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填写个人信息的表格时,”籍贯”这一栏总让人犹豫不决。打个比方,如果你爸爸从老家湖南到成都工作并定居下来,那么你的籍贯应该是湖南还是成都呢?这个问题一时间还真回答不上来,那么关于”籍贯”,大家伙儿了解多少?为什么要填籍贯?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官方释义

籍贯:指祖居地或本人的出生地。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每个人的出生地是唯一的,但祖居地就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概念了。

公安部公通字的[1995]91号文件指出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也就是爷爷的长期居住地。

举个例子

小明的爸爸从湖南来到了北京工作,然后在北京定居生下了小明,那么你在填写籍贯时就是他爸爸的老家,也就是他爷爷的居住地,湖南

同理,当小明的孩子出生后,小明孙子籍贯就应该是北京

籍贯的变迁

在古代,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职业,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籍贯合在一起,籍贯合在一起,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祖居地或原来籍贯

现在,籍贯已经不具备区别户籍的实际意义,常用的两个概念是,“户籍所在地”会记录公民出生时户口簿所登记的地方,也就是大家身份证上写的地方,它是确立政府管理、司法管辖的重要根据;而“经常居住地”的概念指的是公民居住满一年且作为生活中心的地方,确定经常居住地,也是方便司法管辖。

记者:知道自己的籍贯,才会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这也许就好比在写文章时,标注的参考文献,这样可以查到某个观点的来龙去脉。而籍贯,让我们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

籍贯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写才正确


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原则上一般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从母系的,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籍贯的标准写法是按户口本上籍贯那一行进行填写。一般籍贯都是根据父亲在一边的籍贯填写,不过有少数人是因为跟母姓,所以他们是根据母亲这边的籍贯进行填写。
籍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登记填至县级行政区划。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的,随父亲籍贯;不能确定父亲籍贯的,登记本人的出生地。父亲是外国人或《出生医学证明》未记载父亲信息的,随母亲籍贯。
籍贯本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但由于现行个人档案“填写说明”中明确解释籍贯只是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所以现在所说的籍贯并不完全等同于祖籍。
本人实际籍贯与户口登记不一致、籍贯地行政区划调整或名称变动、被收养随养父籍贯的,可以向公安部门申报变更籍贯登记。


户籍所在地和籍贯有什么区别怎么填写

法律分析:两者区别:

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

填写:

在考试填表,如国考招录中,籍贯是考生进入高等教育之前的户口所在地址,户籍地是指考生在报名时的户口所在地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 现役军人的户口登记,由军事机关按照管理现役军人的有关规定办理。 居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的户口登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条例。