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省市数据显示初婚年龄推迟,意味着什么?)
日前,江苏、河南、湖北、浙江杭州、广西桂林等多个省市公布2022年婚姻登记大数据。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省市的初婚平均年龄在27至32岁之间,比2021年推迟,且多地结婚人数较2021年减少,我国近年来的结婚人数在持续减少。
对此,婚姻家事法律专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初婚年龄推迟意味着结婚不再是所有人人生的“必备项”,但也可能直接导致生育率降低。
多省市结婚登记人数减少,近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减少
江苏省民政厅婚姻登记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省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412286对,较2021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11.7%,且近五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湖北2022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84279对,较2021年下降10%。河南省结婚人数489168对,比2021年下降17.9%。广西桂林、南宁都出现了结婚人数较2021年下降的情况。其中,据媒体报道,南宁市2016年结婚登记数据为56950对,3年后的2019年跌破“5”字头,当年的结婚登记数据为46600对,到了2022年更是跌破“4”字头,结婚登记数为38354对。
也有城市的婚姻登记人数上升。比如浙江杭州2022年共办理结婚登记65315对,比上年增加5488对,同比上升9.2%,创四年来新高。浙江宁波2022年办理结婚登记39767对,比上年增加32.62%。
记者梳理民政部统计公报发现,近年来,我国的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结婚率也在不断降低。比如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2020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814.3万对,比上年下降12.2%,结婚率为5.8‰,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2019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27.3万对,比上年下降8.5%,结婚率为6.6‰,比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
多省市初婚年龄推迟,十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推迟近4岁
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公布的婚姻登记大数据,2022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49岁,其中男性为28.19岁,女性为26.74岁,而2021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其中男性为28岁,女性为26.52岁,2022年初婚年龄有所推迟。
浙江杭州、浙江宁波2022年的初婚平均年龄都比2021年晚,杭州由2021年的27.8推迟为28.15,宁波由27.1推迟为27.95。湖北的初婚年龄超过30岁,男士初婚平均年龄32.99岁,女士初婚平均年龄31.23岁。
据报道,河南省2022年初婚登记平均年龄为男性29.9岁,女性28.8岁,比2021年的男性30.5岁,女性29.4岁有所提前。具体到不同省市,初婚登记年龄有升有降。比如,郑州市的初婚登记平均年龄,男性,2021年为29.5岁,2022年为29.7岁;女性,2021年为28.5岁,2022年为28.8岁,稍有“推后”。
实际上,初婚年龄推迟并非是今年的新现象。2022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其中男性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相比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推迟了3.78岁,其中男性推迟3.63岁、女性推迟3.95岁。
对话婚家法律专家张荆:婚姻不再是人生“必备项”
针对我国结婚人数下降、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新京报记者对话了常年致力于妇女权益保护领域研究的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婚姻家事法律专家张荆。她认为,结婚人数减少是社会发展下的正常现象,初婚年龄推迟意味着婚姻不再是所有人人生清单的“必备项”,但也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的生育率。
新京报: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不断减少、结婚率不断下降,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荆: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婚姻制度并非从来都有,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比如从原始的对偶婚制到一夫多妻制再到当下的一夫一妻制。社会在不断变化,比如会有异性同居、同性闺蜜养老、一家兄弟姐妹之间的抱团养老等,这些可能会逐渐取代婚姻这一种核心的社会样态。婚姻制度消亡,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只是一种约束,变得不合时宜了,或者数量很少了,不再是一种安全稳定的方式。
并且现在恐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同居和结婚在生活形态上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身份法比如婚姻法对财产的规定可能双方都有不满的地方,所以他们不会去选择婚姻的形式,而选择同居来保持亲密关系。
婚姻也不是繁衍后代的必要前提,但在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出于社会管理和道德方面的需要,是必要的。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生育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新京报:为什么初婚年龄会推迟?
张荆: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我觉得是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结婚这件事越来越理性,它不再是所有人人生清单上的“必备项”,其次是结婚的经济成本高。很多年轻人会认为结婚得买套房、举行像样的婚礼等。包括农村都得有彩礼,我了解到有的农村家庭年收入不到5万,结婚都会买辆车。各种经济压力会导致年轻人在不具备条件的时候不敢谈婚论嫁。还有些人,可能早期没有结婚的打算,年龄大了又改变了主意,也会拉高初婚年龄。
新京报:初婚年龄推迟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
张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意味着结婚不再是人生清单“必备项”,“成家立业”这些词逐渐落伍,人们结婚是看缘分、看感情、看需要,不再是必须结婚、盲目结婚。从这个角度看,这是观念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导致生育年龄推迟,可能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甚至结婚时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会直接影响到生育率。
新京报:最近有专家建议把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张荆:这没有意义,人们不结婚不是因为法定婚龄设得高,而是因为不想结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如果把法定婚龄降到18岁,那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社会导向。比如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当下要求20岁女性才能结婚,那起码让女性上完高中、考个大学,继续接受教育。如果改成18岁,那可能上完高中就让结婚了,不利于消除性别歧视。
并且18岁是一个人刚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这时候缺乏赚钱的能力,无法奠定自己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基础,就急切地进入婚姻的“围城”,会产生许多问题,不利于婚姻的稳定,生育孩子之后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结婚年龄降低能提高生育率吗?
当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龄是男女均为18岁;法定婚龄降到18周岁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法定婚龄具体是指可以结婚的最小年纪,事实上,当前社会人们结婚越来越晚。
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据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上升至男31.89岁,女30.73岁。
同时,结婚登记数也在持续下降。据国家民政局数据,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曾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正在经历的结婚率下降与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有很大关系。陈卫解释,目前生育政策不断调整,这代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社会竞争激烈、工作与经济压力大。
何亚福对时代财经强调,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对法律体系逻辑统一的尊重。
何亚福称,《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代表结婚也是一种民事行为,如果不允许结婚,意味着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就有人认为18岁结婚太早了,何亚福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岁已经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岁也没有成熟。对于部分人来说,他(她)们已经成年了,想早些结婚,应该尊重其权利。
“降低结婚年龄,有助于一些打算及早结婚、生育的人群科学准备。”公共关系专家、专栏作家黄涛也对时代财经指出,我国西部某些区域、偏远山区、部分农村,青年人较早进入社会,20岁左右准备结婚生子,30岁左右已经生育二胎,整体婚育较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也认同在法理上法定结婚年龄所规定的是一种权利,但他也心存担忧:“如果法定结婚年龄降低为18岁,那么男性、女性在有足够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有权利选择自己结婚与否,但是此阶段是学业的重要时期,其个人也应进行充分考虑,慎重决定。”
浙江初婚年龄推迟
这说明了现在年轻人结婚年龄越来越晚,对于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完全没有很大帮助,对于下一代生育年龄也意味着会越来越晚,从另一方面也直接可以看出现在年轻人所面对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想要结婚几乎成为了一种奢望。
根据相关专家解释,其实这些数据代表的意思就在于现在年轻人所接受到的平均教育时间有所延长,其实就是青年人群受到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对结婚的成本更加关注,很多年轻人到该结婚的年龄没有办法结婚,就是因为所面对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过于巨大导致这些年轻人想要结婚,却只能够埋在心底,还有就是接受教育程度的时间延长,因为在这些数据当中,未婚的女性和男性比例最多的是研究生与博士,当然,这些高学历人群本身就是因为所接受的教育时间延长所致。
其实现在晚婚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主意向我们在表明现在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在逐渐增大。我们现在年轻所生活的社会并不像我们老一辈那样,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能够在一起,现在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女方的家庭是绝对不会同意女方和男方在一起,而这种现象对于我国现在老龄化人口趋势并没有任何帮助,年轻一代不去选择繁殖下一代,那么就很难去保证未来老龄化人口速度不会增长。
我们要给年轻人多一些关心,并且要多鼓励年轻人去繁衍下一代,同时从一定方面社会应该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福利政策,要给年轻人更多时间,我们不能够想要马儿不吃草,又让马儿跑,这是绝对不能的,所以也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能够真正的在未来有所发展。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近日,一份统计数据表示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40至44岁的人数(1.0949万人)多于20至24岁的人数(1.0113万人)。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于3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在2022年结婚的韩国女性中,40至44岁的人数(1.0949万人)多于20至24岁的人数(1.0113万人)。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该现象。
在2021年,40至44岁结婚的女性人数首次超过20至24岁结婚的女性人数。与25年前的数据相比,2022年20岁出头结婚的女性数量较1997年的13.6918万人大减93%,40岁出头结婚的女性数量较1997年的7322人增幅50%。
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这个是大势所趋,年轻的时候结不起,不想结,等岁数大了,经济收入高了,也相对稳定了,该玩的也玩完了,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了,就结了。中国现在也是晚婚晚育的越来越多,原来我结婚那会只要是25周岁以上还给晚婚假的,鼓励晚婚晚育。现在这些政策都没了,都是统一的婚嫁和产假。
而且目前的趋势下去没准国家会鼓励早婚早育多育,没准还给奖励。不同时期政策不同,都是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况定的。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日前,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发布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初婚平均年龄正渐渐后移,生活中人们的直观感受也佐证着这一点。记者查询发现,北京市近年来尚未发布准确的官方统计数字。但2012年2月,时任北京市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处长的吴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透露,“2011年北京男性初婚年龄27.8岁,女性26.2岁,平均27岁。与3年前相比,提高了近1岁。”
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 你心中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12年前,北京平均初婚年龄就已达到27岁”“北京平均初婚年龄3年提高近1岁”“10年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推后近4岁”。如果将以上几个数据结合来看,目前北京平均初婚年龄接近或达到30岁大关,可能是个比较合理的推测。
理论上来说,早婚早育、晚婚晚育除了涉及本人健康,后代的优生优育外,还关系到民族健康和人类敷衍的问题。因此,应记住最佳结婚年龄:男性为25-26岁,女性为23-24岁。最佳的生育年龄应为25-30岁,此期正是人的生殖功能最旺盛阶段,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也高,难产率最低,下一代体质最好。
可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的,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了,没有最佳的结婚年龄吧,遇到了那个人就可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