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据《俄罗斯报》网站21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1日在回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的言论时称:“俄罗斯与乌克兰纳粹分子和欧洲的冲突是一场‘新的卫国战争’。”
报道称,博雷利20日呼吁对乌克兰进行武装,原因是俄罗斯战胜过拿破仑和希特勒。
梅德韦杰夫对博雷利记得历史予以“表扬”,并指出,这种类比是欧洲官员自己作出的。
“由此可见,乌克兰纳粹分子和西欧是俄罗斯曾经的交战对手的直接继承者。与他们的战争也成为一场新的卫国战争。”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报道称,梅德韦杰夫还强调,与1812年和1945年一样,胜利将属于俄罗斯。(编译/刘洋)
延伸阅读:
警告北约 梅德韦杰夫:核大国输掉或导致核战争爆发
据环球网消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9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对此,路透社解读称,梅德韦杰夫是在警告北约,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失败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梅德韦杰夫在其Telegram上写道,“核大国从未输掉决定他们命运的重大冲突”。
资料图
有关北约各国将于20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召开防长会议、讨论西方对乌援助事宜,报道称,梅德韦杰夫提醒说,北约和各成员国防长应该考虑其政策的风险。
报道提到,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被问及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是否表明俄罗斯正在将危机升级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他说,“不,绝对不是那个意思。”佩斯科夫表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的核战略,这一战略允许俄罗斯在生存受到威胁时进行报复性核打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12月7日在召开公民社会和人权发展委员会年度会议时表示,核战争威胁正在增加。俄罗斯将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视作一种防御手段,即只有在自身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才会予以还击。
近期北约动作频繁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8日,北约发表声明称,属于挪威空军的F-35战机当天部署至冰岛。从今年1月20日起,这批F-35战机将在北极地区执行战斗值班。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7日,北约从德国派遣的预警机抵达罗马尼亚。北约此前曾发表声明表示,这是用来“监视俄罗斯的军事活动”。
视频截图
当天,一架北约预警机飞抵罗马尼亚奥托佩尼空军基地。据路透社报道称,该预警机属于此前部署在德国盖伦基兴空军基地的预警机队,将在罗马尼亚停留数周。此前,北约发表声明表示,预警机是北约威慑和防御的关键要素。北约还将派出约180名军事人员前往罗马尼亚为预警机运维提供保障。
罗马尼亚是北约和欧盟成员国,与乌克兰接壤。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国家不断承诺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并加强了在其东翼和波罗的海地区的空中存在。俄方多次对北约的相关做法表示谴责。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北约势力不断东扩,践踏俄罗斯在发展同北约关系问题上所划的红线,从而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
视频截图
朔尔茨向拜登施压
近来,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武器输送。当地时间1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近期将为乌克兰提供更多重型武器。
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最近有关重型作战军备的承诺很重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承诺。”
资料画面
本月20日,由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问题联络小组将举行会议,再次就向乌提供武器装备进行讨论。2022年2月以来,该小组已经召开了7次会议,每次会议之后美国及其盟国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最近几周,北约几个主要国家向乌克兰承诺的装备不断升级。美国政府5日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同一天德国也发表声明称,将向乌克兰提供“黄鼠狼”步兵战车和一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英国14日确认将向乌克兰提供“挑战者2”主战坦克。
然而,据央视新闻,路透社1月18日以德国政府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为消息源报道,最近几天来朔尔茨已多次在非公开场合强调,除非美国愿意向乌克兰提供美制坦克,德国不会向乌提供德制坦克,也不会允许第三方将手头的德制坦克转交给乌方。
另据环球网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如此,美国方面仍希望能说服德国为提供“豹”式坦克开绿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8日抵达柏林,与德国新任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会面。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曾表态,在支持乌克兰方面,德国与伙伴国“在战略上紧密相连”,这包括向乌克兰提供坦克一事。而朔尔茨现在也正在向美国总统拜登施加压力,要求他授权美国向基辅派遣美军拥有的这款最接近德制“豹”式坦克的装备——“艾布拉姆斯”坦克。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环球网
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发展过程
(一)这次俄乌天然气争端缘起于两国能源经济的相互依存
根据最具国际能源统计权威性质的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BP世界能源统计2009》[1],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可与沙特匹配的“能源超级大国”,尤其是其天然气资源(43.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探明储量的23.4%,储产比为72年,为世界头号天然气资源大国,年产量超出6000亿立方米,并保持着占全球天然气出口总量约35%的份额,在目前世界天然气市场上拥有叱咤风云的影响力。而乌克兰则是天然气资源匮乏国,其储量仅为俄罗斯的1/47(0.92万亿立方米),且其产量最高也不过200亿立方米,远不抵其年均600~700亿立方米的年消费量,其中约250亿立方米通过从俄罗斯进口来弥补。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占到欧洲天然气使用量的1/4,而这其中又有80%途经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由 此,俄乌能源领域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铺就了双方天然气争端的基础背景。
(二)2006年俄乌“断气风波”开启两国天然气争端
在历史上,俄乌两国关系久远而密切。1922年乌克兰作为创始国,与俄罗斯联邦等一起建立苏联,以其辽阔的国土资源和庞大的经济规模,成为苏联的“粮仓”和仅次于俄罗斯的最重要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变后,乌克兰宣布独立,而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同宣布建立取代苏联的“独联体”。直至2004年乌克兰大选之前,总体上乌克兰还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
俄罗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补贴价格优惠供应乌克兰天然气。
但自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及随后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上台以来,乌克兰政府扭转外交基调,执行亲美倾欧政策,追求加入北约与欧盟,并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海军基地等问题上龃龉不断,矛盾日深。俄罗斯觉得再无必要为“疏俄倒西”的乌克兰经济埋单,便于2005年年末要求将供乌的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而乌方要求分阶段提高天然气价格,并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俄天然气过境费。因谈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 气供应,形成举世关注的俄乌“断气风波”,直到1月4日双方谈判达成协议后方才恢复通气。根据协议,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气给“俄乌能源公司”,该公司将俄天然气和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而俄天然气经乌境内出口欧盟的过境费则由原来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三)政治、经济动因刺激天然气纷争再起
2007年俄乌双方决定以三年时间,逐步将俄对乌供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由于尤先科政权罔顾俄罗斯的一再警告,顽固坚持亲美和“去俄入欧”路线,俄乌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战略上矛 盾日益恶化,俄国内教训乌的呼声愈益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两国天然气争端更趋激化。
俄方迫不及待地要求提高输乌气价,乌方竭力抵制涨价,并要俄支付更多过境管道使用费,还提出让俄气直接向乌克兰消费者销售天然气[2]。
乌方认为,2009年俄对乌天然气售价应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俄总理普京则声称,供应乌方的天然气成本约为每千立方米380美元,主要是俄方出于人道主义因素,考虑到乌在金融危机下处境艰难,而向乌提出250美元的报价[3]。又由于国际油价大跌、卢布贬值,俄罗斯急需现金支持国内经济,因而向乌方强硬追讨所欠的20多亿美元债务,其中6.14亿美元是乌石油天然气公司欠下的天然气债款。而经济衰退和信贷危机也加大了乌克兰及时还债的难度。俄罗斯还指责乌克兰不时截留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要求乌方保证天然气在乌过境运输的安全,确保俄罗斯天然气能够畅通无阻地运往欧洲国家。乌方则否认俄方指控,声称俄输欧的供气量不足。
(四)一波三折的冲突进程
(1)争议谈判受阻:早在2008年6月俄方就提出将向乌供气价格提高近两倍的要求。11月俄乌供气谈判因价格和债务问题受阻。该月20日,俄又要求乌支付24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但 乌石油天然气公司声称与俄气没有债务问题。12月18日俄气宣布,因乌未能偿清欠费,俄方明年起停止供气。12月30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当天访俄,试图解决两国间天然气供应问题而未果。
(2)断气殃及欧盟: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时间10点起,俄气切断对乌供气。1月5日,俄乌“斗气”升级,乌克兰地方法院禁止过境输送俄天然气。1月7日,乌方表示因俄完全停止向乌境内天然气管道送气,“被迫完全停止向欧盟国家输送天然气”。以前欧盟将俄乌分歧视为“两国间贸易纠纷”和“经济事务”,表示不会介入。然而这次俄乌“斗气”时,欧洲恰遇罕见冰雪严寒,多个欧盟成员国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对欧洲多国生产和民众生活形成严峻威胁。至此欧盟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强硬敦促俄乌迅速谈判,全面恢复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否则“这一问题将上升到最高政治层面”。
(3)妥协化解争端:迫于国际压力,俄乌同意重开谈判,并接受欧盟就解决纷争在布鲁塞尔举行三方峰会的建议。经欧盟积极斡旋,1月11日俄乌就恢复经乌向欧供气达成协议,并同意欧盟派遣观察员监督过境输气。1月13日,在俄、乌、欧盟三方签署有关成立过境输气监督委员会的议定书后,俄方恢复过境乌克兰对欧洲供气。孰料随后乌俄又在输气线路和过境管道技术性耗气等 问题上发生争执与指责,过境天然气仍然未达欧洲。1月17日,由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倡议的天然气消费国“国际峰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后经长达10小时的艰苦谈判,俄乌终于于18日凌晨宣布达成协议:在保持2008年过境费率(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7美元)不变的条件下,2009年俄方将在欧洲价格基础上给乌方供气价20%的折扣。同时约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俄乌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将完全按照欧洲价格公式生成[5]。1月19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莫斯科签署协议,结束这场天然气争端,并承诺恢复向欧洲供气。1月20日,俄恢复过境乌克兰的对欧供气。至此,这次持续近三周,导致近20个欧洲国家在寒冬季节遭遇能源短缺危机的“断气”纷争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3日,乌克兰、欧盟委员会以及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乌输气系统现代化改造问题的联合宣言,希望不要再发生像2008年冬天那样的天然气危机。11月19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乌南部旅游城市雅尔塔举行会谈,双方同意修改2009年初签署的天然气协议中的一些条款。11月25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谢尔盖·库普里亚诺夫说,2010年,俄罗斯将按欧洲价格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全年平均价格预计约为每千立方米280美元。12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石油企业在莫斯科就俄罗斯石油过境乌克兰输往东欧国家事宜达成协议,从而减缓了人们对2010年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向欧洲国家输送石油受阻的担忧。
2010年4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举行会谈,双方在天然气价格和黑海舰队驻扎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重要协议。根据两国总统在会谈后签署的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而乌克兰同意把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驻扎的期限延长25年,并且在该期限届满后双方有权选择是否再延长5年。
乌克兰虽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没有放弃加入欧盟的外交政策,对于加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关税同盟问题一直含糊其辞。
2012年3月30日,乌克兰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双方计划于2013年11月28日签署联系国条约。此举遭到俄罗斯强烈反对。此后,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警告说,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以俄为首的关税同盟将被迫采取保护性措施。
2013年10月3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戈卢别夫证实,如果乌克兰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俄将从11月开始对乌供气采取预付款机制,届时乌克兰须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额费用。俄乌天然气争端再起。据俄联邦政府新闻局消息,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至今未收到乌方8月份的天然气供应费,这笔费用总额达8.82亿美元,最后支付期限为10月1日。11月5日,俄气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证实,乌克兰已开始向俄方偿还8月的供气欠款;乌克兰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长斯塔维茨基7日表示,乌方已向俄气支付8月份供气欠款的20%,而2013年10月的天然气供应费用已结清。另有数据表明,乌克兰此前已向俄方全额支付了9月的供气费用。
2013年11月11日,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已从11月8日起完全停止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购买天然气。
乌克兰2014年2月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大幅减少。俄罗斯与乌克兰又可能爆发类似2013年11月的天然气贸易战,当时乌克兰总理威胁如不修改天然气进口协议价就将终止向俄罗斯进口。昨日,受俄罗斯警告乌克兰必须偿还30亿美元债务及可能不再提供120亿美元贷款影响,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兑美元汇价跌至创纪录新低。
路透由两位俄罗斯能源业人士处获悉,2月24日,乌克兰国有油气公司Naftogaz向俄罗斯最大天然气生产商Gazprom每日进口天然气规模已经降至2800万立方米,1月1日还多达1.47亿立方米。
两位消息人士称,Naftogaz二十余日里逐步减少了进口量,但他们没有给出Naftogaz进口减少的理由。
2013年12月下旬,俄罗斯宣布,为紧急援助乌克兰,将斥资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并暂时将向乌供应的天然气价格下调三分之一。但本周一,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暗示,俄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可能回调。
俄罗斯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克兰每年天然气消耗量约550亿立方米,其中半数以上由俄罗斯进口。2013年Gazprom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615亿立方米。而就在2013年11月上旬,俄罗斯与乌克兰还因天然气协议价的严重分歧险些终止贸易关系。Naftogaz2013年11月8日已经完全中止向Gazprom进口天然气。截止8日,Naftogaz11月日均进口天然气仅有约900万立方米,远低于10月日均的1.04亿立方米。时任乌克兰总理Mykola Azarov当时表示,如果Gazprom拒绝修改天然气销售协议,乌克兰将不再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根据前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2009年与Gazprom签署的进口天然气预付款协议,俄罗斯向乌克兰每出口1000立方米天然气平均售价约400美元,乌克兰在协议签署后就已指责这一进口价格过高,在欧洲地区属于最高水平。
2014.2.25日,在路透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关系再度紧张当天,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接受俄罗斯电视频道采访时公开表示,没有发现乌克兰有任何理由不偿还俄罗斯为乌克兰欧洲债券投入的30亿美元。
同日,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斯托尔恰克表示,俄罗斯没有法律义务向乌克兰提供2013年决定资助的120亿美元。俄罗斯当时承诺合计投入150亿美元,现剩余120亿美元未落实。
据俄塔社报道,斯托尔恰克说:没有这样的法律义务。 这里指的是,新一轮谈判和新的协议。谈判和协议的形式将由时间决定。当天,乌克兰3个月期债券价格急跌。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重挫6.8%,跌幅创2009年2月新高,格里夫纳兑美元跌至9.8,创最低纪录。
上周末乌克兰议会表决通过罢免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亲西方的图尔奇诺夫此后任代理总统。乌克兰过渡政府本周一对亚努科维奇发布通缉令,并表示为避免违约需要350亿美元援助。
作为对乌克兰上周末事变的回应,昨日俄罗斯威胁将限制乌克兰粮食进口。俄罗斯进口粮食占乌出口粮食总量的25%。
2014.2.25日消息,欧盟以及IMF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俄乌战争大变局,马斯克为何突然关闭乌军的星链网络?
当俄乌战争陷入僵着阶段时,战场形势竟然出现了大的变局,为马斯克突然关闭了乌克兰军队的星链网络,而马斯克这么做,是因为乌克兰没有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并且马斯克不愿让星链网络遭到俄罗斯的攻击。
一、俄乌战场迎来大变局,只因马斯克不愿让星链网络遭到攻击而选择关闭网络服务为了实现自己全球即时通讯的目的,马斯克才会组建遍布全球的星链网络,虽然马斯克在组建星链网络的时候,声称不会让星链网络用于战争当中,但是在媒体发现马斯克给乌克兰军队提供网络支持后,大家也意识到了星链卫星在俄乌战场上发挥出了多么大的作用。
西方国家为了表达对于乌克兰的支持,特意让马斯克为乌克兰军队提供网络支持,因为在马斯克的星链网络支持下,乌克兰军队的情报收集能力必然会大大优于俄罗斯军队,这使得乌克兰在战场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
当看到马斯克为乌克兰军队提供帮助后,俄罗斯官方声称会考虑攻击星链网络,为了避免激怒俄罗斯,马斯克才会选择关闭星链网络服务。
随着乌克兰军队得到的帮助越来越多之后,乌克兰军队也拥有了能够抗衡俄罗斯军队的实力,当俄罗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投入更多的兵力时,俄乌战争的局势必然会出现升级的情况。
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舆论压力,马斯克才希望能够结束对于乌克兰军队的网络支持,因为继续保持这对于乌克兰军队的支持力度,必定会给马斯克带来极大的负担和代价。
马斯克之所以会组建星链网络,就是希望通过星链网络的建设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虽然乌克兰在战争当中频频使用星链网络,但是乌克兰却并没有及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这也引起了马斯克的强烈不满。
乌克兰方面如果没有及时支付使用费用的话,那么马斯克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为了避免乌克兰所欠的费用越来越多,马斯克才会中断对于乌克兰军队的网络支持。
乌克兰军队一旦失去马斯克的星链网络支持,必定会让自身的实力出现明显下滑,为了避免让战场局势发生太大的改变,西方国家给予了马斯克很大的压力,这使得马斯克不得不继续为乌克兰军队提供星链网络的支持,当马斯克加大对于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后,俄罗斯必定会对马斯克采取相应的报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