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德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增添了不确定性,也给欧盟经济浇了一盆冷水。
▲德国柏林,一名女子骑车经过议会大厦。图/新华社/美联
文 | 徐立凡
当地时间1月30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四季度季调后GDP初值环比下降0.2%,不及市场预期水平。
德国联邦统计局称,这是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在此之前,德国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的GDP分别增长了0.5%和0.1%。
德国是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去年第四季度的GDP数据意外萎缩,为德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增添了不确定性,也给欧盟经济浇了一盆冷水。
与欧盟经济表现大相径庭
之所以说德国经济2022年第四季度的GDP萎缩是“意外”,原因是,其与欧盟近期的经济表现大相径庭。
目前,欧盟暂时扛住了俄乌冲突初期对欧洲能源价格、通胀率造成的严重冲击,与2022年的高点相比,能源和电力价格大跌了80%以上,跌到了俄乌冲突前的水平。
此外,暖冬减少了对天然气库存的消耗。截至1月中旬,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库存仍达到近乎满负荷状态的81%,比过去10年的平均库存水平高了40%,因此现在欧洲基本已无人谈论能源危机。
在能源危机临时解除的情况下,欧盟国家CPI已连续数月回落,今年1月份欧元区经济还实现了难得的扩张,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6个月以来首次升到了50以上。
相比之下,德国这个火车头的数据就有点难看了。实际上,与整个欧盟、欧元区的经济指标走势一样,德国能源和电力价格也得到了控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连续4个月回升,但经济还是在第四季度萎缩了。
那么,原因何在?
▲顾客在德国柏林杜斯曼文化商店内购物。图/新华社
高通胀导致私人消费下滑
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德国2022年四季度GDP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消费出现了下滑。而此前不久,德国联邦统计局还认为,2022年四季度德国私人消费将出现强劲增长的势头。
德国的私人消费下滑自然是受通胀率影响。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初公布的数据,德国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升8.6%。这个数据的背后,是许多德国普通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
据德媒报道,因受困于高通胀,去年有将近一半的德国民众被迫改变了生活方式。比如近六分之一的人为节省开支少吃一顿饭;40%的人为节省开支不再吃价格贵的食材,或省掉饭后甜点。
实际上,德国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胀的力度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
去年9月,朔尔茨政府就给德国企业和家庭开出了2000亿欧元的支票,以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胀率高企。这一政策因为投入大甚至引发了法国等国的不满,认为是在给德国企业变相补贴。
可是,朔尔茨政府的手笔虽然大,但动作却晚了。比如天然气限价计划,从今年1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而家庭和小企业到今年3月才能享受到限价的好处。给中低收入家庭的月均190欧元的租房补贴也是今年开始实施。因此,中低收入者还是不敢花钱、没钱消费,导致私人消费对德国经济“没有任何积极贡献”。
▲德国总理朔尔茨(前右一)在位于柏林的德国联邦议会接受例行问询。图/新华社
德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问题
德国2022年四季度GDP意外萎缩,让德国经济站到了十字路口,但这个路口只有两个路标:停滞和衰退。
如果今年一季度德国GDP继续萎缩,那么德国经济就将陷入衰退陷阱。事实上,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德国很可能成为欧元区国家中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国家。
即使从经济指标看,德国经济不会陷入技术性衰退,但其他一些指标显示,德国经济陷入停滞几乎不可避免。
受能源价格飙升影响,2022年有大批德国制造业企业减产、停工、转产甚至倒闭。产能萎缩导致去年5月德国出口出现了30多年来首次逆差。
此外,德国制造业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目前岗位缺口已达到了200多万个。去年,德国一些行业出现的罢工潮,又进一步削弱了德国制造业的产能。
可以说,能源问题、劳动力问题已经演变为德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欧盟主要经济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去年欧盟国家扛住了能源危机,不代表这些结构性问题就会自动消除。
经济问题总会映射到地缘政治上。由于能源安全问题临时缓解,加上暖冬,所以在重大国际事务上,部分欧洲国家越来越倾向采取更具有攻击性、倾斜性的策略。问题是,这种策略能否有助于解决经济问题,又能持续多久?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翟永军
德国人每天只工作4小时,GDP却稳居“欧洲第一”,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工作时间,最有名的当属马云的996,什么是996呢?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每周工作时间高达:12*6=72小时,一周7天,相当于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度在10个小时以上;而这不是最夸张的,本月初西贝的创始人及董事长贾国龙在其微博上说到:西贝是一家715+白加黑+夜总会的公司,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白天+晚上,夜里还总开会,同时也是靠着这种715的精神,才让西贝有了这么一点成就。
相比起中国“996”、“715”的工作制,德国工人们则是幸福到极点了,其工作时长远远低于我们,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显示,德国是全球最“懒惰”的国家之一,平均每个德国人每年的工作时间只有1356个小时,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天只用工作3.72个小时,尚不足4个小时,与我国的996+715的模式相对比,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在如此短的工作时间下,德国的GDP却能常年稳居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甚至被誉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那么德国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完善的工业体系:历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加持,德国的基础工业体系相当完善,虽然二战德国是战败国,经济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后续在得到美国的资金扶持之后,德国人的整个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这一切是德国两轮工业革命的沉淀。
二:自动化生产:由于工业体系完善,德国人的研发能力非常之强,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比如德国的汽车),也正是自动化的生产,帮德国众多的劳动力从生产环节中释放了出来,所以工作时间大大地缩短。
三:高质高效:德国人虽然“懒”,但是德国人的工作效率却值得称赞,一方面德国人的做工属于的“工匠精神”,质量有保障;另一方面德国人的性格导致了上班都很严谨严肃,不言苟笑,默默做事,所以德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很高。西门子的总裁就曾对外说过“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就是重视每个生产技术的细节”,严谨而又认真,而这又能大大降低产品出现产品不合格的概率,减少后续的返修工作量。
总结
任何事物都是有对比的,全球也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对上班时间、加班时间不敏感;其他地区如果也执行996工作制度,可能连工人都招不到。另外,别看德国人平均一天工作还不到4小时,但如果与欧洲其他国家、与非洲、与拉美相比,德国人的工作时间并不算短,属于正常水平,特别是德国的自动化效率远远高于大部分其他国家,这也是德国人一天仅工作不到4个小时,但GDP总量却可以稳居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