的决心,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快速增长,为全省、全国做出贡献。
他也公开表态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实体经济、工业投资、营商环境改革、安全生产、金融房地产风险防控等重点事项。
房价是当地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陈如桂曾多次回应,称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019年7月,在有关“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专题会上,陈如桂说,深圳已经做了住房的供应和保障体系的设计,这不是一句空话,深圳正在出台一揽子政策破解难题。
然而,深圳房价却一度飙升。中国经济周刊曾报道,2020年上半年,深圳房价累计上涨11.35%,同期上海累计上涨4.72%,北京累计上涨2.81%,广州累计上涨0.23%。而据贝壳找房、中原地产的公开数据,2020年深圳10个行政区,二手房价格平均涨了22%。
去年4月,深圳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深圳炒房团“深房理”事件。2021年4月4日,微博用户“深房理装修队003”在微博上公布102份“深房理”摇篮会员合伙炒房材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同月,新华社报道,深圳住建、公安、银保监、网信办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涉及“深房理”的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的通告》,表示正在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相关调查处理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该事件爆发后不久,深圳官场出现大规模调整。同年4月24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系列决议和人事任免事项。会议接受陈如桂辞去深圳市市长职务。
当年8月,“深房理”案件联合调查处理工作组发布消息,经初步查实,“深房理”涉嫌房产众筹和代持、违规套取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宣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集资等多项违法违规问题。此外,部分中介涉嫌为“深房理”违法炒房提供便利。目前,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已被依法依规启动问责和处罚,2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此外在任深圳市长期间,陈如桂曾多次强调廉政工作建设。他曾在深圳市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正气、重监督,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人民,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他还强调,“要自觉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求最高检《关于人民检察院审理逮捕工作中适用附条件逮捕的意见(试行)》全文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意见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
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
1、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当前,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非法、违法生产,忽视生产安全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和行业重特大责任事故上升。一些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举国关注,相关案件处理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不利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防范,也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级人民法院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审理好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严格依法、积极稳妥地审理相关案件,进一步发挥刑事审判工作在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一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及相关职务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2010年,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对部分省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审判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案件在法律适用或者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把握上存在问题,需要切实加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确保相关案件审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原则
3、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尤其是相关职务犯罪,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要及时审结,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区分责任,均衡量刑。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往往涉案人员较多,犯罪主体复杂,既包括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也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有的还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事故原因、危害后果、主体职责、过错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全案,正确划分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5、主体平等,确保公正。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对于所有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原则,确保刑罚适用公正,确保裁判效果良好。
三、正确确定责任
6、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事故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划分作出的调查认定,经庭审质证后,结合其他证据,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
7、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8、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
一般情况下,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不能将直接责任简单等同于主要责任。
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四、准确适用法律
9、严格把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不应将生产经营中违章违规的故意不加区别地视为对危害后果发生的故意。
10、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数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或排放、倾倒、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11、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同时构成职务犯罪或其他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12、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中,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构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五、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3、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应综合考虑生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事故原因与被告人职责的关联程度、被告人主观过错大小、事故发生后被告人的施救表现、履行赔偿责任情况等,正确适用刑罚,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14、造成《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非法、违法生产的;
(二)无基本劳动安全设施或未向生产、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无保障的;
(三)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关闭、故意破坏必要安全警示设备的;
(五)已发现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
(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15、相关犯罪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
(一)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
(二)贪污贿赂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关联性的;
(三)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四)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的;
(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尚未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16、对于事故发生后,积极施救,努力挽回事故损失,有效避免损失扩大;积极配合调查,赔偿受害人损失的,可依法从宽处罚。
六、依法正确适用缓刑和减刑、假释
17、对于危害后果较轻,在责任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符合法律有关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适用缓刑,但应注意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严格控制,避免适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18、对于具有下列情形的被告人,原则上不适用缓刑:
(一)具有本意见第14条、第15条所规定的情形的;
(二)数罪并罚的。
19、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特定活动。
20、办理与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相关的减刑、假释案件,要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否决定减刑、假释,既要看罪犯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还要充分考虑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
七、加强组织领导,注意协调配合
21、对于重大、敏感案件,合议庭成员要充分做好庭审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客观掌握案情,确保案件开庭审理稳妥顺利、依法公正。
22、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涉及专业技术问题的,应有相关权威部门出具的咨询意见或者司法鉴定意见;可以依法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
23、对于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渎职、贪污贿赂等违法犯罪线索,应当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于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可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
24、被告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案件审结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裁判文书送达行政监察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
25、对于造成重大伤亡后果的案件,要充分运用财产保全等法定措施,切实维护被害人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对于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的案件,应当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做好善后安抚工作。
26、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对于审判中发现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应当发出司法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制度建设,完善事故预防机制,杜绝同类事故发生。
27、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要重视做好审判情况的宣传报道,规范裁判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充分发挥重大、典型案件的教育警示作用。
28、各级人民法院要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同时,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审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上级法院要以辖区内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为重点,加强对下级法院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适时检查此类案件的审判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纵横法律网-山东平等律师事务所-宋晔明律师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什么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成立于1954年,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主要任务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
扩展资料: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务院同属中央国家机关序列,对于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行使国家检察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国家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破坏经济秩序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依法行使检察权;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于起诉。
最高检察院刑诉诉讼规则
法律主观:对口头提出申诉,本人书写确有困难的,接待人员应制作笔录,并有申诉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检察院收到刑事申诉后,应填《刑事申诉处理登记表》,并对申诉材料及时进行审查应分别予以处理:(1)、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刑事申诉,应在三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或有关部门处理,并通知申诉人;(2)、对认为需要立案复查的刑事申诉,承办人应制作《刑事申诉提请立案复查报告》,报部门负责人、主管检察长审批后进行复查;(3)、对不需要立案复查的刑事申诉,应制作《刑事申诉不立案复查通知书》,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在十日内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必须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进行。对决定立案复查的刑事申诉,应对申诉材料和案卷进行全面审查,并制作《阅卷笔录》。复查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审查:1、申诉人是否提出足以改变原处理结果的新的事实或证2、原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3、原案应当认定的犯罪事实有无遗漏;4、适用法律是否正确;5、处罚是否适当;6、有无违反案件管辖权限及其他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况。经审查认为原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应订出调查计划,进行补充调查。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询问原案被告人、被害人和证人,并制作《刑事申诉复查笔录》,经被调查人确认无误后,由其签名或盖章。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可以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体、尸体等勘验、检查、笔录和鉴定结论进行复核,也可以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或补充鉴定。刑事申诉案件复查终结,承办人应制作《刑事申诉复查终结报告》,其结案标准是:1、原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情况已经审查清楚;2、申诉人提出的新的事实、证据已经调查清楚;3、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已经作了必要的补充调查;4、提出了复查结论性意见。人民检察院对复查终结的刑事申诉案件,经主管业务部门集体讨论,报主管部门负责人、检察长审批或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作出复查决定。经复查认为,原处理决定、判决或裁定正确的,应予以维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予以纠正或提起抗诉:1、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2、认定的主要犯罪事实有误;3、定性错误;4、处理决定不当或量刑畸轻畸重。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经复查不需要提请抗诉的;应制作《刑事申诉案件复查通知书》,并在十日内通知申诉人、原案被告人和有关部门。刑事案件的申诉作为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中最经常和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司法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它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诉讼,申诉人最好聘请律师进行代理,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效果。
法律客观:最高检日前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检察工作的概念、条文的含义根据立法精神加以准确界定。对“刑讯逼供”予以界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刑讯逼供”予以了界定。指出刑讯逼供是指使用肉刑或者变相使用肉刑,使犯罪嫌疑人在肉体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以逼取供述的行为。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规则明确“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依法排除,不得作为报请逮捕、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移送审查起诉以及提起公诉的依据。”同时还规定,其他非法方法是指违法程度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强迫程度与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威胁相当而迫使其违背意愿供述的方法。界定“特别重大贿赂犯罪”《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涉嫌贿赂犯罪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情节恶劣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这一界定比较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符合打击犯罪的需要,也是这么多年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贯做法。规则明确,对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或者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在将犯罪嫌疑人送交看守所或者送交公安机关执行时书面通知看守所或者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提出是否许可的意见,在三日以内报检察长决定并答复辩护律师。规则要求,人民检察院办理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通知看守所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和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可以不经许可会见犯罪嫌疑人。对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终结前应当许可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细化死刑复核监督程序最高检可讯问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针对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予以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规定。根据规定,最高检必要时可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